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危言聳聽的老法醫(yī)辦案日記

追尋彭加木 作者:葉永烈 著


危言聳聽的老法醫(yī)辦案日記

其四,所謂“敵特論”——

據(jù)稱:“彭加木率領考察隊進入羅布泊,他們前期工作做得非常周密,但最后還是出事。其原因不在彭加木,而是考察隊中出現(xiàn)敵特,且牽涉到高層博弈,所以最后只能放棄對彭加木的尋找?!?/p>

據(jù)稱:

彭加木警惕到特務的潛入,而他對考察組的不信任導致要獨立求援,找水是一個暗號而已。

考察隊當時嚴重缺水??疾礻犗虿筷犌缶纫笏退蟛筷犚泊饝?,但是彭加木卻還是堅持一個人外出找水,并且沒有和任何隊員打招呼,只是在車里面留下一張“我往東去找水井”的字條,就一個人獨自走進了茫茫大漠之中。

過了幾個小時,隊員看見彭加木還沒有回來,怕他出事,趕快開車沿著他的腳印去尋找,結果,一直找到腳印最終消失的地方也沒有找到。后來國家曾經(jīng)動用軍隊進行了幾次大規(guī)模尋找也一無所獲,彭加木就這樣莫名其妙地在大漠中人間蒸發(fā)一般消失得無影無蹤,直到今天依然下落不明。

其隨身攜帶的數(shù)據(jù)也隨之湮滅,不過不知道這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其實當時的很多問題現(xiàn)在還沒有搞清楚,只能說人心比靈異事件更復雜,有時候很難分清敵友。

彭加木所率領考察隊總共11個人,究竟誰是“敵特”,不得而知。這“敵特”是哪一個國家的特務,不得而知。這“敵特”為什么潛伏在彭加木所率領考察隊中,目的是什么、任務是什么,也不得而知!

其五,所謂“隊友殺害論”——

這與“敵特論”一樣荒唐,聲稱彭加木是遭到“隊友殺害”。

這一回,故事編造者的身份是一個小法醫(yī)。他這樣開始說起故事:

嚴格地來講,我算是半路出家的法醫(yī),因為我是從衛(wèi)生學校畢業(yè)的,所以在后來的法醫(yī)生涯中,我都積極爭取機會去進修。北京人才濟濟,我去那邊進修過好多次,期間結識了一位老法醫(yī)。那位老法醫(yī)德高望重,不僅參與偵辦過多起大案,還有機會接觸到一些機密,其中就包括一件科考人員神秘失蹤的奇案。

2012年11月,我又去北京學習,當時才得知那位老法醫(yī)去世半年了。老法醫(yī)一直很低調(diào),為了尊重這位前輩,他的名字我就不提了。

于是,小法醫(yī)到了老法醫(yī)家拜訪,“經(jīng)過老法醫(yī)老伴的允許,我?guī)ё吡艘恍┵Y料和書籍,因為那些東西需要時間去消化,我不可能當場都記進腦子里”。當這個小法醫(yī)回到廣西,在資料中“發(fā)現(xiàn)老法醫(yī)在不起眼的一頁角落寫了一個電郵地址和一串像是密碼的數(shù)字與字母組合”,這樣,他得以打開老法醫(yī)的電子郵箱——“我整個人都驚呆了,因為那里存放的是他的辦案日記?!?/p>

接著,這位小法醫(yī)便開始引用老法醫(yī)從未公布的辦案日記,講述彭加木失蹤案件:

我是一名法醫(yī),大家都叫我老鄧。

很多案子都有不能說的秘密,身為法醫(yī),看多了那樣的事,實在是良心不安,我沒有公布真相的勇氣和能力,只好寫下這些文字,但愿有一天那些懸案都能大白于天下。

我第一個要說的案子是羅布泊干尸案,這個案子有太多的詭異傳聞了,可沒有一個傳聞接近真相。

老法醫(yī)鄧先生是怎樣介入彭加木失蹤案的調(diào)查的呢?老法醫(yī)在辦案日記中寫及:

2005年4月11日,敦煌市七里鎮(zhèn)的一支沙漠考察隊在庫姆塔格沙漠西北部發(fā)現(xiàn)兩具干尸,根據(jù)研究人員的初步鑒定,他們懷疑其中一具尸骸是某位神秘失蹤的科學家,可由于技術原因,當時他們沒有能完成DNA身份鑒定。之后,那兩具干尸被運往甘肅省敦煌博物館,可他們對外聲稱只發(fā)現(xiàn)了一具干尸。

為什么要那么說?

其實,這與陰謀論無關,我們的國家是值得信賴的。只不過,當發(fā)現(xiàn)干尸時,有人將消息傳了出去,于是人們就開始猜測那會不會是多年前失蹤的科學家??梢溃俏豢茖W家與一些科學技術有關,因為涉及到保密性,以及許多不確定因素,第二具干尸就順理成章地成了秘密,人們都以為只發(fā)現(xiàn)了一具干尸。

2006年4月16日,我接到了一通電話,有關方面對我說明了事情的經(jīng)過,并要求我跟北京的另外一名法醫(yī)趕赴敦煌。我深知這任務的重要性,大家都在關心干尸的身份,可如果鑒定結果證明干尸確實是那位科學家,那么他的死因就會是最大的懸念。我能將懸念揭曉嗎?很快,我們趕到敦煌博物館,從干尸身上取下頭發(fā)、骨骼和皮膚帶回北京的實驗室,準備對樣本進行分析。分析完成后,我們就通過渠道找到了那位科學家的親人,希望其能提供DNA樣本。但這過程并不順利。

那位失蹤的科學家叫彭加木,專攻農(nóng)業(yè)化學,從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他三次進入羅布泊探險考察。1980年5月,彭加木帶領一支科考隊深入羅布泊,采集土壤和多種生物標本,可是卻于同年6月17日在羅布泊失蹤了,從此留給后人無限的遐想。

我要如何鑒定干尸是不是彭加木呢?

若是在以前,我恐怕無法完成任務,可隨著DNA鑒定技術的發(fā)展,法醫(yī)已經(jīng)能夠通過DNA比對,得出死者是誰的答案了。

不過,彭加木的兒女起初并不配合,他們認定干尸不是父親,而且有關部門隱瞞了第二具干尸的事,這讓他們覺得不被尊重。在一些人的勸導下,彭加木的兒女才愿意提供DNA樣本,供法醫(yī)做比對。因為當時彭加木失蹤,外界傳聞他帶走了一本很珍貴的科學考察日記,叛逃他國,可他兒女并不那么認為,如今有機會為父親正名,他們才決定配合法醫(yī)的鑒定工作。

傳說中2005年發(fā)現(xiàn)的疑似彭加木的干尸

經(jīng)過仔細鑒定,我們最后得出結論,干尸的確是彭加木。這個結果出來后,沒有一個人松了一口氣,大家反而更好奇和緊張了,包括我在內(nèi)。誰都想知道彭加木為什么會失蹤,他的死因又是什么呢?

這位小法醫(yī)借助于老法醫(yī)的辦案日記,聲稱找到了彭加木的干尸。接著,他又披露老法醫(yī)的辦案日記一段重要記載:

我檢查過干尸,它身上有很明顯的暴力作用痕跡,這就是為什么我判定彭加木是非正常死亡,而不是饑餓死,或者意外死亡的原因了。讓我震驚的是,那些暴力作用痕跡太觸目驚心了,是我那么多年法醫(yī)生涯中罕見的。

由此老法醫(yī)得出驚人結論:

如今,除了彭加木,科考隊的九名隊員仍在人世,如果算上背著發(fā)報設備的戰(zhàn)士馬大山,那就是十個人還活著(引者注:彭加木最后所率羅布泊科學考察隊連同他本人在內(nèi)是十人)。羅布泊就像是偵探小說中出現(xiàn)的孤島環(huán)境,若有人殺害了彭加木,那兇手肯定就是十個人的某個人。要知道,當年要進入羅布泊,你沒有軍方的特殊通行證的話,根本不可能走進去。

老法醫(yī)的辦案日記強調(diào)說:

在這里,我就要說明干尸身上的暴力作用痕跡是怎樣的了——干尸頭部有3處鈍器傷、四肢11處銳器傷,胸、腹、背部有27處銳器傷。若非人已經(jīng)死了,尸體成了干尸,那么兇案現(xiàn)場一定極其血腥恐怖。

彭加木的傷口不是動物撕咬造成的,而羅布泊環(huán)境特殊,唯一有機會犯案的人就是科考隊中的某個人了。

誰殺了彭加木?科考隊沒有一個人承認,盡管他們知道,肯定是隊伍中的一個人或者幾個人干的,但他們都選擇了沉默。

事發(fā)后,科考隊掙扎了一晚上,最后決定隱瞞真相,編造一個謊言來欺騙世人。于是,他們埋掉了尸體,假說見到了腳印,等等。

一個謊言誕生,那就會誕生更多的謊言??瓶缄牄]有辦法,只好硬頭皮演下去。同時,他們在問自己,隊伍中的哪一個人是兇手呢?彭加木身上有那么多傷,血濺了滿地,行兇的人身上肯定會染上血跡才對。即使臉上、手上的血跡能抹去,衣服上的血跡在羅布泊中不可能馬上洗干凈。真要找兇手的話,科考隊百分百能當場揪出來,但他們沒有那么做。

應當說,在種種關于彭加木之死的猜測之中,這個小法醫(yī)借助于老法醫(yī)的辦案日記所寫的“隊友殺害彭加木”之說純屬謠言,性質(zhì)最為惡劣。

此外,網(wǎng)上還用種種聳人聽聞的標題,“解讀”彭加木失蹤之謎:

羅布泊北岸的土堆群(彭加木攝)

《彭加木失蹤案真相曝光為何驚動中央?》;

《中央高層不敢說!彭加木失蹤真相遭泄》;

《國人徹底炸鍋!中央罕見曝光彭加木失蹤真相》;

《隱瞞了整整35年揭開彭加木失蹤案的神秘真相》;

《彭加木失蹤之謎——中國科學界最驚天的秘密》;

《揭開彭加木羅布泊考察失蹤內(nèi)幕真相驚人!》;

《揭彭加木失蹤之謎:七大疑點藏驚天秘密!》;

《失蹤的彭加木,比兩彈元勛還要神秘的科學家》;

《跨世紀的難解之謎:彭加木失蹤之謎》;

《雙魚玉佩,彭加木失蹤曝出中國驚天秘密》;

《還記得彭加木嗎?法醫(yī)揭露真相,怵目驚心!》;

《驚天秘密:科學家彭加木原來是被自己隊友集體殺死的》;

《國家罕見重啟彭加木計劃:驚爆你所不知道的新疆神》;

……

這種種吸引眼球的標題之中,幾乎都離不了一個“驚”字——“驚爆”“驚人”“驚天”“驚心”。

面對關于彭加木失蹤的種種臆測,作為1980年盛暑在羅布泊參加搜尋彭加木的親歷者、當時采訪了50多位彭加木親友以及現(xiàn)場搜索指揮官、公安人員的作家,我愿把依據(jù)第一手采訪所寫長篇報告文學《追尋彭加木》,連同對近年來就“彭加木失蹤”事件出現(xiàn)的種種猜測、臆想,甚至惡意編造的梳理,鄭重地奉獻給廣大讀者……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