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倒菩薩辦學堂
周有光先生常常和我夸獎他的祖母學問大,家里打官司,祖母自己寫訴狀?!按髮W問”的祖母是他的啟蒙先生,他三歲隨祖母學習唐詩。雖然啟蒙早,但因獨子金貴,他正式上學讀書并不早。他說父母親過分疼愛,也會給孩子帶來莫大的煩惱。他描述兒時“一個人在深宅大院里沒有玩伴,是寂寞的寶玉”。
母親時常把他放在內(nèi)天井里,池塘里的小烏龜,地上的小花小草,空中飛舞的蜻蜓、蝴蝶都是他的玩伴。某次,他獨自一人偷偷跑到外院。碰巧房客陳家兩個比他稍大一點的小姐姐踢毽子,他好奇地站在旁邊看她們玩耍。時候不大,女孩子的媽媽發(fā)現(xiàn)了,立刻把小姑娘招呼回房。
他說,“雖然沒有攆我走,但實際是不準我和他們的女孩子接觸?!边@就是舊禮教在他幼小心靈打下的第一個烙印吧!有時,一個人實在無聊,就溜到大書房窗外悄悄往里張望,聽先生講課,隨姐姐們的讀書聲在心中默念。
周先生出生前后,恰逢中國社會處于大變革時期。一九○○年(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lián)軍攻占北京,慈禧太后挾光緒逃出北京,跑到西安。在經(jīng)歷幾乎亡國的巨大劫難之后,為了維持搖搖欲墜的統(tǒng)治,垂簾聽政的慈禧此時不得不考慮實行“新政”。回京后,清政府連續(xù)頒發(fā)了一系列“新政”上諭。
歷史在這里急轉(zhuǎn)彎。
一九○五年九月十二日,光緒皇帝詔準袁世凱、張之洞奏請停止科舉。原定于一九○六年舉行的鄉(xiāng)試被取消,這是中國開始現(xiàn)代化教育的第一步。周先生記得一百年前,跟隨家里男當差去河對岸東下塘,觀看大人們在寺廟里,用粗繩索套在泥菩薩脖子上,把它們一個個拉倒,打爛,改廟宇為新學堂。
周先生說,古代廟宇的功能多種多樣:佛教徒燒香、拜佛,老百姓聽書、吃飯、住宿。廟里有資產(chǎn),可以借錢。廟里也是犯科作案人的避難所。中國歷史上許多故事發(fā)生在廟里,如《西廂記》。“說書”開始于寺廟,廟里用講故事向百姓宣傳佛教。慢慢地不但講佛法、佛經(jīng),也講其他的故事。最初,“三國”的故事就是說書人在廟里講述的。兩百年后,羅貫中根據(jù)這些故事加工、整理成傳世之作——《三國演義》。廟宇既是人們寄托靈魂的圣地,也是社會活動中心。廟宇變學堂,不僅惠及讀書的孩子,更改變各個階層的傳統(tǒng)觀念。拉倒菩薩不單單從形體上打掉偶像,更觸及人們的心靈深處。
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孫中山在南京建立臨時政權(quán),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結(jié)束了,中國歷史紀年進入中華民國。這一年,周有光上學讀書。他就讀的育志小學師資力量雄厚,大多聘請當?shù)鼗蛱K州、上海有學問、有威望的名人、學士;開設國文、算數(shù)、英語等課程。每年春秋兩季,本縣三所小學的學生在城邊練兵場召開運動會。這些教學內(nèi)容和方法都是前所未有的。
新學堂男女同班上課,但不能接觸,女生有單獨的休息室。上課前,男學生先坐好,邊上留一條過道,由女老師把女生帶進來;下課,女生離開教室后才準許男生離開座位。如果一家既有男孩又有女孩就麻煩了,哪怕兄妹或姐弟同班,中午也要分別送飯。周先生將其概括為“男女同班,兄妹隔離”。上、下學,男生可以自己回家,女生必須有家人接送。
升入小學四年級,可以自愿參加“童子軍”組織。童子軍有統(tǒng)一的服裝,高高的英式帽子很神氣。童子軍培養(yǎng)小孩子獨立生存能力。比如,利用一根棍子、一條繩子在沒有橋梁的情況下設法攀樹過河。這些生動活潑的戶外活動不但鍛煉體魄,同時培養(yǎng)小孩子的組織能力和團隊精神;不但教他們學會自救,也學會互助。周先生強調(diào)“培養(yǎng)完備的人格是教育的任務。從小就要有獨立思考和自由發(fā)展的空間,不能束縛兒童的天性”。
無論什么年代,爬高上樹都是男孩子的最愛。寺廟改成的育志小學,樹多、鳥多。屋檐下有許多鳥窩,鳥媽媽、鳥爸爸在這里生兒育女,繁衍后代。忽然,小鳥的太平盛世沒有了。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的小男生趁老師不注意,爬到屋檐下掏鳥窩、偷鳥蛋,害得鳥媽媽、鳥爸爸在他們頭頂飛來飛去,唧唧喳喳叫個不停。不料幾十年后,曾經(jīng)惡作劇的一群早已人過中年,卻又投入“全民打麻雀”的運動中。
新學堂的學生除了偶爾淘氣、惹禍,大部分時間認真讀書,課余也參加一些社會活動。最有意思的是“祭孔”,每年一次,非常隆重。周有光有幸參加在祭孔儀式中表演古代歌舞。幾十個小孩子在鐘鼎敲擊的伴奏下手拿兩根木棍,邊歌邊舞。其中一根棍子頭上扎有雞毛作為裝飾,每擺一個姿勢,唱一個字。節(jié)奏緩慢、優(yōu)雅、肅穆。他說“為了表演整齊,事先排練許多天。儀式在晚間舉行,白天要睡好覺,夜里才有精神”。
常州是府衙所在地,無錫等地都來參加這里的大型活動,所以常州的孔廟,以及每年祭孔活動的規(guī)模很大,出席的都是高官顯宦、社會賢達,普通人沒有機會到現(xiàn)場。小學生表演的歌舞是壓軸戲,排在最后。表演之前要在場外做準備,場內(nèi)節(jié)目周有光一個也沒看見。只記得活動結(jié)束,分給每人一大塊燒得非常香的牛肉?!胺值脚H獠荒塥氉猿裕媚没丶?,讓大人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第二天清早分給親朋好友的孩子共享。吃了祭供圣人的牛肉,小孩會變聰明,長大金榜題名、中狀元。”
“五四運動”爆發(fā),周有光和同學舉著自己糊的三角小旗到茶館等人多的地方宣傳。旗子上寫著“同仇敵愾!”“反對列強!”,高呼“取消二十一條”、“外爭國權(quán),內(nèi)懲國賊”等口號。喝茶的人看他個子小,就把他抱到茶桌上演講。
當時,小學學制七年,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通過考試可以跳級。周有光小學讀了六年,提前畢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