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陶然曲

詩詞自話 作者:鄧云鄉(xiāng) 著


陶然曲

陶然亭,原為慈悲庵。清康熙三十四年工部郎中江藻于內(nèi)建亭,題曰“陶然”,又名“江亭”。附近更有香冢、窯臺諸古跡。解放前荒涼不堪,亭外積水成潭,義冢壘壘,俗名“南下洼子”。解放后,掘池堆山,辟為公園,附近窯臺、抱冰堂諸古跡亦均包括在內(nèi)。一九五四年更將原中南海繪云樓、長安街牌樓遷建園中,與陶然亭相輝映。今夏返京,趁便游覽。見花草樹木,葳蕤成蔭,十年經(jīng)營,規(guī)模大具,遠(yuǎn)人歸來,恍如劉阮重到天臺矣。撫今感昔,情不能已,爰書俚句以頌之:

陶然亭畔水粼粼,一派湖光入目新。

艇子二三閑蕩槳,兒童四五漫垂綸。

水中閣影云間樹,風(fēng)送簫管來何處?

恍如劉阮返天臺,游子歸來迷道路。

昔時(shí)我亦過城南,古寺頹垣對夕嵐。

斷碣迷離縈蔓草,香冢冷落照寒潭。

寒潭盡是饑民色,蘆荻哭聲蕭蕭咽。

多少新墳聚下洼,幾家骨肉填溝壑。

龍鐘野老望西山,荷戟男兒何日還?

臘鼓聲中迎壯士,春風(fēng)忽報(bào)出秦關(guān)。

秧歌鼓吹萬民醉,花滿燕臺酒滿肆。

紅旗旭日照春明,更見江亭翻天地。

經(jīng)營自不讓云林,水復(fù)山重見匠心。

三月春花堪作錦,十年樹木盡成蔭。

風(fēng)流未遍還妝點(diǎn),鳳閣移來小金匾。

曲檻回廊柳參差,雕梁畫棟云舒卷。

抱冰堂前好個秋,攬衣更上繪云樓。

窯臺仿佛瀛臺景,人在將軍畫里游。

憑欄誰不嘆觀止,百萬人家叢樹里。

東南金闋入蒼穹,西北高樓連云起。

神州換盡舊人間,豈獨(dú)城南一陶然。

放眼幾多今昔感,微忱謹(jǐn)掬寫心篇!

注:①抱冰堂經(jīng)常舉行小演唱。

②陶然亭外一荒墳,碣曰“香冢”。并有碑辭“浩浩愁”等語,迷離難解。

③陶然亭可遠(yuǎn)眺西山,日寇統(tǒng)治時(shí),西山中有我軍游擊隊(duì)。白石老人當(dāng)時(shí)有《陶然亭望西山》句云:“西山猶在不須愁,仍有太平時(shí)候?!?/span>

④北京解放正逢舊歷臘月底。

⑤移建繪云樓,仍保留舊日金字小匾。

⑥瀛臺在中南海。陶然亭原少華麗建筑,移來繪云樓,生色不少,輞川圖變?yōu)榇罄顚④娊鸨躺剿印?/span>

⑦“金闋”指天壇祈年殿。

(一九六四年)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