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遠(yuǎn)去的星光(鳳凰枝文叢) 作者:李慶


前言

在生活的途中跋涉,一晃就過了七十年。

法國的盧梭在《懺悔錄》中說:“先有感覺后有思考,這是人類共同的命運(yùn)?!保ǖ谝徽?,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0年,第6頁)而當(dāng)我讀這句話的時候,已到了“歌泣無端字字真”(龔自珍詩)的情感,青春欲情燃燒的沖動,都被理性追求拋到身后的年紀(jì)了,外界強(qiáng)大氛圍把本能的感覺緊緊地挾裹著。

在動蕩的世界上,為了生存、為了發(fā)展,努力著、思考著、探索著、追求著。遭遇過困頓和挫折,感受過艱辛和苦難,領(lǐng)略過蠻橫和狡詐,感情被困圉在忙碌的外殼之中。

在生活旅程中,家屬親人之外,遇到許多懷有真情的師友。國內(nèi)的、國外的;年長、年輕的。各種相遇,相對漫長的人生旅程,有的是一時同行,有的是短暫交集,有的甚至僅僅擦肩而過。他們各有自己的人生,或許也有各自的不足,但他們身上顯現(xiàn)的獨(dú)立的人格,閃光的思想,諄諄的教誨,無私的幫助,是我人生中最可寶貴的東西。在黑暗中,那是前方希望的曦光;在寒冷中,那是身邊送暖的薪火。那些難忘的接觸,瀟散的交流,感動的場景,共鳴的情感,久久存于心中。一有觸動,便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來。前后三十多年,隨筆寫下的,就是這類長短不一的文字。既無濟(jì)世經(jīng)國的鴻圖闡發(fā),也非縱橫捭闔的謀略解析,都是實際接觸和經(jīng)歷過的具體的人和事,我認(rèn)為,人生本來就應(yīng)該是具體的。

在此選錄近四十篇,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亡故親人、師友的回憶,大致按生卒年序編排;一是對已刊書籍的評介、前言;都分為中國、日本兩部分。鑒于篇幅限制,其他師友和兩國以外的類似文字,還有學(xué)術(shù)性的探討,留待有機(jī)會再匯集。

總之,這些文字,是對仙逝師友的懷念,是對人生理想的思索,是對遠(yuǎn)去星光的眺望,是對自己心靈的慰藉。因還未修煉到“萬物皆空”的境界,所以收拾起來。當(dāng)然有自知之明:此乃“雪泥鴻爪”。蘇東坡不是早就感嘆過:“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嗎?

鳳凰出版社有“鳳凰枝叢書”的計劃,度其本意,或乃本之老杜詩句“碧梧棲老鳳凰枝”(《秋興八首》之八)。鳳凰社,當(dāng)然是凰棲鳳居之地,筆者不期忝列。途經(jīng)碧梧,抱著若干散木,收拾幾片殘葉,透過棲居俊逸的羽毛光彩,舉目蒼穹,“一星如月望多時”,過客而已。

是為前言。

2020年7月于日本金澤卯辰山麓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