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閑仍需自勉
已經(jīng)進入古來稀歲月的人,大都是從風雨泥濘,坎坷蹉跎的境況中走過來的。有些人蹉跎歲月多一些,厄運、憂傷、恐懼、委曲總是接踵而來。但他們沒有自我沉淪,仍能自戒自勉,保持自律,奉行無愧于公,與人為善,不損人利己的做人準則。在事業(yè)上堅持執(zhí)著追求,苦心思慮,故而過早地被打磨得兩鬢斑白。
船到碼頭,車到站,被生活捆綁了幾十年的他們,退出了工作舞臺。“解放了,該放松了”成了他們中的一種普遍的心態(tài)。如何放松?人各有其志,各有其趣,放松之路,自由選擇,給晚年生活定位。不過,自由選擇,不能忘記人貴有自知之明,更不能忘“自勉”二字,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到對自己益心,對社會盡倫理之道。一味放松,不及其余,災之將至!禍之將至!在相識幾十年的老朋友、老同事中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證明這災與禍,決非夸大其辭。
進入古來稀的人,都是葉紅深秋至。此時的生命,如同落葉,在日漸退化,日漸流逝,距離來時的路,越走越近了,生命處在一個十分脆弱的時期。老朋友們相聚,談天說地,互問安好,然而大都是傾訴“懶得動,不想動”的感受。這不想動,并非不能動,卻是個信號,吹響了不能動的前奏!表明生命的精氣神,開始支持不住生命的正常運轉(zhuǎn)了,惟有自戒自勉,給入不敷出的生命“充電”,方能解救突發(fā)事變期可能出現(xiàn)的不測風云,迎來老有所樂,延年益壽。
自戒自勉,戒什么?戒不良的生活習慣,這方面自然是因人而異。勉什么呢?不是講“不想動”嗎?那就要勉勵自己動起來,只有自勉,行動才會自覺。流水不腐,生命之源在于養(yǎng),健康之源在于動,為不致賦閑而精神懶散,必須勤動?!安幌雱印钡娜耍荒苡芍约旱男宰犹芍?、坐著,要自我強迫站起來,走出戶外,到林中去陪伴樹木花草,看昆蟲爬行,看蝴蝶、蜻蜓飛舞,聽鳥鳴歌唱,視物皆欣賞。久而久之,那情趣就像生長的植物離不開陽光雨露,就會產(chǎn)生樂不思歸之感。尤其是大腦要勤動,途徑是因人制宜。握了幾十年筆桿子的人,最好不要放棄。在位搖筆桿子,受工作規(guī)范,組織紀律的約束,思想不能跑馬,不能任意馳騁,不能領(lǐng)導叫你抄報紙,迎合一致,你偏要按照自己的思想發(fā)揮。我本人就有過這方面的教訓。那是“四人幫”倒臺的第三天,我們機關(guān)的一把手,要我給他寫批判材料,寫好送給他看,我站在一旁等待他發(fā)指示,他看后皺著眉頭,一臉的不高興。他說:“報上講的你輕描淡寫,報上沒有講的,你倒是很有思想,這不是個小毛病,發(fā)言稿拿走,重新再寫”。在那個年代,他的批評是對的,自責我自己自作聰明。不過,我并沒有壓力,我翻閱了當時全國有影響的報紙,將報上批判“四人幫”的觀點加以綜合編輯,三個小時就搞定了。我第二次給他送批判稿時,正碰上他的一位老朋友到訪,見我送交的批判稿,他就說開了,“又抄報紙呢!”“我抄報紙,你不抄?這年頭誰不抄誰倒霉!…”他們的對話,實實在在地給我上了一堂時事課,《人民日報》上發(fā)表的批判文章,天下皆宜,我的送審稿通過了。退休后的休閑執(zhí)筆就不同了,可以自由選擇體裁、題材,從前沒有嘗試過的,可以嘗試,習作文學創(chuàng)作。進入寫作狀態(tài),自由自在地寫生平所聞所見,發(fā)議論,對人生,對時事暢所欲言,闡發(fā)己見,也可編故事,感嘆人生,抒發(fā)情懷,享受言論自由的痛快。
2003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