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生命的贊歌,無聲的歡樂

一生必讀的隨筆美文大全集 作者:水中魚,廖浠鵬 著


第二章 生命的贊歌,無聲的歡樂

人生的真諦

【美國】亞歷山大·辛德勒 史蘭亭 譯

必讀理由 什么是人生,什么是人生的真諦,這是人類一直探討的問題。生命本是一段旅程,又何必太執(zhí)著,而忽略了沿途的風景。本文以其樂觀積極的基調(diào),陽光質(zhì)樸的語言,感染眾多讀者。

人生的藝術,只在于進退適時、取舍得當。因為生活本身即是一種悖論:一方面,它讓我們依戀生活的饋贈;另一方面,又注定了我們對這些禮物的最終棄絕。正如先師們所說:人生一世,緊握雙拳而來,平攤雙手而去。

最近的一件事又啟發(fā)了我。一天早上,我住在醫(yī)院,得去對面病區(qū)接受幾個輔助檢查,于是我坐輪椅穿過一個院落。一出病房,迎面的陽光震撼了我的整個身心,我所有的感受只有太陽的光輝。多么美好的陽光啊——那樣溫煦,那樣明亮,那樣輝煌!我留神看了看,是否還有人欣然沉醉于這金光燦爛之中?沒有,人人都來去匆匆。我想到了自己平時也是如此,總是沉湎于日常事物之中,而對大自然出現(xiàn)的勝景則全然無動于衷。

這一經(jīng)歷所導致的頓悟,其實與這經(jīng)歷本身一樣,是極普通的:生活的饋贈是珍貴的,只是我們對比留心甚少。由此可知,人生真諦的要旨之一,乃是告誡我們不要只是忙忙碌碌,以致忽視了生活的可嘆可敬之處。虔誠地等待每一個黎明吧!擁抱每一個小時,抓住寶貴的每一分鐘。

執(zhí)著地對待生活,緊緊地把握生活,但又不能抓得過死,松不開手。人生這枚硬幣,其反面正是那悖論的另一要旨:我們必須接受“失去”,學會怎樣松開手。

這種教誨確實不易接受。尤其當我們正年輕的時候,滿以為這個世界會聽從我們的使喚,滿以為我們用全身心的投入所追求的事業(yè)一定會成功。而生活的現(xiàn)實仍是按部就班地走到我們面前——于是,這第二條真理雖是緩慢的,但也是確鑿無疑地顯現(xiàn)出來。

我們在經(jīng)受“失去”中逐漸成長,經(jīng)過人生的每一個階段,我們只是在失去娘胎的保護才來到這個世界上,開始獨立地生活;而后又要進入一系列的學校中學習,離開父母和充滿童年回憶的家庭;結了婚,有了孩子,等孩子長大了,又只能看著他們遠走高飛。我們要面臨雙親的謝世和配偶的亡故;面對自己經(jīng)歷的逐漸衰退;最后,我們要面對不可避免的自身死亡——我們過去的一切生活、生活中的一切夢都將化為烏有!

但是,我們?yōu)楹我挤谏畹倪@種自相矛盾的要求呢?

明明知道不能將美永久保持,可我們?yōu)楹我炀兔篮玫氖挛??我們知道自己所愛的人早已不可企及,可為何要讓自己的心充滿愛戀?要解開這種悖論,必須尋求一種更為寬闊的視野,透過通往永恒的窗口來審度我們?nèi)松?。一旦如此,我們即可醒悟:盡管生命有限,而我們早世上的“作為”卻為之織就了永恒的圖景。我們建造的東西將會留存久遠,我們自身也將通過它們得以久遠地生存。我們所造就的美,不會隨我們的湮沒而泯滅。我們的雙手會枯萎,我們的肉體會消亡,然而我們所創(chuàng)造的真、善、美則將與時間同在、永存而不朽。這是創(chuàng)造的永恒,也是人生的真諦。

心靈感悟

人生的真諦即“隨”:隨不是隨便,而是順其自然,不躁進,不過度、不強求;隨不是隨便,而是把握機緣,不悲觀、不慌亂、不忘形;隨不是隨便,而是一種自在的把握,在若有若無之間,把握住萬物的根本。

生命的召喚

【美國】惠特曼 傅浩 譯

必讀理由 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影響很大,好的抑或壞的方面都是如此。惠特曼從哲學的角度思考,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應當珍惜自己熱愛生活,那樣你才會感染別人,也才會得到別人的分享。

作者簡介

惠特曼(1819—1892),美國詩人、人文主義者,其代表作品是詩集《草葉集》。

人生和愛情一樣,不會自己滋長,必須先給予而后才有發(fā)展。給予越多,生命便越豐富。

人能成全他人,也能毀棄他人?;ハ鄮椭苁谷藠^發(fā)向上,互相抱怨會使人退縮不前。人與人之間的這種影響,就像陽光與寒霜對田野的影響一樣。每個人都隨時發(fā)出一種呼喚,促使別人榮辱毀譽、生死成敗。

一位作家曾把人生比做蜘蛛網(wǎng)。他說:“我們生活在世界上,對他人的熱愛、憎恨或冷漠,就像抖動一個大蜘蛛網(wǎng)。我影響他人,他人又影響他人。巨網(wǎng)振動,輾轉(zhuǎn)波及,不知何處止、何時休。”

有些人專會鼓吹人生沒有意義、沒有希望。他們的言行使人放棄、退縮或屈服。這些人之所以如此,可能是因為自己受了委屈或遇到不幸;但不論原因如何,他們孤僻冷淡,使夢想幻滅、希望成灰、歡樂失色。他們尖酸刻薄,使禮物失值、成績無光、信心瓦解,留下來的只是恐懼。

這種人使人覺得沒有辦法應付人生,從而灰心喪氣、自慚形穢、驚慌失措。而我們可能又會將這種情緒傳染給別人。因為我們受了委屈,一定要向人訴苦。

但是那些生性爽朗,鼓勵別人奮發(fā),令人難以忘懷的人又怎樣呢?和這些人在一起,會感到朝氣蓬勃、充滿信心,他們使我們表現(xiàn)才能、發(fā)揮潛力、有所作為。

我們誰不愿像他們,使別人的生命之火燃燒?最重要的是先要弄清自己是否熱愛生命,是否具有活力。熱愛生命的人才能與他人分享。不要按捺住自己的熱情,應該拿出來為別人打通幸福的道路。

我們珍惜自己的生命,但也應該同樣尊重別人的意志。我們應當了解別人的生活和理想與我們不同,應當傾聽別人的訴說,找出他們的長處,給他們表現(xiàn)的機會,并讓它繼續(xù)生長。任何生物都要生長。生長是生命的過程——生命是棵生長著的樹,不是毫無生機的雕像。

是的,人的一生非常曲折,甚至艱辛。但前途無窮,富有生機,充滿機會。那些有希望的人都不是怨天尤人的人。

珍惜自己的生命活力,便也使他人分享了你的活力。有給予,必有報答。人生和愛情一樣,不會自己滋長,必須先給予而后才有發(fā)展。給予越多,生命便越豐富。

心靈感悟

每個生命都不是獨立存在的,在人生這個蜘蛛網(wǎng)上,他人生命的善意與溫度時時影響著我們,我們的也一樣。用自己的行為去影響別人,給人以奮進的力量,這是一種生命的召喚。

要使生命越來越豐富,就要懂得給予。給予,是最大的回報。你所能給予別人的越多,你生命中所擁有的也就越多。這樣你才不會成為一個吝嗇而貧窮的人,才不會產(chǎn)生一種恐懼:“我或許會失去越來越貧瘠的生命?!?/p>

生命的五種恩賜

【美國】馬克·吐溫 葉冬心 譯

必讀理由 何為生命中最珍貴的,何為我們最應值得珍惜的,我們一直在尋找最終的答案。馬克·吐溫將以輕松快樂的筆觸,幫你解答關于人生的這些深奧的哲學問題。

作者簡介

馬克·吐溫(1835—1910),美國現(xiàn)實主義作家。著有《湯姆·索耶歷險記》《哈克貝里·費恩歷險記》等。

在生命的黎明時分,一位仁慈的仙女帶著她的籃子跑來,對少年說:“這些都是禮物,挑一樣吧,把其余的留下。小心些,作出明智的抉擇!因為,這些禮物當中只有一樣是寶貴的。”

禮物有五種:名望,愛情,財富,歡樂,死亡。少年迫不及待地說:“無需考慮了?!彼暨x了歡樂。

他踏進社會,尋歡作樂,沉湎其中。可是,每一次歡樂到頭來都是短暫、沮喪、虛妄的。它們在行將消逝時都嘲笑他。最后,他說:“這些年我都白過了。假如我能重新挑選,我一定會作出明智的選擇。”

仙女出現(xiàn)了,說:“還剩四樣禮物。再挑一次吧!哦,記住——光陰似箭。這些禮物當中只有一樣是最寶貴的。”

這個男人沉思良久,然后挑選了愛情。他沒有覺察到,仙女的眼里涌出了淚花。

好多好多年以后,這個男人坐在一間空屋里守著一口棺材。他喃喃自忖道:“她們一個個拋下我走了。如今,她——最親密的,最后一個——躺在這兒了。一陣陣孤寂朝我襲來。為了那個滑頭商人——愛情——賣給我的每小時歡娛,我付出了同樣多個小時的悲傷。我從心底里詛咒它呀!”

“重新挑吧,”仙女道,“歲月無疑把你教聰明了。還剩三樣禮物。記住——他們當中只有一樣是有價值的,小心選擇。”

這個男人沉吟良久,然后挑了名望。仙女嘆了口氣,揚長而去。

好些年過去后,仙女又回來了。她站在那個在暮色中獨坐冥想的男人身后。她明白他的心思:“我名揚全球,有口皆碑。對我來說,雖有一時之喜,但畢竟轉(zhuǎn)瞬即逝!接踵而來的是忌妒、誹謗、中傷、嫉恨、迫害,然后便是嘲笑,這是收場的開端;一切的末了,則是憐憫,它是名望的葬禮。哦,出名的辛酸和悲傷??!聲名卓著時遭人唾罵,名聲狼藉時受人輕蔑和憐憫。”

“再挑吧,”這是仙女的聲音,“還剩兩樣禮物。別絕望!從一開始起,便只有一樣東西是寶貴的。它還在這兒呢!”

“財富——即是權力,我真是瞎了眼呀!”那個男人說道,“現(xiàn)在,生命終于變得有價值了。我要揮金如土,大肆炫耀。那些慣于嘲笑和蔑視我的人將匍匐在我腳前的污泥中。我要用他們的忌妒來喂飽我饑餓的心靈。我要享受一切奢華、一切快樂,以及精神上的一切陶醉、肉體上的一切滿足。這個肉體人們都視為珍寶。我要買,買!遵從,崇敬——一個庸碌的人間商場所能提供的人生種種虛榮享受。我已經(jīng)失去了許多時間,在這之前,都作了糊涂的選擇。那時我懵然無知,盡挑那些貌似最好的東西。”

短暫的三年過去了。一天,那個男人在一間簡陋的頂樓里瑟瑟直抖。他憔悴,蒼白,雙眼凹陷,衣衫襤褸。他一邊咬嚼一塊干面包皮,一邊嘀咕道:“為了那種種卑劣的事端和鍍金的謊言,我要詛咒人間的一切禮物,以及一切徒有虛名的東西!它們不是禮物,只是些暫借的東西罷了。歡樂、愛情、名望、財富,都只是些暫時的偽裝。它們永恒的真相是——痛苦,悲傷,羞辱,貧窮。仙女說的對。她的禮物之中只有一樣是寶貴的,只有一樣是有價值的?,F(xiàn)在我知道,這些東西跟那無價之寶相比是多么可憐卑賤??!那珍貴、甜蜜、仁厚的禮物呀!沉浸在無夢的永久酣睡之中,折磨肉體的痛苦和咬嚙心靈的羞辱、悲傷,便一了百了。給我吧!我倦了——我要安息?!?/p>

仙女來了,又帶來了四樣禮物,獨缺死亡。她說:“我把它給了一個母親的愛兒——一個小孩子。他雖然懵然無知,卻信任我,求我代他挑選。你沒要求我替你選擇啊!”

“哦,我真慘啊!那么留給我的是什么呢?”

“你只配遭受垂垂暮年的反復無常的侮辱?!?/p>

心靈感悟

生命如舟,生命之舟載不動太多的物欲和虛榮,要想使之在抵達彼岸時不在中途擱淺或沉沒就必須輕載,只取需要的東西,把那些應該放下的“堅果”果斷地放下。

遺囑

【俄國】果戈理 童道明 譯

必讀理由 《遺囑》向我們裸露了果戈理真實的靈魂世界,無論誰讀到這篇遺囑,相信都會被他真誠的話語所打動。

作者簡介

果戈理(1809—1852),俄國19世紀前半葉最優(yōu)秀的諷刺作家、諷刺文學流派的開拓者、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奠基者之一。主要作品有《死魂靈》《欽差大臣》。

現(xiàn)在我的神志完全清醒,思考能力健全,特立遺囑如下:

(1)我的遺體如尚未出現(xiàn)明顯的腐敗跡象,不可埋葬。我提出這一點,是因為我的病中曾經(jīng)有過生命暫歇的時刻,心臟和脈搏都停止過跳動……我一生中親眼見過許多悲慘的事件是由于我們不加詳察而草率從事所造成的,甚至在喪葬一事上也是如此,因此我在遺囑一開始時就鄭重地提出這一點,是希望我死后的聲音也許能夠提醒大家辦事要細致謹慎。我的身體埋入土內(nèi)即可,無須選擇安葬的地點,遺骸聽其自然,不必過問;以后有誰偶然注意到腐爛的尸體,那已非我所有,他向咀嚼腐肉的蛆蟲致敬,是會羞愧難當?shù)摹N艺埱鬄槲业撵`魂多作認真的祈禱;也不要舉行任何葬禮,用我的名義邀請幾位無以為食的人吃一頓便餐即可。

(2)不要為我建立紀念碑,也不要考慮諸如此類與基督教徒不相稱的無聊的舉動。親友之中有誰真正愛惜我,他應該為我建立另一種紀念碑,即在他自己身上以他那貫徹一生事業(yè)的不可動搖的堅定意志和周身奮發(fā)蓬勃的朝氣為我建立紀念碑。有誰在我死后成長發(fā)展,精神境界比我在世時有了提高,那就表明他以前是真正地愛我,是我的朋友,這也是為我建立了紀念碑。因為無論我的力量多么薄弱、微不足道,我始終在鼓勵朋友們;而近年來與我結交的人,從沒有見過我在憂愁和悲傷的時刻垂頭喪氣,盡管我的日子過得并不愉快,我的苦悶不比別人少,——他們之中如有人在我死后考慮我對他說的每一句話,重讀一年前寫給他的每一封信,就讓他去回想這一點吧!

(3)我要求大家不要為我哭泣,有誰認為我的去世是什么重大的損失或全民的損失,他的靈魂是要受到譴責的。假如我幸而做過一點有益的事、開始真正按我的本分盡我的職責,又假如死神在我的事業(yè)開始之初把我?guī)ё?,而我這一事業(yè)并非為了博取某些人的歡心,而是真正為眾人造福,——即使如此,也不應該為此徒然悲傷。假如死去的不是我,而是俄國當今局勢中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那么生者之中也不應該有任何人為此而頹喪,因為過早被捉去的人即使是大家所不可或缺的,這也表示上天發(fā)了怒,使用這種辦法奪去能幫助別人向那召喚我們的目標前進的工具和手段是公正的。任何時候遇到突如其來的損失,我們都不應當悲觀,而要嚴格地反省自己;不要去考慮別人和整個世界的黑暗,要反省自身的黑暗。靈魂中的黑暗是最可怕的。但是直到鐵石心腸的死神站在面前時才看清它,這是什么緣故啊!

(4)我向全體同胞說幾句(唯一的理由是每個作家在身后都要贈給他的讀者一個好思想),我贈給他們我筆下最成功的一部作品,一部名為《告別的故事》的作品。他們會發(fā)現(xiàn)這部作品是屬于他們的。我一直鐘愛它,視同掌上明珠,視同上天以仁慈待我的象征。它是一口淚泉,從我童年以來就沒有人見過。我把它當做遺產(chǎn)贈給他們。不過,如果有哪位同胞在書中聽到了某種類似教訓的話,我請求他不要以為受到了侮辱。我是作家,作家的職責不是單純?yōu)樽x者描寫賞心悅目的事;如果作家的作品不能傳播某種有利于心智的思想,不能留給人們一點教益,就應該嚴加懲罰。同胞們也不妨回憶一下,我們那些離開人世的兄弟,他們并非作家,但每人都有權利留給我們兄弟般的規(guī)勸之類的遺言。在這種場合,不論他的身份多么卑微,他的規(guī)勸多么無力、多么平庸淺陋,只需要記住:一個躺在病榻上奄奄待斃的人,有時能夠比在塵世中周旋的人看得更清楚。然而,盡管有這種權利,我仍然不敢說出他們將在《告別的故事》中聽到的話,因為可以說這些話的,不是我這個靈魂銹蝕超乎常人、自身修養(yǎng)有虧以致滿身是嚴重缺點的人。而促使我這樣做的是另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同胞們!可怕?。 孪葐问锹犝f陰間的恢宏偉大和上帝在精神方面最精巧的創(chuàng)造(與它們相比,一?;覊m也是上帝創(chuàng)造出的偉大,這是我們可以看見和為之驚訝的),我的心就由于恐懼而縮緊了。當我得知我們一生中播下的種子長成了大樹、結出了果實,沒有看到或聽說它們變成可怕的怪物……我全身垂死的每一部位都為之松了一口氣。也許,我的《告別的故事》對那些至今仍認為生活是游戲的人可以產(chǎn)生一些影響,他們的心靈將會聽到生活的嚴肅的真諦(哪怕只聽到一部分)和它所包含的上帝那極其珍貴的樂音。同胞們!……我不知道在這種時刻怎么稱呼你們,我也不會稱呼。拋開虛浮的禮節(jié)吧!同胞們,我愛你們,我用上帝賜給我而旁人無法形容的愛來愛你們。我感謝上帝賜給我的愛,把它看做無上的恩典,因為它對處在無法忍受的痛苦之中的我是一種快樂和安慰。我以這種愛的名義,請求你們誠心聽完我的《告別的故事》。我起誓,它不是我的虛構或想象,而是從我的內(nèi)心深處烤制出來的。上帝通過各種苦難的考驗鍛煉了我這顆心,它的呼聲又是從我們共同的俄羅斯血統(tǒng)中那隱秘的力量中來的;正因為有共同的血統(tǒng),我才是你們大家的親人。

(5)我死后,不要急于在報刊上贊揚或譴責我的作品,一切如同我在世時那樣地各執(zhí)一端。我的作品中應當加以譴責的地方,比值得贊揚的地方要多得多。過去對它們的抨擊,大體上都是正確的,程度或大或小而已。任何人在我面前都是無可非議的。誰要是為我去責怪什么人,無論針對哪一方面,都是不合適、不公正的?,F(xiàn)在我同時公開宣布:至今為止,除了已經(jīng)印行的作品之外,我再沒有其他作品,因為所有未刊稿都已被我焚毀,那些東西沒有力量、沒有生氣,是我在病中不自然的狀態(tài)中所寫的。因此,假如有人署上我的名字出版什么東西,請認為這是一種卑劣的偽造。但在此之外,我正委托朋友們收集我從1844年年底以來寫的所有信件,加以嚴格的挑選,剔除那些空洞無物只供消遣取樂的信,把其余能夠有益于心智的信件編輯成集出版。其中有些地方曾對收集人產(chǎn)生過積極的影響,上帝是仁慈的,它們也許會對別人產(chǎn)生同樣的影響,我也可以因此而卸下心頭沉重的包袱,哪怕減輕一點兒也好,因為我以前所寫的一切對人毫無裨益,早已內(nèi)疚于心。

(6)我的作品出版后所得的收入,在我死后無論送來多少,全部歸我的母親和妹妹們所有,但必須分出一半用來救濟窮人。無論她們本身如何貧困,必須牢記世上有比她們更為窮苦的人。她們應當幫助窮人中那些誠心誠意要求改變現(xiàn)狀力圖長進的人,為此先須詳細了解每個窮人的狀況和處境,待明了于心后再予以扶助。這些錢來之不易,不應白白丟在水里。我所擁有的全部不動產(chǎn),早已贈予我的母親。贈予的契約是十五年前所立,如果它的肯定性尚嫌不足,那么我在此處再次加以肯定,任何人不得對她的權利表示異議。我請求母親和妹妹們在我死后重讀我最近三年寫給她們的全部信件,特別不要忽略那些似乎專談家務的信,有許多信在我死后讀來更容易明白。當我離開后,她們每個人都沒有權利只管照顧自己,而應當去幫助所有為生活中的苦難所折磨而愁苦不堪的人。她們的房屋和村莊不應成為地主的宅院,務必用來接待住宿,收容流浪者;凡有來人,她們都應該當做親人和知心朋友加以接待,熱情親切地詢問每人的生活狀況,以便了解需要給以何種幫助,至少應給以勸導、鼓勵,使他們在離開村子時都能得到幾分安慰。如果有一般的流浪者過慣了貧苦的生活,出于各種原因感到住在地主的大宅里不自在,可以把他引到村子里殷實富裕、心地善良、生活能起示范作用而本人又能夠?qū)@位兄弟提供忠告的農(nóng)民家中食宿。這位農(nóng)民也必須同樣熱情親切地詳細詢問客人的各種情況,加以鼓勵,增強信心,臨別時以好言相勸,然后向主人稟報一切,以使主人能從自身角度再加以慰勉或救濟,采取一種體面的方式,使每人離開村子時都能得到幾分安慰。

(7)我吩咐……但我想起我已不可能安排這一項了。我的所有權在無法監(jiān)督的情況下被竊取,不經(jīng)我的同意和允許,登出了我的肖像。出于多種無須說明的原因,我不愿見到這種事。我不向任何人出讓公開印行肖像的權利,也曾多次拒絕在此之前與我商談此事的書商的要求。假如上天保佑我完成我終生都在苦心經(jīng)營的這部著作,同時它的完成又能使同胞們異口同聲地說我踏踏實實地做完了自己的事業(yè),以致希望認識這個一直在默默無聞中工作、不愿沽名釣譽的人的面貌,——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我才允許自己這樣做。與此相聯(lián)系的還有一個條件,即我的肖像在這種情況下能于頃刻之間大量銷售因而可以為雕刻它的畫家?guī)砜捎^的收入。這位畫家在羅馬為雕刻拉斐爾不朽的名畫《基督變?nèi)荨芬压ぷ髁藬?shù)年。他為了自己的工作拋棄了一切,——他的工作是致命的,正在消蝕他的年華和健康,現(xiàn)已接近完成;而他的技藝之精湛,在版畫家中是絕無僅有的。但因為畫價昂貴,識貨的人不多,他的作品難以銷售,收入不足以抵償各項開支。我的肖像本可以對他略有小補。現(xiàn)在我的計劃卻遭到破壞,因為無論什么人的畫像一經(jīng)出版,都成了經(jīng)營版畫和石印畫印刷的業(yè)主的財產(chǎn)。但是,假如在我身后出版的書信在我去世之后仍能夠稍稍有益于社會(即使完全是一廂情愿的設想),同胞們又希望見到我的肖像,那么我請求所有這方面的印刷業(yè)主慷慨地放棄他們的權利;我也請求那些對于大小名人過于熱心因而藏有我的肖像的讀者,在讀到我這幾行字以后,立刻把它毀掉,何況它制作粗糙,又不像我,另去買一張印有“約爾丹諾夫刻印”字樣的畫像。至少這樣做才是公正的。而如果富有的人把購買我的畫像的錢拿去購買一張《基督變?nèi)荨罚@也更是公正,因為后者即使在外國人眼中也被公認為刻印事業(yè)中的桂冠,俄羅斯的榮耀。

在我死后,這份遺囑應從速在各種報刊上發(fā)表,以免有人因為沒有及時讀到而成為我的無辜的罪人,并以此而深懷內(nèi)疚。

心靈感悟

“遺囑”,是一個人一生中最后的獨白。果戈理的一生值得人們思考,他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就連他的“遺囑”也飽含了他堅持理念和憤世嫉俗的性格特征??梢?,偉人的智慧是無窮的,影響更是無盡的。

一片紅葉

【中國】石評梅

必讀理由 本文仿佛由一串串淚珠組成,既表現(xiàn)了對真摯愛情的追求,又充滿了對既崇敬又心愛的人的真摯緬懷。

作者簡介

石評梅(1902—1928),中國近現(xiàn)代女作家,“民國四大才女”之一。曾在《雨絲》《文學》等報刊上發(fā)表詩歌、小說、劇本等,其作品有魯隱等編輯成《濤語》《偶然草》兩個集子。

這是一個凄風苦雨的深夜。

一切都寂靜了,只有雨點落在蕉葉上,淅淅瀝瀝令人聽著心碎。這大概是宇宙的心音吧,它在這人靜夜深時候哀哀地泣訴!

窗外緩一陣緊一陣的雨聲,聽著像戰(zhàn)場上金鼓般雄壯,錯錯落落似鼓桴敲著的迅速,又如風兒吹亂了柳絲般的細雨,只灑濕了幾朵含苞未放的黃菊。這時我握著破筆,對著燈光默想,往事的影兒輕輕在我心幕上顫動,我忽然放下破筆,開開抽屜拿出一本紅色書皮的日記來,一頁一頁翻出一片紅葉。這是一片鮮艷如玫瑰的紅葉,它挾在我這日記本里已經(jīng)兩個月了。往日我為了一種躲避從來不敢看它,因為它是一個靈魂孕育的產(chǎn)兒,同時它又是悲慘命運的紐結。誰能想到薄薄的一片紅葉,里面纖織著不可解決的生謎和死謎呢!我已經(jīng)是泣伏在紅葉下的俘虜,但我絕不怨及它,可憐在萬千飄落的楓葉里,它銜帶了這樣不幸的命運。我告訴你們它是怎樣來的:

一九二三年十月廿六的夜里,我翻讀著一本《莫愁湖志》,有些倦意,遂躺在沙發(fā)上假睡;這時白菊正在案頭開著,窗紗透進的清風把花香一陣陣吹在我臉上,我微嗅著這花香不知是沉睡,還是微醉!懶松松的似乎有許多回憶的燕兒,飛掠過心海激動著神思的顫動。我正沉戀著逝去的童年之夢,這夢曾產(chǎn)生了金堅玉潔的友情、不可掠奪的鐵志;我想到那輕渺渺像云天飛鴻般的前途時,不自禁地微笑了!睜開眼見菊花都低了頭,我忽然擔心它們的命運,似乎它們已一步一步走近了墳墓,死神已悄悄張著黑翼在那里接引,我的心充滿了莫名的悲緒!

大概已是夜里十點鐘,小丫頭進來遞給我一封信,拆開時是一張白紙,拿到手里從里面飄落下一片紅葉?!昂?!一片紅葉!”我不自禁地喊出來。怔愣了半天,用抖顫的手撿起來一看,上邊寫著兩行字:

滿山秋色關不住

一片紅葉寄相思

平靜的心湖,悄悄被夜風吹皺了,一波一浪洶涌著像狂風統(tǒng)治了的大海。我伏在案上靜靜地想,馬上許多的憂愁集在我的眉峰。我真未料到一個平常的相識,竟對我有這樣一番不能抑制的熱情。只是我對不住他,我不能受他的紅葉。為了我的素志我不能承受它,承受了我怎樣安慰他;為了我沒有一顆心給他,承受了如何忍心欺騙他。我即使不為自己設想,但是我怎能不為他設想。因之我陷入如焚的煩悶里。

在這黑暗陰森的夜幕下,窗下蝙蝠飛掠過的聲音,更令我覺著戰(zhàn)栗!我揭起窗紗見月華滿地,斑駁的樹影死臥在地下不動,特別現(xiàn)出宇宙的清冷和幽靜。我遂添了一件夾衣,推開門走到院里,迎面一股清風已將我心胸中一切的煩念吹凈。無目的走了幾圈后,遂坐在茅亭里看月亮,那凄清皎潔的銀輝,令我對世界感到了空寂。坐了一會兒,我回到房里蘸飽了筆,在紅葉的反面寫了幾個字是:

枯萎的花籃不敢承受這鮮紅的葉兒。

仍用原來包著的那張白紙包好,寫了個信封寄還他。這一朵初開的花蕾,馬上讓我用手給揉碎了。為了這事他曾感到極度的傷心,但是他并未因我的拒絕而中止。他死之后,我去蘭辛那里整理他箱子內(nèi)的信件,那封信忽然又發(fā)現(xiàn)在我眼前!拆開紅葉依然,他和我的墨澤都依然在上邊,只是中間裂了一道縫,紅葉已枯干了。我看見它心中如刀割,雖然我在他生前拒絕了不承受的,在他死后我覺著這一片紅葉,就是他生命的象征。上帝允許我的祈求罷!我生前拒絕了他的我在他死后依然承受他,紅葉縱然能去了又來,但是他呢!是永遠不能回來了,只剩了這一片志恨千古的紅葉,依然無恙地伴著我,當我抖顫地用手撿起它寄給我時的心情,愿永遠留在這鮮紅的葉里。

天辛采自西山碧云寺十月二十四日

心靈感悟

生命是最值得懷戀和珍惜。當我們活著的時候,就應該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珍惜溫暖的陽光,呼吸清新的空氣,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更應該珍愛自己,享受生命的過程。

活著的死亡

【英國】勞倫斯 何煥群 譯

必讀理由 生命現(xiàn)實中存在著很多偽命題,以至于我們無法看清生命的本質(zhì)。勞倫斯以對立的視角來看待生存,認清了活著的本質(zhì)。

對很多生活了許多年的人來說,已沒有鮮花盛開這類事了。許多人像寄生植物一樣,生活在舊時死亡的身體中。許多人是寄生蟲,生活在舊時衰落的國家里。更多的其他人只是些雜質(zhì)、混雜物。這些日子里,許多人、大多數(shù)人靠死的沖動來到這個世界,結果發(fā)現(xiàn)死的沖動并不足以帶領他進入絕對。他們達到了物理生命的成熟期,然后就開始走下坡路。他們沒有力量進一步走向黑暗。他們先天不足,出生后也只是隨波逐流,根本不可能有第二次死亡。在他們到達之前,他們就已經(jīng)筋疲力盡了。他們的生命正在緩緩地流逝,內(nèi)部正在緩慢地腐爛。他們依賴的洪水是分解的洪水、腐敗的洪水。他們就存在于這種洪水之中。他們像那些大大的不會開花的卷心菜。他們獲得了葉子的蔥郁和脂肪,然后開始在內(nèi)部腐爛。由于缺乏有效創(chuàng)造的沖動,他們陷入了嚴重的肥胖。就像我們的羊和豬等家畜一樣。它們?yōu)樯鴼g快地跳躍,仿佛它們將要達到純粹的境地。但是,潮水沒把它們往那兒帶。它們變肥了,它們生存的唯一理由就是為活著的有機體提供食物。它們只在最初的時刻生存過那么一會兒,然后便于工作逐漸陷入虛無。讓我們來吞沒它們!

許多活著的人,特別是生活在所謂衰敗時期的人也是如此。他們有嘴有胃,有他們自己的可憎的意志。是的,他們同樣有多產(chǎn)多育的子宮,并由此帶來日益增加的機能不全。但是,他們沒有內(nèi)在的創(chuàng)造萌芽,也沒有勇氣面對真正的死亡。他們從沒有活過。他們就像田野里的羊群,用鼻子在地上嗅著,期待著能增加一些食物。

這些人不會理解,既理解不了生也理解不了死。但他們會機械地哀聲哭訴生命和正義,因為這是他們挽回形象的唯一方式。在他們眼里,虛無是狡猾的暴政。他們根本不理解什么叫活著的死亡,因為死亡包圍了他們。如果一個人理解了活著的死亡,那么,他就是一個處在創(chuàng)造核心中的人。

創(chuàng)造核心能夠包含死亡,但活著的死亡卻是被包圍的。讓死人去埋葬他們的尸體吧!讓活著的死人去照顧死去的人吧!創(chuàng)造又與他們何干?

活死人的正義是一種可惡的虛無,他們猶如草地上的羊群,吃了又吃,只是為了增大這種活著的虛無。這些人是如此之多,他們的力量是如此巨大,以致他們虛無的否定力量榨盡了我們的生命之血,就好像他們是一群吸血鬼似的。多虧有了老虎和屠夫,這使我們得以擺脫這些貪婪而具有否定力量的羊群的可怕暴政。

心靈感悟

當我們無法改變面前的事實,我們只能改變存在于我們心中的那份心情?生命賦予了我們?nèi)绱藷o奈的世界,它的意義、它的本質(zhì)也就是需要我們不停地面對,走上那份屬于自己無奈的人生之路!那我又有什么可以選擇的,也只有這樣無奈地活著,面對著生活笑著活下去。

論年齡

【德國】赫爾曼·黑塞 姚?!∽g

必讀理由 本文著眼于刻畫人物的精神和心理狀態(tài),語言從容舒緩,極具音樂性,所傳遞的思想充滿了智慧,給人以啟迪。

作者簡介

赫爾曼·黑塞(1877—1962),德國作家,曾獲諾貝爾文學獎,主要作品有《在輪下》《玻璃球游戲》《荒原狼》等。

古稀之年在我們的一生中是一層臺階,跟其他所有的人生臺階一樣,它也有自己的外表、自己的環(huán)境與溫度,有自己的歡樂與愁苦。我們滿頭白發(fā)的老年人跟我們所有的年紀較輕的兄弟姐妹一樣,有我們的任務,這任務賦予我們的生命以意義,甚至連病入膏肓的人和行將就木的人,這些塵世的呼喚都已難于送達到他們臥榻的人也都有他們的任務,有著重要的和必要的事要由他們來完成。年老和年輕同樣是一項美好而又神圣的任務,學著去死和死都是有價值的天職,這和其他天職一樣——前提是對人生的意義和圣潔要懷著尊崇的心情去履行這一天職。一位老年人,如果他只是憎恨和害怕自己年紀老,憎恨和害怕滿頭白發(fā)以及死之將至,那他就不是登上這一人生臺階上令人尊敬的代表,這正如一個年輕力壯的人憎恨他的職業(yè)和他每日的工作,并試圖逃避它們是同樣不受人尊敬的。

簡而言之,作為老年人,為了實現(xiàn)老年人的意義,并勝任他的職責,那他就得承認自己是老了,承認年老帶給他的一切且必須對此做出肯定的回答。若是沒有這個肯定的回答,若不能為大自然向我們要求的一切作出犧牲的話,那我們活著的價值和意義——不管是年老,還是年輕——就都失去了。我們也就欺騙了生命。

每個人都知道,古稀高齡會帶來疾病和苦楚,并且知道死神就站在他生命的終點。你會年復一年地作出犧牲,有所放棄。你必須學會不信任自己的感覺與力量。不久前還是短短的一次散步的路程,現(xiàn)在變得漫長了,覺得吃力了,有朝一日我們再也沒有能力走下去了。我們一輩子都愛吃的飯菜,我們也不得不割舍。肉體的歡娛與肉體上的享受愈來愈少,并且還得付出更高的代價。爾后,一切健康上的損傷和疾病,感覺變得遲鈍了,各器官的功能也減退了,諸多的痛楚,尤其是經(jīng)常發(fā)生在那漫長的令人恐懼的黑夜里——所有這一切都是不可否認的,這是嚴酷的現(xiàn)實。但是一味沉溺于這一衰退的過程,看不到古稀高齡也有它的好處、它的優(yōu)越性、它的令人快慰和歡樂之處,那就太可憐、太可悲了。當兩位老年人彼此相遇,不該單是談那該死的痛風,談上樓時腿腳的僵硬和呼吸的困難,他們不該光是交流各自的痛苦與令人心煩的事,也應該談談他們各自令人愉快和令人欣慰的經(jīng)歷。而這樣的事有很多。

每當我想起老年人生活中這些積極的和美好的一面,想到我們這些白發(fā)蒼蒼的人也知道力量、耐心和歡樂的源泉之所在——這在年輕人的生活中是無足輕重的——這時我就不必去談論宗教和教會的慰藉作用。這是神職人員的事。但是,我大概可以滿懷謝忱地舉出幾項年齡送給我們的禮物。在這些禮物中我認為最珍貴的是:在漫長的一生后保留在我們記憶中的各種畫面的寶庫,隨著行動能力的消失,我們將以完全不同于往昔的方式去追憶這些畫面。那些六七十年來不復存在于地球上的人的形象和面容,它們還在我們身上繼續(xù)存活下去,它們是屬于我們的,它們陪伴著我們,它們用充滿生氣的目光注視著我們。在此期間消失了的或是完全變了樣的屋宇、花園、城市,在我們看來卻跟昔日一樣未曾變樣,我們發(fā)現(xiàn)幾十年以前旅行時見過的遠處的山巒和海濱,依然色彩鮮艷地留存在我們的畫冊里。觀看、審視、凝視越來越成為一種習慣和練習,觀察人的心緒和態(tài)度不知不覺地浸透在我們的全部行為中。我們曾為愿望、夢想、欲望、激情所驅(qū)使,正如人類的大多數(shù)人一樣,通過我們生命歲月的沖擊,我們曾不耐煩地、緊張地、充滿期待地為成功和失望強烈地激動過,而今天當我們小心翼翼地翻閱著自己生平的畫冊時,禁不住驚嘆:我們能躲開追逐和奔波而獲得靜心養(yǎng)性的生活該是多么美好。這里,在白發(fā)老人的花園里,正在盛開著一些我們昔日幾乎沒想到去護養(yǎng)的花兒。這里盛開著忍耐的花,一種高貴的花,我們變得更加泰然,更加寬厚。我們對于去參與某些事件和采取一些什么行動的要求越小,我們靜觀和聆聽大自然的生命和人類生命的能力就變得越強,我們對它們不加指責,并總是懷著對它們的多姿多態(tài)的新奇之感任其在我們身旁掠過,有時是同情的不動聲色的憐憫,有時是帶著笑聲、帶著歡悅、帶著幽默。

最近我站在我的花園里,點上一堆火,不斷給它添加些樹葉和枯枝。這時來了一位老婦人,大約八十歲了,她從白刺荊的矮樹叢旁走過,停下腳步,向我望來。我向她打招呼,于是她笑了,并說:“您的這把火點得對。像我們這般年紀的人應該慢慢地和地獄交上朋友?!本瓦@樣我們交談起來,我們的談話帶著對種種煩惱與困乏抱怨的調(diào)子,但總是帶著開玩笑的口吻。談話結束時我們都承認,只要我們村子里還有最老的人,還有百歲老人,我們還不是老得叫人害怕,這幾乎不該算是真正的老人。

當很年輕的人以其力量和毫無所知的優(yōu)勢在我們背后嘲笑我們,認為我們艱難的步態(tài)、我們的幾莖白發(fā)和我們青筋暴露的頸項是滑稽可笑的時候,我們就會想起,我們過去也具有他們同樣的力量,也像他一樣毫無所知,我們也曾這樣取笑過別人,我們并不認為自己處于劣勢、被人戰(zhàn)勝了,我們對于自己已經(jīng)跨過的這一生命的臺階,變得稍微地聰明了一些,變得更有耐心而感到高興。

心靈感悟

年老的就應該安然自得地享受生命,回憶往昔。年輕的就應該熱愛生活,積極工作。這是一種熱愛生命的表現(xiàn),更是一種正確的健康的人生觀。

生命與創(chuàng)造

【法國】羅曼·羅蘭 傅雷 譯

必讀理由 羅曼·羅蘭以“誠懇”的風格、豪爽質(zhì)樸的文筆,告誡我們不能虛度時光,要讓生命流動起來!

作者簡介

羅曼·羅蘭(1866—1944),法國思想家,文學家,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音樂評論家和社會活動家。主要作品有《名人傳》《約翰·克里斯朵夫》。

誰能解釋神秘的宣泄呢?一切生命的意義就在于此——在于創(chuàng)造的刺激。

生命若是一張弓,那夢想就是弓弦。但箭手在哪里呢?

我見過一些俊美的弓,用堅韌的木料制成,表面光滑沒有一絲節(jié)痕,諧和秀逸如神之眉,但卻沒什么用途。

我見過一些行將震顫的弦線,仿佛從動蕩的內(nèi)臟中抽出的腸線,在靜寂中顫栗著。它們繃緊著,即將奏鳴了……它們將射出銀矢——那音符——在空氣的湖面上拂起漣漪,可是它們在等待什么?終于松弛了。于是,永遠沒有人聽到那串美妙的音符。

震顫沉寂,箭枝紛散;箭手何時來捻弓呢?

他很早就來把弓搭在我的夢想上。我?guī)缀跤洸黄鹞液螘r曾躲過他,只有神知道我怎樣地夢想!我的一生是一個夢,我夢著我的愛、我的行動和我的思想。當我晚上無眠時,當我白天幻想時,我心靈中的謝海萊莎特就解開了紡紗竿。她在急于講故事時,她夢想的線索被攪亂了,我的弓跌到了紡紗竿一面,那箭手——我的主人——睡著了。但即使在睡眠中,他也不放松我,我挨近他躺著。

我像那把弓,感到他的手放在我光滑的木桿上。那只豐美的手、那些修長而柔軟的手指,它們用纖嫩的肌膚撫弄著在黑夜中奏鳴的一根弦線。我使自己的顫動溶入他身體的顫動中,我顫栗著,等候蘇醒的瞬間,那時,我就會被神圣的箭手摟入他的懷抱里。

所有我們這些有生命的人都在他掌中;靈智與身體,人,獸,元素——水與火——氣流與樹脂——一切有生之物……生存有什么可以恐懼的呢!要生活,就必須行動。您在哪里,箭手,我在向您呼喚,生命之弓就橫在您的腳下。俯下身來,揀起我吧!把箭搭在我的弓弦上,射吧!

我的箭嗖地飛去了,猶如飄忽的羽翼。那箭手把手挪回來,擱在肩頭,一面注視著向遠方消失的飛矢,一面注視著已經(jīng)射過的弓弦漸漸地由震顫而歸于凝止。

誰能解釋神秘的宣泄呢?一切生命的意義就在于此——在于創(chuàng)造的刺激。

生活在這刺激的狀態(tài)中,是萬物共同的期待。我常觀察我們那些小同胞,那些獸類與植物奇異的睡眠——那些禁錮在莖衣中的樹木、做夢的反芻動物、夢游的馬、終生懵懵懂懂的生物。而我在它們身上卻感到一種不自覺的智慧,其中不無一些郁悒的微光,顯出思想快形成了:“究竟什么時候才行動呢?”

微光隱沒。它們又入睡了,疲倦而聽天由命……“還沒到時候哪!”我們必須等待。

我們一直等待著,我們這些人類。時候畢竟到了。

可是對于某些人,創(chuàng)造的使者只站在門口;對于另一些人,他卻進去了,他用腳碰碰他們:“醒來!前進!”

我們一躍而起:咱們走!

我之所以生存,因為我創(chuàng)造。生命的第一個運動是創(chuàng)造。一個新生的男孩剛從母親子宮里冒出來時,就立刻灑下幾滴精液。一切都是種子,身體和心靈均如此。每一種健全的思想是一粒植物種子的包殼,傳播著輸送生命的花粉。造物主不是一個勞作了六天而在安息日休憩的有組織的工人。安息日就是主日,是造物主那偉大的創(chuàng)造日。造物主不知道還有什么別的日子。如果他停止創(chuàng)造,即使是一剎那,他也會死去。因為“空虛”時刻張著兩顎等著他……顎骨,吞下吧,別做聲!巨大的播種者散布著種子,仿佛流瀉的陽光;而每一粒灑下來的渺小種子就像另一個太陽。傾瀉吧!未來的收獲,無論肉體或精神,精神或肉體,反正都是同樣的生命之源泉。

“我的不朽的女兒,劉克屈拉和曼蒂尼亞……”我產(chǎn)生我的思想和行動,作為我身體的果實……永遠把血肉賦予文字……這是我的葡萄汁,正如收獲葡萄的工人在大桶中用腳踩出的一樣。

因此,我一直創(chuàng)造著……

心靈感悟

真正的生命就像河流,不停地在動,永遠在追尋、探索、推進,溢過河堤,鉆進每一條縫。生命沒有圍墻、沒有障礙、沒有休止符,完全隨著生命的節(jié)奏在動,無時無刻不在推進、探索、爆發(fā),只有這樣,生命才有生機、才會快樂,因為生命跟上了屬于它的節(jié)拍——創(chuàng)造。

人真正生命的誕生

【俄國】托爾斯泰 草嬰 譯

必讀理由 不再流動的絕望的水便是死水,不再前進的人生便是失敗的人生。只有真正意識到生命的意義,并積極投入到人生中,這才是生命真正誕生的意義。托爾斯泰用理性的態(tài)度講述理性的覺悟,讓人受益匪淺。

作者簡介

托爾斯泰(1828—1910),俄國作家、思想家,19世紀末20世紀初最偉大的文學家,19世紀俄國偉大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世界文學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戰(zhàn)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

我們在分解的種子里只看到,從前曾經(jīng)在苞皮里存在的生命,現(xiàn)在已經(jīng)存在于它的幼芽里了。

在時間上觀察人的生命的顯現(xiàn)時,我們會看到,真正的生命始終存在于人的內(nèi)部,就像它存在于種子中一樣,一旦時機成熟,這生命就顯露出來。真正生命的顯露在于,動物人把人誘向人身的幸福,而理性意識卻向人指出人身幸福的不可能性,并指出另一種幸福。人朝著在遠方向他指出的那種幸福張望,卻看不到它,起初不相信那種幸福,于是又退回去追求人身的幸福。然而如此含糊地指出自己的幸福的理性意識,卻如此有說服力地、毫無疑義地指出人身幸福的不可能,以致人重又放棄人身的幸福,重又注視著向他指出的那個新的幸福。理性的幸福看不到,而人身的幸福已無疑被毀滅,以致人身的生存無法繼續(xù)下去。于是,在人內(nèi)部開始形成一種動物人對待理性意識的新的態(tài)度。人開始為著人的真正生命而誕生。

發(fā)生了某種類似物質(zhì)世界中一切生命誕生時的情況,胎兒生下來,不是因為他想出生,不是因為他生下來更好些,也不是因為他知道生下來能過好日子,而是因為他成熟了,他不能繼續(xù)原來的生存狀態(tài),他必須投入新的生活。這與其說是因為新生活在呼喚他,還不如說是因為像原來那樣生存的可能性已經(jīng)被消泯了。

理性意識在人身中悄悄地增長,一直增長到人身生命不可能繼續(xù)下去的時候。

發(fā)生了與萌芽現(xiàn)象完全一樣的情況。種子消失了,原先的生命形式消失了,新的幼芽出現(xiàn)了。分解中的種子的原先形式像是在進行抗爭,幼芽不斷長大,從分解中的種子里得到營養(yǎng)。對我們來說,理性意識的誕生與我們看得見的肉體誕生的不同之處在于,在肉體的誕生過程中,我們可以從時間和空間上看到:胚胎由什么東西、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時候產(chǎn)生了什么。我們知道種子就是果實,知道在一定的條件下從種子里會長出植物來,還會開花,然后結果,結出像種子一樣的果實(整個生命演化過程在我們眼前完成)。而理性意識的生長,我們不能從時間上看到,也不能看到它的演化過程。我們看不見理性意識的生長及其演化過程是因為我們自己在完成這一過程,我們的生命不是什么別的東西,而是我們看不見的誕生在我們自身的誕生,因此我們無論如何看不到它。

我們看不到這一新人的誕生,看不到理性意識對待動物人的新態(tài)度的誕生,正如種子看不到自己的幼苗生長一樣。當理性意識脫離它的隱秘狀態(tài)而向我們顯現(xiàn)的時候,我們以為我們在經(jīng)歷矛盾,而實際上并不存在什么矛盾,就像它不存在于分解中的種子里一樣。我們在分解的種子里只看到,從前曾經(jīng)在苞皮里存在的生命,現(xiàn)在已經(jīng)存在于它的幼芽里了。同樣,在具有醒悟了的理性意識的人身上也沒有任何矛盾,有的僅僅是新人的誕生,理性意識對待動物人的新態(tài)度的誕生。

如果一個人活著而不知道有別的人存在、不知道享樂并不能使他滿足,他與死無異,他不知道自己活著,而且在他自身沒有矛盾。

如果人看到,別的人跟他一個樣,苦難威脅著他,他的存在是慢性死亡;如果他的理性意識開始分解他這個人身的存在,他就不能在這個分解中的人身里保持自己的生命,而不可避免地要認為自己的生命正在向他揭開新的生命。矛盾也還是不存在,就像在已經(jīng)發(fā)芽因而分解著的種子里沒有矛盾一樣。

心靈感悟

真正的生命,不但是肉體的誕生,還包括一種理性的覺悟。我們每個人從一個混沌的世界來到人世間,就好比一粒種子穿越厚重的泥土,才會迎來陽光的照射和雨露的滋潤。只有克服生命與生俱來的自然屬性,才能朝著更高的方向提升自己。在原始走向蛻變的過程里,每個人都遭受著煉獄般的考驗。矛盾無處不在,各種分離的力量無不成為我們不斷提升的阻礙。但在挑戰(zhàn)與克服這些阻礙的過程中,我們不斷地超越了自己,這就是真正生命的誕生。

偉大的渴望

【德國】尼采 劉燁譯

必讀理由 文章感情充沛,氣勢恢弘,運用多組比喻,形象生動,層次清晰,極富感召力!

作者簡介

尼采(1844—1900),德國哲學家,西方現(xiàn)代哲學的開創(chuàng)者,卓越的詩人和散文家。主要著作有《悲劇的誕生》《不合時宜的考察》。

哦,我的靈魂喲,我已教你說“今天”“有一次”“先前”,也教你在一切“這”和“那”以及“此”和“彼”之上跳舞著你自己的節(jié)奏。

哦,我的靈魂喲,我在一切僻靜的角落救你出來,我刷去了你身上的塵土,和蜘蛛、和黃昏的暗影。

哦,我的靈魂喲,我洗卻了你的瑣屑的恥辱和鄙陋的道德,我勸你赤裸昂立于太陽之前。

我以名為“心”的暴風雨猛吹在你的洶涌的海上;我吹散了大海上的一切云霧;我甚至于絞殺了名為罪惡的絞殺者。

哦,我的靈魂喲,我給你這權利如同暴風雨一樣地說著“否”,如同澄清的蒼天一樣地說著“是”:現(xiàn)在你如同光一樣地寧靜、站立,并迎著否定的暴風雨走去。

哦,我的靈魂喲,你恢復了你在創(chuàng)造與非創(chuàng)造以上之自由,并且誰如同你一樣知道了未來的貪欲?

哦,我的靈魂喲,我教你侮蔑,那不是如同蛀一樣的侮蔑,乃是偉大的、大愛的侮蔑,那種侮蔑是他最愛之處的最侮蔑。

哦,我的靈魂喲,我被你如是說屈服,所以即使頑石也被你說服;如同太陽一樣,太陽說服大海趨向太陽的高邁。

哦,我的靈魂喲,我奪去了你的屈服,和叩頭,和投降;我自己給你以這名稱“需要之樞紐”和“命運”。

哦,我的靈魂喲,我已給了你以新名稱和光輝燦爛的玩具,我叫你為“命運”、為“循環(huán)之循環(huán)”、為“時間之中心”、為“蔚藍的鐘”!

哦,我的靈魂喲,我給你一切智慧的飲料、一切新酒、一切記不清年代的智慧之烈酒。

哦,我的靈魂喲,我傾瀉一切的太陽、一切的夜、一切的沉默和一切的渴望在你身上:——于是我見你繁茂如同葡萄藤。

哦,我的靈魂喲,現(xiàn)在你生長起來,豐富而沉重,如同長滿了甜熟的葡萄的葡萄藤!——為幸福所充滿,你在過盛的豐裕中期待,但仍愧報于你的期待。

哦,我的靈魂喲,再沒有比你更仁愛、更豐滿和更博大的靈魂!過去和未來之交匯,還有比你更切近的地方嗎?

哦,我的靈魂喲,我已給你一切,現(xiàn)在我的兩手已空無一物!現(xiàn)在你微笑而憂郁地對我說:“我們中誰當受感謝呢?”

給予者不是因為接受者已接受而當感謝的嗎?贈與不就是一種需要嗎?接受不就是慈悲嗎?

哦,我的靈魂喲,我懂得了你的憂郁之微笑:現(xiàn)在你的過盛的豐裕張開了渴望的兩手了!

你的富裕眺望著暴怒的大海,尋覓而且期待:過盛的豐裕之渴望從你的眼光之微笑的天空中眺望!

真的,哦,我的靈魂喲,誰能看見你的微笑而不流淚?在你的過盛的慈愛的微笑中,天使們也會流淚。

你的慈愛,你的過盛的慈愛不會悲哀,也不啜泣。哦,我的靈魂喲,但你的微笑渴望著眼淚,你的微顫的嘴唇渴望著嗚咽。

“一切的啜泣不都是懷怨嗎?一切的懷怨不都是控訴嗎?!”你如是對自己說。哦,我的靈魂喲,因此你寧肯微笑而不傾瀉了你的悲哀——

不在迸涌的眼淚中傾瀉了所有關于你的豐滿之悲哀,所有關于葡萄的收獲者和收獲刀之渴望!

哦,我的靈魂喲,你不啜泣,也不在眼淚之中傾瀉了你的紫色的悲哀,甚至于你不能不唱歌!看哪!我自己笑了,我對你說著這預言:

你不能不高聲地歌唱,直到一切大海都平靜而傾聽著你的渴望,——直到,在平靜而渴望的海上,小舟飄動了,這金色的奇跡,在金光的周圍一切善惡和奇異的東西跳舞著——一切大動物和小動物以及一切有著輕捷的奇異的足可以在藍絨色海上跳舞的。

直到他們都向著金色的奇跡,這自由意志之小舟及其支配者!但這個支配者就是收獲葡萄者,他持著金剛石的收獲刀期待著。

哦,我的靈魂喲,這無名者就是你的偉大的救濟者,只有未來之歌才能最先發(fā)現(xiàn)了他的名字!真的,你的呼喚已經(jīng)有著未來之歌的芳香了。

你已經(jīng)在熾熱而夢想,你已經(jīng)焦渴地飲著一切幽深的回響的安慰之泉水,你的憂郁已經(jīng)憩息在未來之歌人的祝福里!

哦,我的靈魂喲,現(xiàn)在我給你一切,甚至于我的最后的。我給你,我的兩手已空無一物——看啊,我吩咐你歌唱,那就是我所有的最后的贈禮。

我吩咐你唱歌——現(xiàn)在說吧,我們兩人誰當感謝?但最好還是:為我唱歌!哦,我的靈魂喲,為我唱歌,讓我感謝你吧!

心靈感悟

尼采發(fā)自肺腑的渴望,一直通向他的內(nèi)心。他的渴望充滿了力量,充滿了強大的感召力。生命是美好的,如果我們能多一點贊美,同樣會感受到生命的回味。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