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用一生去寫一首詩

王小波傳 作者:樂文城 著


用一生去寫一首詩

王小波逝世已經(jīng)十六年了,生前他無論如何都出版不了的書,在這十六年間一版再版,吸引了許多讀者。他的粉絲不斷地冒出來,他們對王小波的文學才能佩服得五體投地,對他的天才和霹靂激賞不已,紛紛聲稱自己愿意做王小波的門下走狗,甚至有一位女作家調侃稱,自己愿意做王小波門下的一頭母驢。如果王小波到現(xiàn)在還沒有去世,他簡直可以去開一家小型動物園了。

王小波寫雜文、寫小說、也寫詩歌,在生前他的雜文影響最大,隨便寫點期刊報紙就搶著要發(fā)表,編輯得到他的雜文無不歡天喜地,看過之后有時激動得甚至連覺都睡不著了,但是對于自己的雜文,王小波其實是很不欣賞的,寫的時候也不用心,不會像小說一樣精心地謀篇布局。對王小波來說,寫雜文只是講道理,他看到道理在哪里,就去講一講,講完收工,不會再去修改潤色。

王小波看重的還是自己的小說,小說他是花費巨大心力去寫的,寫完之后還要不斷地修改,往往文字讓他感到滿意了,他也還是不罷休,會花寫原稿三到五倍的時間,把小說的情節(jié)全部打亂,重新組合。他考量著故事發(fā)展的無數(shù)種可能性,反復調動著每一個段落,直到找出一種最好的方式加以表述。

這樣寫小說簡直就像在發(fā)神經(jīng)病,從世俗的角度來講,這也是吃力不討好的,他再怎么用心寫,他的稿費也不會多,更嚴峻的問題是他寫的小說根本出版不了。王小波在做的完全是一件看不到收益的事情,他的朋友見他這么寫小說,也覺得很不理解,但是王小波卻依舊苦心孤詣樂此不疲,做著大家認為在發(fā)瘋的事情。他根本不在乎這一點,他唯一追求的就是希望寫出卓越的作品來。

相比雜文和小說,王小波的詩歌作品少得可憐,我們只能找到寥寥幾句,并且還是穿插在小說中的,但這其中卻已經(jīng)有閃光之處了。在他的小說《綠毛水怪》里,形容夜色中的水銀燈光,他寫道:“大團的蒲公英浮在街道的河流上,吞吐著柔軟的針一樣的光?!毙稳葜魅斯咴谌诵械郎希椟S的燈光照著他們,他寫道:“我們好像在池塘的水底,從一個月亮走向另一個月亮。”這是多么美的描述!

王小波喜歡詩,雖然他很少寫詩,但是他卻把自己稱為行吟詩人。事實上,王小波是把他的一生當作一首詩來寫的,智慧、自由、有趣是這首詩的主題。這首詩只寫一遍,并且無從修改,但是讀之卻讓我們神往。王小波曾說過,好的詩就像星星,他希望自己也是一顆星星,他希望自己能夠發(fā)光,驅散黑暗和恐懼?,F(xiàn)在我們可以說,他成功了,他的一生就是一首閃爍著奪目光輝的詩。

荒誕的是生活本身

王小波出生于1952年5月13日,北京人,他是家里的第四個孩子,上面有兩個姐姐和一個哥哥,底下還有一個弟弟。在家里的男孩子中,王小波排行第二,所以小說里他常把自己叫作王二。王小波似乎懶得去想主人公名字,一部中篇小說集《黃金時代》,里面的主人公全叫王二,后來在《白銀時代》里,他的舅舅也叫王二,以至于現(xiàn)在有不少讀者就用王二來代指王小波。

王小波的父親名叫王方名,是一個四川老地下黨員,一個邏輯學家。王方名本身是一個多才多藝的人,在學校里的時候,組織過各種社團,很多工作往往都是由他主持的。王方名后來沒有讀大學,因一腔愛國熱情,他投身于革命事業(yè)了,但是他自學成材,最終成為大學教授、著名邏輯學家。

受限于當時嚴酷的客觀條件,盡管王方名對學術充滿了熱愛,卻并沒有從中體會到任何樂趣。在老年時,他對王小波說,他一生的學術經(jīng)歷,就如一部恐怖電影。王方名曾有志寫出一部“人類思維史”的皇皇巨著,后來卻因環(huán)境所迫不得不把厚達34厘米的手稿付之一炬,讓人感到十分痛心和惋惜!

王小波偶爾會在作品里面提到他的父親,在小說和雜文中都有寫到。在王小波的筆下,父親的形象并不好,通常他是以一個暴君的姿態(tài)出現(xiàn)的,寫來寫去情節(jié)只有一個,那就是把王小波暴揍一頓。王小波不挨揍,父親是不會出現(xiàn)的,但是只要王小波一挨揍,他就立馬出現(xiàn)了。王小波小時候沒少挨他父親打,在書里面他曾寫道,父親揪著他的耳朵,把他拎得離了地,以至于他到醫(yī)院看耳朵的時候,那醫(yī)生驚嘆說,這根本就不是耳朵,是起重機的吊鉤!

看到這樣的情節(jié),我們總以為是荒誕的、夸張的,卻不知道,其實這件事是真的。在現(xiàn)實生活中,王小波的耳朵真的曾經(jīng)被他父親拉得成了吊鉤。有一次他去理發(fā)的時候,理發(fā)師見到他的耳朵,就是這樣感嘆的。同樣,王小波小說里面的很多情節(jié),看似荒誕,其實也是真的。那跳樓的賀先生、司機班的鳳師傅,甚至是被一腳踢成龜頭血腫以至于貼出大字報一論再論的李先生,在他們身上發(fā)生的事故,都是真的。他的故事并不荒誕,荒誕的是那時候的生活本身!

在《黃金時代》的后記里面,王小波寫道:“20世紀初,有一位印象派畫家畫了一批倫敦的風景畫,在倫敦展出,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在他的畫作之中,天空是紅色的。有人認為,他這是在故意標新立異,但當他們走出畫廊,抬頭看天時,發(fā)現(xiàn)因為污染,天空的確呈現(xiàn)出一片磚紅色!”我們的生活就是如此,當它以故事的方式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時,我們總以為故事是荒誕的,卻沒有發(fā)現(xiàn),生活原本就是荒誕的,只不過一直被我們忽略了而已。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

王小波的母親名叫宋華,膠東半島煙臺牟平縣(現(xiàn)牟平區(qū))人,國家教委干部。在十幾歲的時候,她的家鄉(xiāng)就被日軍占領了,小小年紀的她在那時就加入了共產(chǎn)黨和八路軍,天天背著一桿日本三八式步槍和四顆手榴彈。當時她上過小學,還有些文化,成了婦救會會長,到處作宣傳,以至于日本人和漢奸全在抓她,但是都沒抓住。后來她到膠東抗大學習,在那里認識了王小波的父親王方名。

據(jù)王小波的姐姐王小芹回憶,宋華非常節(jié)儉,在教育部大院里面,她的節(jié)儉是出了名的。這一點王小芹的體會是非常深刻的,她媽媽還逼她寫過節(jié)約用水的心得呢。在家里面,每次晚餐只要是宋華操手,那么菜式永遠是相同的,就是一鍋水,然后把飯和菜全倒進去,煮熟即可。

要知道,王小波對做菜的要求是很高的,常抱怨菜里面有花生油味、醬油味什么的,因此很多普通食品他都不愛吃,吃他媽媽做的菜簡直是要他的命。不過在這件事上,王小波和他姐姐王小芹早就已經(jīng)鳴金收兵,放棄斗爭了。

王小波的哥哥王小平曾說,他們在文學方面的愛好和才能,大多是受他父親的影響,他母親是非?,F(xiàn)實的,不會有那么多的空想,不會幻想什么東西。當初王小波主動辭去人民大學教職,打算做一名自由撰稿人的時候,他媽媽就不太同意,覺得憑微薄的稿費難以維持生活,并且還會擔風險。

王小波最終還是選擇了寫作這條路,他從來不太聽話,盡管媽媽的話和李銀河的話他會聽,但是在選擇寫作這件事上,他還是遵從了自己的想法。意大利獨立紀錄片制作人安德烈來中國的時候,曾采訪過王小波,問他:“要成為一個作家,得具備什么樣的因素?”王小波回答說:“維持生活?!?/p>

王小波覺得,在中國,做一個作家,應該能夠維持生活,換句話說,就是能養(yǎng)活自己。然而他的做法似乎與他的說法矛盾,任教于人民大學,才能養(yǎng)活自己,選擇寫作并不能養(yǎng)活自己,只能餓死自己。王小波的確后來遭遇了這個問題,由于他寫的書在當時一點都不熱門,所以非但掙不了錢,有時候還要倒貼一點錢進去。由此王小波感慨地說:“所謂嚴肅作家的‘嚴肅’二字,就該作此理解?!边@也就是說,嚴肅作家們多半潦倒度日。

但是,王小波最終還是選擇了寫作,因為他熱愛寫作,他覺得自己有這方面的才能,所以他要去寫作。因為熱愛和自信,他就斷去了自己的后路,很多人對此仍舊是難以理解的,不過,也有很多人懂得他。王小波曾多次在小說中寫到過這樣一句話: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我們,一種是他們。王小波在寫作之路上所作出的選擇,其實正是“我們”和“他們”的分水嶺。

缺鈣的“福相”

王小波出生的時候正值“三反”期間。在他出生的三個月前,父親王方名慘遭大難,被打成了階級異己分子。據(jù)前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李新回憶,這件事是這樣的:當時高教部黨組織號召大家給領導提意見,而且要黨員帶頭,起模范作用。王方名響應號召,給領導提了許多意見,其中有不少意見還比較尖銳,結果因此觸怒了領導,中箭落馬,連黨籍都被開除了。

這一遭遇給王方名造成了巨大的打擊,王小波的媽媽宋華也因此整天以淚洗面。后來王小波出生之后,父母就給他取名為“小波”,一來是記錄這一歷史事件;二來是寄托希望與信心;三來是鼓勵自己要在革命的長河中頂住各種風浪,把大風大浪化成小波小浪。

但王小波的一生并不順利,因為胎兒受母親情緒的影響,出生之后他就表現(xiàn)出了一些先天不足的癥狀,身體一直都不好。他長了一個大頭,姥姥說,這是福相,其實這不是福相,這是缺鈣。三四歲的時候王小波就被檢查出患有嚴重的軟骨癥,吃鈣片一直吃到上小學為止。后來他長到了一米八四,劉心武形容他粗黑茁壯,像梁山好漢,其實這可能是鈣片吃出來的。

一開始的時候,缺鈣導致王小波骨質異常柔軟,還長出了缺鈣兒典型的桶狀胸,胸腔下部的肋骨往外翻出了很多,這使他的肺得到了巨大的生長空間,以至于肺活量驚人。

1978年人民大學新生體檢,他的肺活量在全校兩千人里面排名第一,可以長吼一分鐘不換氣。這件事王小波的哥哥王小平講到過,王小波自己也提到過。王小波在這方面的能力可謂無人能敵,直到后來,他的鄰居整日卡拉OK唱到半夜,他才嘆服,說自己在嚎叫方面對他的鄰居是五體投地了。

有人說,王小波的童年,就像是荒野上的一棵小草?;囊吧系男〔?,要不斷與嚴寒酷暑斗爭,與狂風暴雨斗爭,要經(jīng)受各種各樣殘酷的磨煉,才能求得生存。王小波的童年正是如此,他經(jīng)受了許許多多的磨難,不僅他的身體一直不好,客觀環(huán)境也非常嚴酷。他還常常遭遇到意外,幫同學采桑葉的時候把腳腕摔斷了,在“大煉鋼”時期摔破了手??梢哉f,他的童年,過得很不容易。

吃豬食和練身體

王小波七八歲時正值三年困難時期。那時,報紙上天天登文章說,糧食產(chǎn)量屢創(chuàng)新高。一開始說的是畝產(chǎn)幾千斤,后來達到了上萬斤,再后來甚至說達到了30萬斤!

在當時,確實有不少人相信糧食的產(chǎn)量有這么高,不過現(xiàn)實是大家能吃的東西越來越少了。王小波家還算是書香門第,家中的收入也不算低,但是吃的東西卻非常差,他們甚至吃起了白薯藤。這種東西原本是用來喂豬的,現(xiàn)在卻成了他們的口糧。這在那時候已經(jīng)很好了,有的地方連這種豬食都沒有,只能吃樹根和草皮。

一直到了中年,王小波還對這些事還記憶猶新,在雜文中多次提及。說起自己的經(jīng)歷時,王小波說,饑餓能使小孩子變成白蟻。在當時他自己就變成了一只白蟻,上小學的時候,他常常把自己學習用品給吃了。只有那根筆芯他沒有吃,一來是他還要用那支筆,二來是筆芯的成分是鉛,吃下去要中毒。

在困難時期之前,一大幫孩子在一起的時候,經(jīng)常會發(fā)生打架事件。為了增強自己的武力,他們還整日鍛煉。到了后來,他們不再打架了,因為大家都餓成一團,誰也沒有力氣打了。

即便到了那種地步,當時還是有不少人相信畝產(chǎn)30萬斤糧食這種事,因為當時一些科學家也這么說,誰也沒懷疑那是假的。倒是王小波的姥姥,一個沒什么文化的老太太,對畝產(chǎn)30萬斤糧食的說法抵死不信。

在當時,王小波和他的哥哥王小平都認為,姥姥的看法是錯誤的,但時隔多年以后,他們發(fā)現(xiàn)他們的姥姥才是智者。因此,王小波進一步確信,凡不可信的東西就不信,比如他姥姥對待畝產(chǎn)30萬斤糧食的態(tài)度,那就叫有理性。假使我們說話要守信義,辦事要有始有終,那么健全的理性是必不可少的。

過了一陣子,報紙不再刊登畝產(chǎn)幾十萬斤糧食的事情了,而是開始登怎么把肚子填飽。關于這個問題,報紙上講了很多。在那幾年間吃的東西,大致分為四類:第一類是農(nóng)作物,像一些農(nóng)作物的秸稈、根、葉,像玉米芯、稻谷殼以及薯類作物等;第二類是野生植物的秸稈、根、葉及殼類,像樹皮草根什么的;第三類是浮游植物,如小球藻和紅萍等;第四類是合成類食品,像人造肉精和人造肉等。

對于這些東西,王小波似乎沒怎么提。王小波的哥哥王小平倒是提過吃的東西,說當時有一種雙蒸法,就是把蒸熟的飯再蒸一遍,使米粒蒸成爆米花那么大,以便塞滿空空的胃囊。

但是,在當時,這些方法都不如小球藻的名聲響亮。小球藻是一種浮游植物,富含蛋白質、維生素、核酸等,據(jù)說其營養(yǎng)價值極高,不輸于肉類,此外還有諸多神奇功效,像增強人體免疫功能、抗病毒感染、抑制癌細胞增殖、迅速修復機體損傷、排除體內毒素、抑制血壓血糖上升、降低血清膽固醇含量等,而且容易養(yǎng)殖。連父親王方名都動了心,買了些回來。

其實王方名并不真信這個,他是看自己的孩子餓得沒辦法了,才買回來養(yǎng)殖的。這是一種精神安慰法,只不過最后王小波和王小平都沒吃,因為有一天母親談起小球藻缺肥料,結果他們把弟弟王晨光的童子尿給倒進去了。等小球藻培養(yǎng)成熟端上餐桌之后,王小波和王小平一想到里面有小弟的尿,都嚴肅聲明道:“喝小球藻,毋寧死!”

王小波和王小平在那時有自己填飽肚子的方法,那就是偷棗。他們還常常襲擊別人的自留地,拔里面的蘿卜吃。人大校園里面有一片棗林,成熟之后王小波和王小平兄弟倆就常常光顧那里。他們一般是夜晚出動,因為白天棗林時刻有人看守。在那個食物嚴重匱乏的年代,偷棗是重罪,逮到的話,一個棗就要罰款5毛錢。

通常來說,王小波和王小平都是半夜以后出動的。他們家單元房有扇通向樓道的門,鑰匙在他父母那里,但是這焉能難倒他們兩兄弟。王小平后來說,他自小就有金屬加工的天分,并且什錦銼和鋼鋸條等作案工具一應俱全。有一次他偷偷拿走父母手中的鑰匙,這里銼銼,那里鋸鋸,復制的鑰匙就應手而成了。王小平配鑰匙開鎖的本領,神不知鬼不覺,這件事瞞了父母很久。

后來他們偷棗屢次得手,偷完之后悄悄溜回家,燈也不敢開,在黑暗中享用偷來的美味。但要說明的是,他們的這種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那些種棗種蘿卜的人家,要刨地、種植、澆水、施肥,等等,種下的東西好不容易成熟了,結果被別人捷足先登,這真是一件讓人傷心的事。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總的來說,盡管當時物質上面有種種不足,但是,他們的生活還是比較閑逸和自由的。父母并不怎么約束他們,學校里的老師的管理更是寬松。有人說,女孩子應該貴養(yǎng),男孩子應該放養(yǎng)。王小波的父母對他采取的態(tài)度,好像就暗合這一理念。其實他們家的孩子全是放養(yǎng)的,王小波上面還有兩個姐姐,她們也是放養(yǎng)的,因為那時候他們的父母實在是照顧不過來。

在無拘無束的環(huán)境中,童年時期的王小波非常頑劣。不過,當時的孩子似乎都這么頑劣,像他哥哥王小平,在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走進他們的教室,會看到各種各樣的飛鏢在空中嗖嗖地亂飛,一不小心就扎到人的腦門上。甚至有一次,一個女老師在上課的時候,講著講著,教室的門板居然被學生們給卸了下來,當場就把那女老師氣哭了,她賭咒發(fā)誓說,以后再也不來這個班級上課!

王小波也有著同樣的野性。有個老師姓慈,他就給人家起了個“瓷尿盆”的外號。別人當小隊長、中隊長、大隊長,他卻什么都當不了。據(jù)他回憶,他上學時當?shù)淖畲蟮囊粋€官只管了四個人,并且沒過多久就給撤職了。小學老師對他的品行有個評價:焉壞。王小波說,焉他是承認的,因為老師讓他站起來回答問題,他總不回答,只會翻一連串的白眼,但是壞他絕對不承認。不過,自己那時性格頑皮,這也是他不得不承認的。

王小平在講這件事的時候,說了一個例子,小時候他和王小波結伴去捅馬蜂窩,捅下的馬蜂窩足足裝了一紙簍。在著名小說《香水》中,那個時代的法國是一個臭氣熏天的世界,國王和王后都是臭烘烘的,巴黎的住戶常常大叫一聲“倒也”,就把屎尿之類的東西從臨街的窗戶中倒出去。王小波和王小平也是這樣,捅下那些馬蜂窩之后,他們就大叫一聲“倒也”,然后從三樓順著欄桿把那些馬蜂窩空投到路人的腦袋上??梢娝麄冇卸鄵v蛋!

他們的父親見此情形,當然是怒不可遏。無怪乎在王小波的回憶中,父親總要揍他,實在是因為他頑劣成性。在這件事上他的哥哥王小平當然無法幸免,被揍的次數(shù)應該和他不相上下。不過,王小平也認識到了,的確是他們兩人頑皮得有些過火,平日里“三天不打,上房揭瓦”。這就是說,他們沒把家里的房子拆掉,得歸功于父親的暴揍。

王小波停筆十年的原因

王小波和他哥哥王小平是非常投契的,在王小波的作品中我們能看出,他受哥哥影響很大。王小平也十分具有文學才華,出于種種原因,他未走這條路。后來他投到邏輯學界泰斗沈有鼎門下當了研究生,偶爾也會寫一點東西。2012年,他出版了一本關于王小波的書,此外他還寫過很多詩歌,古代詩和現(xiàn)代詩都寫了不少。

王小平的詩路和王小波似乎有點相似,王小波寫過“走在寂靜里,走在天上,而陰莖倒掛下來”之句,王小平的詩里面也有“乳房漿汁噴涌”這種類似的句子。王小平對詩是非常喜愛的,王小波也喜歡詩,或許就是受到了王小平的影響。王小波小時候,王小平曾給他讀過查良錚先生翻譯的普希金的《青銅騎士》,這對王小波影響很大。

后來,王小平在一本書上看到一篇小說,圖尼埃爾的《少女與死亡》,他受到了極大的震動。對此他的形容是,好像有一股電流通過胸口似的。第二天他就把這篇小說推薦給了王小波,王小波看了也大受震動,后來他說,就是從這篇小說開始,他才明白,現(xiàn)代小說是多么精美!對于讀者來說,閱讀這樣的小說,心中無疑會充滿狂喜,但是對于作者來說,這種書卻讓人感到害怕?!渡倥c死亡》只是一系列驚訝的開始,之后瑞士作家迪倫馬特的《法官和他的劊子手》以及法國作家杜拉斯的《情人》,都曾讓他驚訝。

因為這個,王小波幾乎放棄了寫作,足足有10年時間都在干別的事。直到40歲的時候,他才發(fā)現(xiàn),原來,那些作家盡管有的作品成了永世的經(jīng)典,但他們的作品不是部部都這么好。這就是說,現(xiàn)代小說家并不是一群超人,他們也有拙劣之作,王小波因此才重拾信心,回到了寫作之路上。后來他寫出了一部自己比較滿意的小說,即他的成名作《黃金時代》。這本小說字數(shù)不多,和《少女與死亡》以及《情人》類似,屬于中篇小說,盡管遠沒達到他希望的水準,但他還是非常滿意的,他曾對別人說,《黃金時代》是他的寵兒。

在王小波看來,他哥哥的才智勝他10倍。王小波和王小平對文學都有極大的熱愛,不過他們兩人在愛好方面是不同的。王小波更喜歡幽默調侃的東西,像馬克·吐溫和蕭伯納,而王小平則更喜歡帶有圣徒色彩的東西,像車爾尼雪夫斯基的東西他就很喜歡。除了文學方面的才能之外,王小平在動手操作方面也極具天賦,金屬加工是一項,他還搗鼓過無線電收音機,等等。王小波在《白銀時代》中寫主人公搗鼓這些東西,其實就是以他哥哥為原型的。

據(jù)王小平說,小時候他還制造過一支手槍,是用硬木、鐵管、鎢絲和黑火藥等東西制作出來的,看起來非常有模有樣。在王小波筆下,他作品中的主人公李靖曾制造出一臺開平方機器,這機器搖一下可以,搖兩下三下也可以,但是千萬不能搖第四下,否則機器就會嘩啦一下垮掉。王小平制造出來的手槍也是如此,他試射了一槍,不僅沒發(fā)生意外,威力還很大,試射第二槍的時候手槍就爆炸了,還差點傷了人。但是他能把手槍做到這種程度,已經(jīng)非常了不起了。

把書讀成了一堆碎紙

后來,政治氣氛漸漸寬松了,文化開始解禁,幾兄弟在父親的帶領下直奔書店,在那里買了不少書。對于任何一個寫作者來說,看書都是必不可少的,可能我們看書的時候并沒有想從中找出些對寫作有用的東西,但它對我們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杜甫曾在詩里寫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顯然是他的經(jīng)驗之談,書讀得多了之后,其中句子的構造和語言自然會影響我們。

對于那些自己喜愛的書,在反復閱讀的過程中,我們更是會受到它們的影響。這對自己文風的發(fā)展和設定,都是至關重要的。王小波曾反復看馬克·吐溫的書,直至把書讀成了一堆碎紙,所以在王小波的作品中,常常能看到馬克·吐溫的影子。

到了四十多歲的時候,王小波終于把自己想讀的書都讀得差不多了,那是個內容豐富的書單,從羅素先生的《西方哲學史》一直到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地下小說。王小波在思想上,受羅素影響很大,他特別喜歡引證羅素,在他的雜文中我們常常能看到“羅素說”、“智者羅素說”、“大賢羅素說”。

在語言風格上,特別是那些調侃的東西,多半來自馬克·吐溫和蕭伯納。在想象力上,王小波可能受到了意大利作家卡爾維諾的影響,他自己也說,這位作家的書是他百看不厭的。文字方面,王小波主要得益于查良錚和王道乾等著名翻譯家。在小說技巧方面,他可能受到了杜拉斯的影響,從他后面的那幾部長篇,便能看出這種影響是很明顯的。

王小波看書極快,據(jù)他自己測算,他看書的速度是常人的7倍。在文化解禁那年,他和父親等人在書店選了一大堆書回來,雨果、巴爾扎克、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訶夫、拉伯雷、莎士比亞、大仲馬等,全被他們搬到了家里。坐在這些經(jīng)典名著旁邊,大口大口地咀嚼精神大餐,這種感覺是多么美妙!

要知道,王小波自小對書就充滿了喜愛,為了省下錢買書看,每個周末回家的時候,他從不坐車,一路從西單走到人民大學,足足要走兩個多小時!那些年里政治氣氛比較緊張,父親把家里的書都鎖在了柜子里,王小波就常常和王小平一起把柜子捅開偷書看。那時,王小平讓小波去捅柜子,說因為小波小,身子又單薄,父親發(fā)現(xiàn)了也不會揍他。王小波聽了這話信以為真,結果就是挨了不少揍,但是多年之后再回憶這些事,他仍然覺得不后悔!

光榮的荊棘路

王小波看書的時候,往往是全身心投入的,中斷了對外界的反應。這時候就算你叫他,他根本不會知道,非得踢他一腳才能讓他回過神來。在王小波的筆下,他小說中的人物也是如此的,常常會想入非非,如《紅拂夜奔》里面的李衛(wèi)公,冷不丁就會進入自己的世界,一門心思想他的幾何學、數(shù)學定理等,這時候你要叫他,非拍打幾下才能讓他回神。

王小平認為,王小波的這種特質是與生俱來的。就拿他自己來說,他有兩個孩子,大的孩子很活潑,似乎沒有這樣的特質,但是小的孩子,可能就有,有時候她會呆呆地鬼頭鬼腦地在想一些事情。王小波也是如此,有一次王小平和姐姐去幼兒園接他的時候,老師告訴王小平,王小波常常蹲在籬笆旁往外邊看,能看一個多小時,以至于那老師懷疑,這孩子是不是有毛病。

事實上,就有這樣一些人,他們會沉迷到自己的世界里面。他們能從一片光影、一滴水珠之中,體會到無與倫比的美。例如風卷起塵土這樣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也能讓他們盯著看很久。用王小平的話來說,這樣的人擁有一顆藝術的內丹。在王小波的心中就孵育著這樣的一顆內丹。

對于專注于現(xiàn)實的人來說,這些東西他可能無心領略,甚至還會覺得這是耽于幻想,不切實際。在這類人看來,生活都是很現(xiàn)實的東西,那些幻想的東西如同星空,盡管美麗,但在行進的時候,我們還是得看腳下的路,這才是生活的態(tài)度。不過,對于王小波這類人來說,走路時抬頭看天的確有很多弊端,常常會把腳給崴了,但他們還是要這樣做,因為頭頂?shù)哪瞧强帐嵌嗝疵利悾?/p>

王小波曾提到安徒生寫的《光榮的荊棘路》,安徒生說,人文的事業(yè)就是一片著火的荊棘,智者仁人就在火里走著。但是王小波覺得,在做這件事的時候,我們真的不需要想那么多,塵世的囂囂都無關緊要,因為在我們走上這條路的時候,內心必定是充滿愉悅的。思維的樂趣給我們帶來的一切已經(jīng)足夠,正如維特根斯坦在臨終時說的那樣:告訴他們,我度過了美好的一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