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愛一生
前天,幾個好友一起聊天聊起愛情和婚姻,他說:“我當時受母親一句話的影響,就錯了一生。母親說,我們農(nóng)村人,人家不嫌棄已經(jīng)很好了?!闭f完,他沉默良久。見一向樂觀幽默的他陡然傷懷,說笑著的大家也都隨之沉默下來。
他的經(jīng)歷我們都知道,從一個吃苦耐勞、聰明踏實的農(nóng)村孩子奮斗到功成名就,他看起來硬朗得像塊鋼鐵。他早早遵父母之命,以高攀的心態(tài)找了個城里對象,婚后卻發(fā)現(xiàn)兩人根本不是一路人,于是不停爭吵,夾雜著冷漠和敵對,他在工作單位也被她的疑神疑鬼鬧得形象盡毀,幾次要離婚,她卻死活不肯,并揚言要做出極端的行動,他無奈,因此就這樣維持著充滿冷漠和怨恨的婚姻。一晃幾十年過去,還是背著個婚姻的殼子,過著相互仇視的日子。他平日里忙忙碌碌,無視于此,可最近卻感慨良多,對以前不作深想的事有了更多的感慨。他說,一路走來,只有寬容的付出卻沒有溫暖的回報,一輩子都在操心父母兄弟妻兒,生活上被人依賴得如被囚禁,事業(yè)上拼搏得嘔心瀝血,因此,除了堅強還是得堅強……最后,含著眼淚的他憤然又痛苦地罵了一句:“人生啊人生,真他媽的操蛋!”
唉,有時,人一輩子真的很難講,走錯一步,遇到一個不合適的伴侶,拖拖磨磨之間,夾雜著事業(yè)的拼搏,孩子的成長,只能把對感情的需求放低,最多偶然在閑時心生寂寞暗暗感嘆一番,就這樣,大半生就晃過去了。等事業(yè)穩(wěn)定,孩子長大,靜下來時,卻發(fā)現(xiàn)自己已不習慣享受愛情,甚至已平息了對愛的渴望。于是,找個理由告訴自己,年齡大了,不好意思還像年輕人那般沖動,而且,不問愛情已成習慣,走神的思想散著散著步,漸漸也就壓了下去,加上身體也江河日下地弱了下去,這個病那個病的,沒病也有個三脂高、亞健康之類的,神情也暗淡了,生活更簡單了,什么都犯不著多想,吃吃喝喝、醉醉醒醒之間,就這樣過著日子……
孤單其實不是在于身邊有沒有人陪,而是在于心有沒有人陪。寂寞不是身邊不熱鬧,而是在熱鬧的生活中,身邊各類人物來來往往,觥籌交錯,紙醉金迷,卻沒有令人安心與安寧的感受。也是,這個世界上,有沒有愛情,其實并無多大問題,地球仍舊繼續(xù)轉,歲月依然無情地走,孤單寂寞又算得了什么?
他說,他這一輩子,基本上沒怎么快樂過,不是不想快樂,而是無法快樂。他已習慣了自己搞定自己,悲傷的底線很高,麻木地面對那些本是很令人傷感的事兒。但回憶還是會一次次地讓心疼得緊縮起來,無法釋放。他說總是憶起父親最后的日子因為他妻子而過得不好,順帶著記起更多傷疤。父親去世后好久他都內(nèi)疚傷心不已,四十多歲的人,頭發(fā)一下子花白了。我其實很怕聽到這樣悲傷的故事,那些赤裸裸的傷害,連一點隱諱和遮攔都沒有,如刀光劍影毫無顧忌地刺入胸膛,一個人的心,得有多大的承受力,才能熬過這樣的折磨?
他的婚姻真像一雙不合腳的鞋,剛試腳時就知道,卻沒采取調(diào)換或修補的辦法,或者也根本是三包內(nèi)的質量問題,連碼子都不對數(shù),修補都無從下手。因此,忍了大半生,鞋子破得不成樣子了,腳也被磨得鮮血淋漓。傷口痛成了習慣,也就結出了本能保護的繭,可這繭那么厚,讓腳變得對外界毫無知覺,偶然觸及時,有淺淺的感知,卻摸不到內(nèi)里的滿足,唉,這樣的生活,真是沒意思得緊。
按說,婚姻中的問題雙方都有錯。可其實大部分并不是事件對錯引發(fā)的,而是在于兩個人的風格不合適。雙方缺乏愛情,缺乏默契,不能以對方能理解的行為和思維方式來相處,找不到情投意合的碰撞,做不成平凡生活的搭檔,才是真要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