云山巍巍
黃昏時分,我爬上茶陵縣城中心金鑫國際小區(qū)頂樓,想拍幾張照片,參與“我把茶陵拍給你”攝影大賽活動。
那時太陽收斂了它的鋒芒,歇息在西邊的云層中,把天邊渲染得五彩繽紛。天空柔和,萬物柔美,這個日光正是拍照的最佳光線。我把相機對準夕陽,鏡頭里那片云彩呈現(xiàn)絳紅、淺紫、淡黃、銀灰等色,層次分明,畫面立體感很強。幾柱霞光,從云層中直射下來,照亮云下巍峨山峰的一側(cè)坡面,翠壁如屏,黛青色的樹木歷歷在目,如在眼前,觸手可及。
我被那種如夢似幻的景象吸引住了,這座與茶陵縣城連在一起的云陽山國家森林公園,在霞光的映射下,愈顯壯麗多姿,清幽迷人,恍如仙境。
天下所有的山都是一樣的,又都不是一樣的。
坐落在縣城西部的云陽山國家森林公園,峰連七十二,方圓七十余里,境內(nèi)峰巒疊翠、奇巖幽洞、丹崖流霞、飛瀑如練,集秀、幽、險、奇于一身,與揚名海內(nèi)外的炎帝陵、桃源洞國家森林公園及中國革命搖籃井岡山風(fēng)景名勝區(qū),同屬湘贛交界的羅霄山脈山系。如同大自然遺落的塊塊翡翠,它們形狀不一、各具特色,又彼此呼應(yīng),相映生輝,成為湘東黃金旅游線上的一個個重要節(jié)點。
那座屹立于最高峰頂上的亭臺則是遠近聞名的祈豐臺。從古籍文獻資料查閱得知,云陽山是因黃帝之子少昊云陽氏始封于此而得名,又是第八代神農(nóng)炎帝的封地。中華始祖炎帝神農(nóng)氏曾在云陽山興農(nóng)事、種五谷、嘗百草、采茶茗,留下了洗藥池、曬藥坪、碾藥槽、煉丹灶、神農(nóng)殿等靈跡。
祈豐臺,也是靈跡之一。而茶陵,也因炎帝神農(nóng)氏崩葬于“茶山之陰”而得名。
過去的幾十年里,我曾無數(shù)次沿著先人的足跡登上那座紫薇峰,在祈豐臺前流連忘返。
環(huán)顧四周,但見層峰疊嶂,雄姿秀色,宛如綠潮奔涌。若是遠眺,可“一峰觀三縣”,東觀茶陵縣城,南眺安仁熊耳山,北望攸縣?!笆篱g好語書說盡,天下名山僧占多?!痹脐柹娇梢噪[居,可以養(yǎng)生,歷來是佛道兩教青睞的風(fēng)水寶地。前來云陽山修道、悟禪、建宮觀寺庵的道徒、僧侶以及寄食寺觀的學(xué)子絡(luò)繹不絕,云陽山常年祥云繚繞,鐘聲悠悠,香火綿綿。
云陽山還有“古南岳”“小南岳”“亞衡山”之稱?!妒仿匝恪酚涊d:唐初,云陽始封為南岳。不料朝臣劉晏到茶陵后,說云陽山“雖其靈異峭絕莫儔”,但洣水灘險流急,“切慮艅艎莫濟”,因此改封衡山為南岳。如今,云陽山上的古南岳宮(云陽仙),已成為南岳圣帝每年農(nóng)歷六月、七月的避暑行宮,當?shù)匕傩找恢北A糁傲缕咴鲁脐?,八月朝衡山”的民俗?/p>
千萬年來,云陽山就安詳?shù)刈湓谶@里,張開臂膀迎接所有來者,讓每一位在紅塵中勞累奔波的人們,回到它的懷抱里,重回安寧與平靜。我們不知道云陽山究竟度過了多少個春秋,撫慰了多少焦渴的心靈。不少文人墨客曾來此探幽攬勝,吟詩作賦,寄情山水。如宋代著名文學(xué)家黃庭堅、明代茶陵知州林廷玉、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等都慕名前來云陽山,留下了許多有關(guān)云陽山的名篇佳作。
展現(xiàn)在鏡頭里的云陽山,宏偉、靜謐、曠達、遼闊,就像一位胸懷錦繡、博大精深、寬容仁慈的得道老人,讓人生出無限的感慨、深情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