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臣注文選
東坡詆《五臣注文選》①,以為荒陋。予觀選中謝玄暉②和王融③詩云:“阽危④賴宗袞⑤,微管⑥寄明牧?!闭^謝安⑦、謝玄⑧。安石于玄暉為遠祖,以其為相,故曰宗袞。而李周翰注云:“宗袞謂王導,導與融同宗,言晉國臨危,賴王導而破苻堅⑨。牧謂謝玄,亦同破堅者。”夫以宗袞為王導固可笑,然猶以和王融之故,微為有說,至以導為與謝玄同破苻堅,乃是全不知有史策,而狂妄注書,所謂小兒強解事也。唯李善⑩注得之。
【注釋】
①《五臣注文選》:唐代呂向、呂延濟、劉良、張銑、李周翰的合注本,世稱《五臣注》。
②謝玄暉:即謝朓(464—499),字玄暉,南朝蕭齊文學家,“竟陵八友”之一?!赌淆R書》本傳稱他“少好學,有美名,文章清麗”。建武二年(495)任宣城太守,世稱“謝宣城”。后任尚書吏部郎。與謝靈運是同族,都以山水詩見長,并稱“大小謝”。
③王融(476—493):字元長,南朝齊文學家,“竟陵八友”之一,東晉宰相王導的六世孫。他自幼聰慧過人,年少時即舉秀才,入竟陵王蕭子良幕,極受賞識。累遷太子舍人。
④阽(diàn)危:臨近危險。
⑤宗袞:對同族居高位者之稱。袞,天子及上公的禮服。
⑥微管:春秋時,管仲相齊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孔子曰:“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闭Z見《論語·憲問》。后用為頌揚功勛卓著的大臣。
⑦謝安(320—385):字安石,號東山,東晉政治家,軍事家。歷任吳興太守、尚書仆射兼領吏部加后將軍、太保兼都督十五州軍事兼衛(wèi)將軍等職,死后追封太傅兼廬陵郡公。世稱謝太傅、謝安石、謝相、謝公。
⑧謝玄(343—388):字幼度,東晉名將。二十一歲時為大司馬桓溫的部將,后官至都督徐、兗、青、司、冀、幽、并七州諸軍事。
⑨苻堅(338—385):前秦世祖宣昭皇帝,字永固,又字文玉。苻堅在位前期勵精圖治,重用漢人王猛,推行一系列政策與民休息,加強生產(chǎn),終令國家強盛,接著以軍事力量消滅北方多個獨立政權,成功統(tǒng)一北方,并攻占了東晉領有的蜀地,與東晉南北對峙。苻堅于383年發(fā)動戰(zhàn)爭意圖消滅東晉,史稱淝水之戰(zhàn),最終前秦大敗,國家陷入混亂,苻堅亦遭羌人姚萇殺害。
⑩李善(630—689):唐高宗時期學者,著名書法家李邕之父。注有《文選》。
【譯文】
蘇東坡指責《五臣注文選》這本書,認為里面的內(nèi)容實在是荒謬淺陋。我看這本書里收錄了謝玄暉唱和王融的一首詩,寫的是:“阽危賴宗袞,微管寄明牧?!闭f的正是謝安和謝玄。謝安是謝玄暉的遠祖,又因為他是宰相,所以將他稱作宗袞。但李周翰卻在注釋中說:“宗袞是指王導。王導和王融同族,說的是東晉危在旦夕的時候,全是依仗王導才打敗了前秦的苻堅,解除了國家的威脅。明牧指的是謝玄,王導和謝玄一起打敗了苻堅?!蔽艺J為把宗袞誤認為是王導固然可笑,但總算是謝玄暉唱和王融的詩,好歹沾點邊,這種說法勉勉強強還說得過去。至于說王導和謝玄一起打敗了苻堅,卻是完全不知道歷史的人,竟然還狂妄地亂給書加注解,這就像人們所說的小孩子逞強不懂裝懂硬要向人家解釋道理一樣。只有李善的注疏才是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