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林 非
由北京大學中文系、中國散文學會和“北大在線”主辦的“中國散文論壇”,以“20世紀末期中國散文的回顧與總結(jié)”為主題,于2002年4月13日—5月23日之間,先后邀請了幾位著名的散文作家,向許多年輕的大學生以及社會各界關愛散文的朋友們,發(fā)表了精彩的講演,訴說他們各自在艱苦跋涉過程中的追求、感受和困惑,以及對于這種文體本身的種種理性思考;同時還邀請了幾位著名的學者,從宏觀的文化背景出發(fā),對主講者的這些見解進行中肯的評點,提出了不少生動有趣的質(zhì)疑。像這樣由學者和作家共同來參與,從創(chuàng)作與理論的不同視角,交叉融會地直面那些很有意義的課題,對于認識的深化必將具有推動的作用,可以說是為學術研究向著縱深發(fā)展,提供了一種生動的方式。出席講座的熱心聽眾,共有兩千余人,也不斷提出問題,要求得到回答。通過這些坦誠、尖銳、睿智和深邃的質(zhì)疑和提問,在與講演者的見解相互觸發(fā)、碰撞、磋商和反饋中,就使得這幾場充滿學術個性和平等精神的對話,步步地引向了深入。
整個講座經(jīng)常爆發(fā)出笑聲和掌聲的這種熱烈氣氛,深沉有力地提醒著所有與會的人們,要進一步地去思索當前的中國散文創(chuàng)作和理論批評,究竟怎樣才能夠更好地獲得前進與發(fā)展?像這樣各抒己見,相互啟迪的平等和健康的學術氛圍,就既切合于散文本來就是向讀者平等地交心與對話的這一文體特征,又恰巧是“五四”文化精神的很好的發(fā)揚。
整個講座所提出和涉及的有關這一方面的內(nèi)容,確實是十分廣泛的。譬如關于散文文體的內(nèi)涵,在從古典趨于現(xiàn)代的過程中間,如何繼承與發(fā)揚民族的傳統(tǒng),借鑒與吸收外來的影響?譬如關于散文的功能,如何自由自在地抒發(fā)個性,去探索人生與世界的奧秘,思考人類的命運、存在的價值以及人性的復雜變化?如何在訴說自己生命的體驗、精神的困惑、內(nèi)心的搏戰(zhàn)與感悟的升華中,充滿激情、蘊涵哲思和栩栩如生地描述出種種社會和自然的場景?譬如關于散文的審美追求,如何去發(fā)揮多種多樣的藝術技巧,錘煉出美輪美奐的文字和充分展現(xiàn)自己獨特的風格,等等。這些豐富多彩的話題,太值得去進行深入的探討了。這個深入探討的過程,實際上也正是推動21世紀的中國散文繼續(xù)向前邁進的過程。
很感謝全國各地許多媒體,十分關注這一次的“中國散文論壇”,給予了相當詳盡的報導,使得整個講座所探討的各項有關散文的話題,也引起了海內(nèi)外關心這一話題的許多朋友,興致勃勃地進行談論與思考。這次講座所產(chǎn)生的影響,誠然可以說是相當廣泛和深遠的。
為了將這次講座中間所有的講演、發(fā)言和提問的文字材料,整理和編纂成這本極有文獻價值的書籍,非常辛苦地參與操作和運轉(zhuǎn)了整個工作程序的江力先生,又花費了很多的精力,耐心和細致地完成了這項極有意義的工作,這樣就可以讓關心此次“中國散文論壇”的許多朋友,很方便地去進行查閱與研究。本書還分別選錄了幾位講演者的散文篇章,正好可以從他們的作品中,印證與考察其有關的理論主張,同時也增添了閱讀的興味,真是一樁令人擊節(jié)稱賞的快事。
2003年6月28日
于北京靜淑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