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的創(chuàng)造
一 “生命”
曹禺暫時還處于對背景的無知狀態(tài),他可以不顧及時代話語,而一味沉浸在個人話語的創(chuàng)造中。
因此,他才如此坦然地把他的創(chuàng)作活動視為一種“生命的創(chuàng)造”。他這樣寫道:
我對《雷雨》的了解只是有如母親撫慰自己的嬰兒那樣單純的喜悅,感到的是一團原始的生命之感。【1】
我愛著《雷雨》如歡喜在溶冰后的春天,看一個活潑潑的孩子在日光下跳躍,或如在粼粼的野塘邊偶然聽得一聲青蛙那樣的歡悅。我會呼出這些小生命是交付我有多少靈感,給予我若何的興奮。【2】
他顯然是將自己的個體生命體驗注入他的人物,他的戲劇中;同時,又將這種屬于個體的體驗,升華為對于人類生命本原的體驗,即所謂“一團原始的生命之感”。創(chuàng)造出來的新的生命體,既屬于他:有著他的生活、體驗、情感、個性、感受與感覺;又不完全屬于他:是他生命所匱缺,又是他所渴求的。【3】
因此,他絲毫不隱諱:他的創(chuàng)作的原初沖動,來自發(fā)泄自己情感的內(nèi)在要求,來自對于不可知的現(xiàn)象的莫名的困惑、恐懼、憧憬與誘惑,是一種生命的召喚:
現(xiàn)在回憶起三年前提筆的光景,……我并沒有顯明地意識著我要匡正諷刺或攻擊些什么……《雷雨》的降生是一種心情的作祟,一種情感的發(fā)酵,說它為宇宙一種隱秘的理解乃是狂妄的夸張,但以它代表個人一時性情的趨止,對那些“不可理解的”莫名的愛好,在我個人短短的生命中是顯明地劃成一道階段。【4】
《雷雨》對我是個誘惑。與《雷雨》俱來的情緒蘊成我對宇宙間許多神秘的事物一種不可言喻的憧憬?!独子辍房梢哉f是我的“蠻性的遺留”,我如原始的祖先們對那些不可理解的現(xiàn)象睜大了驚奇的眼。我不能斷定《雷雨》的推動是由于神鬼,起于命運或源于哪種顯明的力量。情感上《雷雨》所象征的對我是一種神秘的吸引,一種抓牢我心靈的魔……【5】
而進入具體創(chuàng)造過程,如曹禺所說,“逗起我的興趣的,只有一兩段情節(jié),幾個人物,一種復(fù)雜而又原始的情緒”【6】,以及與之相聯(lián)系的戲劇藝術(shù)的創(chuàng)造的沖動……
注重個體生命的主觀投入與升華,而非社會現(xiàn)實的客觀描??;創(chuàng)作靈感來自“心靈的魔”的驅(qū)使與生命的沖動,而非社會時代精神的感召;創(chuàng)作的起點是情節(jié)、人物與情緒,而非科學(xué)的理性原則:這些都明顯地有悖于前述背景中已經(jīng)形成的創(chuàng)作規(guī)范。個人話語與時代話語之間的差異,幾乎就已經(jīng)預(yù)示著曹禺戲劇生命的某種命運?!M管暫時這還只是后話。
二 “郁熱”
根據(jù)曹禺的前述提示,我們的討論將從情緒、人物、情節(jié)開始,以期由表及里地探尋曹禺“心靈的魔”——處于創(chuàng)作狀態(tài)中的作家深層意識與心理(包括審美心理),進而把握真正屬于曹禺的個人話語。
曹禺在《雷雨》自序中說他的性情中,有一種“郁熱的氛圍”【7】,它讓人想起夏天,那個“煩躁多事的季節(jié),苦熱會逼走人的理智”。細心的讀者不難發(fā)現(xiàn),“郁熱”同樣也是《雷雨》的氛圍,在某種意義上,《雷雨》是一個典型的夏天的戲劇。劇本中一再提示讀者注意這一戲劇的自然背景:“屋中很氣悶,郁熱逼人,空氣低壓著”(第一幕),“午飯后,天氣很陰沉,更郁熱,濕潮的空氣,低壓著在屋內(nèi)的人,使人成為煩躁的了”(第二幕),“雖然方才落了一陣暴雨,天氣還是郁熱難堪”(第三幕);連同在劇本中不斷出現(xiàn)的蟬鳴(第一、二幕)、蛙噪(第三幕)、雷響(貫串全?。?,也都在不斷地渲染這苦夏的背景。
這同時暗示著一種情緒、心理,以至性格。曹禺一再提示我們注意:魯大海和他的妹妹魯四鳳“一樣年輕,一樣地?zé)幔际腔鹕降谋l(fā),滿蓄著精力的白熱的人物”【8】;蘩漪不用說更是時時“為心中的郁結(jié)的火燃燒著”【9】;就連被認為是“一個美麗的空形”的周萍,生命元素里也有一種“可以煉鋼熔鐵,火熾”的蠻力,盡管郁悶著,一旦“一個新的沖動來時”,“他的熱情,他的欲望”,也會“如潮水似地沖上來,淹沒了他”【10】。幾乎劇本中每一個人物一出場,就高喊著“熱”:忍受著外在的熱,更煎熬著內(nèi)心的熱,煩躁、不安,又蘊涵著一種渴求,以及渴求中的興奮與恐懼?!坝魺帷睙o疑構(gòu)成了《雷雨》氛圍、人物的基調(diào):這正是曹禺內(nèi)在性情的外化、戲劇化。
對于曹禺和他所創(chuàng)造的人物,“郁熱”不只是傳達某種情緒的抽象詞語,實在是一種生命的存在方式。
這昭示著一種巨大的不可扼制的情熱——欲望與追求,一個永遠躁動不安的靈魂。曹禺說過,他“羨慕那些有一雙透明的慧眼的人,靜靜地沉思體會這包羅萬象的人生,參悟出來個中的道理”,他也“愛那樸野的耕田大漢……不深慮地過著純樸真摯的日子”,但他同時申明“兩種可欽慕的人我都學(xué)不成”【11】——他在這里實際上是拒絕了超越人生與逃避人生這兩種中國傳統(tǒng)的生存方式;他另有選擇:“有如一個熱病患者,我整日覺得身旁有一個催命的鬼低低地在耳邊催促我,折磨我,使我得不到片刻的寧貼。”【12】這乃是一種情熱,一種執(zhí)著——對于社會,對于民族,對于人生,對于生命,以至對于宇宙萬物。這既是關(guān)注、投入、體驗,更是出于人的生命本能的神秘的吸引。因此,曹禺說,他“如原始的祖先們對那些不可理解的現(xiàn)象睜大了驚奇的眼”【13】,從根本上說,這是一種發(fā)現(xiàn)的沖動,一種破壞與創(chuàng)造的欲求,于是就有了曹禺自己所說的“精神總不甘于凝固”,“不斷地來苦惱自己”,終于“不曉得‘寧靜’是什么”。【14】但正是這種不穩(wěn)定狀態(tài),才證明了這是真實的活的生命。因此,曹禺既苦惱于此,又酷愛于此,形成了解不開的情結(jié)。
于是,在《雷雨》中出現(xiàn)了周沖。曹禺說,這是《雷雨》八個人物中,他“最早想出來”,“也較覺真切”,并且“抓住我的想像”的兩個人物之一。而且,我們很快就發(fā)現(xiàn),在幾乎曹禺所有的劇本中,都出現(xiàn)周沖的精神姐妹,或者我們可以稱之為“周沖情結(jié)”的東西。讀者、觀眾大概很難忘懷《雷雨》里著名的周沖夢幻似的獨白,那也是作者、導(dǎo)演與演員最著力處:
有時我就忘了現(xiàn)在,(沉醉在夢想里),忘了家,忘了你,忘了母親,并且忘了我自己。像是在一個冬天的早晨,非常明亮的天空……在無邊的海上……有一只輕得像海燕似的小帆船。在海風(fēng)吹得緊,海上的空氣聞得出有點腥,有點咸的時候,白色的帆張得滿滿的,像一只鷹的翅膀,斜貼在海面上飛,向著天邊飛。那時天邊上只淡淡地浮著兩三片白云,我們坐在船頭,望著前面,前面就是我們的世界。
……飛到一個真真干凈,快樂的地方。那里沒有爭執(zhí),沒有虛偽,沒有不平等的……沒有……(仰著頭,好像眼前就是那么一個所在)……
這仰頭、凝神遠望天邊外的神態(tài),這向著天邊飛的欲動與意象,是極其動人而又發(fā)人深思的。
我們從作家的回憶和傳記材料里,發(fā)現(xiàn)了這神態(tài)、欲動原是屬于曹禺自己的——
我是非常喜歡《魯濱遜飄流記》的,它激起我的想象,幻想到海上去冒險。我曾經(jīng)想做發(fā)明家,發(fā)明一艘飛快的船,裝上機器,跑得很快很快,我為此還畫了一張圖,裝在一個瓷娃娃肚里,這樣的書是誘人神思飛揚的。【15】
一放學(xué),他就和小朋友跑出去玩耍。添甲(曹禺的小名)最高興去的地方是老龍頭車站,眼看著噴吐著濃煙的火車從面前風(fēng)馳電掣般飛駛過去,一直看到火車消失在遠方。這時,他就凝神佇望著那閃光的雙軌,向遠方延伸著,似乎伸到天邊外。他朦朦朧朧地感到那遠方有一種神秘的誘惑,陷入一種莫名的憧憬之中。直到小朋友喊他,他才從這境界里醒過來。【16】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在自己的經(jīng)驗中,都可以發(fā)現(xiàn)類似的神態(tài)與欲動:無論是生長在農(nóng)村,還是城市,誰在自己童年時期不曾凝望高空、青山、大路,想著天外天、山外山、路延伸而去的無窮遠方呢?【17】
人是生活在現(xiàn)在,腳踏著大地的;但人同時又本能地渴望著,在某一時刻,忘記現(xiàn)在,脫離大地,進入另一個陌生的、不可知的時空,去追索也許永遠也得不到的自由的天地,也許永遠也達不到的生命健全發(fā)展的絕對理想境界。于是,人們就像曹禺所說的那樣,永遠為“曠野里那偉大的凄厲的喚聲”【18】所迷惑,永遠不滿足于已有的生存方式,奔涌著生命的不息沖動……
在《雷雨》中,另一個不安寧的靈魂是周沖的母親蘩漪,在這一點上,母子倆確實有氣質(zhì)的相近,他(她)們同時最早闖入曹禺的藝術(shù)構(gòu)思中,大概不是偶然。但周沖的不安寧,是一個未曾涉世的少年,處于人的童年狀態(tài),對未知的形而上世界的朦朧的追求,帶有更多的夢幻色彩。而支配著飽經(jīng)人世滄桑的蘩漪的,則是那更現(xiàn)實,卻也更明確、強烈的情欲的渴求。曹禺這樣介紹自己所創(chuàng)造的“她”:“她也有更原始的一點野性:在她的心里,她的膽量里,她的狂熱的思想里,在她莫名其妙的決斷忽然來的力量里”,“當(dāng)她陷于情感的冥想中,忽然愉快地笑著,當(dāng)她見著她所愛的,快樂的紅暈散布在臉上,兩頰的笑渦也暴露出來的時節(jié),你才覺得出她是能被人愛的,應(yīng)當(dāng)是被人愛的。你才知道她到底是一個女人,跟一切年輕的女人一樣”。讀者也許還記得,當(dāng)曹禺說到他的性情與他的戲劇中的苦夏氛圍時,曾經(jīng)說“苦熱會逼走人的理智”;在一定意義上,他在蘩漪身上所著力發(fā)掘的,正是人的非理性的情欲,以及人的魔性方面,蘩漪的內(nèi)在魅力,實出于此。【19】但《雷雨》中的蘩漪給人們最深刻的印象,還是那令人窒息的壓抑感。請看曹禺賦予她的外在形象:“臉色蒼白,只有嘴唇發(fā)紅”,“她的嘴角向后略彎,顯出一個受壓抑的女人在管制著自己”,“她那雪白細長的手,時常在她輕輕咳嗽的時候,按著自己瘦弱的胸,直等自己喘出一口氣來,她才摸摸自己脹得紅紅的面頰”——是怎樣一種情熱、欲望的火在內(nèi)心燃燒,又用著怎樣的力量才將這熱、這火強壓下去呵!難怪她一出場就嚷著“悶”,“我簡直有點喘不過氣來”;這種無時不有的、幾乎成為蘩漪象征的感覺,自然早已超越了生理的意義,而意味著生命熱力的被郁結(jié),以及隨之而產(chǎn)生的難以言傳的精神痛苦,并且形成一種持續(xù)的緊張:生命之弦越繃越緊,幾至于崩裂。滿蓄著受著壓抑的力,必然要隨時隨地尋求某一個缺口,以便沖決而出。由此而產(chǎn)生了狂躁——這是一種超常態(tài)的欲望與對欲望的超常態(tài)的壓抑,二者互相撞擊而激起的近乎瘋狂的情緒力量。請聽蘩漪的獨白——
熱極了,悶極了,這里真是再也不能住的。我希望我今天變成火山的口,熱烈地冒一次,什么我都燒個干凈!……
而“火山”終于爆發(fā)——
(向沖,半瘋狂地)你不要以為我是你的母親。(高聲)你的母親早死了,早叫你的父親壓死了,悶死了?,F(xiàn)在我不是你的母親,她是見著周萍又活了的女人,(不顧一切地)她也是一個要一個男人真愛她,要真真活著的女人!……
(失去了母性,喊著)我沒有孩子,我沒有丈夫,我沒有家,我什么都沒有,我只要你說——我是你的!
這里的“不顧一切”——沖決傳統(tǒng)倫理道德的束縛,不惜放棄以至褻瀆在傳統(tǒng)中視為最神圣的母親的尊嚴(yán),權(quán)利,赤裸裸地要求著一個男人對一個女人的情欲與性愛,確實駭世驚俗、震撼人心。這才是《雷雨》中最為眩目的一道閃電,最扣人心弦的一聲驚雷,它把從來“有母性,有女兒性,而無妻性”【20】的中國婦女幾千年受壓抑的精神痛苦一下子照亮,因受壓抑而千百倍加強了的反抗的魔性也在一瞬間全部釋放。盡管只是瞬間的閃亮,但畢竟是生命的真正閃光;作者說,“這總比閹雞似的男子們?yōu)橹灿沟纳钋尤醯囟戎惶煲惶斓娜兆痈档萌伺宸?。?sup >【21】
但作者又說:“她的生命燒到電火樣地白熱,短促;情感,郁熱,境遇,激成一朵艷麗的火花,當(dāng)著火星也消滅時,她的生機也頓時化為烏有?!?sup >【22】——這是不能不使人想到人生的悲涼與殘酷的。
蘩漪確實具有“最‘雷雨’”的性格。
三 “極端”:大愛大恨與復(fù)仇
我們從蘩漪的非常態(tài)的表現(xiàn)里,已經(jīng)感覺到了她的性格的極端處,而這正是曹禺的一個自覺追求。他在《雷雨·序》中這樣說:
“極端”和“矛盾”是《雷雨》蒸熱的氛圍里兩種自然的基調(diào)……
……不是恨便是愛,不是愛便是恨;一切都是走向極端,要如電如雷地轟轟地?zé)粓?,中間不容易有一條折衷的路。代表這樣的性格的是周蘩漪,是魯大海,甚至于周萍,而流于相反的性格,遇事希望著妥協(xié),緩沖,敷衍便是周樸園,以至于魯貴。但后者是前者的陰影,有了他們前者才顯得明亮。魯媽、四鳳、周沖是這明暗的間色,他們做成兩個極端的階梯。
在這里,劇作家在設(shè)計他的戲劇生命時,是以性格的極端與妥協(xié)來劃分他的人物的;而以后的接受者(導(dǎo)演,演員,觀眾,讀者,評論家……)似乎都沒有注意到這一點:他們另有一種劃分標(biāo)準(zhǔn)。這種作者創(chuàng)作追求不進入接受視野的現(xiàn)象,倒是頗值得注意。
曹禺甚至于將周萍也列為極端性格體系,這大概有點出人意料。其實,劇作者在周萍一出場時,便已經(jīng)告訴我們,這個人盡管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一個美麗的空形”,“在他灰暗的眼神里,你看見了不定,猶豫,怯弱同沖突”;但他是“生在田野里的麥苗移植在暖室里”,他的過去,也即他的原始生命仍然充滿了“不成形的原始人生活中所有的那種‘蠻’力”,他之拋棄蘩漪而選擇四鳳實在也是因為他厭惡“憂郁過分”與“一切細致的情緒”,而傾心于更粗獷也更健康、更原始的生命。因此,他也有如蘩漪那樣的“極沖動而敏銳的紅而厚的嘴唇”,在“他感情的潮涌起來的時候”,也就是在他為非理性的直覺、本能所驅(qū)使時,他也是趨于極端的,這實在是蘩漪始終迷戀于他的真正原因。就是在劇本的具體描寫中,他偶爾閃現(xiàn)出狠毒、怨恨、暴烈、狠惡的表情也正顯示著他的性格與內(nèi)心世界的這一角(參看周萍跳窗前與四鳳的對話,第四幕周萍與蘩漪對話中的作者提示)。
自然,真正能夠作為這種極端的“交織著最殘酷的愛和最不忍的恨”的“‘雷雨’式的性格”的象征的,還是蘩漪。當(dāng)我們從文學(xué)劇本中讀到(或觀眾們從舞臺上看到)下列場面時,是不能不如聞驚雷般產(chǎn)生靈魂的震撼的:
忽然一片藍森森的閃電,照見了蘩漪的慘白發(fā)死青的臉露在窗臺上面。她像個死尸,任著一條一條的雨水向散亂的頭發(fā)上淋她。痙攣地不出聲地苦笑,淚水流到眼角下,望著里面只顧擁抱的人們……
(她)不做聲地走進來,雨衣上的水還在往下滴,發(fā)鬢有些濕。顏色是很慘白,整個面部像石膏的塑像,高而白的鼻梁,薄而紅的嘴唇死死地刻在臉上,如刻在一個嚴(yán)峻的假面上,整個臉龐是無表情的,只是她的眼睛燒著心內(nèi)的瘋狂的火,然而也是冷酷的,愛和恨燒盡了女人一切的儀態(tài),她像是厭棄了一切,只有計算著如何報復(fù)的心念在心中起伏……
這里出現(xiàn)的蘩漪形象很自然地使我們想起了魯迅的一段描寫:
……像毒蛇似的在尸林中蜿蜒,怨鬼似的在黑暗中奔馳……:這在豫告“真的憤怒”將要到來。【23】
這里,熱是炙熱,冷是酷冷,愛則大愛,憎則大憎,都推于極端:無所顧忌,無所束縛,不留余地,呈現(xiàn)出生命的無羈與沉酣,顯示著生命的力度與強度。同時,愛與憎、熱與冷又互相滲透、補充,或者互為表現(xiàn):愛之極即轉(zhuǎn)化為憎,憎之愈甚,愛之愈烈,愛到徹底,必然駭人。而這一切最后都化為復(fù)仇:大憎而復(fù)仇固然順理成章,大愛而復(fù)仇,更顯出愛之深刻。
應(yīng)該說,這樣的情感及情感表達方式所顯示的生命形態(tài),正是中國傳統(tǒng)中所缺乏的。中國所有的只是中庸之道,這卻是曹禺所極端“恨惡”的。【24】這恨惡大概也指向他自己:他一直為自我性格中的易于妥協(xié),而惱恨終生。實在說,曹禺在他自己身上及周圍環(huán)境里,并沒有發(fā)現(xiàn)蘩漪。曹禺確實說過,“我算不清我親眼看見多少蘩漪”【25】;曹禺的傳記作者甚至根據(jù)作者自述,具體地指明,蘩漪的原型是他同學(xué)的嫂嫂【26】。但人們往往忽略了曹禺的補充說明:“她們多半沒有她的勇敢?!?sup >【27】這就是說,蘩漪的命運是生活本身提供給劇作者的,但蘩漪大愛、大恨以至復(fù)仇的情感方式、行為方式卻是曹禺想象的產(chǎn)物【28】;曹禺在《雷雨·序》里早就說過,蘩漪是劇中人中最能抓住他的想象的人物之一【29】。而這種想象正是對于劇作者不能實現(xiàn)的內(nèi)心欲求的一種心理補償。或者說,曹禺是要通過自我生命中及現(xiàn)實生活中所匱缺的雷雨式的情感及情感表達方式的創(chuàng)造來達到一種新的生命境界——這也許不是無根據(jù)的猜測吧。
四 “掙扎”與“殘忍”
《雷雨》的情節(jié)是曲折的,但似乎并不新鮮。人們很容易就指出,劇本中過去的故事周樸園與梅侍萍之間的恩怨,不過是始亂終棄傳統(tǒng)模式的改造;而研究者們早已注意到,劇本中現(xiàn)在的故事——蘩漪與周萍的愛的糾葛與蘩漪的復(fù)仇和希臘悲劇《希波呂托斯》、《美狄亞》之間也有某些相似之處。【30】可見,當(dāng)曹禺宣布一兩段情節(jié)也是逗起他的興趣的因素之一時,真正吸引他的,不僅是情節(jié)本身的曲折性,而是在這曲折背后所隱藏著的人的生命形態(tài),或者說,他是自覺地把自己的生命體驗與認識注入多少有些現(xiàn)成的情節(jié)中的。
據(jù)說,曹禺最先寫出的,也是最吸引他的戲劇、人生片斷,是《雷雨》第三幕四鳳對母親發(fā)誓和以后周萍推窗進入四鳳臥室的戲。【31】有趣的是,在這一段戲中(如果再加上周沖來看望四鳳的戲)處于中心位置的竟然是四鳳:所有的人都死死地抓住她,借以自我解救——周沖把四鳳看做“引路人”,想仰仗著她的幫助,一起走到理想的、因而也是現(xiàn)實中永遠得不到的“我們的真世界”里去;魯媽懇求四鳳不要重走自己當(dāng)年走過的路,以便使自己永遠地擺脫發(fā)生在昨天,今日又重被喚起的惡夢;而周萍,劇作者早在他出場時就告訴我們,他是把四鳳作為能夠“把他由沖突的苦海中救出來”的“心內(nèi)的太陽”的,他要借助于流動在四鳳身上的“青春”、“充溢著的血”,灌注于自己生命的空殼內(nèi),使之有力量打開“狹的籠”,離開“這個能引起人的無邊噩夢似的老房子”。在這里,無論是周沖,還是魯媽、周萍,都表現(xiàn)出一種要從現(xiàn)存的不可忍受的生存方式中掙扎出來的強烈欲念;然而不但他們自身沒有或缺乏自我掙扎、自我解救的力量,而且在他們生活的環(huán)境里,也沒有發(fā)現(xiàn)、找到任何足以改變他們生存狀態(tài)的外在力量,于是,他們就只有心造出一個充滿美與力的幻影,這就是四鳳?,F(xiàn)實的四鳳完全不足以承擔(dān)解救的重任,這是每一個旁觀者(包括作者在內(nèi))都十分清楚的;但劇中人卻執(zhí)迷地將四鳳美化、幻化,這本身即會產(chǎn)生一種悲涼感,這一切絕望的掙扎又反過來給現(xiàn)實的四鳳——一個沒有文化,多少有些虛榮心的普普通通的女孩子,加以她所不可能承受的超負荷的精神壓力。前述所有人物掙扎的努力,在四鳳的感覺中都成了一種威逼:周沖逼她一起飛,魯媽逼她對天發(fā)誓,周萍則逼她幽會——這都隱含著一種殘忍,而且令人恐懼(魯媽逼四鳳起誓時的雷聲無疑會加強這種恐懼感)。然而,周沖、魯媽、周萍,特別是周萍的這種給人以悲涼感與殘酷感的絕望的掙扎,在另一位劇中人,也就是劇本女主人公蘩漪的眼里,竟然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即的幸福。蘩漪就是這樣對周萍說的,“你不能看見了新世界,就一個人跑”——在蘩漪的心目中,周萍與四鳳夢幻式的終不免破滅的愛情,竟是一個新世界。在那一夜,她站在四鳳家的窗外,“痙攣地不出聲地苦笑”,望著里面只顧擁抱的情人,心中燃起的是嫉妒得幾乎瘋狂的火:這對幻美的嫉妒,更是包含著雙重的悲涼。再想想他們因此而付出的代價:一個個落入了亂倫的陷阱之中,這不僅在生理上會造成可怕的后果,而且精神上的壓力也已超過了這些善良的人們所能承受的心理極限。于是,他們終于走到了結(jié)局——最有理由活著,對于死亡最沒有思想準(zhǔn)備的四鳳與周沖死了;而經(jīng)歷了這一切,最不愿意活著的魯媽與蘩漪卻偏偏活了下來:這結(jié)局仍然是殘忍并令人恐懼的。這樣,我們終于把握住了在曲折的情節(jié)背后蘊涵著的曹禺式的觀念:“掙扎”與“殘忍”。其實,他在《雷雨·序》里早已有過明確的表述:
……這堆在下面蠕動著的生物,他們怎樣盲目地爭執(zhí)著,泥鰍似地在情感的火坑里打著昏迷的滾,用盡心力來拯救自己,而不知千萬仞的深淵在眼前張著巨大的口。他們正如一匹跌在沼澤里的羸馬,愈掙扎,愈深沉地陷落在死亡的泥沼里。周萍悔改了“以往的罪惡”。他抓住了四鳳不放手,想由一個新的靈感來洗滌自己。但這樣不自知地犯了更可怕的罪惡,這條路引到死亡。蘩漪是個最動人憐憫的女人,她不悔改,她如一匹執(zhí)拗的馬,毫不猶疑地踏著艱難的老道,她抓住了周萍不放手,想重拾起一堆破碎的夢而救出自己,但這條路也引到死亡。在《雷雨》里,宇宙正像一口殘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樣呼號也難逃脫這黑暗的坑。自一面看,《雷雨》是一種情感的憧憬,一種無名的恐懼的表征。
這掙扎與殘忍,以及與之相聯(lián)系的悲涼與恐懼自然是曹禺的個人話語,是曹禺對于中國人的生存狀態(tài)的個人體驗與發(fā)現(xiàn)。但另一方面,也積淀著時代的共同發(fā)現(xiàn)。事實上,從魯迅開始,在他的著作中就不斷出現(xiàn)掙扎的意象。魯迅以后,無論是茅盾的《子夜》、《林家鋪子》、《春蠶》,還是老舍的《駱駝祥子》,作家都在他的主人公身上,發(fā)現(xiàn)了絕望的掙扎,以及終不免失敗的命運??梢哉f,“掙扎”是中國現(xiàn)代作家對于現(xiàn)代中國各階層人民生存方式與命運的共同發(fā)現(xiàn)。在這共同的藝術(shù)發(fā)現(xiàn)背后蘊涵著的悲涼的美感,也幾乎是共同的。但在悲涼的基調(diào)上配置著的各種復(fù)調(diào)并不相同,顯示著不同作家共性中的個性,在曹禺這里,就是一種因殘忍而引起的恐懼感;恐懼與悲涼的復(fù)合,使曹禺的劇作具有更加強烈的震撼力?!@顯然與前述曹禺氣質(zhì)中的郁熱有關(guān),他更期待著、更醉心于:強烈、緊張、殘忍,甚至不無惡意地試驗人的心理承受力。因此,他要用盡一切藝術(shù)手段將恐懼感釘入讀者與觀眾心靈深處,如一支鉗子似地夾住人的心靈,使人喘不出一口氣來,并由此而反彈出一種生命的活力。
五 “距離”與“悲憫”
正如曹禺個人氣質(zhì)于郁熱之外,還包含著對立因素——沉靜一樣,曹禺也并非一味地追求外在戲劇結(jié)構(gòu)與內(nèi)在心理情緒的緊張與力度,他還有另一面對立的追求:
《雷雨》誠如有一位朋友說,有些太緊張(這并不是一句恭維的話),而我想以第四幕為最。我不愿這樣戛然而止,我要流蕩在人們中間還有詩樣的情懷?!野选独子辍纷鲆黄娍?,一部故事讀,用“序幕”和“尾聲”把一件錯綜復(fù)雜的罪惡推到時間非常遼遠的處所。因為事理變動太嚇人,里面那些隱秘不可知的東西對于現(xiàn)在一般聰明的觀眾情感上也仿佛不易明了,我乃罩上一層紗。那“序幕”和“尾聲”的紗幕便給了所謂的“欣賞的距離”。這樣,看戲的人可以處在適中的地位來看戲,而不致于使情感或者理解受了驚嚇?!?sup >【32】
曹禺自己大概也沒有覺察,他在這里實際上已經(jīng)提出了另一種戲劇觀念。這就是說,曹禺存在著兩種心理素質(zhì)、兩種心理要求,外在于作品生命,就形成了兩種戲劇觀念、兩種戲劇樣式:他內(nèi)心的郁熱,急待情緒的宣泄,要求戲劇發(fā)揮抒情釋憤的功能,對讀者與觀眾產(chǎn)生移情的作用,這就形成了《雷雨》本文中太像戲的戲劇形式,也即戲劇化的戲?。坏麅?nèi)心的寂寞感(這是一種淡化了的痛苦)及沉靜的生命形態(tài)的深層誘惑,又使他醉心于情感的理性節(jié)制。因此,他在《雷雨·序》中,一再地提醒未見面的導(dǎo)演與演員“應(yīng)該懂得‘節(jié)制’”,“應(yīng)該小心翼翼地做到‘均勻’、‘恰好’”,“要調(diào)整自己成了有韻味的波紋,不要讓情感的狂風(fēng)卷掃了自己的重心,忘卻一舉一動應(yīng)有理性的根據(jù)和分寸”;他才精心設(shè)計了“序幕”與“尾聲”,讓其間彌漫著沉靜的宗教般的情感與情緒,造成欣賞的距離,產(chǎn)生陌生感(如同童年時聽“古老的故事”一般;序幕與尾聲中的姐弟倆就是作者的期待觀眾),在理性的思索中,探求“里面那些隱秘不可知的東西”,以達到一種宗教式的超越。這樣,《雷雨》的戲劇化、注入式的本文與超越的框架(“序幕”與“尾聲”)之間,就形成了一種矛盾,我們已經(jīng)說過,這矛盾根源于曹禺內(nèi)在氣質(zhì)的不同方面,正是這一矛盾內(nèi)在地決定著、制約著爾后對于《雷雨》的不同接受。
當(dāng)曹禺出于他的內(nèi)心需要,精心設(shè)計“序幕”與“尾聲”時,他實際上,也就預(yù)先設(shè)計了他的戲劇的接受者以及可能產(chǎn)生的接受效果。對這一點,他在《雷雨·序》里同樣說得很清楚,只是人們一向不予注意罷了:
我誠懇地祈望著看戲的人們也以一種悲憫的眼來俯視這群地上的人們。所以我最推崇我的觀眾,我視他們,如神仙,如佛,如先知,我獻給他們以未來先知的神奇?!艺埩丝磻虻馁e客升到上帝的座,來憐憫地俯視著這堆在下面蠕動著的生物……
(我)想送看戲的人們回家,帶著一種哀靜的心情。低著頭,沉思地,念著這些在情熱、在夢想、在計算里煎熬著的人們。蕩漾在他們的心里應(yīng)該是水似的悲哀,流不盡的;而不是惶惑的,恐怖的……
這就是說,曹禺要用他的序幕與尾聲消解了他在本文中竭盡全力注入觀眾與讀者心靈中的全部情感:恐怖、惶惑,以及郁熱,也即將本文的戲劇效果消解殆盡,而轉(zhuǎn)化為一種悲憫,這類似于宗教的終極效果。【33】在悲憫的眼光俯視中,劇中人之間的一切矛盾、沖突、爭斗也都消解:無論是處于情熱中的蘩漪、周萍、侍萍與四鳳,還是在夢想的周沖,在計算里的周樸園、魯貴,都同是在塵世中煎熬而找不到出路的“可憐人”。悲憫,作為一種審美情感,更是對于充溢于劇作中的激情的一種凈化與升華、超越。觀眾——接受者也因此由看戲的賓客升到上帝的座位,即是站在更高的角度,遠距離地,因而也更加理智地來審視現(xiàn)實生活中人、我的一切掙扎,“征兆似地覺出這醞釀中的陰霾,預(yù)知這樣不會引出好結(jié)果”——這乃是更高意義上的一種清醒。
但是,我們?nèi)圆幻庖a(chǎn)生這樣的疑問:在《雷雨》生命誕生的1930年代中期,以至以后的漫長歲月,中國的土地上,能夠有這樣的上帝般冷靜、理智、超越的接受者嗎?看來,曹禺期待中的接受者與現(xiàn)實的接受者之間,注定要產(chǎn)生距離——而這一距離幾乎預(yù)先就規(guī)定了曹禺戲劇生命的歷史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