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3 論善良

培根隨筆集 作者:(英)培根(Bacon,F(xiàn).) 著,龍小云 譯


13 論善良

本人認(rèn)為善即造福于人類的愿望。這也就是古希臘人所說的愛人類,或者時下人們所說的“人文精神”,但其精確含義還要更深入一層。而善良,則是善的行為表現(xiàn)。善反映本質(zhì),善良作為現(xiàn)象而呈現(xiàn)。善良,是人類的一切精神和道德品格中最偉大的一種。因為上帝本身就是“善良”。如果人失去了這種品格,他就不過是既可憎又可憐的卑賤的鼠輩。這種行善的品格也許會看錯對象,但卻永遠(yuǎn)不會過分。過分的權(quán)勢欲曾使得撒旦墮落成魔鬼。過分的求知欲也曾使人類的祖先失去樂園。但唯有善良這種品格,無論對于神還是對于人,都永遠(yuǎn)不會成為過分的東西。

善良的傾向是人性所固有的。這種仁愛之心就算不施于人,也會施之于其他生物。例如土耳其人雖然被認(rèn)為是一個野蠻民族,但他們卻很善待狗和鳥等動物。據(jù)比斯貝克的記述,有一個歐洲人在君士坦丁堡,由于戲弄一只鳥,結(jié)果差一點被當(dāng)?shù)厝擞檬^砸死。

但人性中這種仁善的傾向,有時也會被誤解。所以意大利有句話嘲諷說:“善良無度,近乎笨伯。”馬基雅維里曾直截了當(dāng)?shù)貙懙溃骸盎浇痰慕塘x使人成為軟弱的羔羊,以供那些暴君享用?!彼赃@樣說,是因為確實沒有任何其他法律、宗教或?qū)W說,比基督教更鼓勵對人類的博愛了。要想不成為一個濫施仁愛的傻瓜,我們就要注意,不要受有些人的假面具和私欲的欺弄,不要過于輕信和軟心腸。輕信和軟心腸常常誘使老實人上當(dāng)。比如,我們就絕不應(yīng)該把一顆珍珠贈給《伊索寓言》中的那只公雞——因為它本來只配得到一顆麥粒。

《圣經(jīng)》中曾說:“天父使太陽照好人,也同樣照壞人。降雨給行善的,也給作惡的?!钡系劢^不對人人都平均分配財富、榮譽和才能。一般的福利應(yīng)該人人均沾,而特殊的榮耀就一定有所選擇。另外還要小心,我們在做好事時,不要先毀了自己。神告訴我們:要像別人愛你那樣愛別人——“去賣掉你所有的財產(chǎn),贈給窮人,把財富積存在天上,然后跟我來”。但除非你已決意要跟神一道走,否則還是不要把你的一切都賣掉。不然你就等于是在竭泉灌川,小河很快就會干涸,而大河卻未必增加許多。所以人心固然應(yīng)該善良,而行善卻不能僅憑感情,還要靠理智的指引。

這世界上不僅有受真理引導(dǎo)的善性,而且有些人具有天然向善的傾向,但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人有著天然向惡的傾向。那種虛榮、急躁、固執(zhí)的性格還不是惡性之中最壞的。最惡的乃是嫉妒以致禍害他人。有一種人專靠落井下石給別人制造災(zāi)禍來謀生——他們簡直還不如《圣經(jīng)》里那條以舔瘡為生的惡狗,而更像那種吸吮死尸汁液的蒼蠅。這種“憎恨人類者”與雅典的泰門正好相反——雖然他們的園子里甚至并沒有一棵能供他人上吊的樹,他們卻也要極力引誘別人去上吊。這種人也許倒是做政客的材料,他們猶如彎曲的木頭可以造船,卻不能做棟梁。因為船是注定要在海里顛簸的,而棟梁卻是必須能立定腳跟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