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曹劌論戰(zhàn)

古文觀止譯注 作者:[清] 吳楚材,吳調侯 編;李夢生,史良昭 等譯


曹劌論戰(zhàn)

《左傳》莊公十年

【題解】

魯國與齊國的長勺之戰(zhàn),是春秋時一次著名的戰(zhàn)役,記載這次戰(zhàn)役的這段文字,也是《左傳》中著名的篇章。文章以傳神的筆墨記載了曹劌自薦與破敵的經(jīng)過,在他身上,體現(xiàn)了一個普通百姓以國家利益為重及參政議政的自覺性,“肉食者鄙,未能遠謀”這句名言,也成為后人批判官僚尸位素餐的誅心之論。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上講,魯莊公與手下大臣能在危難時認識到自己的無能,讓曹劌得以自由發(fā)揮自己的才干,不能不說是難能可貴的。寫曹劌先是蓄氣破敵,繼而謹慎從事、不貿然追擊敵人,十分細致精彩。文章通過問答與動作,在極混亂緊張的場面中寫出曹劌的智謀與冷靜,使史筆與文學家之筆高度結合,司馬遷的《史記》與韓愈的記人的散文都受到這一文風的影響。

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1〕。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2〕,又何間焉〔3〕?”劌曰:“肉食者鄙〔4〕,未能遠謀?!蹦巳胍?,問:“何以戰(zhàn)〔5〕?”公曰:“衣食所安〔6〕,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睂υ唬骸靶』菸幢椋窀囊??!惫唬骸盃奚癫?sup>〔7〕,弗敢加也〔8〕,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9〕,神弗福也?!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睂υ唬骸爸抑畬僖玻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

【注釋】

〔1〕曹劌(guì 貴):魯國人,一名曹沫。

〔2〕肉食者:即食肉者,指做官有俸祿的人。

〔3〕間:參與。

〔4〕鄙:鄙薄,目光短淺。

〔5〕何以戰(zhàn):即以何戰(zhàn)。以,憑借。后文“可以一戰(zhàn)”以字同此解。

〔6〕安:安身。

〔7〕犧牲玉帛:祭神用的牛、羊、豕及珠玉、綢帛。

〔8〕加:增加,夸大。

〔9〕孚:信服。

【譯文】

齊國軍隊攻打我國,莊公準備迎戰(zhàn),曹劌請求面見。他的同鄉(xiāng)人說:“這讓當官的人去謀畫,你又何必參與其中呢?”曹劌說:“當官的目光短淺,沒有深謀遠見?!庇谑侨雽m進見。曹劌問莊公:“你依靠什么作戰(zhàn)?”莊公說:“衣服和食物這些用來安身的東西,我不敢獨自享受,一定把它們分給眾人?!辈軇セ卮鹫f:“這些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會因此而聽從您的?!鼻f公說:“祭祀用的犧牲玉帛,不敢虛報夸大,一定如實反映。”曹劌回答說:“這是小信用,不能使鬼神信服,鬼神不會因此而保佑您?!鼻f公說:“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雖然不能詳細審察,但一定按照實際情況處理。”曹劌回答說:“這是忠心盡力為人民辦事,可以憑借這點一戰(zhàn)。作戰(zhàn)時請讓我跟隨您同往?!?/p>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1〕。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2〕,劌曰:“未可?!毕乱暺滢H〔3〕,登,軾而望之〔4〕,曰:“可矣!”遂逐齊師。

【注釋】

〔1〕長勺:在今山東萊蕪縣東北。

〔2〕馳:驅車追趕。

〔3〕轍:車輪行過的痕跡。

〔4〕軾:車前橫木。

【譯文】

莊公與曹劌同乘一輛兵車,在長勺與齊軍交戰(zhàn)。莊公準備下令擊鼓進擊,曹劌說:“還不行?!饼R軍擊了三通鼓,曹劌說:“可以擊鼓了?!饼R軍大敗。莊公準備下令驅車追擊,曹劌說:“還不行?!碧萝?,察看齊軍兵車行過的痕跡,登上車,靠著車前橫木眺望齊軍,說:“可以追擊了?!庇谑亲汾s齊軍。

既克〔1〕,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2〕,故逐之?!?/p>

【注釋】

〔1〕克:戰(zhàn)勝。

〔2〕靡:倒下。

【譯文】

打了勝仗后,莊公問曹劌這樣指揮的緣故,曹劌回答說:“戰(zhàn)爭,靠的是勇氣。第一次擊鼓時,士兵們鼓足了勇氣;第二次擊鼓,勇氣便有所衰落;第三次擊鼓時,勇氣就差不多耗盡了。敵人的勇氣竭盡,而我方勇氣高漲充沛,所以能戰(zhàn)勝。大國是難以測度的,我怕他們有埋伏。我看他們車輪的痕跡混亂,眺望他們的旗幟倒伏,所以追趕他們?!?/p>

(李夢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