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九寨溝的夏天
2010年8月初,我和家人一起游覽了九寨溝,至今難忘。特別是那藍綠交融、層層疊疊的“水”所構(gòu)成的充滿靈性、多姿多彩的世界,讓我魂牽夢縈。
我們是那天第一批進入景區(qū)的人。景區(qū)的景點呈“Y”形分布,全長有五六十公里,一天內(nèi)是“走”不下來的。管理處安排了寬大、舒適的旅游巴士,在旅游點沿線接送游客,發(fā)車間隔僅幾分鐘。我們乘旅游大巴一直開到最遠的高點,然后一路自由下行。由于是第一次來,二十多個景點都不想錯過,難免有些“走馬觀花”的味道,只好借助照相機記錄下許多色彩紛呈的迷人畫面。
走進這獨具特色的九寨溝,首先映入我視野的是云霧,成團懸浮在空中的細微水滴或冰晶。我們乘車從最高處開始游覽時,還是早晨,與北京同期三十多攝氏度的高溫相比,在這海拔兩千多米的景區(qū),氣溫還不到十?dāng)z氏度。兩側(cè)的山峰被或濃或淡的云霧環(huán)繞,時常在你的周圍飄過,似入仙境,此時在山下的人看來,你是在“云中漫步”。在我們游覽的十多個小時里,萬里無云的情況從未出現(xiàn)過,天空、山頂、周邊,總是或多或少地飄浮著濃淡不一的水汽,太陽也是時隱時現(xiàn),景物隨之時明時暗,有一種超脫塵世的感覺。
九寨溝里被稱為“海”的景觀,實際上是山谷中數(shù)萬年前形成的一系列“堰塞湖”。我們從最高處的原始森林景點下來,很快就到了“天鵝?!??!昂!泵嫔弦粚颖”〉撵F氣,從側(cè)面望過去,呈乳白色,像一層白紗在水草間浮動。據(jù)介紹,到了冬天這里結(jié)冰后,經(jīng)常會有遷徙途中的天鵝在此逗留,為了使這些優(yōu)雅的生靈免受打擾,“天鵝?!痹诙臼遣粚ν忾_放的。
隨著氣溫的升高,九寨溝的“水”逐漸揭開她神秘的“面紗”,我于是開始驚訝于她的“質(zhì)感”:即使是緩慢流動中的水,也會給人一種“玻璃”般的錯覺,各處相對靜止的水的聚集地,更是清澈見底、一覽無余,沒有絲毫別的什么。尤其是在一些落差不大、流速不快的缺口處,緩緩的水流由于表面的張力形成一定的弧度,從側(cè)面看去,仿佛一個巨大的玻璃體,其邊緣不斷地崩裂成無數(shù)小顆粒而落下。水體的透徹和清爽,尚未觸碰她,就已經(jīng)感到徹骨的涼意。
在我驚嘆她冰清玉潔般“質(zhì)感”的同時,九寨溝“水”的“多彩”又讓我著迷。雖然沒有深秋時的黃、紅色調(diào),但是夏天的九寨溝,卻將與綠、藍有關(guān)的所有顏色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在有些“海”里,淺水中長有淡黃的水草,隨著深度的增加,水色逐漸向藍色過渡,直到最深處呈現(xiàn)藍寶石的色彩;而另一些“海”里則看不見水草,卻有岸邊高聳的樹木和低矮的灌木的淺藍色倒影,微風(fēng)拂來波紋蕩漾,含情脈脈;還有的“海”滿是天藍色,在風(fēng)的作用下泛起密集的褶皺,出現(xiàn)了“毛玻璃”的效果。有些瀑布的水潭,清靈的水透著微微的藍色,仿佛是一整塊巨大的玉石放在你的面前。
當(dāng)色彩斑斕的“水”在我面前展開她那“多姿”的身形時,令我陶醉,真希望融入這如詩的人間仙境。九寨溝的水除了以“?!钡男螒B(tài)出現(xiàn)外,還有“灘”。給我印象最深的“灘”是“珍珠灘”,百余米寬、數(shù)百米長的斜坡上長滿了黃綠色的苔蘚,零星散落著一些灌木,整個斜坡都被一層清涼的水所覆蓋。水從這個四十五度左右的坡上流下,遇到石頭和突起還泛起白色浪花,嘩嘩的水聲清晰可聞?!罢渲闉┢俨肌迸c“珍珠灘”相連,另有一種情趣。在九寨溝,“典型”的瀑布不少,但與其他地方的瀑布不同的是,這里的瀑布是沒有“河道”的,而是順著地勢流動的一大片水“平推”過來,遇到斷壁而形成“瀑布”狀。這就不得不提到另一種“海”的形態(tài),與前面提到的類似“堰塞湖”的“?!北容^起來,這種形式倒是真有點“?!钡奈兜溃郝o邊際?!皹湔汉!笔沁@類“?!钡牡湫痛?。滾滾的水從群樹間流過,雖然僅有半米多深,但卻勢不可當(dāng),水的清涼、浪花的潔白,使我感覺是在“仙境”。這里的水無處不在、時急時緩地流動,間或翻起的浪花才讓我知道那里有水。已經(jīng)沒有“溪流”的概念了,因為它們都連成了片,匯成一片流動的“汪洋”,這才是九寨溝“水”的奇妙境界:水世界!
當(dāng)我提筆記錄游歷九寨溝的經(jīng)歷時,一幅幅精美的畫面在眼前閃現(xiàn),仿佛又置身于“水世界”,那清泉般的水漸漸滲入我的心田,隱約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開始醞釀、成長、蔓延。
2011年5月16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