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 序
羅蘭·巴爾特(1915—1980)是已故法蘭西學院講座教授,法國當代著名文學思想家和理論家,結構主義運動主要代表者之一,并被學界公認為法國文學符號學和法國新批評的創(chuàng)始人。其一生經歷可大致劃分為三個階段:媒體文化評論期(1947—1962)、高等研究院教學期(1962—1976)以及法蘭西學院講座教授期(1976—1980)。作者故世后留下了5卷本全集約6 000頁和3卷本講演錄近千頁。這7 000頁的文稿,表現出了作者在文學、文化研究和人文科學諸領域內的卓越藝術品鑒力和理論想象力,因此可當之無愧為當代西方影響最大的文學思想家之一。時至今日,在西方人文學內最稱活躍的文學理論及批評領域,巴爾特的學術影響力仍然是其他文學批評家和理論家難以企及的。
1980年春,當代法國兩位文學理論大師羅蘭·巴爾特和保羅·薩特于三周之內相繼謝世,標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法國乃至西方兩大文學思潮——結構主義和存在主義的終結。4月中旬薩特出殯時,數萬人隨棺送行,場面壯觀;而3月下旬巴爾特在居住地Urt小墓園下葬時,僅有百十位朋友學生送別(包括格雷馬斯和??疲扇硕际歉前莸臒釔壅吆脱芯空?,而彼此的文學實踐方式非常不同,最后是薩特得以安息在巴黎著名的Montparnasse墓地內福樓拜墓穴附近。薩特是雅俗共賞的社會名流,巴爾特則僅能享譽學界。
1976年,巴爾特以其欠缺研究生資歷的背景(據說20世紀50年代末列維-斯特勞斯還曾否定過巴爾特參加研究生論文計劃的資格),在福科推薦下,得以破格進入最高學府法蘭西學院。1977年1月,挽臂隨其步入就職講演大廳的是他的母親。8個月后,與其廝守一生的母親故世,巴爾特頓失精神依持。在一次傷不致死的車禍后,1980年,時當盛年的巴爾特,竟“自愿”隨母而去,留下了有關其死前真實心跡和其未了(小說)寫作遺愿之謎。去世前兩個月,他剛完成其最后一部講演稿文本《小說的準備》,這也是他交付法蘭西學院及留給世人的最后一部作品。而他的第一本書《寫作的零度》,則是他結束6年療養(yǎng)院讀書生活后,對飽受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屈辱的法國文壇所做的第一次“個人文學立場宣言”。這份文學宣言書是直接針對他所景仰的薩特同時期發(fā)表的另一份文學宣言書《什么是文學?》的。結果,30年間,沒有進入過作為法國智慧資歷象征的“高等師范學院”的巴爾特,卻逐漸在文學學術思想界取代了薩特的影響力,后者不僅曾為“高師”哲學系高材生,并且日后成為法國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首屈一指的哲學家。如今,薩特的社會知名度仍然遠遠大于巴爾特,而后者的學術思想遺產的理論價值則明顯超過了前者。不過應當說,兩人各為20世紀文學思想留下了一份巨大的精神遺產。
如果說列夫·托爾斯泰是19世紀“文學思想”的一面鏡子,我們不妨說羅蘭·巴爾特是20世紀“文學思想”的一面鏡子(請參閱附論《羅蘭·巴爾特:當代西方文學思想的一面鏡子》)。歐洲兩個世紀以來的社會文化內容和形成條件變遷甚巨,“文學思想”的意涵也各有不同。文學之“思想”不再專指作品的內容(其價值和意義須參照時代文化和社會整體的演變來確定),而需特別指“文學性話語”之“構成機制”(形式結構)。對于20世紀特別是戰(zhàn)后的環(huán)境而言,“文學實踐”的重心或主體已大幅度地轉移到批評和理論方面,“文學思想”從而進一步相關于文學實踐和文學思想的環(huán)境、條件和目的等方面。后者遂與文學的“形式”(能指)研究靠近,而與作為文學實踐“材料”(素材)的內容(“所指”)研究疏遠。而在當代西方一切文學批評和文學理論領域,處于文學科學派和文學哲學派中間,并處于理論探索和作品分析中間的羅蘭·巴爾特文學符號學,遂具有最能代表當代“文學思想”的資格。巴爾特的文學結構主義的影響和意義,也就因此既不限于戰(zhàn)后的法國,也不限于文學理論界,而可擴展至以廣義“文學”為標志的一般西方思想界了。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編選的這套“羅蘭·巴爾特文集”,目前包括10卷12部作品,它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羅蘭·巴爾特文學思想的基本面貌。由于版權問題,出版社目前尚不能將他的其他一些重要作品一一收入。[1]關心巴爾特文學思想和理論的讀者,當然可以參照國內其他巴爾特譯著,以擴大對作者思想學術的更全面了解。此外,文集還精選了菲利普·羅歇(Philippe Roger)的著名巴爾特評傳:《羅蘭·巴爾特傳》(1985),作為本文集的附卷。
現將文集目前所收卷目及中譯者列示于下:
1.寫作的零度(1953)·新文學批評論文集(1972)·法蘭西學院就職講演(1977):李幼蒸
2.米什萊(1954):張祖建
3.文藝批評文集(1964):張智庭(懷宇)
4.埃菲爾鐵塔(1964):李幼蒸
5.符號學原理(1964):李幼蒸
6.符號學歷險(1985):李幼蒸
7.羅蘭·巴爾特自述(1976):張智庭
8.如何共同生活(講演集1)(2002):張智庭
9.中性(講演集2)(2002):張祖建
10.小說的準備(講演集3):李幼蒸
附卷:羅蘭·巴爾特傳:張祖建
講演集是在法國巴爾特專家埃里克·馬蒂(Eric Marty)主持下根據作者的手寫稿和錄音帶,費時多年編輯而成的。這三部由講演稿編成的著作與已經出版的5卷本全集中的內容和形式都有所不同,翻譯的難度也相對大一些。由于法文符號學和文學批評用語抽象,不易安排法中術語的準確對譯,各位譯者的理解和處理也就不盡相同,所以這部文集的術語并不強求全部統(tǒng)一,生僻語詞則附以原文和適當說明。本文集大致涉及羅蘭·巴爾特著作內容中以下五個主要方面:文本理論、符號學理論、作品批評、文化批評、講演集。關于各卷內容概要和背景介紹,請參見各卷譯者序或譯后記。
在組織翻譯這套文集時,出版社和譯者曾多方設法邀約適當人選共同參與譯事,但最后能夠投入文集翻譯工作的目前僅為我們三人。張智庭先生(筆名懷宇)和張祖建先生都是法語專家。張智庭先生為國內最早從事巴爾特研究和翻譯的學者之一,且已有不少相關譯作出版。早在1988年初的“京津地區(qū)符號學座談會”上,張智庭先生對法國符號學的獨到見解即已引起我的注意,其后他陸續(xù)出版了不少巴爾特譯著。張祖建先生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法語文學系,后在美國獲語言學博士學位,長期在法國和美國任教至今,并有多種理論性譯著出版。我本人在法語修養(yǎng)上本來是最無資格處理文學性較強的翻譯工作的,最后決定勉為其難,也有主客觀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我固然希望有機會將自己的幾篇巴爾特舊譯納入文集,但更為主要的動力則源自我本人多年來對作者理論和思想方式的偏愛。大約30年前,當我從一本包含20篇結構主義文章的選集中挑選了巴爾特的《歷史的話語》這一篇譯出以來,他的思想即成為我研究結構主義和符號學的主要“引線”之一。在比較熟悉哲學性理論話語之后,1977年下半年,我發(fā)現了將具體性和抽象性有機結合在一起的結構主義思維方式。而結構主義之中,又以巴爾特的文學符號學最具有普遍的啟示性意義。這種認知當然也與我那時開始研習電影符號學的經驗有關。我大約是于20世紀70年代末同時將巴爾特的文學符號學和克里斯丁·麥茨、艾柯等人的電影符號學納入我的研究視野的。1984年回國后,在進行預定的哲學本業(yè)著譯計劃的同時,我竟在學術出版極其困難的條件下,迫不及待地自行編選翻譯了那本國內(包括港、澳、臺)最早出版的巴爾特文學理論文集,雖然我明知他的思想方式不僅不易為當時長期與世界思想脫節(jié)的國內文學理論界主流所了解,也并不易為海外主要熟悉英美文學批評的中國學人所了解。結果兩年來在多家出版社連續(xù)碰壁,拖延再三之后,才于1988年由三聯書店出版(這要感謝當時剛設立的“世界與中國”叢書計劃,該叢書還把我當時無法在電影界出版的一部電影符號學譯文集收入)。這次在將幾篇舊譯納入本文集時,也趁便對原先比較粗糙的譯文進行了改進和訂正。我之所以決定承擔巴爾特最后之作《小說的準備》的譯事工作,一方面是“從感情上”了結我和作者的一段(一相情愿的)“文字緣”,即有意承擔下來他的第一部和最后一部書的譯事,另一方面也想“參與體驗”一段作者在母親去世后心情極度灰暗的最后日子里所完成的最后一次“美學歷程”。我自己雖然是“不可救藥的”理性主義者,但文學趣味始終是兼及現實主義和唯美主義這兩個方向的。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在“列維-斯特勞斯文集”之后決定出版另一位法國結構主義思想家的文集,周蔚華總編、徐莉副總編、人文分社司馬蘭社長,表現了對新型人文理論的積極關注態(tài)度,令人欣慰。本文集策劃編輯李顏女士在選題和編輯方面發(fā)揮了重要的判斷和組織作用。責任編輯姜穎昳女士、翟江虹女士、李學偉先生等在審校稿件方面盡心負責,對于譯文差誤亦多所更正。對于出版社同仁這種熱心支持學術出版的敬業(yè)精神,我和其他兩位譯者均表感佩。
最后,我在此對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再次約請我擔任一部結構主義文集總序的撰寫人一事表示謝意。這不僅是對我的學術工作的信任,也為我提供了再一次深入研習羅蘭·巴爾特思想和理論的機會。巴爾特文學思想與我們的文學經驗之間存在著多層次的距離。為了向讀者多提供一些背景參考,我特撰寫了“附論”一文載于書后,聊備有興趣的讀者參閱。評論不妥之處,尚期不吝教正。
李幼蒸 (國際符號學學會副會長)
2007年3月于美國舊金山灣區(qū)
注釋
[1]在“10卷12部作品”之后,已經獲得版權的巴爾特作品有:《薩德·傅立葉·羅猶拉》(1971)、《明室》(1979)、《中國行日記》(1974)、《哀悼日記》(1977—1979)、《偶遇瑣記·作家索萊爾斯》、《戀人絮語》(1974—1976),并有附卷《羅蘭·巴爾特最后的日子》(HervéAlgalarrondo著)?!幷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