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溫泉觀1
溫泉宮里行人宿,溫泉池上行人宿2。人自多情感盛衰,泉固無心任榮辱。細路蟠蟠入疏竹,萬年泰山皆在目3。吾皇高拱九重深4,一株松蘿為誰綠。
【注釋】
1. 溫泉觀,據(jù)詩,即溫泉宮。在今陜西省潼南縣南,驪山西北。其地有溫泉。后周宇文護營造石井,隋文帝又修屋宇,并植松柏千馀株。貞觀十八年,太宗詔閻立德營造宮室,湯池,命名湯泉宮。咸亨二(《雍錄》作三)年更名溫泉宮(此《新唐書·地理志》云。《通鑒》卷二一二胡注、《長安志》皆以為開元十一年更名)。天寶六載改為華清宮。驪山上下益治湯,并為池臺殿,環(huán)列山谷,明皇歲幸焉。又筑會昌城,即于湯所置百司及公卿邸第。見宋敏求《長安志》卷十五《臨潼》及《雍錄》卷四《華清宮》。詩蓋作于元祐五年赴東都時。
2. 行人,此當(dāng)指作者自己。
3. 高拱,即垂拱。即垂衣拱手,不費力地樣子。 《尚書·武成》: “惇信明義,崇德報功,垂拱而天下治?!焙蠖嘤靡愿桧灥弁醯臒o為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