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的退休生活

追逐 作者:童振華 著


我的退休生活

離開工作舞臺的人,開始了“夕陽無限好,只是盡黃昏”的人生歲月。剩下的日子怎么過?各有各的說法,各有各的活法,但是,無論怎么說,怎么活,終是結束了對過去的繼往開來。有人說退休后迎來人生的第二個春天,我曾經(jīng)對這句話持批評態(tài)度,認為它太過夸張,純屬一種美好的奢望。之后我在為“人生晚景”寫導語時,反而認為這句話有道理。關鍵是要看怎樣理解,如果把“第二個春天”理解為春風楊柳、百花綻放,當然是不對的,因為這樣講不現(xiàn)實。但如果這句話指的是人老了,不可整天暮氣沉沉,心要超越年齡的跨度,沐浴春風,這句話就可產(chǎn)生積極意義,可激勵老人積極參與文娛、體育活動,增進身心健康。

退休后,開始了新的生活,其中有一道坎要過好,這道坎就是失落感。不承認失落是不現(xiàn)實的。但要不被失落纏繞,精神不被失落淘汰,首要的問題是要保持心靈的平靜。不如此,將會過早地杖步人間。從生理的角度觀察,平靜地讓自己的過去消失,是生命平衡旺盛的需要。在退出面前不能保持心境平靜的人,正常的機體功能,會遭受撕裂破壞。很多人在物資生活方面,相當?shù)母挥?,但他們的精神生活則是悲困的。我常以他們的悲困來推論自己,告誡自己不能陷入他們那種思維方式。

保持心靈的平靜,最重要的是善于改變自己,從人的社會屬性回到人的自然屬性。人本來就是自然之物,把自己擺進自然中,看見小草迎風點頭,就對小草打聲招呼:你好!看見鮮花,就贊美她說:你很漂亮!走在大樹下,對大樹說:你為人遮蔽驕陽,在你的綠蔭下好涼爽,謝謝你!經(jīng)常這樣,心情自然會好。把自己融進大自然,在觀念上同自然界的生物站在一起,就會覺得人活著本身,就是幸福。把自己融進自然中,就要按照自然規(guī)律的節(jié)拍,來調整自己,安撫自己,滿足自己的需要。老年人最需要的是健康,健康是生命的根。為了健康,活動是絕對必要的,但活動的設計不要給自己施壓,要隨心愿。隨心愿而取,隨心愿而舍、而拋,心為尺度,以適應為本。

如何適應?我在退下來之前,就開始思考這件事,思考退下后應當如何打發(fā)自己的時光?我的想法是,要積極的,而不是消積的與時光相伴。我給自己定了個穩(wěn)住退休生活的基調:這就是人都有自己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組成生命的完整周期。在過去的歲月中,有成功,也有明創(chuàng)暗傷,成功的一面,不再有任何意義,創(chuàng)傷也鈣化結疤了。現(xiàn)在輕松了,自在了,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思考過日子,做好度時光的安排?;貞涍^去,但不留在過去,安排現(xiàn)在,以健康為目標。這就意味著對未來的生活之路,要重新選擇。

如何選擇呢?我想了很久。最后決定選擇要體現(xiàn)三性:繼往性,不要斷掉自己數(shù)十年的歷史;可行性,不做力不從心的事;興趣性,選擇能給自己帶來歡快、愉悅的事情做。

2000年1月,我在寫完《人生的交待》之后,又開辟專欄,寫《人生的感悟》,把寫作引進我的生活,這就是我的選擇。從繼往性講,我的過去,沒有離開過紙和筆,沒有停止過研究思維,在全國著名理論刊物和省級以上報刊雜志上,發(fā)表理論研究文章60余篇,是最高人民法院《中國經(jīng)濟法教程》寫作組成員,等等。從可行性講,我經(jīng)歷了新中國成立后,幾代領導人權力法則變革的往事,有較豐富的生活閱歷,且思維還較健康。從興趣性講,每當我進入寫作狀態(tài),就神情專一,心情也舒暢。人生的感受無窮,我就是在這無窮中走著感悟人生的路。在題材方面,我寫作不拘一格,只要產(chǎn)生感悟的事情在我腦子里出現(xiàn),我就寫。體裁上,用得最多的是雜文、散記。至今,寫了《人生的感悟》五本,用于在親朋好友中交流。感悟還會不斷地出現(xiàn),我就不斷地再寫,直到思維遲鈍了,看不清時世了為止。有一段時間,曾因身體情況,懷疑過自己的選擇是否錯了,還好,未曾氣餒過,嘆口氣又志氣了起來,一支遲鈍的筆又搖動了。寫東西,思維常有被堵塞的時候,就像商品生產(chǎn)的傳送帶卡了殼,傳不出東西來一樣。這個時候,不能悶想硬逼。我的辦法是,停下來到戶外散步。也許是活動增氧,促進大腦興奮,改善思維的緣故,竟然走出了句子,走出了新的思路,連忙回家,打開電腦再寫。睡下了,腦子里忽然淌出了感悟,起床寫完再睡。為了不因停筆而丟掉未寫完的腹稿,即使累了,倦了,也要堅持寫完。當次寫作靈感未盡,要盡其所思才告停。感覺是在逼自己,溢出苦澀的滋味,不過,自己愿意吃的苦,就好比吃有營養(yǎng)的苦菜一樣,雖苦也樂在其中。一篇東西構思成功,心里就特別暢快。有些篇章也許不倫不類,小說不像小說,散文不像散文,套路不規(guī)范,語言也欠準確、精新。但我畢竟不是作家,不求全自責,我在意的,是寫作為我營造了自娛自樂的生活環(huán)境。小小的電腦屏幕成了我的世外桃源,自由闡發(fā)思想的天地。

從退休時算起,又一個十年過去了,沖淡了過去,產(chǎn)生了許多新的生活內容。我忠實地實踐自己定的生活基調,沒有因歲月的流逝而改變初衷。寫作給我的健康帶來了藥物無法取代的作用,又促使我再接再厲。什么我都可以放棄,唯獨健身活動與寫作促進健康不能放棄。

今年3月18日,南國早報載文,報道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嵐清講健康的八個字:健身健腦,讀書寫作。我想這八個字道出了讀書寫作與健康的關系,所以李嵐清建議老年朋友們用文藝愛好保持身心健康。這篇報道介紹李嵐清自幼對刻字很感興趣,用破石頭,修腳刀學著刻。他退休后,重拾童年舊趣,學篆刻,上了癮,晚上不睡覺也要刻,尋樂其中。有一次他到小食店“應聘”打工,被店主識破未果,回到家,他刻了“應聘未果”的印章。我把寫作引進自己的退休生活,同這位曾經(jīng)的大人物的健身八字訣,豈不是走到了同一條道上了嗎?我為自己的選擇感到欣慰。

下面引用的《戶外閑情》兩首小詩和《健身訣》就是對自己堅持健身,健身與養(yǎng)心致靜相結合,健身與精神內守,寫作愛好相結合的記錄:

《戶外閑情》(二首)

人與自然共一家,郁郁蔥蔥遍天涯。

老腿老步與日邁,多情灑向樹草花。

院內來回走,健步一萬多。

蝶舞綠茵上,我與它同樂。

當年我日行7.5公里,110分鐘?,F(xiàn)在日行8公里,130分鐘。每天堅持,小雨天氣,撐傘行走,如遇大雨,就去蓬式長廊中行走。這兩首詩既是對我常年戶外行走散步的一種抒懷,也應征了我在心態(tài)上,與自然界的結合。年歲雖然漸老,卻還有孩提時期的一些童性。

《健身訣》

退養(yǎng)在家有所事,研究健身腦不休。

勤于思考排惰性,人生感悟隨想錄。

伴我終生一枝筆,該到休時自然休。

餐飲七成罷碗筷,水果伴餐對半粟。

蘿卜青菜魚當飯,少些油鹽少吃肉。

日行萬步貴堅持,床上床下動八六。

靡靡細雨難不住,腳踏晨曦陽光浴。

午夜睡眠遇障礙,起身按摩全身揉。

切莫懶床生煩惱,可保十睡六成足。

琴棋書畫不全能,臨池書法棋多友。

垂釣愛好自幼起,七旬成翁竿在手。

隨身往復幾件事,常感心中樂悠悠。

任憑體內風云起,穩(wěn)舵把好生命舟。

(注:床上床下動八六是指睡下后和早晨起床前,平躺在床上按摩的八個動作和床下自創(chuàng)的六個健身法。日行萬步,實際多于此數(shù),我走路的速度,衡定在每分鐘105-110。)

上述可稱之為外在的健身活動,而內在的健身則更為重要。內在的健身,主要是指修心養(yǎng)性。為總結我在這方面的體驗和感悟,我寫了《賦閑仍須自勉》《休養(yǎng)生息與修心養(yǎng)性》《心胸》《人生三自》《適應》《心的遠近》《認識自己》《自修平常心》《在適應與不適應間行走的人生》《怎樣才能過好每一天》《人生應當善于平衡自已》等十多篇心得。(均收錄在本書中)

2005年5月,我在海南省人民醫(yī)院體驗,發(fā)現(xiàn)我的肺部長了兩個小結結,都是0.4毫米,因為太小,PET無法診斷是良性還是惡性。但畢竟是身體內部出了“叛徒”,不能忽視它的存在。此種情況下,我保持了輕松、平靜的心境。在《健身決》中“任憑體內風云起,穩(wěn)舵把好生命舟?!眱删渚褪轻槍@兩個結結而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