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西遞春色

山水間 作者:施立松


西遞春色

油菜花一路鋪陳,把春天鋪陳到我們面前來,把我們鋪陳到西遞去。

金黃的色塊,濃烈地描抹,一點也不懂賦比興的手法,不懂得起承轉(zhuǎn)合,那么直白,又濃墨重彩,簡直就像一個口直心快的孩子,迫不及待不管不顧地大聲叫嚷著,春天了春天了。

站在西遞村口,高低錯落的馬頭墻,擠擠挨挨的灰瓦,斑駁陸離的粉壁,都披上了一身青苔,與油菜花的明艷妖嬈,成了鮮明的對比。那些率真的黃,原是為了襯托這一份古樸秀雅而來吧。

迎面一座石牌坊,端立雨中,那是四百余年前膠州刺史胡文光的手筆。雕刻精美,氣勢雄奇,極盡奢華,只是數(shù)百載櫛風(fēng)沐雨,歷盡磨難,氣勢雖在,卻已蒼老。石隙間,一株無名野草含珠帶露,伸枝展葉,娉娉婷婷,用一枝嫩綠的筆把春天欣欣然寫在老去的奢華上。仿佛童音唱老歌,稚聲傳遞滄桑,別有一番滋味。又仿佛今時的鮮艷、昔日的繁盛糅合在一張泛黃的宣紙上,透出的是一股歲月的凝重和端麗。

去黟石鋪就的巷弄里走走,那些無法搬遷的往事紛至沓來。黑亮平滑的黟石,是西遞獨有的水鏡,時光細(xì)細(xì)打磨,風(fēng)雨慢慢浸潤,一筆一筆細(xì)紋老斑劃在晶眸粉頰上,一茬一茬歡悅的新顏變成苦澀的舊愛,一陣一陣的腳步來了又遠(yuǎn),只有黑亮的黟石仍舊。幽暗的老屋,斑駁的高墻,曾經(jīng)多少繁華,只有那些比比皆是的磚雕石刻花窗,用殘破之姿,依稀訴說著那年的鑼鼓喧天,那夜的燭影搖紅。掛月的角檐仍做著飛翔的夢,怎奈雙翅折斷,朱欄的回廊依然婉轉(zhuǎn),卻不見倚欄的粉衫綠裙,落地的花窗還咿呀有聲,卻再度不來一窗的月影??粗逯械琅凿鲃拥南?,惆悵如潮漲來。可是,在西遞,惆悵竟如此之美。

瑞玉庭前,主人用一塊塊寸余長的黟石,鏤刻祖訓(xùn),“快樂每從辛苦來,便宜多自吃虧來”, “多”少一點,“辛”多一橫,意寓明顯,卻難有人真正體會。游人紛紛掏錢買,十元錢,買一條流傳數(shù)百年的一個家族乃至整個徽商的訓(xùn)示,可謂便宜,只是又有幾人能領(lǐng)悟并身體力行?畢竟,哪怕是西遞這樣以儒商聞名的古老村落,也從不缺少利益的浸透。站在掛著藤蔓的庭院,看春天把海棠開紅,青石映綠,天井里一口大缸,原是養(yǎng)荷的吧,此刻荷還沉睡未醒,它便用檐雨,把倒映在水中的天光,攪成一缸散盡復(fù)來的碎銀。

西遞的巷道多而窄,曲曲折折仿若迷津,兩側(cè)的門楣粉墻磚雕又極相似,初來乍到的人,根本難以分清,明明行到水窮處,卻又柳暗花明。在西遞,迷路太容易。好在有水圳,逆水進(jìn)村,順?biāo)龃澹诰褪欠较蚺?,迷路也不心慌。走走停停,進(jìn)了一家竹雕館。主人是兄妹二人,哥哥擅長陰刻,妹妹擅長陽雕,墻上懸展的《蘭亭序》《千字文》《心經(jīng)》等等,都是他們親手所雕。哥哥能說會道,介紹起作品來頭頭是道;妹妹木訥沉靜,埋頭在手頭的作品上,只偶爾抬頭微微一笑。哥哥贊妹妹,心靜,才得家父真?zhèn)?,陽雕是更費時費心費力的手藝,最講究靜心寧神??疵妹玫氖?,右手的三個指節(jié)都已變形,老繭厚得像鞋底。妹妹正在雕一句詩,“梅花香自苦寒來”,妹妹微微翹起的唇角,似噙著一縷幽幽的梅香,很春天很春天了,讓撫著她掌心硬繭的手,也感覺到春意融融。

在西遞,迷路也是件美好的事。錯過頗有名氣的桃李園、西園、大夫第、履福堂、敬愛堂、追慕堂,卻遇見了村邊的西遞行館。館內(nèi)寬敞,房屋仍是徽派風(fēng)格,樓卻比其他的房子高一些,墻雖是粉墻,卻印染了太多風(fēng)雨留下斑斑水漬。院落里草色青青,像鋪了一張綠色的絨毯。一口八角井在中央,青石的井沿濕漉漉的,像一面鏡子,映著遠(yuǎn)處的山嵐。井旁,兩張黟石桌,和數(shù)張圓石椅,錯落有致,像布在綠毯上的殘局,等風(fēng)雅的知音一起奔赴一個無關(guān)勝負(fù)的結(jié)局。院墻邊的竹亭,爬山虎的藤葉鑲了一道綠色的流蘇,竹桌上一壺綠茶猶溫,桌面幾滴茶漬未干,想來,這里剛停留過幾許腳步的悠然,片刻詩意的棲息。在一叢竹前小立,雨從細(xì)長的竹葉淅瀝而下,竹竿上一道道淚痕,是曾經(jīng)的驛前的離別淚,還是他鄉(xiāng)遇故知的重逢喜?一架秋千在轉(zhuǎn)角處靜默,兩只紫燕在架上嘰嘰喳喳個不停,它們是在閑話曾經(jīng)飄蕩的裙裾和歡笑,還是商議燕巢的修筑?

從行館出來,是出村的路。水泥的地被雨刷過,遠(yuǎn)遠(yuǎn)看去,竟似一條流水淙淙的河,兩岸是正當(dāng)好時候的油菜花地,那些黃嫩嫩的,掐得出水來似的,還隱約著一抹淺淺的綠,像一聲笑,只露了齒,還未綻開眉眼,卻已足夠妖嬈。陰雨薄霧籠罩的山野間,仿佛被一道陽光金線穿過,突然明媚了。西遞的油菜花種得隨意,左一塊右一片,前一抹后一搭,像隨意潑在畫布上的油彩,直把古村渲染得春意融融。許多紅的橙的白的綠的身影,穿梭其中,像采蜜的蜂,沾粉的蝶,翩翩躚躚。兩個紅衣的老夫妻在我身后走著,沒有話語,只有手中的兩架單反相機(jī),咔嚓對話。河塘里的浮萍,綠成了一張寫意的畫,綠柳排列成一首七言絕句,那些走走停停的花傘,則是一串流動的音符,西遞便隨著這些音符的變幻,時而寧靜,時而喧嘩,時而如歌行板,時而清音婉轉(zhuǎn)。

在山坡上看村莊,春天的明媚和村落的古樸那么強(qiáng)烈反差對比著,又那么和諧共融著,不管是對比,還是共融,都是那么美。曾經(jīng)無數(shù)次地想,這游人如織的西遞,何以讓人感覺不到塵世的喧囂、人心的蕪雜,而讓身心飛離現(xiàn)實的桎梏,去往桃源,仿佛有一道無形的柵欄隔開了與喧囂塵世的距離。也許就是眼前這份老去的坦然從容,和年年來了又去的明媚鮮妍,以及流轉(zhuǎn)其間的不滅如村中水圳之水的美好吧。古村春色,春色西遞,因了這對比,這共融,才讓人如此迷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