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教養(yǎng)之道

大師的童年:講述老舍、梅蘭芳、齊白石等大師們的童年故事 作者:鹿鳴 著


教養(yǎng)之道

1.相信書籍的力量。魯迅是愛讀書的,他的一生幾乎都沒離開過書。正是從書中,他獲得了無限的快樂和成長的動力。小時候他讀《花經(jīng)》,成了植物學方面的小專家;在他人生最迷茫最困惑的時期,一本《天演論》讓他撥云見日,重新鼓起生活的風帆;從文藝青年成長為文學大師人生途中,魯迅很少得到名師指點,貴人相助,他犀利的文筆、深刻的思想,都來自書籍賜予他的力量。

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諦之一。”在當今市場經(jīng)濟背景下,有的父母盲目崇拜金錢,相信有錢就能為孩子創(chuàng)造美好明天;有的父母迷信權力,信奉有權就能鏟除孩子人生中的一切障礙。但是,我們有多少父母,真正關注過孩子心靈的成長?有多少父母,真正了解孩子內(nèi)心的困惑?或許,在孩子們的眼中,一本好書帶來的欣喜和愉悅,遠遠超過物質和金錢的享受。

2.人生之初的教育很關鍵。魯迅是幸運的,因為他有一個開明的祖父,在他初入學堂時,讓他嘗到了讀書的甜頭。有了這個快樂的索引,魯迅讀書的趣味一天天濃厚,甚至在年齡極小的時候,便為了一本心儀的好書,不思茶飯。相反,如果進校第一天,魯迅就被私塾老師要求背誦枯燥難懂的經(jīng)文,恐怕讀書的興趣也就此失掉了。

現(xiàn)在的父母都很重視幼兒階段的教育。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他們不惜時間和金錢,送孩子進各種特長班、培訓學校,讓本該天真活潑的孩子不堪重負,郁郁寡歡。父母卻堂而皇之的開導孩子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其實,學習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賦,從來沒有天生不愛學習的孩子。但如果孩子在人生之初,剛剛開始接觸學習時,父母用錯了方法,選錯了路徑,讓孩子嘗到苦澀滋味,把學習當成了包袱,再想讓他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估計就難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