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故鄉(xiāng)的路

故鄉(xiāng)情 作者:國民芯


故鄉(xiāng)的路

羅昭學

我的故鄉(xiāng)談不上山清水秀,更沒有聞名遐邇的名勝古跡,若非要給故鄉(xiāng)加冕,那么,我想用“人杰地靈”這四個字來形容較為恰當。

紅軍長征二萬五千里,其中有一小段便是我故鄉(xiāng)的山路。紅軍名將王良,在第一次反圍剿的戰(zhàn)斗中,活捉了國民黨“剿匪”前線總指揮張輝瓚。當然咯,大家耳熟能詳?shù)碾娪啊蹲屪訌楋w》,故事原型部分就取材于我的故鄉(xiāng)—綦江。

我熱愛故鄉(xiāng),就像熱愛自己的生命一樣—雖然我離開她已三十多年,已沒有血親在那里生活,但在我的心里,故鄉(xiāng)人始終都似我的親人。幾十年來,每逢春節(jié)我都要從千里之外趕回去看看他們,走一走故鄉(xiāng)的路。

說起故鄉(xiāng)的路,峭壁叢生,蜿蜒曲折,除了山路,還是山路。記得我都十多歲了,才第一次見著鄉(xiāng)里修通公路,驚奇和新鮮感現(xiàn)在仍記憶猶新。偶爾轟鳴聲中駛來輛冒著濃濃尾氣的解放牌卡車,我和小伙伴們也要追著看。真正坐上汽車,已經(jīng)是我高中畢業(yè)后的事了。

那時的故鄉(xiāng),走一兩個小時的山路上學、訪親,都是常事,風里來雨里去,再泥濘、再危險的路都如履平地。我家背后便是當?shù)赜忻南蟊亲由?,顧名思義,這條路陡峭、狹窄如大象的鼻子,但這條“鼻子”,卻是從鄉(xiāng)里去區(qū)里的必經(jīng)之路。高中設在區(qū)里,初中畢業(yè)后,這條“鼻子”便成了我每周必須往返的路。象鼻子山都是懸崖,路上不但沒有扶手,連一株灌木也沒有。想起當年從大城市來的幾位女知青,第一次從區(qū)里到鄉(xiāng)里,在象鼻子山上嚇得兩腿發(fā)軟,不敢再走半步,最后是哭著央求當?shù)氐囊晃焕瞎夤?,分幾次把她們背下山來。此事在故鄉(xiāng)傳為佳話,大男人們心里羨慕得牙根癢癢。我年紀雖小,還未明事理,但至今仍然難以忘卻當年總好奇地繞過她們身旁時的感受:漂亮的裙角隨風揚起,不時露出白白的小腿;淡淡誘人的香水味,隨風散發(fā)讓我眩暈。要知道那時的鄉(xiāng)下,沒有哪家媳婦會穿裙子,更沒有哪家姑娘會抹香水。

為這,我和幾位小伙伴曾悄悄地背著大人去爬象鼻子山,想快點練習著走好這條路,似乎等待著什么機會,結果每次都是爬到半山腰便臨危而退,機會當然也沒有等來。然而這條路卻見證了我這個山里娃成長的足跡—

一天中午,烈日當空,云彩也被火球一樣的太陽曬“融化”了,父親領著我去登山,小時候除了冬天會有一雙膠鞋抵御嚴冬,其他時間都是赤腳走路。我光著腳丫,跟在父親身后,父親的神情那么嚴肅,以至于我不敢問他我們到底要去哪里。光腳剛踏上象鼻子山下的石板路,便感覺到路面發(fā)燙,但還能忍受。父親沉默偉岸的身軀在前面,我緊跟在后面,走著走著,山越來越陡,石板路在腳下越來越燙。并且我萬萬沒想到,父親連頭也不回,兀自往上走,而我和父親的距離卻越拉越大。在陡峭的光禿禿的象鼻子山上,我像一只快被烤干的壁虎,酷熱難當,頭暈目眩,不敢往山下看一眼。我滿以為父親會在接近最危險的地方等我,就像上一次路過這里,他彎腰背起我一樣。但是這天,父親沒有等我,他像是把我忘了。

我的腳被燙得疼痛難忍,淚水禁不住奪眶而出,我盼著父親停下身來哪怕只回過頭來看我一眼,但是,他遠去的背影漸漸在縮小……我別無選擇,因為停留的時間越長,腳底被燙得越痛。就在一邊盼著父親等我,一邊忍受著腳下的疼痛時,我突然明白了父親為何頂著烈日,忍著憐愛幼子的心,帶我翻越這座山的用苦良心:是要告訴我,我已經(jīng)不是小孩子了,人生的路需要我自己去走,人生路上會遇到無數(shù)險峻和困難,唯有勇敢地,一步一個腳印前行,方能克服。眼前不住閃現(xiàn)紅軍爬雪山、過草地的畫面,因為父親常給我們講“紅軍長征”和他“抗美援朝”的故事。一時間,我擦去淚水,咬緊牙關,拋開心里的萬般委屈,沿著父親的足跡,追著父親的背影,全然不顧陡峭山崖帶來的恐懼幾乎是一路小跑。跑著跑著,我漸漸感覺自己的腳步越來越快,而父親的步伐卻越來越慢;跑著跑著,我漸漸感覺腳底已沒有那么痛了,恐懼也慢慢在消失;跑著跑著,我漸漸感覺象鼻子山路已似乎瞬間延伸至外面的世界,父親那穩(wěn)健的步伐始終驅動我不斷前行……

就這樣,一條普通山路上的父子行,從此引領著我在人生征途中邁過每一道坎,翻過每一座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