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主義翻譯理論與策略
王 寧
內容提要:在當代翻譯研究的文化轉向方面,后殖民主義翻譯的理論與實踐是不可忽視的,它不僅具有強有力的沖擊力,同時也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和廣泛的影響力。后殖民主義翻譯理論的形成是在翻譯研究領域內推廣以解構主義為中心的各種后結構主義理論的一個直接結果。在這方面,賽義德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他的“東方主義”的建構和批判以及“理論的旅行”等觀點。斯皮瓦克同時在理論上和實踐中都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她試圖通過翻譯來達到對殖民主義文化和語言的解構和批判之目的。她為德里達的《論文字學》撰寫的長篇“譯者前言”開啟了人文科學著作翻譯的新的可能性:闡釋。在斯皮瓦克看來,一切翻譯都不只是語言文字上的轉換,而是充滿了政治和意識形態(tài)等文化批判意義,尤其是將第三世界作家的作品翻譯成帝國主義的霸權語言時就更是如此。翻譯是一種最親密的閱讀行為,只有進入原作的特殊語境,或者說進入作者的獨特視角,分享作者的悲歡和哀樂,譯者才能達到原作的親密讀者的境地去深刻地理解原作。霍米·巴巴的文化翻譯理論強有力地沖擊了翻譯研究領域內的以語言轉述為主的文字翻譯,從文化的層面消解了語言中心主義,為翻譯研究的文化轉向起到了重要的推波助瀾作用。巴巴認為,在后現(xiàn)代空間和后殖民時代,文化的差異變得更為突出了,即使是最為純潔的白人霸權文化和殖民話語也被后殖民主義者弄得“混雜”和“模棱兩可”了,正是在這種混雜造成的間隙(interstices)出現(xiàn)了一些新的東西,并形成了一種既非彼亦非此的“第三空間”(third space),這正是文化翻譯賴以進行試驗的基礎。譯作既非原作的被動再現(xiàn),也非譯者全然創(chuàng)造出來的新的東西,它實際上是一個介于二者之間的既與原作相近似但又與之保持一定距離的新的東西。
關鍵詞:后殖民主義 翻譯研究 文化翻譯 文化霸權 文化轉向 第三空間
Abstract: In the "cultural turn" in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studies, postcolonial theory has made tremendous influence and contributions. The formation of postcolonial translation theory is a result of practicing various poststructuralist doctrine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In this aspect, Edward Said's influence lies in his construction and critique of "Orientalism" and the concept of "traveling theory". Gayatri Spivak contributes a great deal both in theory and in practice. She intend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deconstructing and critiquing colonial culture and language by means of translation. Her "Translator's Preface" to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Derrida's Of Grammatology initiates a possibility of translating humanities works characterized by interpretation. To her, no translation is merely on the level of language, for it is full of politics, ideologies and cultural critiques, which finds particular embodiment in translating the works by Third World authors into the imperial hegemonic languages. But on the other hand, translation is also a most intimate act of reading. Only by entering into the particular context of the original or into the author's perspective, sharing with him/her sorrow and happiness, can the translator have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al. Homi Bhabha's theory of cultural translation strongly impacts traditional linguistic rendition characterized by linguocentrism on the level of culture, thereby effectively promoting a sort of cultural translation. To Bhabha, in a postmodern space and postcolonial era, cultural difference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conspicuous. Even the purest white hegemonic culture and colonial discourse are "hybridized". It is between the interstices caused by hybridity that something new appears, forming a sort of "third space", which is the basis on which cultural translation could be experimented. The translated version is not the passive representation of the original, nor is it something completely new. It is a new thing between the original and the translated version, both similar to the original and somewhat distant from it.
Key words: postcolonialism, translation studies, cultural translation, cultural hegemony, cultural turn, third space
作為一種廣義的具有強烈革命性和解構性的文化批判理論思潮,后殖民主義已經成為20世紀80年代以來最有影響力的一種跨學科、跨文化、跨文明的文化理論思潮,它在愛德華·賽義德(Edward Said, 1935—2003)、佳亞特里·斯皮瓦克(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 1942—?。┖突裘住ぐ桶停℉omi Bhabha,1949—?。┑扰u家那里得到了最為全面和深入的闡釋和實踐。毫無疑問,后殖民主義對帝國主義文化霸權的消解和批判主要體現(xiàn)在文學和文化批評中,但也體現(xiàn)在文學翻譯及其研究中,可以說,在某種意義上說來,后殖民主義翻譯理論的形成就是在翻譯研究領域內推廣以解構主義為中心的各種后結構主義理論的一個直接結果,其中以德里達和??碌睦碚撟钣杏绊憽1疚膶⒗^續(xù)筆者以往對后殖民主義批評理論的研究〔1〕,但主要討論兩位最有代表性的后殖民理論家對文化翻譯的理論與實踐的貢獻:斯皮瓦克和巴巴,但也對賽義德的一些與后殖民主義文化翻譯有關的理論概念進行闡釋和討論。通過這些闡釋和討論,我們完全可以看出后殖民主義翻譯理論對當代翻譯研究中的文化轉向的重要推進作用。
東方主義批判和理論的旅行
毫無疑問,與上面提到的另兩位后殖民理論家相比,賽義德一般被認為是后殖民理論思潮最杰出的代表和領軍人物,他的知名度始終是最高的,其著述被人們討論和引證的頻率也一直居高不下,這與他十分多產和在美國學術界的較早崛起不無關系。
如果說,斯皮瓦克的后殖民主義理論帶有明顯的女權主義和解構色彩,霍米·巴巴的理論具有較強的“第三世界”文化批判和“少數族裔”研究之特色的話,那么毫無疑問,賽義德早期的理論則有著強烈的意識形態(tài)和文化政治批判色彩,其批判的鋒芒直指西方的帝國主義文化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其批判的理論基石就是“東方主義”。出版于20世紀70年代后期的那本富有挑戰(zhàn)意味的專著《東方主義》(Orientalism,1978)一般被認為是后殖民主義理論的奠基性著作。在這部著作中,賽義德在建構“東方主義”的同時,強調指出:
東方主義不僅僅只是由文化、學術或機構被動地反映出來的一個政治主題或研究領域;它也并非只是由一些關于東方的文本所組成的結構龐大而又擴散的結合體;也并非只是反映并表現(xiàn)了某些企圖制約“東方”世界的“西方”帝國主義的險惡陰謀……確實,我的確切的論點是,東方主義是——但不只表現(xiàn)了現(xiàn)代政治——知識(political-intellectual)文化的某個方面,而且它本身與其說是與東方有關,倒不如說與“我們”的這個世界有關。〔2〕
顯然,賽義德在這里所說的東方主義并不是東方人建構出來的一個概念,而是一個有著多重含義的不確定的概念,它是西方媒體和一系列再現(xiàn)手段長期建構出來的一個虛幻的東西。這個術語如果翻譯成中文,至少可以譯成“東方主義”和“東方學”,而且,從賽義德寫這本書的本意來看,他是為了批判自18世紀以來西方的東方學研究。但是一旦Orientalism在中文中表現(xiàn)為一個學科,就有可能掩蓋其鮮明的意識形態(tài)含義。由此可見,翻譯的“背叛”性特征是顯而易見的。因此,大多數中文語境下的研究者傾向于將其譯成“東方主義”,以突出其鮮明的意識形態(tài)意義。但是即使如此,如不加以進一步闡釋,仍有可能造成理論上的誤解。對此,賽義德試圖闡明這一點,即“東方主義”至少包括這樣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指的是一種基于對(想象的、詩性的)“東方”(Orient)與“西方”(Occident)的本體論與認識論之差異的思維方式,在這方面,東西方在地理上分別居于地球的東西兩半球,在其他諸方面也處于長期的對立狀態(tài),其原因不外乎雙方在政治上、經濟上乃至語言文化上一直存在著的難以彌合的巨大差異。第二層含義則指處于強勢地位的西方對處于弱勢地位的東方的長期以來的主宰、重構和話語權力壓迫的方式,這樣一來,西方與東方的關系往往表現(xiàn)為純粹的影響與被影響、制約與受制約、施與與接受的關系?;谶@種不平等的關系,所謂“東方主義”便成了西方人出于對廣大東方或第三世界的無知、偏見和獵奇而虛構出來的某種“東方神話”。也就是說,所謂“東方主義”本身與地理學意義上的東方(east)無甚關系,而只是一個被人為地“建構出來的”(constructed)概念。但賽義德同時又指出,東方主義可以在三個領域里重合:長達四千年之久的歐亞文化關系史;自19世紀以來不斷培養(yǎng)造就東方語言文化專家的學科;一代又一代的西方學者所形成的“東方”的“他者”形象。〔3〕由于習來已久的這種對東方的偏見,因而在西方人的眼中,東方人一方面有著“懶惰”、“愚昧”的習性,另一方面,東方本身又不無某種令人向往的“神秘”色彩。說到底,東方主義在本質上是西方殖民主義者試圖制約東方而制造出的一種政治教義,它作為西方人對東方的一種根深蒂固的認識論體系,始終充當著西方殖民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支柱。顯然,通過這種“再現(xiàn)式”的文化翻譯,賽義德建構了一個供他批判和消解的對象??梢哉f,后來的所有后殖民主義翻譯理論和實踐都從這里獲得重要的啟示。
賽義德的東方主義建構和批判確實為跨學科的文化學術研究開辟了一個嶄新的理論視野,即將研究的觸角直接指向歷來被西方主流學術界所忽視并且故意邊緣化了的一個領地:東方或第三世界。它在地理環(huán)境上與西方世界分別處于地球的兩個部分,但這個“東方”并非僅指涉其地理位置,同時它本身還具有著深刻的政治和文化內涵。賽義德的嘗試還具有強烈的“非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和“解構”的作用,實際上是后現(xiàn)代主義大潮衰落之后出現(xiàn)在西方學界的“非邊緣化”現(xiàn)象的先聲。
但是,正如不少東西方學者已經注意到的那樣,賽義德所批判和建構的“東方”和“東方主義”也不無其局限性,這種局限性具體體現(xiàn)在地理上、文化上和文學上,這也使第三世界的學者和批評家有了可據以進行質疑和重新思考的理論基點。誠然,《東方主義》一書的出版,不僅奠定了賽義德本人的學術聲譽和地位,同時也標志著他的后殖民理論體系建構的開始。之后,他雖然在其他場合曾對“東方主義”的內涵和外延作過一些補充和修正,但其理論核心并未有所突破。
鑒于《東方主義》一書出版后引來的頗多爭議,尤其是來自東方學家陣營的爭議,賽義德在不同的場合作了一些回應,但其中最有力并且觀點最鮮明的當推發(fā)表于《種族和階級》(Race and Class)1985年秋季號上的論文《東方主義重新思考》(Orientalism Reconsidered),這篇論文后收入出版于2000年的專題研究文集《流亡的反思及其他論文》(Reflections on Exile and Other Essays)。在這篇論文中,賽義德首先簡要地重申了他對東方主義的三重定義:“作為思想和專業(yè)的一個分支,東方主義當然包括幾個相互交疊的方面:首先,歐亞之間不斷變化的歷史和文化關系,這是一種有著4000年歷史的關系;其次,西方的一個學術研究的學科,始于19世紀初,專門研究各種東方文化和傳統(tǒng);第三,有關被叫做東方的世界之一部分的各種意識形態(tài)構想、形象和幻想。”但他緊接著又補充道:“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東西方之間的劃分是一成不變的,也不意味著這種劃分只是一種虛構。”〔4〕由于這其中的種種復雜因素,東方主義概念的提出和建構便帶有各種主客觀的因素,所引來的非議和爭議自然也就是在所難免的了。對此,賽義德并不回避,而是透過各種表面的現(xiàn)象究其本質,對東方主義作進一步的界定和描述。“由于對東方主義的重新思考始終與我早先提及的另外許多這類活動密切相關,因此在此有必要較為詳盡地進行闡述。因此我們現(xiàn)在可以將東方主義視為一種如同都市社會中的男性主宰或父權制一樣的實踐:東方被習以為常地描繪為女性化,它的財富是豐潤的,它的主要象征是性感女郎,妻妾和霸道的——但又是令人奇怪地有著吸引力的統(tǒng)治者。此外,東方就像家庭主婦一樣,忍受著沉默和無限豐富的生產。這種材料中的不少都顯然與由現(xiàn)代西方主流文化支撐的性別、種族和政治的不對稱結構相關聯(lián),這一點正如同女權主義者、黑人研究批評家以及反帝國主義的活動分子所表明的那樣?!?sup >〔5〕我們完全可以從賽義德本人對東方主義建構的重新反思發(fā)現(xiàn),經過學界多年來圍繞東方主義或東方學展開的爭論,他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吸納了批評者的部分意見,并對自己過去的建構作了某些修正。盡管賽義德本人并不專門討論翻譯問題,但他在這里卻涉及了文化翻譯的一個重要概念——文化再現(xiàn),也即西方人究竟出自何種目的將東方翻譯并再現(xiàn)為一個不同于其自身的“他者”的。從他的分析批判,我們可以看出,西方人眼中關于東方及東方人的“妖魔化”形象是根深蒂固的,這既因為西方媒體和表現(xiàn)手段的蓄意歪曲,同時也由于在西方生活的具有東方文化背景的作家及知識分子的“自我東方化”實踐,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翻譯,或者通過翻譯而達到的文化再現(xiàn)。〔6〕這樣,東方在西方人眼中就始終扮演著一個“被翻譯”過來的“他者”的角色。
賽義德對文化翻譯的涉及還體現(xiàn)于他的重要概念“理論的旅行”。他在80年代初出版的論文集《世界、文本和批評家》(The World, the Text and the Critic, 1983)收入了他的一篇著名論文,也即那篇廣為人們引證的《旅行中的理論》(Traveling Theory)。這篇文章最初于1982年發(fā)表于《拉利坦季刊》(Raritan Quarterly),后收入論文集。在這篇文章中,賽義德通過匈牙利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盧卡契的“物化”(reification)理論在不同的時代和不同的地區(qū)的翻譯和傳播以及由此而引來的種種不同的理解和闡釋,旨在說明這樣一個道理:理論有時可以“旅行”到另一個時代和場景中,而在這一旅行的過程中,它們往往會失去某些原有的力量和反叛性。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多半受制于那種理論在被彼時彼地的人們接受時所作出的修正、篡改甚至歸化,因此理論的變形是完全有可能發(fā)生的。在這里,翻譯的中介是不可忽視的。在賽義德看來,理論或觀念的旅行一般有四個階段,并呈現(xiàn)出四種形式:
首先,它有一個起點,或類似起點的一整套起始的環(huán)境,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觀念才得以產生或進入話語之中。其次,有一段需要穿行的距離,也即一個穿越各種語境壓力的通道,因為觀念從早先的起點移向后面的時間和地點,使其重要性再度顯示出來。第三,還須有一系列條件,我們可以稱之為接受條件或作為接受所不可避免的部分抵制條件,正是這些條件才使得被移植的理論或觀念無論顯得多么異類,最終都能被引進或包容。第四,完全或部分地被包容或吸納進來的觀念因其在新的時間和地點的新的位置和新的用法而受到某種程度的轉化。〔7〕
這實際上旨在說明,理論的翻譯和傳播很難做到絕對的忠實,而且也沒有必要做到這樣的忠實,有時一種理論在另一民族—國家的文化土壤里植根時發(fā)生的變異甚至有可能對建立該民族—國家的新文化產生某種催生的作用。對于這一點,解構主義理論家希利斯·米勒曾對理論的翻譯及其可能產生的變異作過較為全面的闡述〔8〕,在這里我們不妨將其再擴展到中國文化的語境加以進一步討論。
毫無疑問,賽義德試圖賦予其“理論的旅行”的概念以某種普世的意義。確實,若將其運用于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個案,我們則完全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五四以來的中國新文化和新文學乃至現(xiàn)代漢語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包括理論在內的西方文化通過翻譯的中介旅行到中國的一個產物。因此用這一概念來解釋包括后現(xiàn)代主義和后殖民主義在內的各種西方理論在第三世界和東方諸國的傳播和接受以及所產生的誤讀和誤構狀況也是十分恰當的。就“后殖民主義”(postcolonianism)這個概念本身而言,它也內涵著雙重意義:在時間上,它是繼殖民主義解體之后而出現(xiàn)的一個新的時期,在這一時期,老牌的殖民主義改頭換面,以新殖民主義的形式在文化上向第三世界進行滲透和入侵,因此后殖民主義既有“超越殖民主義”的含義,又有“新殖民主義”的含義。我們在將這個術語翻譯成中文時一定要解釋它的復雜的雙重含義,否則就會造成不必要的誤解。由此可見,“理論的旅行”這一論點所產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對此賽義德雖然十分明白,但他總認為有必要對此作進一步的反思和闡述。在出版于2000年的論文集《流亡的反思及其他論文》中收入了他寫于1994年的一篇論文《理論的旅行重新思考》(Traveling Theory Reconsidered),在這篇論文中,他強調了盧卡契的理論對阿多諾的啟迪后,接著指出了它與后殖民批評理論的關系,這個中介就是當代后殖民批評的先驅弗朗茲·法農。這無疑是盧卡契的理論通過翻譯的中介旅行到另一些地方并發(fā)生變異的一個例證。在追溯了法農的后殖民批評思想與盧卡契理論的關聯(lián)之后,賽義德總結道:“在這里,一方面在法農與較為激進的盧卡契(也許只是暫時的)之間,另一方面在盧卡契與阿多諾之間存在著某種接合點。它們所隱含著的理論、批評、非神秘化和非中心化事業(yè)從來就未完成。因此理論的觀點便始終在旅行,它超越了自身的局限,向外擴展,并在某種意義上處于一種流亡的狀態(tài)中?!?sup >〔9〕這就在某種程度上重復了解構主義的闡釋原則:理論的內涵是不可窮盡的,因而對意義的翻譯和闡釋也是沒有終結的。理論的旅行所到之處必然會和彼時彼地的文化接受土壤和環(huán)境發(fā)生作用進而產生新的意義。可以說,賽義德本人的以東方主義文化批判為核心的后殖民批評理論在第三世界,尤其是在中國,產生的共鳴和反響就證明了他的這種“旅行中的理論”說的有效性〔10〕,同時也影響了當代的后殖民主義翻譯理論和翻譯研究,這方面我們可以從下面對兩位后殖民文化翻譯理論家的討論中見出端倪。
解構式的翻譯與闡釋
在當今的西方后殖民主義理論思潮以及女權主義運動中,斯皮瓦克的名字越來越引人矚目,隨著賽義德于2003年的去世,斯皮瓦克當之無愧地成了后殖民理論批評最杰出的代表。2008年,她也接替了賽義德的位置,成為哥倫比亞大學校級教授(university professor)。再加之她本人既是一位優(yōu)秀的文學和理論翻譯者,同時也十分關注翻譯研究問題,并發(fā)表了一些譯作和批評性文字,因此她同時也是后殖民主義翻譯最重要的理論家和實踐者之一。她對后殖民主義翻譯理論和實踐的主要貢獻體現(xiàn)在兩篇著述中:為德里達的《論文字學》撰寫的長達八十多頁的“譯者前言”(Translator's Preface)和論文《翻譯的政治》(The Politics of Translation),尤其是后者已成為后殖民主義翻譯理論的經典之作。此外她還在雜志上發(fā)表了一些討論廣義的文化翻譯的單篇論文,并為自己翻譯的印度孟加拉語女作家和活動家馬哈斯維塔·德維(Mahasweta Devi)的小說集《想象的地圖》(Imaginary Maps)撰寫了前言和后記〔11〕,對翻譯的文化政治轉向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此外,她還發(fā)表了大量論文和翻譯作品,廣泛涉獵廣義的文化翻譯及其后殖民策略,在當今的文化翻譯理論界獨樹一幟,有著重大的影響。
因此,在后殖民主義“三劍客”中,與翻譯和翻譯研究最有淵源關系的理論家當推斯皮瓦克,她就翻譯發(fā)表的一些文字也得到了傳統(tǒng)的翻譯研究學者的認可,不少學者只是覺得她過于強調翻譯的政治方面,而較少注重翻譯學科本身的學術性和語言再現(xiàn)性。這一點實際上正是后殖民主義翻譯的一大特征,同時也說明,對于有著多學科知識和深刻理論造詣的斯皮瓦克來說,翻譯只是她學術研究的一個很小的方面,她的目的并非是要介入翻譯研究學科,而更是要通過翻譯來達到她對殖民主義文化和語言的解構和批判之目的。眾所周知,斯皮瓦克本人的學術生涯就是以翻譯德里達的《論文字學》開始的。她不僅是德里達著作的主要英譯者和闡釋者,而且也是后殖民理論家中對德里達的理論把握最準確、解釋最透徹者,這主要體現(xiàn)在那篇長達八十多頁的“譯者前言”中。在今天的德里達研究者眼里,這篇“譯者前言”具有與德里達的原著同樣的價值,不少德里達研究者在閱讀法文原著碰到難以理解的地方時,總要查閱斯皮瓦克的譯著,并能得到較為圓滿的解釋。因此在斯皮瓦克看來,德里達在西方哲學界的出現(xiàn)絕不是偶然的,而是有著深遠的理論淵源。這個理論源頭至少可以追溯到康德,因此她對德里達的闡釋就從這個理論源頭開始。通過對康德、尼采以及海德格爾等人的思想的比較,斯皮瓦克總結道,自康德以來,哲學已經意識到得為自己的話語負責,“如果為自己的話語負責這一假想可導致這一結論的話,也即所有的結論都實實在在地是臨時湊成的并且具有包容性,那么所有的原文也同樣缺乏獨創(chuàng)性,責任必定與輕佻浮躁相共存,它沒有必要成為陰郁的原因”〔12〕。這就從某種意義上肯定了德里達對西方形而上學的批判和消解,并對其解構的合法性進行了解釋和辯護。
解構理論的一個重要觀點就在于其對西方哲學界和語言史上長期占統(tǒng)治地位的“邏各斯中心主義”進行有力的批判和消解,這種消解策略的一個重要依據就是對一切假想的中心意識和形而上學的整體性進行質疑,在后殖民主義理論爭鳴中,這種中心意識顯然指的就是帝國主義的文化霸權,自然也包括語言上的霸權。在翻譯實踐中,人們所關心的一個問題就是,翻譯究竟應該以誰為中心?傳統(tǒng)的語言學翻譯研究認為,翻譯是一種語言轉變?yōu)榱硪环N語言的實踐,因此應該以原作為中心,譯者除了對原作忠實以外別無其他選擇。而本雅明則認為,一部原作如果不經過翻譯的介入,就可能始終處于死亡的狀態(tài),只有被人翻譯,尤其是被優(yōu)秀的譯者翻譯,該原作才有可能煥發(fā)出新的生命或來世生命。有時,優(yōu)秀的翻譯甚至能促進原作在目標語中的經典化過程,反之,拙劣的翻譯也可能使本來十分出色的原作在目標語中黯然失色。因此翻譯的中介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解構主義翻譯就是依循這一思路來進行的。作為德里達著作的主要英譯者,斯皮瓦克當然也不例外。既然在德里達看來,所有的結論都不再是絕對可靠和具有終極價值的,那么對文本的閱讀和解釋就必然是無終極的,最后的結論永遠也無法得出,這就是解構式的閱讀和解釋為人們規(guī)定的一個開放的原則,這一原則也被德里達用于翻譯研究。在解構主義那里,意義的終極闡釋始終是缺席和不在場的,因而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就只能是一種缺席的在場(absent presence)。正是這種缺席的在場才致使意義得以不斷地延緩。斯皮瓦克對此深有領悟,她在仔細研讀了德里達的著述后指出,德里達“對在場并不抱懷舊的態(tài)度,他在傳統(tǒng)的符號概念中窺見了一種多樣性特征……對于在場來說,正是這種不可避免的懷舊才使這種多樣性得以成為一個統(tǒng)一體的,其實現(xiàn)的方式就是宣布符號引出了所指(signified)的出場”〔13〕。而能指的不確定性和所指的多重取向以及這二者之間的相互滑動便導致了終極意義的不可能獲得,這就是解構批評家對文本閱讀和闡釋所抱的態(tài)度??梢哉f,后殖民主義翻譯的原則就是解構和去中心化,其強烈的針對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的政治意識形態(tài)性和文化批判性則更加鮮明。
眾所周知,解構主義翻譯理論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訴諸差異,對此,斯皮瓦克也情有獨鐘,并作了自己的闡釋。在她看來,“用這種簡單但卻有力的洞見作武器——有力得足以‘消解超驗的所指’——符號、音符以及字符都只是一種差異的結構,于是德里達便表明,打開思想的可能性的東西不僅僅是存在的問題,同時也是不同于‘完全的他者’的無法抹去的差異”〔14〕。這樣看來,差異便是始終存在的,蹤跡也是無法抹去的,因此結構主義者所主張的結構的整一性顯然是過時了。運用于翻譯實踐,也即語言符號的意義都是不確定的,因此在翻譯過來的目標語中,表達的忠實性也是大可置疑的。
雖然在這篇“譯者前言”中,斯皮瓦克并沒有專門討論傳統(tǒng)意義上的翻譯問題,但通過她的細心梳理和闡釋性評述,實際上已經對這本艱深晦澀的《論文字學》提綱挈領式地點出了其要義:“《論文字學》是這篇前言暫時的源文本,但我們并沒有依循這本書的發(fā)展軌跡去評述。我們思考的恰恰是德里達的文本中被抹擦的文字的重要性;提供了思考德里達、尼采、海德格爾、弗洛伊德、胡塞爾之間的互文性的一些成分;指出了德里達關于結構主義的見解,尤其是他對雅克·拉康的元心理學實踐的看法;對‘寫作’在德里達的思想中所處的地位作了些評價,暗示出其替代之鏈,并提供了解構的良方?!?sup >〔15〕這實際上在提醒人們,由于《論文字學》所含有的互文性特征,我們在閱讀這部著作時就要同時涉及另一些思想家的著述。因而在翻譯這部理論著作的過程中,譯者實際上扮演了“雙重讀者”的角色:原作的能動接受者和目標語中的翻譯—闡釋者,而后者的作用更是明顯。
斯皮瓦克在這篇長長的譯者前言中還從一種獨特的文化理論闡釋的角度解釋并發(fā)揮了德里達的重要理論概念延異、差異、播撒、邏各斯中心主義、語音中心主義、結構、痕跡、蹤跡等,涉及的德里達的著作包括《寫作與差異》、《言語與現(xiàn)象》、《播撒》、《哲學的邊緣》、《喪鐘》等,以及他的先驅者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和他早年翻譯的胡塞爾的《幾何學的起源》??梢哉f,正是這篇“譯者前言”開啟了人文科學著作翻譯的一種新的可能性:闡釋。這是一種形而上的文化和理論的闡釋,它不拘泥于原作中具體的文字、段落甚至結構,而是從一個宏觀的視角引領讀者進入一部深奧的理論著作。因此我們在閱讀《論文字學》英譯本時,最好同時讀一讀斯皮瓦克的這篇“譯者前言”,因為就理論深度和影響力而言,德里達的法文原著與斯皮瓦克的英譯本加上她的“譯者前言”應該具有同等的價值,而德里達的解構主義在全世界的風行則主要靠的是美國翻譯界—學術界的中介。在這方面,斯皮瓦克立下的汗馬功勞自然是不可忽視的。
當然,任何翻譯都難以避免誤讀,斯皮瓦克對此也十分清楚。她在指出德里達本人對胡塞爾的誤讀的同時,不禁捫心自問:她自己有沒有對德里達的著作進行誤讀呢?這一點恐怕是不可避免的,因為根據解構主義的翻譯原則,原作同時具有可譯性和不可譯性,驗之于德里達的著作,恐怕不可譯性大大地多于可譯性。但是德里達的著作要想通過英語世界的中介進而在全世界產生影響,那就不得不經歷翻譯,斯皮瓦克可以說正是那個時代英語學術界所能選中的最好的翻譯者。從她撰寫這篇“譯者前言”所下的功夫來看,她幾乎讀遍了德里達書中所提到的所有西方哲學理論著作,以及德里達本人70年代中期以前出版的所有著作,因此可以說,在翻譯的過程中,譯者與原作者確實在很多問題上產生了共鳴,并且配合得十分默契。再者,斯皮瓦克也坦然承認,德里達的英文比她的法文要好,因此對他的思想有沒有誤讀,德里達本人最清楚。但德里達也十分明白,他的理論若要在英語世界得到推廣和普及,也許更需要一種誤讀式的翻譯和創(chuàng)造性的闡釋,也許正是這種有意識的誤讀和“過度的”闡釋才使得德里達更能夠直接地進入英語人文科學界,尤其是美國的文學理論批評界,進而產生巨大和深遠的影響。和斯皮瓦克本人一樣,德里達開始其著述生涯也是以翻譯作為跳板的,但他出手不凡,而且一鳴驚人,其長篇譯者前言幾乎蓋過了胡塞爾原著的光彩,因此他必定對翻譯的功過得失有自己的看法。對于德里達的翻譯觀,斯皮瓦克在這篇前言的結尾處也作了如下概括:
……德里達的理論接受——同時也否定——對文本的絕對重復性的質疑的序言?,F(xiàn)在應該通過質疑原文具有絕對的特權來承認,德里達的理論對翻譯同樣也是既接受又否認。任何閱讀行為都被互文性的不定狀態(tài)所糾纏和表達。但是畢竟,翻譯是互文性的一種形式。如果沒有獨特的語詞來表達的話,如果一旦享有特權的概念性語詞出現(xiàn),它就必然被交付給替代之鏈和“共同的語言”,那么為什么作為翻譯的替代行為就要受到懷疑呢?如果專有名稱或作者的主權地位既是障礙又是一種權利的方式的話,那么為什么譯者的地位就成了次要的呢?〔16〕
顯然,斯皮瓦克又回到了本雅明的立場:譯者與原作者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他/她絕不止是一個次要的角色。而正是在這一點上,斯皮瓦克同時達到了對德里達著作的文化翻譯和文字翻譯的兩種境地,并顯示出她本人的理論資質,這也為她專門討論理論翻譯問題奠定了必要的基礎。
翻譯的文化政治策略
如果說,斯皮瓦克僅僅停留在對德里達等大師級理論家的著作的翻譯闡釋之層面的話,那她就不會像今天這樣有著如此廣泛的影響了。確實,誠如她的不少學界同行所言,斯皮瓦克的學術生涯是以翻譯德里達的著作起家并作為跳板的,因為在此之后她再也沒有翻譯德里達的第二部著作,也沒有集中對他的理論進行專門的闡釋和批評。她在其后的學術生涯中,同時接受了解構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影響,并以一位有著第三世界和后殖民地背景的女性學者的身份不斷地介入國際性的女權主義和后殖民主義論爭和批評,而且在這三個領域內都得到了同行的承認。因此在她自己的著述中我們完全可以見到這三種成分的共存和互動,這當然也見于她討論翻譯的文字中。斯皮瓦克專門討論翻譯的觀點主要集中體現(xiàn)于她的論文《翻譯的政治》(The Politics of Translation)等單篇論文和譯者序跋中?!斗g的政治》最初寫于1992年,是為一部討論女權主義論爭的文集撰寫的,后收入她自己的論文集《外在于教學機器之內》。該文試圖強調的一個觀點就是,一切翻譯都不只是語言文字上的轉換,而是充滿了政治和意識形態(tài)等文化批判意義,尤其是將第三世界婦女作家的作品翻譯成帝國主義的霸權語言時就更是如此。誠然,作為一位比較文學學者介入翻譯研究,斯皮瓦克十分重視掌握多種東西方語言,并且每學習一種語言都十分認真,不僅做到能夠流暢地閱讀,甚至還能達到簡單交流的程度。但是她學習語言也不僅僅是為了翻譯,而更是為了研究一些具有普遍意義的理論問題。2002年,已經聲名赫赫的斯皮瓦克毅然開始以一個普通學生的身份選修了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的中文課程,并堅持參加考試。她認為,從事東西方文學和文化的比較研究,不懂中文至少是一個很大的缺憾,她本人掌握了英、法、德等數種西方語言,并精通孟加拉語、印地語等多種東方語言,再加上中文知識,完全有資格從事東西方文學的比較研究了。但她認為僅僅是東西方文學的比較還不夠,還應該包括南北文學之間的比較,也即用“那些注定要滅絕的”次要語言寫作的文學。在她看來,從事比較文學研究實際上也在實踐翻譯,而且是更高層次上的文化翻譯。斯皮瓦克始終認為,“語言也許是使我們表達我們自己對事物的理解的諸多因素之一。當然,我也在考慮手勢,停頓,但還包括機會,以及次個體(subindividuals)存在的力場,這些都在不同的情境中進入自己的位置,并背離思想中的語言的直接或真實的思路。理解我們自己實際上就產生出了認同”〔17〕。但是,語言對她來說只是翻譯的一種形式,關鍵是誰在何種場合使用不同的語言來表達意義。在這方面,斯皮瓦克不否認女性寫作的獨特視角,并試圖對其與男性寫作的差異作出辨析。
同樣,女性譯者從事翻譯實踐,也與男性譯者有著身份上的不同,斯皮瓦克從一開始就意識到了自己所處位置的雙重邊緣性:來自前殖民地印度的知識分子和第三世界婦女。因而這樣的翻譯實踐就不只是語言上的抵抗和非殖民化實踐,還包括鮮明的性別色彩和種族色彩。她認為,“女權主義翻譯者的任務就是要把語言當作帶有性別色彩的中介的一個線索來考慮。當然,作家是被她的語言所書寫的。但是作家的作品卻以一種或許不同于英國女權主義史上的英國婦女/公民的方式書寫了中介,它致力于使自己擺脫大英帝國的過去、其經常帶有種族主義色彩的當下,以及由男性主宰的‘英國制造’的歷史這一任務”〔18〕。這樣看來,譯者的任務就不只是本雅明所說的僅僅賦予原作以來世的生命,他/她還要承擔消解性別壓迫和殖民主義文化霸權的雙重歷史重任。顯然,這一點單在語言的層面上是無法實現(xiàn)的。但是通過作為一種話語實踐的翻譯,至少可以部分地實現(xiàn)其非殖民化的目的??梢哉f她本人的翻譯實踐就是這樣的一種典型范例。
因此,斯皮瓦克也從自己的雙重性別/種族的邊緣視角為后殖民地婦女譯者的任務作了規(guī)定:“譯者的任務就是要促成這種居于原作與其影子之間的愛,也即一種允許爭論、掌握譯者的中介和她想象的或實際的讀者所要求的愛。翻譯一位非歐洲婦女的文本的政治十分常見的就是壓制了這種可能性,因為譯者不可能深深地介入、或不太關注原作的語言風格?!?sup >〔19〕因此這樣的翻譯只能是隔靴搔癢,只有深深地同情和熱愛后殖民地女性作家的作品,才有可能準確地再現(xiàn)原作的語言風格和修辭特征。應該承認,對譯者的這種要求只有像斯皮瓦克本人這樣的有著第三世界背景的后殖民地知識分子才能做到,因為她在將第三世界文本譯成霸權話語時已經自覺地帶有了一種后殖民主義的抵抗和非殖民化意識。而那些沒有第三世界背景的白人譯者則很難做到與原作者及其作品的共鳴和默契的配合。
當然,僅僅強調翻譯的政治性顯然會流于偏激,對此斯皮瓦克認為,翻譯的政治學與翻譯的倫理學是密不可分的,“修辭與邏輯之間,也即條件與認知效果之間的這種程度不同的關系實際上是這樣一種關系,通過這種關系為中介者建立了一個世界,這樣中介者便能以一種倫理的方式、政治的方式和日常的方式來行動;這樣中介者也就能以一種人的方式鮮活地存在于這個世界上。除非人們至少也能為另一種語言建構這樣一種模式,否則真正的翻譯就不存在”〔20〕。誠然,不同的譯者對原作的態(tài)度是不同的,除了對后殖民地文學作品抱有深深的愛心之外,斯皮瓦克還認為,在翻譯和再現(xiàn)的過程中,譯者也應該以一種“倫理的態(tài)度”忠實地理解原作,他/她不應當在譯作中任意添加原作中沒有的東西,這樣他/她才有可能在目標語中建構一個近似原作的世界,才能忠實地再現(xiàn)后殖民地文學原作中內含的風土人情和表達方式。這一點,對于那些居高臨下俯視第三世界文學作品的第一世界譯者而言,顯然是難以做到的。
如果說,本雅明和德里達所從事的翻譯實踐都是把一種帝國語言譯成另一種帝國語言,因此并沒有超越西方的文化語境,那么斯皮瓦克的翻譯除了《論文字學》以外,大都是把用第三世界的次要語言寫作的文本翻譯成第一世界的霸權語言,因此在這方面,“首先,譯者必須臣服于文本。她必須吁請文本表明其語言的極限,因為修辭的那個方面將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指明文本要避免的關于語言存在的絕對的爭論的沉寂。有人認為這只是談論文學或哲學的一個微妙的方式。但是任何一種生硬的討論都無法回避這一事實:翻譯是一種最親密的閱讀行為。除非譯者掙得成為親密讀者的權利,否則她就無法臣服于文本,無法對文本的特殊召喚作出響應”〔21〕。只有進入原作的特殊語境,或者說進入作者的獨特視角,分享作者的悲歡和哀樂,譯者才能達到原作的親密讀者的境地去深刻地理解原作。對于這一點,那些站在一種居高臨下的位置來俯視原作、指責原作的語言不規(guī)范和不純正的殖民主義譯者更是無法做到的。
由此可見,由帶有第三世界背景的譯者來翻譯第三世界的文本,就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但是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人畢竟太少。作為一位來自第三世界的女性知識分子和后殖民批評家,斯皮瓦克始終保持與自己的祖國印度學術界的密切聯(lián)系,并以自己的獨特方式介入了“底層研究”(Subaltern studies)小組的活動。她幾乎每年都要到印度去演講或出席學術會議,并公開宣稱自己是一位后殖民批評家和底層研究學者。她指出:“在我看來,來自第三世界語言背景的譯者應當與用那種語言寫作的文學創(chuàng)作現(xiàn)狀保持充分的接觸,以便能區(qū)分婦女創(chuàng)作的優(yōu)秀作品與拙劣之作,區(qū)分婦女創(chuàng)作出的抵抗式的作品與墨守成規(guī)之作。”〔22〕可以說,正是在斯皮瓦克等人的努力下,印度的后殖民研究者才得以在西方乃至國際學術界發(fā)出自己的聲音??梢哉f,斯皮瓦克的文化政治翻譯策略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