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帝王”到“耶穌”:孫中山開啟紀年新歷史
1912年1月2日,孫中山通電各省都督:中華民國改用陽歷。自此,從公元前2世紀漢武帝開始,一直沿襲到清朝末年,前后共用了2050多年的帝王紀年法終止。
1912年元旦開始正式使用公元紀年,同時也使用國號“中華民國”紀年。這一過程在一定程度上展現(xiàn)了以公元紀年為主要形式的陽歷在近代中國的蛻變,也從廣闊的層面上展現(xiàn)了近代中國思想觀念及社會心態(tài)某些方面的重要變革。因為紀年問題不僅僅關(guān)涉近代中國現(xiàn)代性追求中的世界主義和民族主義,還涉及政府政治權(quán)威的建構(gòu)與民眾傳統(tǒng)習俗的改造。
中華民國紀念幣,下排中有“黃帝紀元”字樣,上排第二枚“改元紀念”
比較明顯的例子,如明清之際,明末遺民懷念故國,在明崇禎十七年(1644)清順治在北京建立政權(quán)后,仍用崇禎十八、十九年,以至二十幾年,以表示自己不降清廷。辛亥革命前,清末革命黨人反對清朝君主專制,不用君主年號紀年,乃采用黃帝紀年或共和紀年。
我國歷史上有哪幾種紀年方法呢?
(1)干支紀年法。這是我國最早的紀年方法。
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稱?!凹滓冶∥旒焊寥晒铩笔畟€字叫天干,簡稱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字叫地支,簡稱支。用天干和地支依次相配,共同組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六十組。古人用來表示年、月、日和時的次序。周而復始,循環(huán)無窮。現(xiàn)在農(nóng)歷紀年仍然用干支。
(2)帝王年號紀年法,是我國歷史上使用最長且特有的紀年方法,是我國古代帝王為了紀其在位之年而立的名號。漢武帝建元以后,凡新君即位,按照慣例要于次年改用新年號紀年,歷代相承。
我國自有年號后,年號就成了皇帝即位后所必須有的標志,用不用這個朝的年號,即說明承認不承認這個政權(quán)。三國時魏、蜀、吳三個政權(quán),以魏紀年為主,則是以魏為正統(tǒng);以蜀紀年為主,則是以蜀為正統(tǒng)。
(3)西歷,現(xiàn)在世界上大多數(shù)國家通用的陽歷,是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zhuǎn)一周的時間為一年而制定的歷法,是自羅馬大政治家儒略·愷撒(Caius Julius Caesar)開始的,是在埃及歷學的基礎(chǔ)上改訂的羅馬歷法。
公元(Anno Domnini,意為“基督紀元”)并非自基督降生起即行使用的紀年體系,而是在耶穌死后50多年時向前逆推得到的。人類文明史的許多重大事件都發(fā)生于公元前(Before Christ)。
中華民國建立之后,陽歷取代陰歷成為官方主導的計時方式,紀年變革是政權(quán)鼎革的重要特征之一。陳旭麓就說:“紀年的改革是‘皇帝’倒了的結(jié)果,但對中華大地上遠離革命風暴中心的人們來說,正是紀年的改革才使他們相信皇帝已經(jīng)倒了。”
參考文獻
1.劉乃和:《中國歷史上的紀年》,海豚出版社,2012年。
2.朱文哲:《從“耶穌”到“公元”:近代中國紀年公理之變遷》,《民俗研究》2012年第3期。
3.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