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生命的召喚

世界最美的散文 作者:南懷蘇 編


生命的召喚

【美國】惠特曼

作者簡介

惠特曼(1819——1892),美國詩人、人文主義者,其代表作品是詩集《草葉集》。

人生和愛情一樣,不會自己滋長,必須先給予而后才有發(fā)展。給予越多,生命便越豐富。

人能成全他人,也能毀棄他人?;ハ鄮椭苁谷藠^發(fā)向上,互相抱怨會使人退縮不前。人與人之間的這種影響,就像陽光與寒霜對田野的影響一樣。每個人都隨時發(fā)出一種呼喚,促使別人榮辱毀譽、生死成敗。

一位作家曾把人生比做蜘蛛網(wǎng)。他說:“我們生活在世界上,對他人的熱愛、憎恨或冷漠,就像抖動一個大蜘蛛網(wǎng)。我影響他人,他人又影響他人。巨網(wǎng)振動,輾轉(zhuǎn)波及,不知何處止、何時休?!?/p>

有些人專會鼓吹人生沒有意義、沒有希望。他們的言行使人放棄、退縮或屈服。這些人之所以如此,可能是因為自己受了委屈或遇到不幸;但不論原因如何,他們孤僻冷淡,使夢想幻滅、希望成灰、歡樂失色。他們尖酸刻薄,使禮物失值、成績無光、信心瓦解,留下來的只是恐懼。

這種人使人覺得沒有辦法應(yīng)付人生,從而灰心喪氣、自慚形穢、驚慌失措。而我們可能又會將這種情緒傳染給別人。因為我們受了委屈,一定要向人訴苦。

但是那些生性爽朗,鼓勵別人奮發(fā),令人難以忘懷的人又怎樣呢?和這些人在一起,會感到朝氣蓬勃、充滿信心,他們使我們表現(xiàn)才能、發(fā)揮潛力、有所作為。

我們誰不愿像他們,使別人的生命之火燃燒?最重要的是先要弄清自己是否熱愛生命,是否具有活力。熱愛生命的人才能與他人分享。不要按捺住自己的熱情,應(yīng)該拿出來為別人打通幸福的道路。

我們珍惜自己的生命,但也應(yīng)該同樣尊重別人的意志。我們應(yīng)當了解別人的生活和理想與我們不同,應(yīng)當傾聽別人的訴說,找出他們的長處,給他們表現(xiàn)的機會,并讓它繼續(xù)生長。任何生物都要生長。生長是生命的過程——生命是棵生長著的樹,不是毫無生機的雕像。

是的,人的一生非常曲折,甚至艱辛。但前途無窮,富有生機,充滿機會。那些有希望的人都不是怨天尤人的人。

珍惜自己的生命活力,便也使他人分享了你的活力。有給予,必有報答。人生和愛情一樣,不會自己滋長,必須先給予而后才有發(fā)展。給予越多,生命便越豐富。

心路花語

每個生命都不是獨立存在的,在人生這個蜘蛛網(wǎng)上,他人生命的善意與溫度時時影響著我們,我們的也一樣。用自己的行為去影響別人,給人以奮進的力量,這是一種生命的召喚。

要使生命越來越豐富,就要懂得給予。給予,是最大的回報。你所能給予別人的越多,你生命中所擁有的也就越多。這樣你才不會成為一個吝嗇而貧窮的人,才不會產(chǎn)生一種恐懼:“我或許會失去越來越貧瘠的生命?!?/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