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夢之藍 心之旅
——讀孫琳《藍雪》隨想
《遼寧散文》2008年第四期刊登了我的一篇文章。在我翻閱的時候,發(fā)現(xiàn)有孫琳寫的“桂林散記”一文,我被吸引了,看了幾遍不肯釋手。文章從導(dǎo)游寫起,介紹景點、吟詩,還一展歌喉,還說:“桂林人把朋友稱為‘狗肉’?!边@個莫導(dǎo)游還調(diào)侃地說“大家就叫我莫狗肉吧!”一下子就把游客逗得捧腹大笑,讓游客感覺到桂林山好水好人也好?!澳啡狻庇謩訂T她唱歌助興。她說:“來桂林就要唱桂林的歌,記不住山歌的詞了,只好現(xiàn)編一個。”于是唱道,“山歌好唱口難開,一直唱到桂花開。哥是樹來妹是藤,妹來采花哥跟來?!币皇赘韬芸彀延稳撕彤?shù)厝说母星槿诤显谝黄?。接著?dǎo)游領(lǐng)他們坐上竹排游漓江。
“這就是如詩如畫的漓江嗎?此時,我正與她的目光相接。那蜿蜒溫柔的翡翠玉帶般迷離的漓江,那默默靜立在兩岸蒼翠的黛青色的遠山、錯落的水田、古樸的村寨、朵朵燃起的炊煙、搖曳的鳳尾竹……”一段動詞、形容詞巧妙搭配的描寫,形成描寫語言的流暢美,動態(tài)美擴大了審美張力的程度,把漓江、遠山、水田、村寨、炊煙、鳳尾竹組成一幅絕美的山水畫!把讀者帶入一個神秘莫測的神境。一起感受漓江“山含情,水含笑,身旁這溫柔的青山綠水?。∥以鯓影炎约旱娜可鼉A注到你絢麗多彩的景象啊”“漓江啊,就像一本大書,我為讀懂你而默默地思索”,好一個“讀”字!漓江山水相依,相互纏綿,水的多情詮釋了大山的雄偉,山的深沉賦予水的靈性。山有了水,可圈可點,水有了山,可歌可泣。通過形象敘述、描寫、抒情、議論,調(diào)度整合。仿佛讓讀者在青山綠水中頓悟了,心靈也被洗滌了。拜山水為師,從此心如止水!一見漓江不忍離,忘卻漓江難忘情!由此,使我們想到筆者的一片真情,天地大愛,這樣的文人寫不出好文章才怪呢!
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作者心胸寬廣,把愛山愛水轉(zhuǎn)化成人間大愛獻給讀者,怎能不讓讀者感動呢?更動人的是,作者把自然景觀和文學(xué)手法相融相攜,語言精美流暢,讓讀者回味無窮。我覺得,這也是一個散文作者應(yīng)該具備的本事。
雖然曾拜讀過她的文章,但未曾謀面。還是兩年前,省散文協(xié)會文暢同志來葫,約她見面,幸得結(jié)識。第一印象:人如其文。端莊大方、談吐文雅,有一個女作家的樣子。在交談中得知,她筆耕不輟,辛勤勞作,而且是個多面手,散文、小說、詩歌、文學(xué)評論,以及電視、電影劇本都有所能,已出版了散文集、詩集,文章多見于多種雜談、報刊,多次獲得各種獎項。
不久前,她將即將付梓的散文集文稿——《藍雪》在網(wǎng)上發(fā)給我,并囑我寫跋,頓時讓我攤開兩手示難,對這類新散文,我少有閱讀和研究。等我用了將近一周的時間,粗讀了她的文稿,覺得開頭的那篇文章的讀后感太膚淺了!怎么辦?又在她文集中讀了很多篇,如“傾聽開花的聲音”“心靈的花園”“紙盆”“歷史的足音叩響心扉”“陪父親去照相”“煙雨西湖”“愛上一條河”“父親的中國結(jié)”“英雄贊歌”“秋雨”等篇章中,覺得她的作品既有女性散文的特色,又有成熟作家的渾然大氣。
其一,她的散文,有個人經(jīng)驗對客觀敘事的直接介入與有相結(jié)合。從平常事,所見、所聞、所感,進行高度個人化和心靈化的講述、描寫、論理。脈絡(luò)清晰,寓意豐富。以事觀人,融入記憶中存儲的表象、思緒與情感,對親人、朋友、普通百姓、大自然景觀等獻出了由衷的熱愛和真摯的情感。
其二,大愛無疆,用心思索。有許多文章是集深情與深思為一體的。有的是宏觀大事,有的是生活瑣事,既有精神追尋又有文體實驗齊頭并進,顯示出多有沉潛與進取精神的篇章,彰顯思想光彩或藝術(shù)動力。還有一顆“芬心”,即愛心的呵護與弘揚,幻化成作家面向讀者的苦心叮嚀和殷切期盼!
其三,許多篇章不僅調(diào)動了散文可以調(diào)動的表現(xiàn)手法,而且又以不一般的散文方式,把小說、詩歌、戲劇及影視的技巧和元素,積極引入散文的空間,以此營造出豐腴而陌生的表現(xiàn)效果,獲得了人本和文本的雙重價值,字里行間載著種種艱辛與歡樂、沉重與溫馨、敬畏與悲憫、懺悔與詢問,這些都植根于作者無法忘卻的生活經(jīng)驗和追求。許多見解,啟人心智。在此,我就不一一贅述了,恐怕讀者讀罷,更有深層次的見地。
我還要說的是,在她這種寧靜淡泊的心態(tài)下,才能鐘情文學(xué)、癡心文學(xué),鍥而不舍地繼續(xù),就會有活力、有創(chuàng)造,就會真情執(zhí)著,樂此不疲。把興趣愛好提升到文學(xué)藝術(shù)的創(chuàng)造上來。作家首先是思想家,因為作家的人格、地位、價值都是思想上的堅守、創(chuàng)造和追求中提升的。其次才能是作家。
以上蘿莉啰唆地說了這些,雖然長了,但都是我心中所想,有感而發(fā),真話實話。有不當或謬誤之處望作者和讀者斧正!愿孫琳同志繼續(xù)努力,擔(dān)當起一個作家的社會責(zé)任,層樓更上,佳作不斷!
張慶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