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書所收入的這些文章全都寫于1910—1950年這40年間,最早的三篇【分別關于瓦爾拉斯(Walras)、龐巴維克(B?hm-Bawerk)和門格爾(Menger)】是用德文寫的,其余各篇都是用英文寫的。除了關于馬克思(Marx)的那一篇之外,其余各篇都已經(jīng)在不同的經(jīng)濟學雜志上發(fā)表過。它們當中,有的是為了悼念某位剛剛逝世的經(jīng)濟學家而寫的,有的則是為了某些事件的周年紀念而作的,比如慶祝馬歇爾(Marshall)的《經(jīng)濟學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出版50周年、紀念帕累托(Pareto)誕辰100周年,等等。因為這些文章都是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匆匆忙忙地寫就的,所以熊彼特(Schumpeter)本人認為將這些文章結集出版并沒有多大的價值,但是許多人都需要它們,而且原來刊載它們的雜志又不容易找到,所以熊彼特于1950年1月去世前幾個月,終于同意由牛津大學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將它們整理出版。
本書正文共有十篇文章。除了關于馬克思的那一篇之外,其余的都是由熊彼特本人親自挑選出來的。熊彼特本來計劃在本書中收錄《〈共產黨宣言〉中的社會學和經(jīng)濟學》(The Communist Manifesto in Sociology and Economics)一文,那是在1949年6月,他為紀念《共產黨宣言》(The Communist Manifesto)發(fā)表100周年發(fā)表在《政治經(jīng)濟學雜志》(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上的文章。但是現(xiàn)在我們決定用《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一書的第一部分《馬克思的學說》(The Marxian Doctrine)來取代它,因為它對作為預言家、社會學家、經(jīng)濟學家和導師的馬克思做了更全面的論述。我非常感謝卡斯·坎菲爾德先生(Cass Canfield)和哈珀兄弟出版社(Harper&Brothers),感謝他們慷慨地準許我將《馬克思的學說》這篇文章收入本書。借此機會,我還要感謝《經(jīng)濟學季刊》(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美國經(jīng)濟評論》(American Economic Review)、《經(jīng)濟學雜志》(Economic Journal)和《計量經(jīng)濟學》(Econometrica)等雜志的編輯和出版商,因為他們同意把原先發(fā)表在他們雜志上的一些文章收入本書。還有幾篇選入本書的文章原先發(fā)表于《國民經(jīng)濟與社會政策雜志》(Zeitschriftfür Volkswirtschaft und Sozialpolitik),不過該雜志現(xiàn)在已經(jīng)???。
附錄中關于克納普(Knapp)、維塞爾(Wieser)和博特基威茨(Bortkiewicz)的三篇短文是根據(jù)戈特弗里德·哈伯勒(Gottfried Haberler)教授的建議而收入本書的。他認為這三篇短文應該重新出版,并且應該與其他傳記性文章一起收入同一本書中出版。這些文章是熊彼特擔任《經(jīng)濟學雜志》駐奧地利通訊員(1920—1926年)和駐德國通訊員(1927—1932年)期間為該雜志撰寫的。1932年,熊彼特離開了德國的波恩大學,來到了美國的哈佛大學。
本書作者與這些傳記性文章的主題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他不僅敬仰這些作者的作品,而且他與他們當中的一些人熟識(除了一個例外),特別是,他與其中幾位還有著深厚的友誼。[1]再一次,例外出在卡爾·馬克思(Karl Marx)身上。馬克思于1883年去世,而熊彼特則與凱恩斯一樣,恰好是在這一年出生的——凱恩斯也是“十位經(jīng)濟學家”中最年輕的一位。熊彼特和馬克思有一個共同之處——他們都把經(jīng)濟發(fā)展看成一個過程。在他的《經(jīng)濟發(fā)展的理論》(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一書中,熊彼特試圖提出“一種關于經(jīng)濟變化的純經(jīng)濟理論,強調經(jīng)濟變化不僅僅是建立在推動經(jīng)濟體系從一種均衡過渡到另一種均衡的外部因素的基礎上”。在為該書的日文版撰寫的序言中,熊彼特寫道:“開始時我不清楚,但是讀者應該立刻就能看清,【我(熊彼特)本人的】這種思想、這種目標與構成卡爾·馬克思的經(jīng)濟學說的基礎的那種思想、那種目標完全一樣。實際上,他【馬克思】與他同時代的以及他以前的經(jīng)濟學家的區(qū)別就在于他對經(jīng)濟發(fā)展的獨特看法,即把經(jīng)濟發(fā)展看成經(jīng)濟制度本身所導致的一種特定的過程。馬克思經(jīng)濟學說的所有其他方面,都不過是采用和修改了李嘉圖經(jīng)濟學的概念和觀點而已。但是,經(jīng)濟發(fā)展的概念,卻可以說完全是馬克思自己的創(chuàng)見,至于他把這個概念放入黑格爾哲學背景中的做法,其實并不是關鍵。很可能正是因為這一點,一代又一代經(jīng)濟學家才會不斷地提起馬克思,盡管他們可以從其他許多方面批評他?!痹谒摹督?jīng)濟分析史》(History of Economic Analysis)手稿中,我們也可以看到熊彼特這樣寫道:“在他【馬克思】的思想的總體框架中,發(fā)展絕不是那個時代的經(jīng)濟學家眼中的靜態(tài)經(jīng)濟體系的一個可有可無的附屬物,而是那個時代的經(jīng)濟的核心問題。馬克思的分析重點集中在了,闡明在自身的內在邏輯的推動下不斷變化的經(jīng)濟過程,究竟是怎樣一刻也不停地改變著整個社會的整體結構?!痹谶@一點上,他們的看法是一致的,但是由此而導致的結果卻完全不同:馬克思大力譴責資本主義社會,而熊彼特則成為資本主義的熱心的辯護人。
在熊彼特看來,經(jīng)濟學這門學科能否取得進步,取決于遠見和技術。他既推崇馬克思關于經(jīng)濟過程的看法,同時也推崇與他只有一面之緣的瓦爾拉斯(Walras)的純粹經(jīng)濟理論。在談到瓦爾拉斯的時候,熊彼特在《經(jīng)濟分析史》里是這樣說的:“……經(jīng)濟學就像是一輛巨大的公共汽車,上面搭載著許多興趣和能力都無法相互比較的乘客。但是單就純粹經(jīng)濟理論而言,我認為瓦爾拉斯是最偉大的經(jīng)濟學家。他的經(jīng)濟均衡體系把‘革命的’創(chuàng)造性和古典的綜合性完美地結合了起來。這是唯一可以與理論物理學的成就相媲美的經(jīng)濟學家的作品。”
馬克思和瓦爾拉斯截然不同,他們兩人各走一個極端:一個試圖給出經(jīng)濟變遷的邏輯解釋,另一個則向我們提供了一個“理論工具,它在我們這門學科的歷史上第一次有效地闡明了各種經(jīng)濟量之間互相依賴的純粹邏輯”。
熊彼特的特點[2]是:對歷史和純理論性的東西、對計量經(jīng)濟學和收集到的海量事實材料、對社會學和統(tǒng)計學,他都持肯定和贊賞的態(tài)度,他認為它們都是有用的。他如此廣泛的興趣也反映在了本書收錄的這些傳記性文章當中。
他在維也納學習期間就認識了門格爾、龐巴維克和維塞爾。門格爾和他的兩位弟子——龐巴維克和維塞爾——可以算是經(jīng)濟學中的奧地利學派或維也納學派的共同創(chuàng)始人。不過,那時門格爾已從大學退休,不再積極參加教學事務,熊彼特只和他見過一兩次面。但是關于這幾位學者的傳記性文章無疑是可信的,因為它們的作者是維塞爾和龐巴維克主持的研討班的積極參加者(1904—1906年)。后來,熊彼特還與龐巴維克就利息率問題進行過一場著名的論戰(zhàn)(Zeitschrift für Volkswirts chaft,1913);而且,1921年,在慶祝維塞爾七十誕辰時,熊彼特是三位發(fā)言者之一。
雖然熊彼特接受的是奧地利學派的學術訓練,雖然他很看重這個學派的思想和著作,但是他卻對發(fā)展邊際效用價值理論的另一個學派——洛桑學派(the School of Lausanne)——更感興趣。這個學派源于瓦爾拉斯的著作。不過,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個學派的真正創(chuàng)始人其實是帕累托。帕累托是瓦爾拉斯的杰出學生,后來接替瓦爾拉斯在洛桑大學擔任政治經(jīng)濟學教授一職。一直以來,對于英國和美國的經(jīng)濟學家來說,他們的著作都顯得過于“數(shù)學化”和“理論化”了。同時英、美兩國的經(jīng)濟學家還發(fā)現(xiàn),閱讀用其他語言寫成的經(jīng)濟學著作事實上也是非常困難的。(也許根本就是浪費時間!)但是洛桑學派很早就擁有了兩位第一流的美國信徒——歐文·費雪(Irving Fisher)和H.L.穆爾(H.L.Moore)。本書正文的十篇文章當中,其中三篇就是獻給瓦爾拉斯、帕累托和費雪的。在關于帕累托的那篇文章的一個腳注里,熊彼特描述了一次聚會,在會上談到了許多經(jīng)濟學家,帕累托對歐文·費雪大加贊揚。熊彼特這樣寫道:“當我聽到他【帕累托】對【費雪的】《資本和收入的性質》(Capital and Income)一書的高度評價時,實在有些意外。”
1906年,熊彼特在維也納獲得學位以后,到英國待了幾個月。在那兒他拜訪了幾位經(jīng)濟學家,并在1907年第一次遇見了馬歇爾。1933年12月,熊彼特為《經(jīng)濟學雜志》撰寫了一篇評價凱恩斯的傳記作品集《精英的聚會》(Essays in Biography)的文章。在該文的注釋中,他描述了與馬歇爾的這次會見。在評論凱恩斯寫的關于馬歇爾的文章時,熊彼特這樣寫道:“1907年的某一天的早餐時間,我隔著桌子看著他【馬歇爾】,然后告訴他說:‘教授,在我們這次(關于我的科學計劃的)談話結束之后,我真的感到我就像是一個輕率的戀愛者,正準備嘗試一場冒險的婚姻;而你就像是一位慈祥的長者,試著勸我放棄這個念頭?!麆t回答道:‘事情本來就應該是這樣的。如果年輕人真想在學術方面有什么作為,只聽長者的勸告是沒有用的。’”被收入本書的關于馬歇爾的文章表明,熊彼特對馬歇爾的著作是何等地重視。當年,當這篇文章在《美國經(jīng)濟評論》上發(fā)表后,熊彼特收到了瑪麗·馬歇爾于1941年6月寄自英國劍橋的一封短信。信里這樣寫道:“我剛剛收到《美國經(jīng)濟評論》?,F(xiàn)在我正以極大的興趣閱讀你寫的紀念馬歇爾的《經(jīng)濟學原理》出版50周年的文章。我知道你對他的著作一向評價很高,我很高興你能借此機會如此熱烈而恰當?shù)乇磉_了你的贊美。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尤其令我感到欣喜。我也和你一樣,非常欣賞凱恩斯寫的《紀念阿爾弗雷德·馬歇爾》一文?!?/p>
1913—1914學年,熊彼特作為一名來自奧地利的交換教授,來到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那可能是他第一次與本書一些文章所討論到的那幾位美國經(jīng)濟學家【陶西格(Taussig)、費雪、米切爾(Mitchell)】會面。在此之前,他已經(jīng)閱讀過他們的論著,而且至少已經(jīng)和陶西格通過信。陶西格于1912年11月27日從馬薩諸塞州劍橋給他寫了一封信。在這封信中,陶西格對這位青年經(jīng)濟學家的英文水平大加贊賞,并且討論了熊彼特提出的一個理論問題。“我對于你的論證沒有什么異議,但是我個人還是傾向于認為,或許應該從一個更現(xiàn)實的角度來探討這些問題。”陶西格還在信中提供了一些供給圖表,然后繼續(xù)寫道:“我很想把同樣的論證方式應用于勞動,就像應用于資本和土地一樣,以此來構建一種‘租賃’勞動理論。我已經(jīng)草擬出了一個大綱,準備撰寫一篇長文對此問題進行論述。你當然知道,我的朋友J.B.克拉克以前就進行過這種論證。更晚近一些,歐文·費雪也進行了更詳細的論證。這種論證還沒有最后的結論。我不是狂妄自大的人,因此不會覺得理當由我來得出最后的結論。但是我確實希望自己能夠在這個問題上有所貢獻?!毙鼙颂睾吞瘴鞲竦挠颜x就這樣建立起來了。他們的友誼一直持續(xù)到了陶西格于1940年逝世為止。實際上,在熊彼特剛到哈佛大學的頭幾年(1932—1937年),他一直和陶西格一起住在斯考特街2號。
同樣地,熊彼特對歐文·費雪和韋斯利·米切爾(Wesley Mitchell)也很欽佩,并且也和他們有一定的感情。他和費雪共同創(chuàng)辦了計量經(jīng)濟學會。在某一個周末,當熊彼特前往費雪位于紐黑文的十分儉樸的家做客時,發(fā)生了不少趣事。(費雪的家里從來不準備煙、酒、咖啡,而且我相信,甚至連肉都幾乎見不到。)咖啡是為這位“墮落的”客人特別準備的。阿爾及爾大學的G.H.布斯凱(G.H.Bousquer)教授在法文版《政治經(jīng)濟學評論》(Revue d'économie politique)1950年第3期雜志上描述了他們的這次會面。本書中紀念韋斯利·米切爾逝世的文章是在熊彼特逝世前一兩個星期才完成的。米切爾和熊彼特都研究經(jīng)濟周期,他們也都相信,要想更好地研究這一資本主義發(fā)展過程中的現(xiàn)象,必須進行最廣泛的實證研究。熊彼特不辭辛勞地自己搜集資料,幾乎沒有得到任何人的幫助,因為這就是他的工作風格,但是對于那些能夠明智而有效地利用國家經(jīng)濟部門的有關資料的人,他也十分贊賞。
雖然凱恩斯曾經(jīng)長期擔任《經(jīng)濟學雜志》的編輯,而熊彼特從1920年起就是該雜志駐奧地利的通訊員,但是直到1927年,熊彼特才和凱恩斯第一次見面。由于一些很難解釋清楚的原因,他們兩人的關系,無論是從個人的角度來看,還是從專業(yè)的角度來看,都算不上密切。
在翻譯評述瓦爾拉斯、門格爾和龐巴維克的那三篇文章時,曾經(jīng)碰到過一些困難。正如保羅·斯威齊(Paul Sweezy)在他的《帝國主義和社會階級》(Imperialism and Social Classes)一書的序言中所指出的,也正如哈伯勒早些時候發(fā)表于《經(jīng)濟學季刊》上的一篇文章中所提到的,熊彼特在用德文寫作的時候,有一種特別的風格,因此他的德語文章非常難翻譯。哈伯勒說:“他的筆調很有些文學化,用‘奇異的風格’來形容也許最合適。這種風格能恰到好處地表達他的思想的復雜結構。這種風格的特征表現(xiàn)在長長的句子、大量的修飾性短語、修飾語再套修飾語,以及對微妙含義差別的細致辯解上。正如人們所想到的,他的這些風格和特征,在他的德文論著里特別明顯,這是因為德語更適合于表達復雜的結構?!毙鼙颂乇救艘惨庾R到了這一點,特別是關于龐巴維克的那篇文章,他認為那篇文章太長了,從便于英語讀者理解的角度考慮,應當加以刪改,甚至完全重寫。他強調指出,不這樣做是“不行的”。
因此,現(xiàn)在被收入本書的關于龐巴維克的那篇文章,與原作相比,篇幅已經(jīng)少了一半。這項工作是由哈伯勒和這篇文章的譯者赫伯特·查森豪斯(Herbert Zassenhaus)教授一起完成的(赫伯特·查森豪斯是熊彼特以前的學生)。在這里,我要表達我對哈伯勒教授以及三位譯者——沃爾夫岡·斯托爾珀(Wolfgang Stolper)、漢斯·辛格(Hans W.Singer)和赫伯特·查森豪斯——的謝意,感謝他們的關心和大力幫助。我還要感謝保羅·斯威齊,他和我一起閱讀了全部譯文,還幫我潤飾了多處文字,澄清了許多問題。在一些情況下,對于譯文中因過分直譯而顯得拗口的地方,以及含義過于模糊不清的段落,我不得不冒昧地進行了一些修改。特別是其中關于龐巴維克的那篇文章,尤其如此。因此,譯文如果有什么缺點,那必定是我造成的,因此由我一人負責。
其他文章都是用英文寫成的,這次直接按原來的樣子發(fā)表。
除了訂正了一些小的印刷錯誤,以及為了保持格式的一致而在細枝末節(jié)上做了一些小的改動——比如大寫字母、標點符號、注釋的排列等——之外,就沒有再做其他任何改動或修訂了。
伊麗莎白·布迪·熊彼特(Elizabeth Boody Schumpeter)
1951年2月2日
于康涅狄格州,塔科尼克
注釋
[1]這是針對正文中的十篇文章而言的。至于附錄中的三篇文章所述的那三位經(jīng)濟學家,熊彼特只與維塞爾非常熟悉,他很可能只是遇到過克納普和博特基威茨。
[2]哈伯勒(Haberler)談及熊彼特的時候曾經(jīng)說過,熊彼特雖然也有自己的專長領域,“但是,作為經(jīng)濟學所有分支的‘大師’、作為一個通才,熊彼特在當代經(jīng)濟學家中擁有獨一無二的地位”(《經(jīng)濟學季刊》,195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