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康熙大帝》和書記

我的小井 作者:喬典運 著


《康熙大帝》和書記

前些年,偶然讀了《康熙大帝》,覺著寫得很好,生動,深刻,文采也好,作者是位才子。我不認(rèn)識寫這部書的作家,只聽說是南陽人。不由想起了諸葛亮,南陽大概真是塊藏龍臥虎的寶地。我想去拜訪他,想了幾年也一直沒去,因為我怕見生人。

后來,地委開了個座談會,他參加了,我也參加了。會不大,見了就認(rèn)出來了。他胖乎乎的,沒有什么派頭,很熱情,開口就說人話。說人話的人好交心,我們很快就談上了。他談了自己的經(jīng)歷,談了創(chuàng)作。我由佩服他的為文,進(jìn)而佩服他的為人。他上學(xué)不多,當(dāng)過兵,轉(zhuǎn)業(yè)后在市里當(dāng)干部。在看重名利的今天,不爭名于朝,不爭利于市,也不玩?zhèn)€痛快,卻一頭扎進(jìn)學(xué)問里,研究紅學(xué),又鉆清史,終于寫出了《康熙大帝》。憑這志氣,真算個人物了。不過我也看得出來,他過得很苦,是心里苦,心里缺雨水,因為年紀(jì)不大頭發(fā)就脫落得不像個樣子了。

后來,他寫出了《康熙大帝》第二部,給我捎了一本,我一口氣讀完了,覺得比第一部寫得還好。他在走上坡路,我像看到了他在艱難地爬坡,一步一掙扎,一步一喘氣,他一定累壞了。我不由得又想起了他的頭發(fā),大概已經(jīng)變成禿山了。

近日去南陽又見了他,沒想到他卻一頭黑發(fā),成了青年頭。我好生郁悶,文章寫得越來越好,身體應(yīng)當(dāng)越來越差才正常,他是怎么搞的?我問他有什么竅門,他給我講起了氣功,什么逆呼吸法,講得津津有味,還勸我也練練試試。我嘴里答應(yīng)了,心里卻不以為然。練氣功?得有那份心思才行。我想,他除了練氣功,總還有點別的什么?

在閑談中,我才知道是因為他的心情好了。

市里有位書記和夫人親自抬著煤氣罐給他送去,當(dāng)他深夜里爬格子時,書記和夫人給他送去啤酒,等等。煤氣罐值幾何,啤酒值幾何?這心意確實千金難買,萬金難換!用官話說,這是鼓舞,是力量。其實,是他的勞動得到了承認(rèn),得到了尊重。

一個人吃了苦,別人漠然視之,還認(rèn)為他不苦,這味道比他吃的苦還苦。一個人吃了苦,得到了同情,承認(rèn)他吃了苦,他吃了苦也就不覺著苦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理解了才有友情,何況不僅理解,還有尊重,還有關(guān)心,還有夫妻兩個抬著煤氣罐的形象,這除了很動人之外,還是一陣春風(fēng),一場春雨,沖洗凈了他心中的勞累和苦惱,催發(fā)他心底升起了一股股靈氣,這書就自然寫得越來越好了。

寫到這里,我仿佛看到有兩支筆同時在同一張稿紙上寫著《康熙大帝》,一支是他的,一支是書記的!

一九八八年八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