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
8日,汪優(yōu)游公演《江西教案》、《捉拿安德?!返任拿鲬?。
汪優(yōu)游(1888—1937),戲劇家。原名效曾,字仲賢。安徽婺源人(現(xiàn)江西婺源)。早年求學于南京江南水師學堂,畢業(yè)后參加文明戲演出。1905年組織中國最早的業(yè)余戲劇團體文友會、開明演劇會,1908年6月與任天知、朱雙云等人組織一社,在上海天仙茶園演出?!拔逅摹睍r期受新文化運動影響,積極從事現(xiàn)代戲劇創(chuàng)作與演出。1921年與沈雁冰、歐陽予倩、陳大悲等人組織民眾戲劇社,并創(chuàng)辦《戲劇》月刊,宣傳愛美劇。1922年與谷劍塵、應云衛(wèi)等人在上海組織戲劇協(xié)社,從事話劇演出。曾任《戲劇》月刊、上?!稌r事新報》編輯。著有劇本《好兒子》、《球大王》、《角先生》,自傳《我的俳優(yōu)生活》,評論集《優(yōu)游室劇談》等,對我國早期話劇運動的發(fā)展有所貢獻。
18日,小說《俠黑奴》開始在《東方雜志》第3卷第1期連載,至第3期(1906年4月18日)結(jié)束,署“[日]尾崎紅葉著,吳梼譯演”。
同日,小說《燈臺卒》在《繡像小說》第68期刊出,至第69期(1906年2月23日)結(jié)束。題“星科伊梯撰,[日]抱一庵主人譯,吳梼重演”。星科伊梯即波蘭作家顯克維支。
吳梼(1880?—1925),翻譯家。字丹初,號亶中。浙江錢塘(今杭州)人。曾經(jīng)留學日本,精通日語,并曾任歷史教員。他的小說翻譯主要是通過日文轉(zhuǎn)譯,阿英謂其“選本雖亦有所失,然其在文學方面修養(yǎng),卻相當?shù)母摺?。譯有[俄]萊門忒甫(萊蒙托夫)的《銀鈕碑》(即《當代英雄》中的《貝拉》)、[英]勃來雪克的《車中毒針》、[俄]契訶夫《黑衣教士》,以及《賣國奴》、《美人煙草》、《薄命花》、《寒桃記》、《寒牡丹》、《俠黑奴》、《五里霧》、《俠女郎》等十九種,均由商務印書館刊行。此外,譯有[波]顯克微支的《燈臺卒》、[美]馬克吐溫的《山家奇遇》,以及《理想美人》、《斥候美談》等短篇,刊登在《東方雜志》、《繡像小說》上。吳梼的譯作每篇都明確標出作者和國籍、轉(zhuǎn)譯者及國籍,以直譯為主,很少有刪節(jié)。
本月,中國公學在上海虹口創(chuàng)辦。中國留日學生因反對《清國人ヲ入學シムル公私立學校ニ關(guān)スル規(guī)程》(《關(guān)于準許清國學生入學之公私立學校之規(guī)程》,即當時譯為《清國留學生取締規(guī)則》),東京八千余名留學生罷課抗議,其中一部分退學回國。留學生姚宏業(yè)、孫鏡清等在上海“謀自建學,以免鄰辱”,招收返抵上海的留日學生。4月10正式開學,共招學生318人。除中學外,學校還設(shè)高等班、普通班、師范班、理化班等。鄭孝胥任校長,姚宏業(yè)、李博沙、王摶沙實際負責校務。教員有馬君武、陳伯平、馬相伯,并聘有日、英、法、德籍教員。1917年停辦。1919年恢復,設(shè)商科及中學,由王家襄任校長。1932年毀于日軍炮火。次年租賃臨時校舍復學,由熊春武出任校長。后由國民政府教育部下令停辦。
本月,《北洋學報》在天津創(chuàng)刊。由北洋官局主辦,楊毓輝、唐寶諤等主撰。系1904年的《北洋官報》改名而成,并設(shè)為五日刊,期數(shù)另起,故以此為創(chuàng)刊號。以“立憲”、“治兵”、“重格致新學”、“興女學”為方針,設(shè)甲編文學、丁編質(zhì)學、丙編科學叢錄,泛登社會、自然科學論著。發(fā)行四十六期后???/p>
本月,黃小配的小說《洪秀全演義》(又名《繡像太平天國演義》、《洪秀全》)由香港《中國日報》社出版,單行本,五十四回,署“番禺黃小配撰”。首發(fā)于《有所謂報》附頁連載,刊至第二十九回,《有所謂報》??挠伞渡倌陥蟆犯巾搹牡谌仄鹄m(xù)刊。載至第五十四回,《少年報》???,書未完。單行本首章有章太炎(炳麟)丙午九月序言。
黃小配(1872—1912),小說家、報人。又名世仲,別號禺山世次郎,筆名有黃帝嫡裔、世界第一人等。廣東番禺人。曾在廣東、香港辦報,如《少年報》、《中外小說林》(香港)等。所著小說有《洪秀全演義》、《廿載繁華夢》、《宦海升沉錄》(一名《袁世凱》)、《大馬扁》、《陳開演義》、《岑仲煊》、《五日風聲》等。作品暴露晚清政治黑暗,同情太平天國革命,當時曾廣泛流傳。
本月出版的創(chuàng)作小說還有:《掃蕩粵逆演義》(一名《湘軍平逆?zhèn)鳌罚?,上海書局刊行,四卷八回石印本,署“勾章醴泉居士著,侄崇熙摹,男崇猷撰,甥禮焉?!保瑫子型貘Q藻序,序署“光緒己亥季夏,西莊王鳴藻撰于海上詠梅軒”;《贈履奇情傳》,上海書局刊行,四卷二十回石印本,原書不提撰人,內(nèi)封題“繡像贈履奇情傳”,下署“光緒丙午孟春上海書局石印”,有序,尾署“愛臘花居士作于海上之鴻雪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