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曹正文
日月如梭,我與旭光兄相識已三十余年了。20世紀70年代中期,還是一段特殊的歲月,不能讀書,也讀不到書的我選擇了參加盧灣區(qū)圖書館工人書評組,憑借工人書評組這個牌子,有機會多讀一點書,甚至可以讀到一點禁書,以解書癮。
我在這個書評組內(nèi)認識了不少后來成為上海作家的朋友,其中就有丁旭光兄。
我曾擔任過這個工人書評組組長。我于1981年考入《新民晚報》當記者,因剛進入新聞界,忙得不亦樂乎,這個書評組也無暇去了(這個書評組后來改為文藝評論組)。據(jù)旭光回憶,接替我擔任組長的就是他與費濱海(也是一位文學青年,后來任上海市徐匯區(qū)副區(qū)長)。1986年,我在《新民晚報》創(chuàng)辦了“讀書樂”專刊,后為盧灣區(qū)圖書館館長王小明策劃了“家庭讀書樂”大賽,并于1989年成立了“讀書樂之友”書評組。這個書評組就由丁旭光、劉克鴻、嚴德仁等“讀書樂”專刊骨干任理事會理事,并于1990年1月1日創(chuàng)辦了一份“讀書樂之友”書評報,每月一期,宣傳圖書、評論圖書、介紹圖書,并堅持至今,已辦了二十八年,這份小報的創(chuàng)辦與辛勤編輯,丁旭光其功不小。
由于“讀書樂之友”的關(guān)系,我與旭光兄的文學交往也深厚了。他除了好寫書評,還是一位出手不凡的小說家。他寫的長篇小說《褐色木門》獲《小說選刊》2012年度筆會長篇小說二等獎,這是一部讓人一讀不放的作品。由于旭光兄博覽群書,尤其喜歡中國古典文學,因此他寫的小說,文字典雅,文風清新,今天向廣大讀者推出的《煙雨秦淮》就是這種風格的代表作。
《煙雨秦淮》以象棋為題材。弈棋也是旭光兄另一業(yè)余嗜好,也可以說是戰(zhàn)勝自我的一種飛躍,他用弈棋的題材豐富了他筆下的人物形象。這部小說的引子便以棋王顧弈仙因不愿同東廠(明朝特務(wù)機構(gòu))閹黨合作,得罪了太監(jiān)頭子賀大林,在江湖行走中,無意間從一個古寺隱士手中獲得了一幅《踏雪尋梅》的象棋古譜。但歷來價值連城的寶物是福亦是禍,多少人想得到啊!因為在江湖上有種種傳說,一說是一旦得到古譜,即可成為縱橫江湖的棋壇高手,二說此古譜可指點人們尋找到稀世寶物。由此引發(fā)了各路人馬的眼熱和古山懸空寺的慧風方丈的出手護寶。應(yīng)天兩大鏢局李家鏢局和張家鏢局也卷入其中,李家鏢局李亦道的愛妻是一位紅香樓內(nèi)長大的絕色佳人,張家鏢局張鎮(zhèn)西看中的歌妓柳一湄也是人間不可多得的尤物。賀大林欲奪顧弈仙的棋譜,卻不料,此棋譜卻非真物,圍繞棋譜的謎案故事還在繼續(xù)……
《煙雨秦淮》的故事正如其書名,讓六朝古都蒙上了一層煙雨,迷迷蒙蒙,真真假假。在小說中可以讀到作者酣暢而雅致的文字風格,還有出其不意的故事安排。
與旭光兄相識時,我和他都是工廠工人,而后我與他都進入了報社。旭光兄至今已出版了二百多萬字的作品,著書十二部。
值得我佩服的是,他不僅文字功夫了得,為人豪爽講義氣,而且還是一個足球后衛(wèi)。六十開外的他,仍能在足球場上馳騁兩個多小時。他出色的不僅是體育成績,還是一位高明的象棋高手。他弈場馳騁四十年,2017年力戰(zhàn)群雄,在全國棋賽中,以三勝六和的成績,榮獲“中國棋協(xié)大師”稱號。這在我們新聞同道與文學兄弟中,是最值得驕傲的。作為旭光的老哥,我要向他在文學上雄風不老表示祝賀!
2018年3月10日于上海
曹正文,《新民晚報》高級編輯、央視版《笑傲江湖》電視連續(xù)劇文學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