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人生啟蒙
自從開學第一天母親帶小美林去正宗小學報到后,除了三年級那次傷寒不得已在家病休外,其他日子就算是刮風下雨都沒落下一節(jié)課,他全身心投入到了學校大家庭的懷抱里。穿梭在這座仿古建筑的貧民學堂里,小美林和同學們沐浴在平等、博愛的教學氛圍中,時時感受到無盡的溫暖和關(guān)愛,這完全有別于講求升學率的學堂和嚴厲保守的私塾。
學校講求素質(zhì)教學,六個班里就有三個美術(shù)、音樂老師,演戲、唱歌、畫畫的藝術(shù)氣氛非?;钴S。小美林遺傳了父輩的基因,他如魚得水,繪畫、表演、音樂等天賦顯露無疑,深得老師們的喜愛。尤其是上美術(shù)課,小美林畫什么像什么,下筆如有神。有次宮老師讓學生畫蠟筆畫,題目是“小兔”。課后,宮老師一張一張看過去,大多數(shù)學生畫的小兔都比較呆板,卻有一張實在惹人喜愛,只見那粉紅三瓣嘴邊胡須顫動,后腿輕彈,小兔呼之欲出,直撲懷里而來,可真像仙宮月兔啊!不用猜,宮老師就知道是小美林的作品,真是棵畫畫的好苗子!
教室后面是一面學習園地,專門用來貼學生們優(yōu)秀的習作,能上榜是榮譽和獎賞。這張《小兔》自然被宮老師貼了上去。從此,“小畫家”的美名讓小美林揚名學校,小美林心里可喜滋滋啦,于是越發(fā)激起了他畫畫的興趣。
早年的泉城路底下蜘蛛網(wǎng)般分布著清澈的泉水,側(cè)耳細聽分明有輕越的水聲穿流而過。從上小學起他每天走在這條路上,直到13歲離家工作。
這條路和我不可分割,我熟悉它,我經(jīng)常想到它,想到每塊石頭,它們是什么形,在哪個位置。在這條路上,我和我的小伙伴們撅著屁股,拿著石灰從北頭畫到南頭,有雞有鴨、有豬有狗、有房子有大樹、有汽車也有火車……這條石頭路就是我從事藝術(shù)的搖籃。
韓美林每每憶及當年,都深有感觸。由于家中貧寒,一時買不起紙筆,石灰和墻成了他童年時代最好的紙和墨,他看到粉墻就抑制不住地涂涂抹抹。而巷子的這條石頭路,更是畫畫寫字的好去處,可見他對這條石頭路的深厚感情。
小美林表現(xiàn)出超常的美術(shù)天賦,畫啥像啥,刻啥像啥,讓大人小孩佩服不已,是遠近聞名的小畫家和小神童。他是孩子王,只要一放學,一幫背著書包、拖著鼻涕的小孩先不回家,聚集在巷子里,這里成了兒童樂園。小美林褲袋里常藏著一塊石灰,或是學校操場撿的半支粉筆,把腦袋瓜子里涌現(xiàn)出來的圖像隨手蔓延到這條石頭巷子里。小伙伴們也跟在他屁股后頭畫。有次大家比賽畫交通工具,什么黃包車、汽車、火車、輪船,還有飛機,雖然小伙伴們幾乎都沒有坐過,但都畫得很有意思。尤其是小美林,每樣交通工具上都畫了奶奶、媽媽一家子人,這讓他甚感快樂。
有天放學回家的路上,小美林還在想著美術(shù)課上的事兒,如果這樣畫是不是更好呢,并不由得順手在墻上畫了起來。這墻可比紙地兒寬敞多了,便信手畫去,小美林畫滿了差不多整一面墻。正不亦樂乎呢,只聽得耳邊一聲吼叫:
“好你個小子,俺家剛刷好的新墻又讓你毀了,看往哪里跑!”
小美林人小機靈,見情形哧溜往巷子深處跑去。掌燈時分,小美林回到家中,看到平日慈愛的母親沉著臉,知道被鄰居告了狀,便自覺地走到角落面墻而立,任由母親懲罰。也不知有多少回了,母親接到鄰居的告狀,知道小美林手又癢了,搞“破壞”了,早已嘗盡人間苦的母親對小美林又愛又氣,一頓棒打后自然要小美林背誦古文,算是讓孩子自我反省。
小美林是個早熟的孩子,知道媽媽賺錢不容易,平時恨不能一分掰成兩半使,從來沒開口要過紙和筆。母親最懂孩子的心思,對此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知道他在墻上畫畫也是萬不得已。這件事給韓家一個親戚知道了,平時留心收集了一些信紙,特意找了個時間給小美林送來。小美林不相信似的睜大圓圓的眼睛,張大嘴說:“叔,這些白紙是給我的嗎?”
當看到叔叔重重地點了點頭后,小美林樂得捧著信紙直轉(zhuǎn),嘴里還說著:“這么多白紙,夠我畫很多很多啊!”
小美林手頭有可數(shù)的幾本連環(huán)畫,平時他當寶貝一樣翻著,尤其是《水滸傳》、《封神演義》里的人物,他比著畫在信紙上,正面畫好畫反面,還有紙角紙落也畫上。那些人物早爛熟于小美林胸中,奶奶和媽媽當然是最忠實的讀者,高興地直抹眼淚。
那時,學校里男生除了打彈子,就玩拍“洋片”游戲。洋片是一種有圖的硬紙片,你拿著手里的片兒使勁朝平放在地的另一片兒摔去,如果地上的片兒被翻過來了,你就贏了,反之則輸。大家趴在一起,小腦袋一會兒聚攏,一會兒散開,手拍得紅腫不叫疼,跪在地上不嫌臟。拍洋片理所當然成為小美林和同桌好友趙彬的最愛。窮孩子買不起洋片,只有想辦法到大街上撿煙殼,裁成方片,然后小美林施展繪畫本領(lǐng),梁山好漢們、姜子牙、盤古、雷震子等神話人物,都栩栩如生地出現(xiàn)在自制的洋片上,小美林和小伙伴們像青蛙樣趴在地上,樂此不疲,有時玩到天黑才回家。
孩子自然有貪玩的一面,每次小美林畫墻被告狀或玩瘋晚回家,知道要遭媽媽打,遭打后自然要背誦古文。小美林記憶力特強,像父親早年一樣看書過目不忘,國語課上的古文朗朗上口。他在課堂上聽老師講岳飛精忠報國的故事,古人氣貫長虹的人生哲學無形中滋養(yǎng)了小美林純凈的心靈,并在似懂非懂中潛移默化,使美林日后長成為一個鐵骨錚錚的漢子。
山東是孔子的家鄉(xiāng),從小寫書法成了天經(jīng)地義的事。極有主見的母親一怕小美林玩野了,二認為學書法就是學做人,在一撇一捺中自然明白做人的道理。抱著這樣樸素的念頭,從5歲起寒暑假里母親就把小美林兄弟送到私塾去寫字,學費不算太貴,每人一塊錢,跟著趙先生學練字。
趙先生身穿長袍,留有山羊胡,腦后拖著一根細長辮子,頗有晚清遺老派頭。課堂上,趙先生每次讓學生臨摹字帖前,總要先嘮叨書法家的名字,遠的有大名鼎鼎的王羲之、張旭、柳公權(quán)、顏真卿等,近的有遲海鳴、王鴻鈞、華世奎等。一班小孩就稀里糊涂地聽著,接著開始研墨、抬筆。大家最怕趙先生打罵,都不敢懈怠,腰板筆直地坐在課桌前,一撇一頓,并牢牢握住毛筆,以防嚴厲的先生像王羲之那樣在王獻之背后拔筆,寫不好字肯定要吃手心板或罰跪的。
課堂上,小美林最愛聽趙先生講授唐代著名書法家顏真卿的故事。顏真卿是與筆墨為伍的文人,但視刀光劍影為無物,出入十萬敵軍如履平地,是條鐵血漢子。而且,他的生命就終結(jié)在烽煙之中,死得轟轟烈烈。當聽到顏真卿3歲就沒了父親,幼時因家貧乏紙而以黃土掃墻習書,小美林感同身受,忍不住流下了眼淚。外表嚴厲卻慈母心腸的趙先生走到小美林身邊,伸出手來和藹地撫摸著小美林的腦袋,又輕輕拍了拍小美林的肩膀,一切盡在不言中。從這一堂課起,小美林開始練起了顏楷,顏真卿人格魅力和書法氣勢讓小美林追隨一生。
就這樣寒去暑來,小美林跟著趙先生練了5年“童子功”,學得了一手顏體,為日后繪畫打下扎實根基。
其實,趙先生教書法很有一套,他把歷史故事和有關(guān)知識都融了進去,無形中啟發(fā)小美林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開拓了他稚嫩心靈的曠野,閃射著一縷求知求真的憧憬,對他日后做人立志起著不可估量的啟發(fā)作用。
在學業(yè)道路上,小美林是幸運兒,在正宗小學念完三年級后轉(zhuǎn)入芙蓉街小學讀書,又遇上一個好班主任潘老師。儒雅的潘老師鼻梁上一副啤酒瓶底眼鏡深不可測,如同他娓娓道來教授學生的知識和思想。潘老師精通古典文學、詩詞、音樂等,博古通今、亦中亦洋。在小美林成長的過程中,幸運地擁有一個很好的學習環(huán)境,母愛、良師、先人風骨的影響,這一切都成就了他的才華與品格。潘老師在講授詩文的同時更注重愛國主義教育,那些為了國家、民族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民族英雄的名字,以及他們的《正氣歌》、《滿江紅》一起深深地銘刻在小美林的心中。
潘老師講幼年喪父、勵志勤學的“竹林七賢”領(lǐng)袖人物嵇康,蔑視司馬昭而遭致殺身之禍,臨刑時神色自若,奏《廣陵散》從容赴死;講南明詩人、抗清將領(lǐng)夏完淳在人生旅途的最后80天,不僅智斗大漢奸洪承疇,巧妙羞辱了他是滿清鷹犬,而且自激自盛,賦詩寫詞以志,更拒絕誘降,英勇就義,死時年僅17歲;還有山東漢子辛棄疾,一生堅決主張抗擊金兵,收復失地,一腔忠憤發(fā)而為詞,由此造就了南宋詞壇一代大家。
潘老師在課堂上就像趙先生一樣,講課愛講開去,聽得小美林和同學們摩拳擦掌,立志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人。由此,小美林領(lǐng)悟了“人”字該如何架構(gòu),也使得他打下了扎實的古文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