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的耕耘 無私的奉獻
犁 帆
人們常常贊嘆一些名人成功路途的坎坷,的確,這些經(jīng)歷是值得欽佩、頌揚的,然而,生活中也有的人平平凡凡、簡簡單單、辛辛苦苦地操勞一生,他所付出的努力和毅力,也許并不亞于前者,我認為這種人同樣是值得欣佩的。
這里,我給大家介紹一位我們團校的平凡的人——一位與饅頭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的人——薛寶林老師傅。
“咱們團校食堂的饅頭蒸得真棒!”校內(nèi)的人都這么說。
“你們團校的饅頭吃起來像面包?!蓖鈫挝粊碛貌偷倪@樣評價。
更有甚者,有的外地的單位到團校開會,還特意把廚師帶來學(xué)上幾天蒸饅頭。
一天,我懷著幾分好奇,叩開了薛師傅的家門。
薛師傅是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但卻紅光滿面,精神矍鑠。老人熱情地讓我進去坐在沙發(fā)上。我說了來意,老人笑了,他說:“這沒什么好談的,也沒什么神秘的,掌握好基本要領(lǐng)就行了,主要是要勤,不能圖省事。”
交談中我得知,老人今年已74歲高齡了,老伴和他同歲,有兩個女兒。解放前他只念過3年書,13歲就到前門西珠市口一家小飯館當了學(xué)徒,一干就是十多年。 1949年7月他到團校參加了工作,當時團校還在良鄉(xiāng)。 1956年他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多少年來,他一直被評為校級先進工作者。到今年7月,他已經(jīng)為團校的炊事工作奮斗了整整40個春秋。
老人不無感慨地說:我蒸了一輩子饅頭,以前我常住在食堂,大概有十三四年。那時全是手工,費時費力;現(xiàn)在是機器,省工省力,但是如果不盡心,圖省事,饅頭還是蒸不好的。蒸饅頭的關(guān)鍵是掌握好發(fā)面、放堿、餳面這幾點。只要能讓大家吃上可口的饅頭,我能多帶出幾個徒弟,我就心滿意足了。
老伴在旁插話說:“他一門心思在食堂,每天從家里到食堂,從食堂到家里。 83年退休了,可還是跟以前一樣,跟年輕人一起干,就是閑不住?!?/p>
老人的生活安排得很有規(guī)律,他沒有別的嗜好,有空就看看書或電視。老人的家庭是幸福和睦的。他十分感謝團校領(lǐng)導(dǎo)對他的關(guān)懷。
不覺一個小時過去了,薛師傅還要到食堂去,我先告辭了,然而我的內(nèi)心早已充滿了難以言語的情感。
“老牛自知夕陽短,不用揚鞭自奮蹄”,這詩句在我眼前似乎變成了一幅現(xiàn)實的、光彩的、感人至深的畫面,使我激動不已,久久不能忘懷……
■(原發(fā)表于《中國青年政治學(xué)院校報》1989年第6期。犁帆為申東臣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