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失落的古印度

命脈(三卷) 作者:何弘,吳元成 著


失落的古印度

今天的中國,滿世界都可以看到盤串、玩串的人。手串自然會讓人聯(lián)想到佛教信仰,聯(lián)想到印度。事實上,佛教雖然源自印度,但今天印度信佛者其實寥寥無幾,而且今天印度的佛教實際上是從其他國家重新傳回的。遠在大唐初期,玄奘堅定西行求法,來到那爛陀寺學習,帶回了大量梵文佛經(jīng)。玄奘去印度的時候,佛教實際在那里已經(jīng)趨于衰微。今天印度的那爛陀寺,很大程度上是根據(jù)玄奘的記載恢復重建的。不只是那爛陀,事實上古印度人的世界觀決定他們并不太注重歷史,因而沒有留下太多的文字記錄。今天關于古印度的很多記錄,是從中國等其他文明的記錄中反推出來的。也正因此,對古印度文明來說,關于其水資源管理的情況,我們其實所知不多。

恒河流域是古印度文明的發(fā)源地,古印度人世世代代在恒河流域勞動生息。恒河用豐沛的河水哺育著兩岸的土地,給沿岸人民以舟楫之便和灌溉之利,創(chuàng)造出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印度文明,在文學、哲學和自然科學等方面對人類文明做出了獨創(chuàng)性的貢獻。

從長度來看,恒河算不上世界名河,但它卻是古今中外聞名的世界名川。恒河作為印度第一大河,發(fā)源于喜馬拉雅山脈,全長2580公里,中、上游有2100多公里在印度境內(nèi),下游500公里在孟加拉國。恒河有兩個較大的源頭,即阿勒格嫩達河和帕吉勒提河。兩河上游急流洶涌,奔騰于喜馬拉雅山間,地勢由3150米急降至300米。兩河在代沃布勒亞格附近匯合后始稱恒河。穿過西瓦利山脈后,在古城哈德瓦附近進入平原,與其著名支流朱木拿河結伴并排而行,流至阿拉哈巴德時聚會一堂,地勢再降至120米。由于恒河到此已沙多水濁,而朱木拿河水深且清,結果褐色的恒河水與青色的朱木拿河水形成十分明顯的水線,以后逐漸交融混合。恒河接著氣勢磅礴地流向印度宗教圣地瓦臘納西,又集納了哥格拉河、宋河、干達克河、古格里河等許多支流,河面寬闊,水流浩蕩地奔向下游。進入孟加拉國后,恒河被稱為帕德瑪河,分成數(shù)條支流,并匯合布拉馬普特拉河,形成“丫”字形,最后注入孟加拉灣。就在這里,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恒河三角洲。它的面積達8萬平方公里,地勢低平,海拔僅10米。這里河網(wǎng)密布,土壤肥沃,農(nóng)業(yè)發(fā)達,是南亞次大陸水稻、小麥、玉米、黃麻、甘蔗等重要種植區(qū)。布拉馬普特拉河長約2900公里,水量充沛,河道亦極其穩(wěn)定,上游即雅魯藏布江。

印度河流域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已有引洪淤灌,但文字記載不多。公元前2世紀雅利安人入侵后,修復了古代的灌溉工程。公元前3世紀左右,印度河流域憑借灌溉已做到一年兩熟。當時北方建有亞穆納水渠,南方則有高韋里河三角洲灌區(qū)。在中世紀的1000多年中,南亞次大陸建造了數(shù)萬座水壩用于灌溉,其中位于博帕爾東南的一座水庫庫區(qū)面積大約達到650平方公里。當17世紀英國入侵時,這兩個國家已有數(shù)千座各種類型的水利工程遺跡。這些工程往往不斷損壞,不斷修復。

今天的斯里蘭卡自公元前5世紀就開始發(fā)展灌溉。特別是公元2世紀至14世紀之間,斯里蘭卡島中部干旱地區(qū)修建了大大小小的蓄水池達1500余座,形成了許多水庫、塘堰、渠系結合的灌溉網(wǎng),后逐漸衰落。19世紀以后又逐漸恢復并修建新式大灌渠。

  1. 《流動的權力:水如何塑造文明?》一書同樣未談及古印度的水資源管理情況。
  2. 意為荷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