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上的契約精神
嗯哼。我是有理由懷疑我的美國歷史課老師小亨利·小艾倫教授是約翰·洛克的狂熱粉絲的。否則,何以在美國建國歷史的小測驗中,英國人約翰·洛克作為標準答案出現(xiàn)了三次呢?
在這次只占總成績5%的小測驗中,小艾倫教授先是在填空題中問:為新殖民地南卡羅來納州起草《基本憲法》的是誰?然后在單項選擇題再問:1690年出版的《政府論》作者是誰?接著在多項選擇題中又問:《獨立宣言》起草人杰斐遜認為最偉大的三個人分別是誰?這三道題的標準答案分別是:洛克;洛克;牛頓、培根和洛克。
這還不算,最后在簡答題中,竟然再次與洛克正面相逢、短兵相接:請說說洛克與《獨立宣言》的關(guān)系。于是,做完簡答題后,我在美國教室里上演了一出“曾母投杼”的悲劇,將第一個填空題的答案由“洛克”改為了“杰斐遜”,這是我所知道的另一位喜歡起草的人。結(jié)果我這個決定鑄成千古錯,少拿了兩分。失分事猶小,失面子事大。當小艾倫教授在教室里得意地大笑:“洛克!洛克!洛克!孩子,相信你們的腦子!”我的大臉有些掛不住了,嗤嗤偷笑。轉(zhuǎn)念想,親生母親聽到以賢聞名的兒子殺人的消息僅三次,就扔了工作和家當逃跑了,我怎么也算第四次才動搖了自己的信心吧,更何況吾輩并非圣賢。我很快原諒自己了。從此,我牢牢記住了英國人約翰·洛克,以及300多年后他在波士頓的粉絲小亨利·小艾倫教授。
也就是從那時起,我總能在這位長得健碩的黑人老師身上,看到那位精瘦又嚴肅的英國紳士洛克的影子,并突然明白了小艾倫教授那份需要簽名的課程大綱的性質(zhì):原來那不是一份課程大綱,而是一份權(quán)力契約書。與大多數(shù)老師相同,小艾倫教授在第一節(jié)課時,便發(fā)給我們一份詳細的課程大綱,上面列有課程目標、課程安排、課堂紀律、評分標準等;不同的是,這份大綱最后一頁是簽名頁,上面寫著:我已閱讀并愿意接受上述內(nèi)容。在仔細解釋這份大綱,并把這個學(xué)期需要閱讀的美國歷史的一些重要文件裝訂成冊發(fā)給我們之后,小艾倫教授給了我們一個星期“契約自由”的時間。一個星期后,我簽下這份契約,并交還給小艾倫教授,除了覺得有幾分新鮮外,并沒有發(fā)現(xiàn)其中蘊含的偉大意義。直到學(xué)期過半,我才明白這份契約的意義。若是用《獨立宣言》中引用的洛克的話說,就是“政府的正當權(quán)力,則系得自被統(tǒng)治者的同意”。這意味著,從我們交回簽名頁那一刻起,小艾倫教授便有了來自我們的正當?shù)慕y(tǒng)治權(quán)力。每一個星期,他可以不厭其煩地提醒我們讀書、交作業(yè)、復(fù)習(xí)、考試、做報告、寫論文,并不許無故缺課兩次以上。這些嘮叨,不僅幽默,而且合法。名字里有著兩個Jr.(?。┛s寫,且決不許我們漏掉其中任何一個的小艾倫教授,正是以其“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嚴格做法而聞名。在明白這一點之后,我將小艾倫教授的契約仔仔細細學(xué)了一遍,從此忘記小艾倫教授的老師身份,只關(guān)心契約條款,有的放矢,果然事半功倍。
西方有一位歷史學(xué)家曾精辟地說道:“所有進步社會的運動,到目前為止,是一個‘從身份到契約’的運動?!比羰菑哪俏灰蚱跫s精神而自覺接受審判而死的蘇格拉底算起,這場運動在西方進行了將近2500年才發(fā)展至如今這種高度。而我,竟然只花了半個學(xué)期便完成了“從身份到契約”的轉(zhuǎn)換,幸福程度堪比一夜合法暴富,但總是有不真實的感覺。
有一次,老師拖堂10分鐘。不得了!不得了!不得了!我的小伙伴們簡直反了。這是一節(jié)環(huán)境學(xué)的實驗課,做完實驗之后大家分組匯報實驗結(jié)果。每一個組只有3分鐘,但由于前面幾組的同學(xué)匯報超過了預(yù)定時間,因此到了下課時分,還有兩組同學(xué)未匯報。但這并不能阻止幾位同學(xué)自行準點放學(xué)走人。第一個走人的便是我的同桌。我的同桌是一位英俊少年,無論春夏秋冬,都戴著他的蛤蟆墨鏡,穿著蘿卜褲,背著雙肩包。每次進教室,和周杰倫似的,拽到爆炸地搖進來。摘下墨鏡,一張從未受過欺負和委屈的芝麻臉,拽!但這并不影響他耐心熱心細心地給我解釋許多可怕的、聞所未聞的名詞。我得承認,如果我不懂裝懂蒙混過關(guān)的話,這些可怕的、毫無熱情的術(shù)語,起碼要被解釋三遍以上我才能聽明白,但他還是很樂意做我的同桌和實驗拍檔??墒牵麉s不愿意在拖堂的教室里多待一分鐘。一看時間到了,老師沒有放學(xué)的意思,他便戴起蛤蟆墨鏡,和周杰倫似的,拽到爆炸搖走了。我在他身后目瞪口呆。接著,又有幾位同學(xué)大搖大擺地走了。老師有些不安地左顧右盼,但又不能不認真聽取剩下的兩組實驗報告。當所有的報告結(jié)束后,教室里剩下不到一半人,背著書包站在老師身旁。老師還欲總結(jié),問:“從中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幾位同學(xué)不說話,放聲大笑,我瞧那意思是:“我們已經(jīng)夠給面子留到現(xiàn)在了?!边@幫孩兒簡直反啦!老師反而比我更坦蕩,笑笑。于是,大家頓作鳥獸散,沒有總結(jié)。沒有辦法,即便在課堂上,最值得尊敬的是契約,而不是老師。唉,難怪我的同桌拽到爆炸!唉,難怪我的小伙伴們一個個腦后都有反骨!唉,唯我欠管!
據(jù)說,在所有“死亡課”中,耶魯大學(xué)謝利·卡根(Shelly Kagan)教授的“哲學(xué):死亡”(Philosophy:Death)課是最有名的,頗受歡迎。有一次,有一個身患癌癥且到末期的男孩選修了他的課。因為知道自己快死了,這個男孩比其他人都用功,并比其他人更加“敢于嘗試所有人生體驗”。這個男孩去世后,卡根參加了他的葬禮。他的死亡給死亡教授上了一課。但在期末評分時,卡根卻沒有讓這個男孩通過這門課,因為已經(jīng)死亡的他缺席了后半學(xué)期的課,缺席了小組討論,缺席了期末考試。按照課程評分標準,他只能是不及格?!皼]辦法,在這件事面前,每個人都是一樣的?!弊x到這個故事,我立即想起小亨利·小艾倫教授的那份課程大綱:媽呀,沒想到那份我笑嘻嘻簽名了事的課程大綱,竟連生命都無法承受其之重。
但不久,事實證明我又錯了。在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第三天,將體現(xiàn)自由平等精神的課程大綱視為課堂之憲法的小亨利·小艾倫教授,竟然未經(jīng)商量,擅自修改條款,更換了上課內(nèi)容。他先是簡單講了一下恐怖主義及其歷史,然后給大家講了這堂課的小論文的要求,最后給我們看一部“9·11”事件的紀錄片。誰知,班里那位最漂亮的法國姑娘,竟然是當年從雙子大廈中逃生出來的幸存者。她先哭了,哭得不能自已,跑出了教室。兩位女同學(xué)眼淚汪汪地緊跟著出去。接著,又一位同學(xué)哭了,跑了,又兩位同學(xué)跟了出去。我不知道這堂課最后是怎么結(jié)束的。當我返回教室去拿書包時,只剩下小艾倫教授尷尬地站在教室里,有些不知所措地收拾東西,全然沒有了平日里作為課堂統(tǒng)治者的信心與氣焰。此時離下課時間還有十多分鐘。這堂課的內(nèi)容從此再未提及,不了了之了。這大大違背了每一個細胞都散發(fā)著洛克氣質(zhì)的小艾倫教授所追求的契約精神。我想這可能是他所上過的最失敗的一節(jié)課,但在我看來,卻是最好的一節(jié)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