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夢想開始的地方

故鄉(xiāng)情 作者:國民芯


夢想開始的地方

汪洪波

我愛聽別人談?wù)摷亦l(xiāng),因為每當(dāng)人們談起自己的家鄉(xiāng)時,或眉飛色舞,或低頭沉思,不免讓我腦海中浮現(xiàn)那幅定格的故鄉(xiāng)畫面——起伏的丘陵,連綿的柏樹,環(huán)繞著的小村莊,田地中層層疊疊的麥苗油菜,再加上在田埂上追逐打鬧的放牛娃……“故鄉(xiāng)”她不再是兩個字,而是一幅難以消逝的畫。

兒時的我每每看著馬路上緩緩駛過的汽車,仰望著天空中掠過比鳥兒還小的飛機,總渴望知道他們要去往哪兒?那里是什么樣子?我什么時候也能去看看?這些好奇心造就了兒時的夢想,隨著自己一天天長大,漸漸地從“大人們”那里得到了答案,要實現(xiàn)這些夢想,最好的途徑是好好讀書,唯有讀書才能走出大山見識外面的世界。我忘不了當(dāng)初渴望的心情,我忘不了下定決心的堅定,我忘不了踏上那求學(xué)之路,從走3公里山路上鄉(xiāng)村小學(xué),到騎自行車6公里住校上初中,到坐車3小時去往市里上高中,再后來去省城上大學(xué)并選擇了自己最喜歡的信息科技類專業(yè),從而來到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深圳市工作的這些年的輾轉(zhuǎn)歷程。在故鄉(xiāng)的夢實現(xiàn)了,故鄉(xiāng)卻變得虛無縹緲了,故鄉(xiāng)的人和事也快淡忘了。

曾幾何時,各種“繁忙”讓我身不由己,漸漸地疏遠了故鄉(xiāng)的他們,慢慢的淡忘了故鄉(xiāng)。好幾年沒有再回去看看,幾星期也未能給摯愛的父母打一個電話問候,接聽父母來電卻常因“繁忙”而匆匆應(yīng)付幾句就掛掉,更談不上看望和問候曾經(jīng)授予我知識的老師。因為兒時的夢,所以我同很多到深圳打拼的人一樣,忙著工作,常常加班到凌晨甚至通宵。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在這個年輕又有活力的城市扎根,擁有自己的棲身之地,這幾乎占據(jù)了理想的大部分空間,剩下的空間已容不下對故鄉(xiāng)的記憶。然而記憶深處的東西怎會忘記?

于是,我又回到了曾經(jīng)夢想的起點,回去看看隔壁的阿婆,回去與多年不見的玩伴喝杯酒,回去陪陪在家的老父老母。回到家,每天早晚和父母一起去走一走散散步。那幾年,每一次出遠門,走在泥土路上,父親總要給我講一遍:“出門在外,照顧好自己,別擔(dān)心我們。在單位要尊敬領(lǐng)導(dǎo),愛戴下屬,與人為善,謙虛謹慎……”而我也總是不耐煩地答應(yīng)著。而如今,當(dāng)走在新修的水泥地上,父親再次叮囑,我回答說:“好,我記住了!”語氣無比堅定。看著父親滿意的笑容,我也笑了,笑的眼睛也濕潤了,想到了那些年出遠門時父母的送別,想起了那一幕幕的童年往事……

那些年,學(xué)校離家很遠,父親總是早早起床為我做早餐;那些年,考試得了第一名,父母開心至極,卻從未將這種喜悅掛在臉上,還時常告誡我不要驕傲。若某次考試考砸了,父母不會體罰也不會太過焦慮,只淡淡地提醒下次注意;那些年,放假了,父親會從集市買二三十只鵝交給我放養(yǎng),假期結(jié)束賣掉作為學(xué)費,有時候還得早早起床上山放牛;那些年,晚上在家準備一家三口人的晚餐,還記得第一次煮玉米粥,站在凳子上才夠得著灶臺的我,不小心踩翻凳子摔倒在地,一勺子滾燙的玉米粥灑在肚子上,母親聽到哭聲趕回家,背著我走十幾里山路去看醫(yī)生,看著母親心疼又焦急的表情,彼時的我心里是滿滿的幸福,傷口也不覺得那么疼了。那些年,大學(xué)即將畢業(yè),母親希望我留在省城或本市工作,離家近,她可以常來看我,父親則悄悄把我叫到一旁,認真地對我說:“好男兒志在四方,去你自己喜歡的地方,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別想太多!”看著父親堅定的眼神,我使勁地點點頭,強忍住眼眶中的淚水。這些年,我不僅到了自己最向往的、改革開放最前沿的城市—深圳,而且還如愿加入到了為國為民、服務(wù)于國家信息安全的公司,從事著自己夢寐以求的工作,塑造網(wǎng)絡(luò)信息安全的根基;這些年,有了自己的家,有了摯愛的妻子和可愛的女兒……這些年,有失去有得到,但是有的東西不能失去—我春節(jié)又帶著妻子女兒一起回到家鄉(xiāng)。

如今,家鄉(xiāng)不再僅僅是故鄉(xiāng),她始終承載著我兒時夢想,家永遠留存著那些久遠而難忘的往事,它更是親情的羈絆,我心中無法替代的溫暖!

因為,那是我夢想開始的地方……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