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奔云石[1]

陶庵夢(mèng)憶 作者:[清] 張岱 著,羅偉 注


奔云石[1]

南屏[2]石無出奔云右者。奔云得其情,未得其理。石如滇茶一朵,風(fēng)雨落之,半入泥土,花瓣棱棱,三四層折。人走其中,如蝶入花心,無須不綴也。

黃寓庸[3]先生讀書其中,四方弟子千余人,門如市。余幼從大父訪先生。先生面黧黑,多髭須,毛頰,河目海口,眉棱鼻梁,張口多笑。交際酬酢,八面應(yīng)之。耳聆客言,目睹來牘,手書回札,口囑傒奴,雜沓于前,未嘗少錯(cuò)??椭粒瑹o貴賤,便肉、便飯食之,夜即與同榻。余一書記往,頗穢惡,先生寢食之不異也,余深服之。

丙寅[4]至武林,亭榭?jī)A圮,堂中窀[5]先生遺蛻,不勝人琴之感[6]。余見奔云黝潤(rùn),色澤不減,謂客曰:“愿假此一室,以石磥[7]門,坐臥其下,可十年不出也。”客曰:“有盜。”余曰:“布衣褐被,身外長(zhǎng)物則瓶粟與殘書數(shù)本而已。王弇州[8]不曰:‘盜亦有道也’哉?”

【注釋】

[1]奔云石:作者在《西湖夢(mèng)尋》卷四《小蓬萊》里介紹了奔云石名字的由來:“小蓬萊在雷鋒塔右,宋內(nèi)侍甘升園也。奇峰如云,古木蓊蔚,理宗常臨幸。有御愛松,蓋數(shù)百年物也。自古稱為小蓬萊。石上有宋刻,‘青云巖’‘鰲峰’等字。今為黃貞父先生讀書之地,改名‘寓林’,題其石為‘奔云’?!?/p>

[2]南屏:南屏山,在今浙江杭州西湖南岸,形如屏障。

[3]黃寓庸:黃汝亨,字貞父,號(hào)寓庸。仁和(今浙江杭州)人。萬歷進(jìn)士。著有《天目記游》《古秦議》《寓庸游記》《寓林集》等。他是作者祖父張汝霖的好友,作者曾向其求學(xué)。

[4]丙寅:即明朝天啟六年(1626)。武林:杭州的別稱。

[5]窀:掩埋,埋葬。

[6]人琴之感:典出《世說新語·傷逝》:“王子猷、子敬俱病,而子敬先亡。子猷問左右:‘何以都不聞消息?此已喪矣?!Z時(shí)了不悲。便索輿來奔喪,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徑入坐靈床上,取子敬琴彈,弦既不調(diào),擲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驊Q絕良久。月余亦卒?!焙蠖啾硎緦?duì)親友的懷念。

[7]磥:同“壘”。

[8]王弇州:王世貞,字元美,號(hào)鳳洲,又號(hào)弇州山人,江蘇太倉人。嘉靖進(jìn)士。官至刑部主事。明代“后七子”的代表人物,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別集》《藝苑卮言》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hào)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h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