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角和立場
一把吱呀亂響的椅子徹底改變了一個人。
他先聽到椅子吱呀的聲音,循著聲音,他看見了陽臺上的妻子和那個男人,以及那場罪孽。他通過一件壞家具,發(fā)現(xiàn)了一樁壞事,最終失去理性,作出了最壞的決定,用菜刀殺了那個男人。在法庭上,他聽著法官對他念判決書,腦子里仍然回響著那把椅子的吱呀聲音。
兩個男人曾經(jīng)是朋友,同時愛著一個女人。后來她同其中一個結婚了,但另一個仍不放棄。有一句話很糊弄人,叫堅持就是勝利。這句話一定要分析著去聽,去做。人生中靠堅持取得勝利的,多數(shù)情況下是底線,是后來者,是自我強迫的結果,是鼓勵獎得主。比如馬拉松賽跑和登山的最后一名。雷鋒是堅持一輩子做好事的,這是另一碼事,這是人生境界,是道德修養(yǎng),是習慣使然。雷鋒的不足是生命線太短。如果能活到七八十歲,還堅持著那種狀態(tài),就是常人里的圣境了。
人生中有大成功的人不在底線區(qū)域做事情。被殺的這個人就是因為堅持,堅持不僅沒有勝利,而且有了災難。但他死不后悔,菜刀砍到他頭上的時候,他躲也不躲,他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心中充滿了愛。這是人生的另外一種境界。為真理獻身的叫舍生取義,這個人是舍生取情,是情的烈士。
最悲慘的是一個小女孩,她剛讀小學。父親因殺人伏法,母親在事發(fā)現(xiàn)場就跳了樓。災難中產(chǎn)生的孤兒,是應該被同情并呵護的,但她沒有得到這些,她在最需要愛的時候一下子沒有了愛。奶奶和姥姥兩家也是在那一天反目成仇,先是對她展開了爭奪戰(zhàn),后來又同時放棄。她是在福利院長大的,多少年后,父母仍是她心中最大的疼痛。她最怕的節(jié)日是父親節(jié)和母親節(jié)。這兩天,對她來講是陰天,是日全食。
看人生是看萬花筒,稍變一個角度,局面就全改變了。視角是世界觀的出發(fā)地,是開始。還有一個詞,叫立場,立場是目的地,是收尾。
換一種視角看人生,人生會豐富,會多樣化。但換一種立場看人生,是需要好好思量的事情,用臺灣一帶的話說,叫考量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