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讀書點亮人生
魯迅(1881—1936年)浙江紹興人原名周樹人青年時代曾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904年年初,入仙臺醫(yī)科專門學醫(yī),后從事文藝創(chuàng)作,希望以此改變國民精神。魯迅先生一生著作等身,作品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評論、散文、翻譯作品。對于五四運動以后的中國文學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毛澤東主席評價他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
在今天的中國,但凡讀書人,幾乎沒有人不知道魯迅的大名。有人作過統(tǒng)計,從小學到中學,語文課本中的魯迅作品將近20篇。
而在國外,魯迅同樣是大受歡迎的中國作家。早在1926年,法國大文豪羅曼·羅蘭就向《歐羅巴》雜志推薦《阿Q正傳》。現(xiàn)如今,韓國、日本等國的普通百姓對于魯迅也并不陌生。
2011年,新版高中語文課本刪除了魯迅的《阿Q正傳》、《藥》、《紀念劉和珍君》等文章,在社會上引起一場空前熱烈的大討論。有人認為這是與時共進,因為魯迅的文章已經(jīng)過時;有人則為魯迅鳴冤叫屈,認為這是在否定魯迅。
我們暫且不論誰是誰非,但魯迅在中國的影響力,由此可見一斑。那么,作為一代文學宗師的魯迅,是怎樣成長起來的呢?
闊少爺?shù)男腋I?/h2>
1881年9月25日,魯迅出生于浙江省紹興城一個周姓人家。周家是當?shù)氐拿T望族,家族中不乏經(jīng)商和做官之人。尤其是魯迅的祖父周介孚,出身翰林,在江西金溪做過知縣,后來又到北京當上內(nèi)閣中書,成為遠近皆知的地道京官。周家門上高懸一塊“欽點翰林”的橫匾,正顯示了他家與眾不同的高貴身份。
生長在這樣一個闊綽的家庭,自然不用為生計發(fā)愁。魯迅兒時主要的兩項工作便是讀書和玩樂。在他家的后院,有一個很大的園子,相傳叫作百草園。里面不光有各種蔬菜、植物,還有蟋蟀、云雀、黃蜂、油蛉等有趣的昆蟲和鳥類,魯迅常常和伙伴們在其中挖何首烏,摘覆盆子,雪天時打雪仗、捕鳥雀,留下了無數(shù)快樂的回憶。
魯迅是周家的長男,因此備受大家關(guān)愛。炎熱的夏天,每當夜幕降臨,祖母便帶著魯迅躺在一株大桂花樹下乘涼,一面搖著芭蕉扇,一面給他講故事或是叫他猜謎語。當祖母講完“水漫金山”的故事后,魯迅覺得法海破壞白娘子和許仙的美滿生活,實在令人討厭,甚至希望西湖邊那座鎮(zhèn)壓著白娘子的雷峰塔盡快倒掉。
還有一個名叫阿長的保姆,也讓魯迅印象深刻。她教魯迅很多規(guī)矩,比如說人死了,不該說死掉,必須說“老掉了”;飯粒落在地上,必須撿起來,最好是吃下去;曬褲子用的竹竿底下,小孩子千萬不能鉆。她特別叮囑魯迅,正月初一的早上,起床第一句話,一定要說“恭喜恭喜”,這樣一年就會有好運氣。
阿長沒有進過學堂,她所信奉的這些規(guī)矩,都來自現(xiàn)實生活體驗或祖輩世代相傳的教導,有些規(guī)矩甚至是迷信的,不值得提倡和效仿。幼小的魯迅卻從阿長的語言和行為中,對中國廣大底層百姓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信仰有了初步的印象,雖然這個印象在當時只是模糊的、朦朧的,但從他日后創(chuàng)作的文學作品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無數(shù)個阿長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