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找泉水

朱德風采 作者: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 編


找泉水

1886年12月1日,朱德出生在四川省儀隴縣馬鞍場一個佃農(nóng)家庭。在當時,這里是一個十分貧窮的地方。朱家也是世代佃農(nóng)。

在艱苦的條件下,朱德從小就吃苦耐勞,愛動腦筋,動手能力也極強。而同為生活最為艱辛的底層勞動群眾,朱德從小就對勞動人民的艱難困苦感受至深,樂于為鄉(xiāng)親們做好事,努力幫鄉(xiāng)親們排憂解難。

1886年12月1日(農(nóng)歷丙戌年十一月初六),朱德出生在四川儀隴馬鞍場李家塆(今馬鞍鎮(zhèn)琳瑯村)

有一年,四川大旱,儀隴縣也一連數(shù)月滴雨未下。河流干涸,土地龜裂,禾苗枯黃,人畜飲水都發(fā)生了困難。無奈,鄉(xiāng)親們只得不辭辛勞,翻山越嶺,到十幾里外的地方排隊擔水。這讓本來就十分艱難的生活雪上加霜。

琳瑯井前立的碑記

十四歲的朱德懂事早,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盤算著如果能在附近幫大家找到水源,那么鄉(xiāng)親們就不會這么辛苦了。有了這個心思,朱德就努力尋找機會。

這天,朱德上山去割草。他在山坡上發(fā)現(xiàn)了一片長得特別茂盛的青草。朱德馬上揮動鐮刀,割起草來。割呀!割呀!忽然,他心中泛起了疑問:在這么干旱的時候,這個地方的草怎么長得這么好?他扒開草叢,仔細觀察起來,發(fā)現(xiàn)草底下的土十分潮濕。潮濕,就意味著有水。有水,人畜的飲水問題就能解決。飲水問題能解決,鄉(xiāng)親們就不用那么辛苦地跑到外面挑水了。

想到這里,朱德異常興奮。他急忙跑回家,喊來了幾個小伙伴,說明了情況,動員大家一起動手來挖。小伙伴們被朱德的發(fā)現(xiàn)吸引住了,同時也被朱德的熱情感染了,大家一致同意動手開挖。

大家拿著工具,來到草叢邊,頂著烈日,揮動工具,你一鎬,我一锨,不停地往下挖。費了好大的勁,挖出了一個深坑。但是,水呢?除了濕氣之外,點滴全無。有的小伙伴泄氣了,噘著嘴巴嘟嚕著:“這里根本就沒有水,咱們白干了。”有的小伙伴失望了,埋怨朱德沒找準地方,后悔聽從朱德的建議賣了這么多力。有的小伙伴疲倦了,扔下鐵鎬,喘著氣,躺在一邊。

朱德卻不肯罷休。他仔細觀察了坑的四壁,捏了捏挖出來的泥土,聞了聞泥土中的氣息,然后胸有成竹地對大家說:“如果下面沒有泉水,這么旱的天氣,泥土哪能這么濕?如果下面沒有泉水,這里的草哪能長這么好?我看,這水肯定是讓什么東西堵住了。只要我們朝最濕潤的地方挖,一定能挖出泉水來!”小伙伴們聽了之后,都連連點頭,表示贊同。

這時,朱德又鼓勵大家說:“不管做什么,都要有不怕困難的精神。大家一定要堅定信心。我們看準了的事情,就要干到底?!闭f完,朱德就又帶頭挖了起來。

在朱德的分析下,大家重拾了信心。而在看到朱德已經(jīng)繼續(xù)動手開挖后,大家的積極性又一次被調(diào)動起來,紛紛抄起工具,不顧炎熱、疲勞,揮動雙臂,熱火朝天地干了起來。

挖了不久,一股清泉果然從地底下汩汩地冒了出來。小伙伴們高興得跳了起來,大聲呼喊:“找到泉水了!”“我們找到水了!”大家為勝利而興奮,也為朱德的眼光、毅力所折服,紛紛夸贊他又為村里做了一件大好事。

直到現(xiàn)在,這口泉水還在不停地向外流淌。它流淌的不僅僅是泉水,還有朱德的善良、智慧、勤勞和堅持不懈的精神。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