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個人的茶話會

遲來的告白 作者:陶立夏


一個人的茶話會

記得《莫斯科紳士》中寫,羅斯托夫伯爵作為不肯悔罪的貴族,被軟禁在克里姆林宮對面的大都會酒店,后來又被迫搬到逼仄的閣樓。除了蒙田的書,他的隨身行李中還有一套利摩日瓷器。

“生活中的誘惑畢竟太多了?!?/p>

有一天我要寫個故事,主人公(目前還不確定是男是女)會用Nymphenburg(寧芬堡)瓷器,甚至不是梅森,也不是KPM。說不上茶杯哪里重要,因為只是容器而已,卻好像是一個有趣的角度,仿佛得以窺見故事里人物性格中細(xì)致又執(zhí)著的部分。

喜歡麥卡勒斯的一張照片,桌子上除了書稿和打字機,還有保溫杯、茶杯、煙灰缸。房間里光線正好,不過于明亮,也并不昏暗,看起來是一個平淡無奇的上午,那種乏味的氣氛,這一切都使她看起來是一個真的在寫作的人。

我也有一只類似的白色茶杯,和很多別的杯子。卻沒有學(xué)會像她那樣去寫。

為什么會有很多杯子?大概是因為在我所有的愛好中,除了喝茶,沒有別的愛好能和寫作同時進(jìn)行了吧。

這是我最常用的杯子和茶壺。

Lomonosov

俄羅斯制造的Lomonosov是硬瓷,偏藍(lán)的質(zhì)地,與鈷藍(lán)顏料搭配,有種硬朗感。十幾年前在倫敦的Sketch餐廳喝下午茶時第一次用到,后來陸續(xù)買齊了茶杯、咖啡杯、茶壺和奶罐。這是我唯一成套的茶具。

它們有的是新款,有的是在芬蘭等地旅行時淘到的二手舊款。神奇的是,生產(chǎn)時間相差近百年,瓷質(zhì)和顏料卻幾乎一樣,工匠的手藝也看不出差別。

Royal Copenhagen

哥本哈根的藍(lán)色唐草是經(jīng)典款。左邊是二手舊款,半蕾絲。右邊是新的普通款。產(chǎn)地從丹麥搬到亞洲之后,哥本哈根的瓷質(zhì)與畫工都有了很大變化,風(fēng)格從輕盈透亮變得敦厚,所以使用手感更平易近人,適合不喜歡骨瓷的我。

Digoin Sarreguemines

這兩只都是二手的中古杯,“中古”大概就是比新品年代久一些,卻又夠不上古董的意思。我喜歡Digoin Sarreguemines的奶油色,和任何餐具都能搭配。只是Sarreguemines原本屬于大量生產(chǎn)的廉價日用瓷,而且質(zhì)地脆弱,幾乎找不到品相完美的款式,總有一點瑕疵。

一點磕碰,一點冰裂,一點染色,很像有了一點經(jīng)歷的人,所以也有了自己的個性。

Astier de villatte

另一個法國陶瓷品牌Astier de villatte這幾年開始紅了,我以前最喜歡看它的貨架陳列??上冀K覺得釉色的白不是我喜歡的色溫,但有些款式造型又真的很美,所以在猶豫之中屢次錯過。直到緣分到來。

Hario

耐熱玻璃的茶壺和杯子很多,但是Hario的玻璃我感覺最清透光滑,而且做工好,沒有模具痕跡。說到玻璃制品的模具澆鑄痕跡,這幾年同樣很受歡迎的美國與加拿大二手Depression Glass和Fire King就很明顯。

有人喜歡厚重的玻璃制品,我喜歡輕巧的,所以橄欖木法壓壺和帶過濾器的茶壺都買了Hario。玻璃茶壺比陶瓷茶壺更不隔熱,但勝在輕盈透亮,冬天泡熱茶與夏天泡冷茶都合適。

仔犬印

后來才知道,我這只不銹鋼質(zhì)地的仔犬印其實是咖啡壺,同系列還有別的尺寸以及形狀扁一些的茶壺,當(dāng)時在東京的超市遇到,貨架上只剩下它,一個人用正好。和舊玻璃杯以及marimekko的馬克杯都很搭。

野田琺瑯/月兔印

一共有五只月兔印的琺瑯壺,分別是深藍(lán)色、黑色、黃色、白色和不銹鋼。小的當(dāng)茶壺,大的直接在明火上燒水用。它們當(dāng)手沖壺也不錯?,m瑯的優(yōu)缺點都很明顯,使用一段時間就會記得它很燙,壺蓋容易掉落。

Bialetti咖啡壺

朋友中愛好咖啡的人旅行時都會帶著Bialetti摩卡壺。我更喜歡茶,所以用得少。最近天氣涼下來,翻譯的書又十分深澀,就開始拿出咖啡壺來煮很濃的咖啡。小卡式爐是千石sengoku,冬天與搪瓷杯搭配,煮奶茶也不錯。

Redecker&Everycare

Redecker是專門制作毛刷的德國品牌,從蔬菜刷、大衣毛毯刷到貓咪梳子都有。杯刷的頂部帶柔軟吸水的棉質(zhì)纖維,方便清潔杯底,長度足夠,也可以用來清洗花瓶。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