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姓名:李白
】生卒年:701—762……
】籍貫: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
大詩人李白小時候聰明伶俐,卻很貪玩。私塾里的老先生總是讓他讀那些不知什么年代傳下來的經(jīng)書、史書,那些書都十分深奧、乏味。老先生不但讓他讀,而且還讓他背誦。兒時的李白覺得它們太枯燥了,于是趁老先生不在,就趕緊丟下書,溜出房門去玩。
李白從書房出來后一邊閑游閑逛,一邊東瞧西看,不知不覺地就來到了小河邊。他忽然看見一位滿頭銀發(fā)的老奶奶坐在河邊的矮凳上,手里拿著一根很粗很大的鐵杵(鐵棒),在磨刀石上一下一下地磨著。老奶奶全神貫注地磨著手里的鐵杵,以至于李白在她跟前待了半天,她都絲毫沒有察覺。
李白越看越不明白,他想:人家都磨刀、磨剪子,老奶奶磨鐵杵做什么?出于好奇,他便問道:“老奶奶,您磨鐵杵做什么呀?”聽了李白的話,老奶奶頭也不抬,說:“我要把它磨成一根繡花針。”這時,鐵杵與磨刀石摩擦發(fā)出的“嚓嚓”聲更響了?!澳メ??”李白以為自己聽錯了,又重復了一遍。他更不明白了,老奶奶手里磨的明明是一根粗粗的鐵杵,怎么能說是針呢?李白忍不住又問:“老奶奶,繡花針是非常細小的,而您磨的怎么是一根粗大的鐵杵呀?”老奶奶邊磨邊說:“我就是要把這根粗的鐵杵磨成細小的繡花針。”李白更納悶了,脫口又問道:“這么粗大的鐵杵啥時候才能磨成繡花針啊?”
這時候,老奶奶擦了一把臉上的汗水,抬起頭來,慈祥地看了看小李白,一字一句地說:“是的,鐵杵又粗又大,表面還有很多銹,要把它磨成繡花針是很困難的事情。但是如果我每天都不停地磨,總有一天,我會把它磨成一根繡花針的。孩子,只要功夫下得深,鐵杵也能磨成針呀!”
太白醉酒圖
】圖中題杜甫詩:“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響鼓不用重錘。小李白的悟性是何等的高,他聽了老奶奶的一席話,一下子明白了許多。他想:“對呀!做事情只要有恒心,天天堅持去做,什么事不能做成呢?讀書也是同樣的道理,雖然書本上有很多東西晦澀難懂,但只要堅持多讀多誦,總會弄懂的?!毕氲竭@里,李白深感慚愧,臉上不知不覺地已經(jīng)燒得通紅了。于是他拔腿便往書房跑,重新回到書桌前,翻開原來讀不懂的書,繼續(xù)認認真真地讀起來。
由于李白潛心苦讀,又善于思考,他的寫作水平進步很快。10年之后,李白已經(jīng)是一位有名望的詩人了,但他沒有沾沾自喜,而是精益求精。他聽說深山中隱居者有一位姓許的賢士,工于詩畫,人們稱他是化外詩仙,于是專程去拜訪。
可是,這位隱居者隱姓埋名,哪里去尋覓其蹤跡呢?李白就一邊游覽江山美景,一邊細心尋訪賢者的蹤影。一天清晨,李白來到了歙縣城。正當他在街頭的一家酒店買酒時,忽聽隔壁的柴草行里有人高聲吟詩:“負薪朝出賣,沽酒日西歸。借問家何處?穿云入翠微!”
李白聽了這幾句詩,不覺心頭一震:誰人竟然能夠隨口吟出這樣動人的詩句!他連忙多給了酒保一些賞錢,問他這是誰。酒保告訴他:“這是一位叫許宣平的老翁,他隱居深山,最近常到附近一帶游歷,每天大清早就挑柴進鎮(zhèn),賣掉柴就打酒喝,喝醉了就吟詩,一路走一路吟……”
李白不等酒保說完,就跑去追那老翁。他想:這一定是自己要找的詩仙??墒钱斔飞闲?,穿過竹林,繞過江汊,定神往前邊一看,老翁卻無影無蹤了。李白頓足長嘆:“我本想追上他,拜他為師呢!”
李白不是肯輕易放棄的人。他又趕了一程,還是不見老翁,只好失望而歸。第二天,李白在柴草行門口等了一整天也不見老翁的蹤跡。第三天、第四天,天天落空。第五天一早,李白背起酒壺,帶著干糧進了山林。
他翻過一座座險峻山岡,趟過一道道湍急的溪流,撥開一叢叢荊棘,可是整整一個多月也沒尋見老翁的蹤影。李白有點泄氣了。這時,他突然想起那位用鐵杵磨針的老奶奶的話:“只要有決心,鐵杵磨成針。”李白又咬咬牙,繼續(xù)往前走。
功夫不負有心人,李白終于在山間的一所茅屋前找到那個人,一問正是許宣平。李白提出要拜他為師,許宣平聽后哈哈大笑,答應可以互相切磋詩藝。李白在老者的點撥下,寫作水平提高得很快。后來,他名聞天下,被人們譽為“詩仙”。
成才啟示
只有有恒心,才能做出一番偉業(yè)。
不隨波逐流,勇于展現(xiàn)自己的個性和風采。
強烈的自信心是成功者共有的品質。
顏真卿,字清臣。他在開元年間中進士,后歷任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開國公,所以人們尊稱他為顏魯公。在書法史上,顏真卿是繼王羲之和王獻之之后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書法家。其書法廣收博取,形成一種新的筆體,后人稱為“顏體”。他的傳世書跡有《顏勤禮碑》《麻姑仙壇記》《多寶塔碑》《祭侄文稿》《自書告身帖》《劉中使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