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編
第一章 “沙龍”概念的引入和興起
晚清以降,通過翻譯,“沙龍”一詞進入中國,使得中國文人的交往方式發(fā)生了很大改變,促使了中國傳統(tǒng)文人由“清談”“雅集”向“沙龍”的轉(zhuǎn)變,并開辟了一個嶄新的公共文化空間,成為現(xiàn)代中國難得一見的一方“公共領(lǐng)域”。本章將考察20世紀作為西方文化之一角的“沙龍”輸入中國后的變遷和發(fā)展,分析20世紀中國文化人對沙龍的思考和接受,并對“沙龍”與“清談”“雅集”“茶會”等詞的異同作出辨析。
第一節(jié) 西學東漸背景下“沙龍”概念的引入
已有的關(guān)于沙龍的研究著作,大多從沙龍與女性文化的關(guān)系著眼。據(jù)考證,沙龍的前身正是以歐洲貴族女性為核心的“文藝宮廷”,在這些小規(guī)模的“文藝宮廷”里,一些文人學士充做談士以資娛樂。后來,當此類談話活動由宮廷走向私家庭院時,真正的“沙龍”文化開始興起。17世紀,沙龍最先在巴黎產(chǎn)生,這時候的法國,女性有比較充分的自由,可以和男士在客廳里自由交談,而當時的英國、西班牙等國家尚不具備這樣的寬松風氣,沙龍的出現(xiàn)較之法國要晚許多。據(jù)歐美學者考證,最早的文學沙龍由德·朗布依埃夫人(Mme.De Rambouillet)創(chuàng)辦,其沙龍自1608年開始創(chuàng)立,不少舉足輕重的學者都曾出入其中,“1630-1648年是沙龍的最輝煌時期,每逢星期三,朗布耶公館便成了社會風尚和文化生活的重要活動中心”[3],對后世法國及整個歐洲的沙龍風氣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4]到了18世紀,沙龍在法國的影響力達到了頂峰,當時法國社會沙龍林立,代表了各種類型的審美和思想流派,并在整個歐洲逐漸蔓延開來,德國、英國、俄羅斯等國家的沙龍亦步亦趨地模仿法國。[5]可以說,在很長一段時期內(nèi),沙龍象征著精神層面的歐洲,并被當作“婦女解放運動的排演舞臺”,成為歐洲精神文化與女性文化的一個凝聚點。
“Salon”一詞來自法語,從詞源學上看,“Salon”一詞最初指的是一種空間意義,意指城堡里的接待大廳。后來,沙龍由一個空間概念擴展到文化活動領(lǐng)域。1737年,羅浮宮方形接待大廳舉行藝術(shù)展覽,簡稱為“沙龍”。然而直到1807年,在德·斯塔爾夫人的小說《柯麗娜》中,才出現(xiàn)了對于“沙龍”這一概念的運用,指向一類文藝談話活動,自此,現(xiàn)代意義上的“沙龍”一詞逐漸普及開來,并被我們今日用以指代昔日的文學沙龍。[6]與此同時,“展廳”意義上的“沙龍”仍然流行。波德萊爾就專門寫過針對沙龍藝術(shù)展覽的評論。到了19世紀中期,沙龍展覽仍然興盛,并對藝術(shù)批評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而文藝談話意義上的沙龍對西方哲學、文學及藝術(shù)的影響更是深遠。歐洲文學史上產(chǎn)生了許多描寫沙龍人物的文學著作,莫里哀的《可笑的女才子》[7]、屠格涅夫的《羅亭》[8]都是以沙龍人物為主要描寫對象,帕斯卡爾的《思想錄》是在沙龍里產(chǎn)生的,至于拉法耶特夫人的小說則是沙龍生活的最直接產(chǎn)物。
沙龍最早進入中國,主要通過兩個途徑。一是被動的輸入,一是主動的引進。前者主要通過晚清來華的傳教士或其他外國文化人。鴉片戰(zhàn)爭前后,西方文化大規(guī)模地傳入中國,以傳教士為主的西方人大批來華,他們開辦學校、編輯報紙、傳播宗教思想的同時,也帶來了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信息。另一方面,中國洋務派也開辦福州船政局等機構(gòu)積極向西方學習。1877年,福州船政局選派35名學生出國留學,其中便有陳季同。陳季同在法期間,與歐洲政界人物多有交往,法國政治家萊昂·甘必大(Leon Gambetta)常邀請陳季同出席他的政治沙龍,[9]陳季同從中受到法國沙龍文化的熏陶是可以想見的。事實上,陳本人雖未直接提倡沙龍,但他寫過專門提倡咖啡館的文章,在這篇文章里,陳介紹了法國咖啡館濃郁的文藝空氣,明確表達了對沙龍文化的認同。這篇文章后由張若谷翻譯成中文,于《申報·藝術(shù)界》上發(fā)表。1891年陳季同歸國,于1897年末在上海創(chuàng)辦中國女學堂,并倡議組織召開中西女子大會,以講求女學,師范西法,開一時風氣之先。據(jù)《新聞報》記載,當年參會者達122人之多,內(nèi)中不乏博學多才之人(《新聞報》刊載的《閨秀詩鈔》寫道“艷聞盛會盡英才,寶馬香車絡(luò)繹來。難得中西諸姊妹,成城眾志絕疑猜”[10])。這次大會由陳季同的法國夫人賴媽懿主持,可說是法式沙龍傳入中國的早期雛形,主要是以倡議女子教育為發(fā)端的,因其參加者全為女子以及偶一為之的性質(zhì),更多具有的是儀式性的意義。
到了20世紀,在接觸到更廣泛的西方文化之后,知識界對沙龍這一文化形式的思考有了新的進展。梅光迪的文章是目前我看到的國人較早提倡沙龍的文字。1917年5月,梅光迪在《中國留美學生月報》上發(fā)表《新的中國學者:一、作為人的學者》(The New Chinese Scholar:I.The Scholar As Man),公開提倡沙龍。
文學史家告訴我們,十七、十八世紀法國學者之所以變得雅致(urbanity),主要是沙龍客廳里的女性的功勞。在那以前,學者總是邋遢的,言語也很粗暴,簡言之,他們從前是枯燥,不登大雅之堂的學究(pedants)。然而,沙龍客廳里那些文雅的女性,把他們調(diào)教得文質(zhì)彬彬,穩(wěn)重練達,我們從近代最偉大的文學批評家圣·博夫筆下那些名媛給予學者的優(yōu)雅的熏陶,就可以知道女性的影響有多大。直到今天,法國女性在文化圈還是很有勢力。法國學者也是世界上最優(yōu)雅的[……]
歌德說:“與女性同游(society),是舉止得體的初步。”我想我們都有目共睹。美國男人的溫和的行為完全是靠女性來維持的。沒有女性的熏陶,男人就好凌霸、欺壓、倨傲,傳統(tǒng)中國的學者向來邋遢、暴躁、古怪,再也沒有人比他們更需要優(yōu)雅的女性雅致的熏陶了。與女性同游,可以讓我們學得溫和之氣,以及我們最缺乏的舉止得體之禮。而我們跟她們交往絕對不像有些人所想象的,只是一種社交上的樂事。那其實是一種嚴肅的磨練,是一種削去我們棱角的磨練。[11]
梅光迪主要從男女兩性的性別特質(zhì)上著眼,希望提倡沙龍,意欲借助沙龍里女性雅致的熏陶,使得中國傳統(tǒng)的學者能改變“邋遢、暴躁、古怪”的性情。顯而易見,梅光迪理想中的沙龍是由女性主導的。在此之前,留學生胡適也在日記里表達了類似的想法:
吾自識吾友韋女士以來,生平對于女子之見解為之大變,對于男女交際之關(guān)系,亦為之大變。女子教育,吾向所深信者也,惟昔所注意,乃在為國人造賢妻良母以為家庭教育之預備,今始知為了教育之最上目的乃在造成一種能自由能獨立之女子,國有能自由獨立之女子,然后可以增進其國人之道德,高尚其人格。蓋女子有一種感化力,善用之可以振衰起懦,可以化民成俗。愛國者不可不知所以保存發(fā)揚之,不可不知所以因勢利用之。[12]
胡適意圖造就一種“能自由能獨立之女子”,這樣的女子可以“增進其國人之道德,高尚其人格”,同時,這樣的女子可以“化民成俗”。在中國歷史上,高級妓女曾扮演過類似的功能,而其所處的青樓作為一個文人士子交往的公共空間,頗類似于西方的沙龍。試舉兩例。晚明名妓柳如是的風姿和善談給后人留下了不少佳話,陳寅恪在《柳如是別傳》中,無限感慨:“河東君往往于歌筵綺席,議論風生,四座驚嘆,故吾人今日猶可想見是杞園之宴,程、唐、李、張諸人,對如花之美女,聽說劍之雄詞,心已醉而身欲死矣。”[13]晚清名妓胡寶玉曾在自己的居所內(nèi)與客“茗話”,據(jù)記載,胡寶玉“喬為男妝,輕裘緩帶,冠綴明珠,手持金質(zhì)煙管,從容而出。向客一一致敬已,遂作茗話。偶及災賑事,議論風發(fā),動中肯綮。精神四屬,不令座客一人向隅,仿佛堂屬之相見于公署也[……]見寶玉正色莊語,頓忘為青樓”[14]。這里的“茗話”即幾十年后現(xiàn)代文化人熱衷的“茶會”。而胡寶玉之“議論風發(fā),動中肯綮”,可謂善談之女主人也。19世紀最后的二三十年一般被譽為名妓的黃金時代,這個時期的高等妓女文雅風采以及技藝都很出色。姚民哀在20年代寫文感慨道:“伎女下稱校書,亦曰眉史,命名何等雅馴。豈黃毛丫頭,學得三聲游板荒腔,便得謂之伎女。在昔伎女,必有一技之長,方能存在于交際社會,不則無澉飯之地。”[15]姚民哀指出了“伎女”“校書”技藝的高超,同時指出了她們身處環(huán)境的交際特征。在男女身份地位懸殊的社會里,男性往往不能與家中的妻妾進行精神上的交流,當時也沒有其他的男女社交渠道,于是妓院便同時充當了這一社交功能,[16]一些才貌出眾的高級妓女往往被士人引為精神知己,當聚眾閑談之時,可謂頗類似于西方沙龍里的女主人。
然而,胡適期待的新女性和梅光迪理想的“沙龍客廳里的女性”自然不是胡寶玉這樣的名妓,而是接受教育的新知識女性。[17]“與女性同游,是舉止得體的初步”,歌德的這句名言對20世紀初期中國的留學生而言,無疑振聾發(fā)聵。這是較早的基于男女人格充分發(fā)展基礎(chǔ)上的對沙龍交際的倡導。在胡適、梅光迪兩人的意識里,沙龍的光彩主要歸功于沙龍女主人。
以上陳季同、梅光迪所談的“沙龍”都是“文藝聚談”意義上的,“展覽”意義上的“沙龍”亦有人提倡。20世紀初,隨著留學法國的中國學生越來越多,關(guān)于法國文化和留法感想的文章也多了起來,這其中,就有法國沙龍藝術(shù)展覽的消息。1921年,《申報》刊登了一則消息《天馬會員報告法國美術(shù)消息》[18],此文中,天馬會成員江小鶼、陳曉江介紹了法國藝術(shù)展覽的情況,其中就介紹了沙龍:“散龍(注:沙龍)是很正派的!國家會(國家美術(shù)展覽會)就有些古怪了,但是十分新奇的作品,這兩個會里面是不能陳列的?!?span >[19]“凡一個美術(shù)家,先經(jīng)過散龍里最好的,可以到小畫院,小畫院之后到羅克省白而,然后分到各省的畫院里,到美術(shù)家死了后,再選到博物館,最好的還可選到羅佛而。”[20]由此可知,“沙龍”一詞是由海外留學生率先使用,并逐漸傳入國內(nèi)。最初的譯名并不一致,比如這篇文中就譯作“散龍”。
根據(jù)現(xiàn)有資料,國內(nèi)最早在展覽意義上正式使用“沙龍”一詞的是劉海粟,1923年劉海粟在《天馬會究竟是什么》一文中提及天馬會的成立是模仿法國沙龍的結(jié)果:“江君有鑒于此,建議于同志,創(chuàng)立常年展覽會,每年春秋兩季征集國中新的繪畫陳列之,以供眾覽,其制蓋仿法之沙龍、日之帝展也?!?span >[21]這是目前看到的最早的材料。1927年,《藝術(shù)界》也刊登了《林風眠發(fā)起北京藝術(shù)大會》[22]的通告。文中林風眠主張以“法國沙龍”的辦法,倡辦大規(guī)模的藝術(shù)大會。但大會的口號與“法式沙龍”的優(yōu)雅閑適氛圍頗不相和,而是充溢著激進的革命色彩。[23]此外,還有不少資料表明,民國以來在文藝展覽意義上使用“沙龍”一詞,主要集中在留法學生那里。到了30年代,“沙龍”這一新名詞在中國語境中已經(jīng)被廣泛認可。劉海粟在《東歸后告國人書》中就詳細介紹了自己的作品入選法國著名沙龍的情況。[24]
除了“沙龍”這一詞匯,關(guān)于“沙龍風”的巴黎文藝氛圍的介紹文字也很多。早在晚清外交使節(jié)的筆記中,就曾出現(xiàn)描寫法國巴黎文化空間的文字。當年流亡在外的王韜筆下亦曾出現(xiàn)咖啡館的場景:“男女嘲笑戲狎,滿室春生,鮮有因而口角者?!?span >[25]而民國的留學生們,更是為巴黎濃郁的藝術(shù)氛圍著迷,在與中國國情比較的過程中,巴黎更顯出高雅迷人的色彩。1920年,《少年中國》雜志上刊登了一篇《旅法的斷片思想》,作者對法國國民的藝術(shù)修養(yǎng)之高深表驚奇:“巴黎的博物館如Louvre和Luxem-bourg里面,許多的男女,抱著美術(shù)史,進去作考訂生涯的,和帶著畫板,作臨摹生涯的,都可以表現(xiàn)法國人藝術(shù)美的普遍化?!薄胺从^中國的社會,哪里有美感的存在?”作者并將其提升到國民性這一層來,說“我愛這文藝思想熏陶出來的國民性,我愛這輕暖明媚的南歐氣候風物”[26]。五年后,一位中國畫家龐薰琴留法,在巴黎藝術(shù)氛圍最濃郁的蒙巴爾拿斯區(qū)生活了兩年,期間,他經(jīng)常坐咖啡館,感受著這里濃郁的文藝氛圍:“咖啡館并不是以來喝咖啡為主,而是文化界活動的場所,也不只是畫家、雕刻家,還有文學家、詩人、文藝評論家、記者、交際花,例如‘琪琪’等等?!?span >[27]而傅雷對巴黎文藝生活的描寫更炫目多彩:“在巴黎,破舊的,簇新的建筑,妖艷的魔女,雜色的人種,咖啡店、舞女、沙龍,Jazz,音樂會,Oinema, Poule,俊俏的侍女,可厭的女房東,大學生,勞工、地道車,煙囪,鐵塔,Montparnasse, Halle,市政廳,塞納河畔的舊書鋪,煙斗,啤酒,Porto, Comoedia,……一切新的,舊的,丑的,美的,看的,聽的,古文化的遺跡,新文明的氣焰,自普恩加來(Poincare)至Josephine Baker,都在他腦中旋風似地打轉(zhuǎn),打轉(zhuǎn)。他,黑絲絨的上衣,帽子斜在半邊,雙手藏在褲袋里,一天到晚的,迷迷糊糊,在這世界最大的旋渦中夢著……”[28]這股巴黎文藝風對中國學生的熏陶是深刻的,并潛移默化到他們?nèi)蘸蟮娜松小?/p>
值得注意的是,國人大多以“茶會”來指代“聚談”意義上的“沙龍”。“茶會”一詞源自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明代文人畫大家文徵明就有一幅作品叫《惠山茶會圖》。而晚清以來,“茶會”一詞得到了現(xiàn)代化的重新應用。在梁啟超的書信、胡適的日記中都曾出現(xiàn)“茶會”一詞,他們參加或舉辦的茶會實際上就是沙龍。1912年11月1日,梁啟超在給女兒梁思順的書信中提到自己開辦“茶會”一事:“昨日吾自開一茶會,于湖廣會館,答謝各團,此會無以名之,只得名之曰‘李鴻章雜碎’而已。政界在焉,報界在焉,各黨在焉,軍人在焉,警界在焉,商界各行代表在焉,蒙古王公在焉,乃至和尚亦到十余人。”[29]胡適日記1913年12月23日寫道:“在假期中,寂寞無可聊賴,任叔永、楊杏佛二君在余室,因先煮茶夜話,戲聯(lián)句,成七古一首,亦殊有趣,極歡始散。明日余開一茶會,邀叔永,杏佛,仲藩,鐘英,元任[……]周仁,荷生諸君同敘,烹龍井茶,備糕餅數(shù)事和之。復為射覆,謎語,猜物諸戲。余擬數(shù)謎,頗自喜,錄之如下[……]”[30]胡適這里所說的“茶會”,雖然形式上比較接近于傳統(tǒng)文人的“雅集”,實質(zhì)已然是西方式的“沙龍”[31]。而另一位留學生吳宓在日記中也有多次參加外國人主持的“茶會”的記載,[32]這些茶會事實上也便是沙龍。中國留學生頻繁地參加國外的沙龍聚會,對沙龍這一文化空間多有接觸,獲益良多?;貒蟛簧偃死^續(xù)保持了這一生活和社交習慣。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茶會”一詞早于“沙龍”在中國文化人中流行。在30年代的文人公共交往中,“茶會”一詞也更多取代“沙龍”成為眾多文化人指代此類公共聚談的一個常用詞匯。
1898年曾樸與陳季同相識,在陳的指導下系統(tǒng)學習了法國文化和文學知識,對法國沙龍尤其著迷,從此便予以大力提倡。在曾氏眼里,沙龍成了他所向往的西方異域風情的象征。同時,借助沙龍交往,他欲引進異國文學(主要是法國文學),激發(fā)中國舊有文學的生命力。而留法學生李金發(fā),則從沙龍功用的角度提出了別樣的見解。李金發(fā)在他的《法國的文藝客廳》中寫道:
法國的文藝客廳(Salons litteraires或音譯作“沙龍”)在歷史上是很有名,而很關(guān)重要的,且多為好客的貴婦人所主持,如現(xiàn)代之文藝俱樂部,其重要者如Deffand夫人Geoffrin夫人Necker夫人Récamier夫人Lespinasse女士之客廳,都紅極當代的,任何文豪都出入她們的幕下,可是到了后來,報紙雜志發(fā)達了,作家聚會之處多在編輯室,或酒吧間,客廳漸隨之而門庭冷落起來,到十九世紀末,已找不出幾個重要的文藝客廳,一九一四年,還有幾個次等的,到了一九二〇年簡直消滅凈盡。(當時還有許多咖啡館,是大文豪來往的地方,以后有機會再談這些。)這種風氣是非常有趣,而值得提倡的,當代的作家,可以時常會面,聯(lián)絡(luò)感情,得切磋琢磨的益處,討論問題,演講,游藝,甚至組織政黨,新進的作家亦可以有機會認識幾個老前輩,不致埋沒天才??上覀冎袊鴽]有這樣好客而有錢的夫人,女士,給我們大家認識之機會,不致再文人相輕,我笑你,你罵我,弄得大家以后不好意思,各筑壁壘。為今之計至好有一個文藝俱樂部,給各派文人聚集,則以后各報紙屁股必可少打筆墨官司,[……][33]
促進文人之間的友誼,消除文人相輕而致的筆墨官司,李金發(fā)的出發(fā)點在于促進文壇和諧局面的建設(shè)。其實在李金發(fā)撰此文的1934年,中國本土的情況并非如他所說“沒有這樣好客而有錢的夫人,女士,給我們大家認識之機會”,上海、北平、南京,各式沙龍已經(jīng)風生水起,只不過完全類似于西方沙龍模式的僅林徽因一家而已。至于邵洵美,對沙龍則有著更為具體詳盡且高遠的理想,他意圖通過文藝沙龍的倡導,把文藝打進社會里去,一面推廣文藝風氣,一面改良社會,從培育一個“小規(guī)模的好社會”開始,進而達到實現(xiàn)“一個大規(guī)模的好社會”的理想。在邵洵美眼里,沙龍不再是一種消閑娛樂方式,也不止于引進西潮,而是被賦予了更深厚的改造國民性和“文化救國”的意義。此時,沙龍成為了一種先進文化的象征,一個理想的烏托邦所在。
“沙龍”這一新名詞在晚清民國的引入和傳播,自然和這一時期思想演進的脈絡(luò)密切相關(guān)。正如學者章清所云“近代中國出現(xiàn)的諸多新名詞、新概念也成為‘轉(zhuǎn)型’的象征,甚至堪稱‘重塑’了中國社會與中國歷史”[34]。沙龍的引入,與中國知識界理解、學習歐洲文化有關(guān),也對中國的文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沙龍是Salon一詞的音譯,當“沙龍”引入中國之際,同時出現(xiàn)了其他形式的譯名。比如邵洵美就用“花廳”一詞來翻譯“Salon”,他說只是為了一種字面上的漂亮,但很明顯,從這個譯名上我們可以看出一種古典趣味。這個翻譯和華林將“咖啡館”翻譯成“佳妃館”在趣味上是一致的,都試圖將西方的外來詞“古典化”“中國化”,從中都折射出中國知識分子在面臨西方文化大批涌入之際,希望“化西入中”的意圖。此外,如上文所說,“沙龍”在中國語境一度有兩個指稱。一是指美術(shù)展覽意義上的。一是文人聚談意義上的。這兩個意義在沙龍初進入中國之際,一度連用。但在實際的傳播中,文藝客廳意義上的沙龍更為人熟知。另一面,“沙龍”一詞的使用情況,也折射出中國思想界的分歧。一部分趨新的文化人,如曾樸、林徽因、徐志摩、邵洵美等對沙龍十分熱衷,發(fā)文倡議并身體力行,而另一部分文化人卻依然堅守著清談雅集的傳統(tǒng)文人生活,對現(xiàn)代化的都市文化持拒斥態(tài)度。
概而言之,“沙龍”一詞既是對傳統(tǒng)文人清談雅集的一種新命名,另一方面,它還指代了一種新型的文人生活和交往方式。這種方式隨著西學的流行和傳播,在中國大都市快速地傳播開來,并逐漸成為一種“現(xiàn)代”“洋氣”和“摩登”的象征。由此,“沙龍”這一新名詞所創(chuàng)造的新文化現(xiàn)象,以一種都會流行文化的方式,構(gòu)成了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一個獨特的文化風景,此后的中國,再沒有出現(xiàn)這樣一個沙龍興盛的時期。
第二節(jié) 二三十年代沙龍的歷史形態(tài)
理論上的倡導很快變?yōu)閷嶋H上的行動。20世紀二三十年代,沙龍在中國便不是新鮮物事了。上海、北平、南京、杭州、蘇州各地均有類似的沙龍組織召開,只不過有的比較正式,按期舉行,而有的只舉辦一兩次后就不了了之。在上海和北平,先后有曾孟樸、邵洵美、徐仲年、曾今可、聞一多、徐志摩等人倡議并組織過沙龍活動。本節(jié)將對專章之外的沙龍做一簡單梳理。
沙龍在上海主要以書店、茶樓、咖啡館中的聚會形式舉行。以書店為沙龍活動空間的有曾樸的真美善書店、邵洵美的金屋書店[35],這兩個書店都是沙龍主人自己出資經(jīng)營的,可以說是曾邵兩人建構(gòu)“沙龍-出版”體系的重要平臺,除此而外,值得一提的是內(nèi)山書店。與前面兩個書店不同,內(nèi)山書店的老板內(nèi)山完造并非文人,而是一個地道的商人。這家書店之所以重要,是于此處自然形成了一個“文藝漫談會”。魯迅以及一群日本文學愛好者經(jīng)常在此聚會談天。
內(nèi)山書店因為魯迅的關(guān)系而聲名遐邇,其實早在魯迅與內(nèi)山完造結(jié)識之前,內(nèi)山書店于1923年就設(shè)立了文藝漫談會,并出版刊物《萬華鏡》。20年代后期,內(nèi)山書店已經(jīng)成為上海文化人的一個公共活動空間。內(nèi)山完造夫婦和上海文化圈往來密切,留日歸國的文化人常常光臨內(nèi)山書店。曾樸、邵洵美沙龍重要成員之傅彥長在日記中記載了多次到內(nèi)山書店購書會友的活動,比如1927年6月12日記載:“午后三時到內(nèi)山書店,遇鶴見輔、田漢、王獨清、鄭伯奇、陳抱一、塚本助太郎、歐陽予倩?!?span >[36]提到了多位創(chuàng)造社文人。
1926年日本作家谷崎潤一郎來華,和內(nèi)山書店接觸頻繁,在后來的游記中他回憶內(nèi)山書店的情況:
過了幾天,M君將我?guī)У轿挥诒彼拇钒⑷鹄锏膬?nèi)山書店。據(jù)說這家書店是除了滿洲以外中國最大的日本書店。說到老板,是一個很有朝氣,明白事理,而且很有意思的人物。店的最里面,在火爐邊擺著長椅和桌子,來買書的顧客可以坐在那兒喝茶聊天,——想來這家書店似乎成了愛書人聚集的場所。我就在那兒一邊喝著茶,一邊聽著老板介紹中國青年的現(xiàn)狀。[37]
谷崎潤一郎是20世紀初日本知名的唯美主義作家,此番來滬,受到國內(nèi)文藝家的熱烈歡迎。內(nèi)山書店特地為其召開了一個中國作家見面會。郭沫若、謝六逸、田漢、歐陽予倩、方光燾、徐蔚南、唐越石等都出席了見面會。[38]以此為契機,上海部分文藝界人士隨后發(fā)起了一個“文藝消寒會”的活動。1926年1月29日,“文藝消寒會”在新少年影片公司舉行。在此之前的1月27日和1月28日,《申報》接連發(fā)布活動預告。宣稱屆時將會“舉行聚餐,籍聯(lián)情誼,公宴畫家,大鼓家,京戲家,昆劇家,電影家等”,客人“則為德菱女士及谷崎潤一郎君,并有劍舞、京戲、昆曲、大鼓等余興”[39]。并列出了發(fā)起人名單:田漢、歐陽予倩、張若谷、葉鼎洛、傅彥長、周佛海、左舜生、唐有壬、黎錦暉、郭沫若、唐琳、謝六逸、方光燾等文藝家。從這一流派紛呈、身份多樣的發(fā)起人名單可以看出,這個“文藝消寒會”頗類似于我們今天的“文藝聯(lián)歡會”,也可以說更接近于傳統(tǒng)文人的“雅集”,和本書所定義的沙龍有較大差距。[40]然而經(jīng)常于內(nèi)山書店舉辦的“文學漫談會”,卻是個文學小圈子的定時沙龍。據(jù)王映霞回憶,郁達夫當年經(jīng)常和她去內(nèi)山書店買書、座談。[41]和魯迅一樣,郁達夫的書信也往往由內(nèi)山書店中轉(zhuǎn)。[42]
而當魯迅成為常客之后,內(nèi)山書店的漫談便更加知名。內(nèi)山書店的漫談已經(jīng)成了魯迅的一個習慣。魯迅日記中多次記載了到內(nèi)山書店漫談的信息,在給日本友人的書信中也常提及此會。1933年的魯迅,基本上就是在家讀書閱報寫文章,對于此種處境下的魯迅而言,內(nèi)山書店作為一個值得信任的公共文化空間,便顯得尤為重要和難得。因此,這段時期,魯迅非常高頻率地往返于家和內(nèi)山書店之間。幾乎每天都去,隔天一去都覺得“有些掃興”。久而久之,內(nèi)山書店與魯迅之間便形成了一種“雙贏”的關(guān)系。而一些文學青年去內(nèi)山書店,不僅為了座談,也有為了看魯迅的念頭在內(nèi)。趙家璧回憶:“那時(1934年),我常去內(nèi)山書店,有時為了去看望魯迅先生?!?span >[43]某種程度上,內(nèi)山書店分享了魯迅、郁達夫等文學家的聲名,此處的文學座談也因此成了魯迅、郁達夫圈子的社交空間。
除了書店,茶樓在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也是重要的聚談之所,其中最為著名的是“新雅”茶樓。關(guān)于新雅聚談的史料非常的多。魯迅日記就時有記載。1930年2月1日:“大江書店招餐于新雅茶店,晚與雪峰同往,同席為傅東華、施復亮、汪馥泉、沈端先、馮三昧、陳望道、郭昭熙等。”[44]1933年2月24日:“午楊杏佛邀往新雅午餐,及林語堂、李濟之?!?span >[45]魯迅去新雅多是受友人邀約,次數(shù)并不多。典型的新雅茶樓“死忠粉”要屬林微音。也是邵洵美沙龍一員的林微音是新雅茶樓的常客,他專門寫過一篇文章介紹新雅的經(jīng)營狀況:“它的早茶是從十一點鐘開始。去那里喝早茶的,除了一班老客人以外,有在什么地方消磨了他的全夜而面現(xiàn)倦容的人。從維納斯來的就有一些[……]下午茶是從四點到七點,而在四點與六點之間是它的最高點[……]”[46]除了營業(yè)情況,林微音還詳細記錄了文人在新雅的聚談情形。由林微音的文章可知,常去新雅酒樓的文人有傅彥長、崔萬秋、黑嬰、張資平、邵洵美、葉靈風、劉吶鷗、高明、杜衡、施蟄存、穆時英、韓侍桁等。這些人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曾樸、邵洵美沙龍中的成員。至于邵洵美本人,也是經(jīng)常光顧,盛佩玉回憶說:“新雅茶室在北四川路上,文人雅興,每天在此喝茶、談文,一坐就是幾個鐘頭。洵美也是座上客,他不嫌路遠常去相訪,但又不能總將妻子丟在家里,所以幾次邀我一同去,果然諸位名家都在品茗?!?span >[47]傅彥長在紀念曾樸的文章中也提到:“民國十七年,在我們這一群人里,還有每星期日到某某茶室去吃午時茶點的風氣。這風氣直到民國十八年九月十五日才宣告結(jié)束。我們這一群人在那時都有吃了東西之后去批評,批評之后又去吃東西的興致?!?span >[48]“我們這一群人”即曾、邵沙龍的??蛷埲艄?、傅彥長、朱應鵬等人,而此處的“某某”茶室即“新雅”。左翼作家也有光顧新雅的,如周揚、曹聚仁,用曹聚仁的話說:“北四川路橫濱橋,有一家新雅酒樓[……]文化界熟朋友,在那兒孵大的頗有其人?!?span >[49]新雅酒樓的客人比較復雜,老文人,新作家,革命的,不革命的,都列席其中,因此處沙龍成員多而流派紛呈,有人稱其為“‘馬路文人’的俱樂部”[50],也有人直接將其命名為“無聊者的沙龍”。來看一則史料:
[……](張若谷)同時又給我介紹認識許多的朋友:同他聯(lián)合戰(zhàn)線的朱應鵬同傅彥長、還有文藝界的戰(zhàn)士邵洵美盧夢殊梁得所徐蔚南查士元汪倜然黃震遐周大融魯少飛[……]我們每逢星期日,大家總是不約而同的從老遠地方趕到北四川路虬江路轉(zhuǎn)角的“新雅”,那里我們稱為無聊者的“沙龍”Salon,是星期茶會的所在。在里面從早上八九點起一壺清茶,二碟點心,談天說地,一直到鐘鳴十二下,方才各自打道回府,這樣的境遇,給我不少的興奮,使我自然地傾向著文學。[51]
將新雅茶會稱作“無聊者的沙龍”,一方面是調(diào)侃,一方面也是實情,經(jīng)常到新雅聚談的文人,也大多對私人沙龍和咖啡座談十分感興趣,比如這位作者鳥衣先生是張若谷的朋友,同時也是邵洵美沙龍???。
除了書店、茶樓,在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咖啡館作為一個嶄新的都市消費空間開始興起并流行。這些咖啡店主要分布于法租界和日租界內(nèi),老板多為西洋人和日本人。[52]因為環(huán)境幽雅,充滿了異國情調(diào)和都市時髦氣息,幾個時興的咖啡館吸引了一批熱衷異國情調(diào)和都會文藝的青年文人,久之,形成了一個文學小沙龍。這個小圈子文人對坐咖啡館十分熱衷,他們并且在《申報·藝術(shù)界》副刊上主持了一個“咖啡座”的欄目,專門登載與咖啡及咖啡座談相關(guān)的文章。
張若谷是“咖啡座”專欄的長期撰稿人,發(fā)表在此的文章,后來結(jié)集成冊,名字直接叫做《咖啡座談》。在《咖啡座談》序言里張交代了身邊愛坐咖啡館的一幫朋友,他們是朱應鵬、傅彥長、邵洵美、徐蔚南、葉秋原、周大融、黃震遐、曾樸、曾虛白等人。這些人的生活狀態(tài)是這樣的:“大家一到黃昏,就會不約而同地踏進幾家我們坐慣的咖啡館,一壁喝著濃厚香醇的咖啡以助興,一壁低聲輕語訴談衷曲。”[53]而在黃震遐的筆下,“小小的咖啡店充滿了玫瑰之色,芬馥而濃烈的咖啡之味博達四座,這種別致的法國藝術(shù)空氣,在上海已經(jīng)漸漸的興起了……咖啡座不但是近代都會生活中的一種點綴品,也不只是一個幽會聚談的好地方,她的最大的效益,就是影響到近代的文學作品中”[54]。把坐咖啡館視作“別致的法國藝術(shù)空氣”,顯然針對的主要是法國沙龍式的“幽會聚談”而非單純的消費。
張若谷在文章中則更加詳細地記錄了他們這群文藝青年咖啡座談的情形:
上海霞飛路的“巴爾干”為俄國人所設(shè),這是我們在上海幾家珈琲店中最愛坐的一家。我們一群,雖然都是自稱為無產(chǎn)階級,上海最貴族的Marcel與Fedral二家,倒也進去喝過珈琲。但是印象最好的,還是這座亞洲的“巴爾干”半島。記得在今年四月一日的下午,傅彥長,田漢,朱應鵬與我,在那里坐過整個半天。我們每人面前放著一大杯的華沙珈琲……大家說說笑笑,從“片萊希基”談到文學藝術(shù)。時事、要人、民族、世界……各種問題上去。[55]
霞飛路的“巴爾干”,還有最貴族的“Marcel”和“Federal”,張若谷寫來如數(shù)家珍,洋洋得意之態(tài)躍然紙上。據(jù)張若谷自白,他推廣咖啡店基于三個理由。一是他認為咖啡是都會沉悶生活中的一種刺激和興奮劑,且是文藝家靈感的助長物,是都會生活的象征。其次是座談。在一篇文章中,張若谷進一步指出咖啡座談作為都會公共領(lǐng)域可以讓人們交流思想與智慧。這也是張若谷推介咖啡館的最主要原因。都會公共空間在傳統(tǒng)中國顯然是匱乏的,雖然茶館也承擔了一定的公共空間的功能,但茶館里常有販夫走卒的身影,吵鬧而紊亂,顯然不是這些趣味西化的“西裝少年”的理想去處??Х瑞^干凈、優(yōu)雅,正適合閑談。反諷的是,除了俄國人開的咖啡店,日本人和西洋人開的比較貴族的咖啡店對中國人大多態(tài)度不好,且價格昂貴,不是他們所能消費得起的。于是,熱衷推廣者遭到了商家的拒絕和冷落。在這個背景之下,邵洵美和曾樸的固定沙龍便顯得十分珍貴和奢侈了。張若谷自己也無奈地感慨:“所以有時我們寧愿多化幾個車錢,老遠趕到朋友家里去談話,旁邊燒起幾杯咖啡來助長話興,消磨光陰?!?span >[56]可以發(fā)現(xiàn),茶樓、咖啡館和私人沙龍之間有著很多交集,熱衷沙龍的文人往往同時也熱衷去茶樓和咖啡館。大體而言,有財力的選擇在家舉辦定期沙龍,經(jīng)濟實力不夠的則選擇間或到公共空間小聚。第三是咖啡店有女侍提供周到的服務,這在當時的上海還屬于大膽新鮮事。在這一點上,田漢也是張若谷的同道中人,創(chuàng)辦南國書店時,田漢便打算同時附設(shè)一個咖啡店,并在《申報·藝術(shù)界》上刊登招股廣告,文中有“訓練懂文學趣味的女侍,使顧客既得好書,復得清談小飲之樂”的說法。
在順應并推廣咖啡館潮流之際,與咖啡有關(guān)的文藝作品,也隨之成了張若谷等人關(guān)注的焦點。比如張若谷推介郁達夫的翻譯小說《一女侍》。對它的關(guān)注不在于小說本身的藝術(shù)性,而在于這是一個發(fā)生在咖啡館的故事?!兑慌獭肥怯骷覇讨巍つ柕淖髌?,刊于1927年第18卷第8號的《小說月報》上。張的“廣告詞”是:“在這幾天的上海正鬧著咖啡店潮流的當兒,凡有咖啡趣味者及一般喜歡享受異國情調(diào)的文學者,都應該咀嚼這篇可歌泣的生動的故事?!?span >[57]在張若谷那里,似乎咖啡館天生的就是文藝故事發(fā)生地。這篇文字末尾,張甚至署了“從靜安寺路Federal咖啡店回后寫完”的附言。而歐美作家Jean Moreas、Theophile Gantier、Maxime Rode、George Moore也因?qū)戇^與咖啡館有關(guān)的作品或經(jīng)常坐咖啡館而被張若谷大力推介。[58]此外,張若谷對俄國詩壇的“咖啡店時代”也很向往,也做了介紹。
除了這群文學青年,上海藝術(shù)界尤其是從歐美留學回國的畫家們對坐咖啡館也十分熱衷。倪貽德在《藝苑交游記》中提到一位叫陳宏的青年畫家,“他在作畫之外,唯一的消遣便是飲咖啡”,“他為了要過他的咖啡癮,每天非去坐一兩鐘點不可的,有時也邀了友人去坐談大半天”[59]。值得注意的是,左翼作家對咖啡館也有著類似的熱情。用葉中強先生的話說:“在20世紀20年代末和30年代,上海的咖啡館不僅在生產(chǎn)五光十色的異域想象和‘現(xiàn)代生活’,亦在孵育激進的革命話語?!?span >[60]這也就是被魯迅譏為“革命咖啡店”的現(xiàn)象。1928年8月8日,《申報·藝術(shù)界》刊登了一則“上??Х取钡膹V告:“[……]但是讀者們,我卻發(fā)現(xiàn)了這樣一家我們所理想的樂園,我一共去了兩次,我在那里遇見了我們今日文藝界上的名人,龔冰廬,魯迅,郁達夫等。并且認識了孟超,潘漢年,葉靈鳳等,他們有的在那里高談著他們的主張,有的在那里默默沉思,我在那里領(lǐng)會到不少教益呢?!?span >[61]這則廣告作者乃化名,很可能是主持這個《咖啡座談》欄目的張若谷寫的。雖然廣告里提到的魯迅和郁達夫并沒有光顧這家“上??Х取?,[62]部分左翼文化人熱衷咖啡館確是事實。而位于公共租界的公咖咖啡館,在20年代末甚至成了“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的搖籃。據(jù)夏衍回憶,1929年10月中國共產(chǎn)黨召開的“左聯(lián)”第一次籌備會議,即在公咖咖啡店二樓舉行,[63]之后籌備會還曾在此舉行。至于魯迅,后來也開始踏足咖啡館,雖然他不喝咖啡喝綠茶。1930年2月16日,《魯迅日記》載“午后同柔石、雪峰出街飲咖啡”即指此事。而田漢、馮乃超兩人對咖啡尤為熱衷,他們甚至都有開咖啡館的計劃。左翼人士選擇在咖啡館集會,和張若谷等人對咖啡館的推介當然出于不同的目的,左翼作家更多的是考慮安全因素,位于租界內(nèi)的咖啡館,和大革命之前的法國沙龍類似,以自己殖民地的羽翼掩護著旨在推翻殖民的左翼作家的聚集。然而隨著次數(shù)的增多,光顧咖啡館的革命者由一開始僅僅出于選擇一個安全的公共場所的考慮而逐漸轉(zhuǎn)向關(guān)注咖啡館本身的消費特色和娛樂休閑方式?!案锩钡木o張感逐漸被咖啡館的休閑感替代?!Х瑞^作為一個時髦新異的都會消費空間,和文化、政治的密切關(guān)聯(lián),也讓它成為一個特殊的“城市共同體”(此乃葉中強先生提出的概念),即游離出“文派”“立場”“主義”“新舊”界分的新的都會空間,其間也折射出當年上海文人曖昧復雜的心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