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移民涌入后的開荒與經營

白手興家:香港家族與社會(1841-1941) 作者:鄭宏泰,高皓 著


創(chuàng)辦這些洋行的家族,日后叱咤香港商場,部分名字甚至成為香港街道或建筑物的名稱,深深鐫刻在香港歷史中,也有不少至今仍十分顯赫,對香港的政治、商業(yè)及社會頗有影響。

開設外貿港口之初的原住民與移民家族

在第一章中粗略介紹了香港開設外貿港口初期部分具有影響力的家族發(fā)展歷程后,讓我們回過頭來,談談早期的香港社會到底有何獨特之處,而不同家族又如何在那個獨特的環(huán)境中各師其法、各展所長。簡單而言,開設外貿港口之初的香港可謂風高浪急,巨大機遇與巨大挑戰(zhàn)繁衍相生、相互依附。

一個簡單的說法是,開設外貿港口之時較有實力或較有地位的家族,只是寥寥可數,因全島總人口只有約五千六百五十名華人,當中約45.1%為農民,屬于“原住民”;另有約14.2%為小商戶、5.3%為勞工,這些居民很可能是來自對岸的九龍半島,且很可能是開設外貿港口之初才涌入的首批“新移民”;余下的35.4%,則是那些“以舟楫為家、漂泊無定”,并被傳統社會視為“賤民”階層(學術界稱之為“邊緣族群”)的水上人。1851年的人口統計數字更顯示,男性人口占總人口的七成多,女性則只占二成多而已,可見男女性別極不平衡,這說明大多數人口應是移民。換言之,當時的社會可謂單身男性極多,擁有家室并且妻妾子女成群者并不多見。

自英軍在水坑口(Possession Point,有占據之意)登陸,插上英國國旗——米字旗(Union Jack),并宣布占領香港后,慕利而來、背景復雜,并且各有所圖的洋人商賈及傳教士一擁而上。除了軍人及港英政府官員,最突出的一群,非商賈莫屬,他們登岸后紛紛成立公司(當時稱為洋行)、設立據點,希望先人一步發(fā)展業(yè)務。

在眾多洋行中,除了早前提及的渣甸洋行,還有同樣屬于英資背景的林賽洋行(Lindsay&Co.)、寶順洋行(Dent&Co.另譯顛地洋行)、太平洋行(Gilman&Co.)、端納洋行(Turner&Co.)和連卡佛洋行(Lane Crawford&Co.),其次則有美資的布殊洋行(Bush&Co.)、羅丹斯公司(Rawle,Duns&Co.)和旗昌洋行(Russell&Co.),巴斯資本的巴侖治洋行(C.Pallanjee&Co.)、佩斯敦治洋行(C.Pestonjee&Co.)、賈塞治洋行(F.Jawsetjee&Co.)、律敦治洋行(D.Ruttonjee&Co.),印度資本的依巴拉謙洋行(A.Ebrahim&Co.)、阿杜拉利洋行(A.Abdoolally&Co.)和拿打巴洋行(C.Nathabha&Co.),以及猶太資本的沙遜洋行(Sassoon&Co.)等。

創(chuàng)辦這些洋行的家族,日后叱咤香港商場,部分名字甚至成為香港街道或建筑物的名稱,深深鐫刻在香港歷史中,也有不少至今仍十分顯赫,對香港的政治、商業(yè)及社會頗有影響。當然,更多的洋行家族,則因急功近利,只顧投機倒把,最終失敗離場。而他們的故事所折射出來的歷史背后,是由于初期香港社會的制度尚未建立、道德與價值觀念出現扭曲,以及經商環(huán)境的風高浪急等因素造成的。

當然,與唯利是圖的商人相比,傳教士的到來,則為開設外貿港口初期的香港做出不少撫慰人心、教化人民的貢獻。最初來港的基督教會馬儒翰牧師(John R.Morrison,早期傳教士馬禮遜之子)及郭士立牧師(Karl Gutzlaff),浸信會的叔末士牧師(John L.Shuck)及羅孝全牧師(Issachar J.Roberts),天主教會的若瑟神父(Theodorus Joset)、西班牙方濟會的納神父(Michael Navarro,另譯陸懷仁)及斐神父(Antonius Feliciani,另譯傅安當)等,便是開設外貿港口之初涌入的較著名的傳教士。他們在那個綱紀未張、人心未定的時期踏進香港,利用本身教會的資源及人脈,在港辦學興教,并承擔一些社會救濟工作,對社會建設頗有貢獻,但他們畢竟只占全港人口極小的部分。

相對而言,在英軍控制大局,并宣布將香港開辟為自由港后,華人移民才大量涌入。由于香港只屬偏南一隅的小島,英國人又掀起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后占領該島,所以有識之士或富有人家對開設外貿港口之初的香港的印象其實十分負面,甚至有“聞港色變”、搖頭卻步的情況。反而那些在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前曾為英軍提供糧食及原料補給又不容于鄉(xiāng)里的“賤民”(主要是那些邊緣族群),則成為華人移民踏足香港島的“先鋒”軍。舉例說,在1842年,便有多達兩千名疍家人(水上人)大舉來港。他們選擇來港是因為他們在中國內地難以容身,而香港則能給予較大生存空間。

接著涌入的,則是那些為香港進行基礎建設的石匠、三行工人、苦力、仆役及小販等。也有不少諸如海盜、罪犯、賭徒、三合會成員、走私者及無業(yè)游民等。他們趁著社會仍處混沌狀態(tài)之際涌到香港,碰碰運氣。簡單而言,這些早期移民大多居于社會的底層,目不識丁,來港謀生時更是形單影只,身無長物,目的也如其他移民一樣,只求發(fā)達致富,對香港沒有什么歸屬感,也很少打算在香港扎根。統計數字顯示,由于移民的不斷涌入,開設外貿港口十年后的1851年,香港人口已由原來的五千六百五十人上升至三萬兩千九百人,其中九成半是華人,而移民人口又屬整體人口的絕大多數,他們又對香港缺乏認同及歸屬感,社會人心虛浮可想而知。

由于華人移民多為傳統社會邊緣族群及社會底層人,教育與文化水平較低,洋人及港英政府官員武斷地以為所有華人皆如此,對他們的蔑視轉變?yōu)槠缫暋S捎谡Z言及文化等方面的差異,普通華人所接觸的,又大多是警察、海員或層次較低的洋人,這些人大部分舉止粗魯,加上常醉酒鬧事,以自身的種族優(yōu)越感自居,對華人經常騷擾、欺凌,令華人對洋人的印象也十分惡劣,并強化了傳統上“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感受。正因如此,開設外貿港口之初的香港,“華洋”之間可謂壁壘分明,互視對方為野蠻敗類,矛盾不少,種族隔閡及沖突極大,而像早前提及的高三貴那樣的洋人,既通本地語言,又能與華人打成一片的,真是少之又少。

概括而言,開設外貿港口之初的香港實在并非我們今天所想象般浪漫。一方面是移民眾多,且男多女少,性別嚴重失衡;另一方面則是三教九流聚集,社會矛盾尖銳,加上人心不穩(wěn)、目光短淺,治安狀況一直十分惡劣,不但經常發(fā)生集體打斗、無故殺人的事件,還時有偷竊、拐騙、搶劫的事情,連門禁森嚴的港督寓所,據說也曾在1843年4月26日晚上遭盜竊。

另有一說法尤其嚴重,指當時華人人口中,有多達四分之三的比率是三合會成員。比率之高,可謂十分夸張,所以犯罪率高得令人咂舌。說實在的,在那樣波濤洶涌的社會環(huán)境下,不但人身安全不能獲得保障,禮教道德難以伸張,不少家族也像怒海小舟般無從安穩(wěn)健康地成長。

開設外貿港口最初十年的社會一直處于混沌紛亂的狀況,使香港難以吸引來自較有素質及實力的家族的移民,以拜上帝會教義為號召的太平天國運動,于1850年前后在廣東及廣西地區(qū)爆發(fā),之后又迅速蔓延至華南,引發(fā)政局不穩(wěn)、治安欠佳,而這成為兩廣與福建一帶富有人家來港避亂的一個重要因素,令香港社會的人口素質結構出現了微妙轉變。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雖然戰(zhàn)爭曾令香港社會一度變得氣氛緊張,“華洋”之間的猜忌日深,但緊接著(1860年)九龍半島被割讓,這既擴大了香港社會綜合經濟的發(fā)展舞臺,也進一步提升了香港人口的多樣性,同時提升了駐港家族的社會層次。

眾所周知,安土重遷是古代社會人群的普遍心理,世家大族尤其重視。他們對家族的祖墳、祖居及故鄉(xiāng)山水等,總有一種崇敬依戀之情。若非身不由己或迫不得已,例如遭遇饑荒、戰(zhàn)亂,或是被發(fā)配充軍、流放邊疆,也或是為了做官、經商等緣故,他們實在不會選擇離鄉(xiāng)背井、遠走他方。

開設外貿港口之初涌入的移民絕大部分屬于單身男性,主要來自社會底層或邊緣群體,而1850年之后來港的移民中,有不少是舉家同來的,也有一些家族頗有家財,文化水平較高,他們當中更有部分打算在港長期居住,甚至扎下根來。部分家族在來港之前甚至已經與洋人有了初步接觸,并對香港的發(fā)展前景抱有一定信心。

統計數據顯示,在1851年時,香港人口雖已上升至三萬兩千九百人,但男女比例仍然嚴重不均,在每百名人口中,男性占了75.4%,女性則占24.6%,兒童更只占整體人口中的17.7%。到了1861年,香港人口已大幅上升至11.93萬人,但男女性別比率及兒童比率只有微小改變。在每百名人口中,男性占73.7%,女性則占26.3%,兒童只占整體人口中的17.3%而已??梢赃@樣說,1851至1861年這十年間,香港人口的結構與模式表面看來變化不大,但其中的社會內涵及經濟關系則開始變化,這些與當時抵港的移民中,已出現一批略有財富、較有文化,并擁有一定商業(yè)及社會網的家族有關。

1851年之前,由于駐港華人大部分是屬于文盲的社會底層人士,其中部分更是被傳統主流社會排擠的邊緣群體,所以就算他們偶然能從生意或投資中獲利,也多是靠運氣。早前提及的盧亞貴家族便是一例,他們甚少因個人見識與才干突出重圍。反觀洋人家族(例如渣甸、連卡佛、太古、沙遜等)則在不同層面占盡優(yōu)勢。他們不但擁有一定資本,商業(yè)網較為寬闊,商業(yè)觸角較多,而整體教育水平與國際視野也較高,加上他們與港英政府同聲同氣,利益同沾,而華人家族只能仰人鼻息,依附在洋人家族身邊以圖生存。

華南一帶較有家財、學識及社會網的家族于1851年起陸續(xù)來港經商謀生后,香港商業(yè)舞臺上你爭我奪、各展所長的力量逐漸均衡,開始發(fā)生微妙變化。雖然洋人家族的實力與華人家族的實力相比仍然存在強弱懸殊,政治力量或后臺更是高低立見,但后者立足于自己的土地上,又較集中于中小規(guī)模的生意,在從事與中國土特產及制品相關的貨物采購及買賣時,占有不少優(yōu)勢。加上這些家族往往較能吃苦、肯挨敢搏,又懂靈活變通,因而日漸壯大起來。

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之后,由于中國經濟日趨衰落、民生困頓,而海外地區(qū)的歐美列強積極開拓各自的殖民地,因而對廉價勞工需求殷切。這兩股一推一拉的力量產生了一浪接一浪的華工漂洋出海大潮。這些漂洋海外的華工,就如“豬仔”般被賣或被拐送到海外謀生,他們如牛馬一般生活,遭受十分凄酸及不人道的待遇,有不少人更客死異邦。但他們人數眾多,并幾乎散布在世界各地的情況,不久就為不少華人家族帶來了連串的生意機會,大大擴展了他們的經商及貿易網,令他們無論在財富積累或生意規(guī)模上都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日后更逐漸縮短了與洋人家族的距離,有些甚至爭得了擺脫洋人家族支配的命運。

還有一點不容忽略,自1861年太平天國由盛而衰之后,部分追隨者或將領見勢不對,先后攜同親屬家眷逃港避難,部分更帶來一定數目的身家財帛。洪秀全、洪仁玕或不少太平天國追隨者早前都曾在香港生活、求學,也許是接受基督教義的熏陶,他們的思想及信仰深受香港傳教士的影響,而運動發(fā)展期間更一直與港英政府頗有接觸,港英政府對于這些太平天國追隨者到港生活也來者不拒,并在某些層面上為他們提供方便,讓其隱姓埋名,日后可一心經商,在港繼續(xù)發(fā)展。而由于他們屬于較有背景及實力的群體,所以在香港定居,自然擴大了香港社會的多樣性。

綜合而言,自1861年之后,雖然華人社會的資本底子仍弱,華人資本仍與洋人家族的資本相去甚遠,政治力量更是有較大差距,但不少有見識、有人脈,也肯吃苦的華人家族,已通過肯挨敢搏的精神及投資策略而初露鋒芒(例如李升家族、高滿華家族及陳煥榮家族等)。至于部分家族在港定居后,生育的下一代在港成長、接受教育,日后更成為叱咤一時的顯赫人物,周壽臣、何東及周少岐便是他們中的突出人物。這些開設外貿港口后土生土長的第一代新香港人,在那個混沌年代先后出生,則更為實在地說明他們的父母一輩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前后踏足香港,播下的種子是多么重要。

南北行高滿華家族與金山莊李升家族

香港開設外貿港口,港英政府將其定位為國際自由貿易港,而最能反映此種定位的行業(yè),非充當“華洋”貿易重要橋梁和中介的南北行——即經營南方與北方貿易的商行莫屬。而元發(fā)行的高滿華家族,是當中最突出的例子。回頭看,促使這個家族能在十九世紀五十年代那個波譎云詭時刻迅速崛起的原因,一方面是該家族能夠掌握當時社會的發(fā)展形勢,另一方面則是其能逐步建立起溝通內外的貿易關系網。

高滿華(又名高楚香或高廷楷),潮州澄海人,本屬農民,但略懂文墨,腦筋靈活,早于香港開設外貿港口前已只身遠赴南洋(即現在的東南亞一帶)謀生,對國際形勢有一定了解,并因掌握經營之道而在暹羅(即泰國)致富,后來自置帆船,從事航運及貿易生意,之后又因生意日大而被稱為“滿華船主”,在當時社會而言,可說是薄有名聲。數據顯示,高滿華最初的業(yè)務,主要集中于采購南洋土特產,尤其是泰國食米,然后轉銷潮州,再從華南及潮州一帶,采購制品與特產,轉銷南洋,從中取利。

潮州毗鄰南海,海岸線曲折綿長,但地少人多,耕地貧瘠,糧食長期不足,故每遇臺風、蟲禍以及戰(zhàn)亂等侵襲,便會發(fā)生嚴重糧荒等問題。據說遠自宋代已有人懂得乘著季風氣候的條件,漂洋出海,到南洋謀生,一來借以減少家鄉(xiāng)糧食需求的壓力,二來則可尋求糧食供應,解決長期糧食短缺、無以為繼的問題。高滿華則是無數潮人往外發(fā)展、尋找生機的一個例子。

雖然無數鄉(xiāng)民外出尋找機會,但并非全部成功,吃盡苦頭者實在不計其數。若遇成功個案,他們立即會將信息傳播回鄉(xiāng),然后“以戚引戚、以鄉(xiāng)引鄉(xiāng)”地將鄉(xiāng)里親友引領到客居地,并將他們引進其行業(yè),讓他們可在行業(yè)中形成一種近乎“壟斷”的局面。其中最常被引用的例子,就是潮州人在泰國扎根,并“一條龍”地壟斷食米業(yè)——即由種植、采購、碾米、出口,然后利用香港的商業(yè)位置,將泰國稻米輸到香港,再轉至潮州及華南等地,構筑起一道無邊無際的民間食米供應網,成為這一時期特殊的社會現象。

香港開設外貿港口并辟為自由貿易港后,高滿華也注意到這有利發(fā)展業(yè)務的優(yōu)勢,并計劃在港設立據點、拓展生意。那個時期據說有一位名叫高元盛的潮州同鄉(xiāng),他經營的生意正面對困難,正在尋求援手,而高滿華此時在港進一步發(fā)展業(yè)務的計劃與他一拍即合。高元盛早于1850年便已在港島設立元發(fā)行商號,經營南北行生意。所謂南北行,是指自己辦理或代辦南方與北方貨物交易的聚集地。商行的地理位置處文咸街近三角碼頭,在香港開設港口初期屬于商業(yè)貿易的心臟地帶。一般而言,北方貨物泛指出產于華北及日本等地的特產,南方貨物則指來自南洋一帶的特產,香港則是北貨南輸與南貨北調的中轉站??梢娔媳毙袠I(yè)務的興起,與香港進出口貿易地位的奠定相輔相成。

也許是受早前談及的十九世紀四十年代末經濟環(huán)境欠佳的影響,元發(fā)行的業(yè)務在初期并不理想,加上高元盛本人已年老,體力不支,其子又沒興趣接手其業(yè)務,于是考慮將商行轉手他人。他的意興闌珊,與高滿華的在港設立據點、開拓生意的打算可謂一推一拉,因而成就了高滿華的事業(yè)。

自元發(fā)行由高元盛轉給高滿華經營后,業(yè)務隨即發(fā)生了積極變化。一方面是高滿華悉心打理的結果,另一方面則是他注入了資本,加上結合了家族的航運生意以及貿易網,生意出現了一番新景象。剛巧這時爆發(fā)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英軍對各種日常貨物需求殷切,元發(fā)行的業(yè)務在內外各種因素下迅速發(fā)展起來,不但聲名鵲起,身家財富也節(jié)節(jié)上揚。

九龍半島被割讓后,香港的人口急增,經濟實力也隨之提升,而海外華人數目在一浪接一浪華工漂洋大潮刺激下也大量急增,又令香港的進出口貿易與日俱增。元發(fā)行則因屬于行業(yè)翹楚而獨領風騷,業(yè)務不斷發(fā)展。除了自辦南北百貨,元發(fā)行又開辟代辦百貨服務的生意——即客戶將貨物寄存在元發(fā)行代為銷售,這使元發(fā)行可不花分文投資即能從中賺取利潤。按照行規(guī),代辦貨物雖然只收取百分之二的雇傭金,但因貨物交易總額不少,加上不用額外增加成本,也不用承擔額外的投資風險,其業(yè)務一直成為不少公司爭奪的目標。元發(fā)行因本身信譽好、關系網健全、運氣佳而成為不少客戶爭相將貨物寄存代售的對象。

對于元發(fā)行的發(fā)展,高滿華孫子高貞白有如下的一段回憶,這多少可以作為元發(fā)行生意暢旺的一個有趣注腳:

元發(fā)行的生意非常旺,凡是托元發(fā)行買賣貨物的,無不順利而且獲利三倍,于是來委托買賣辦貨的人越來越多。也許是迷信人所說的“行運”吧,有些客人(委)托元發(fā)行賣貨,元發(fā)行太忙,實在人手不敷(應用),未能顧及,或有什么問題,不便接納,把客人婉拒了,客人不得已另托別家,往往賺不到好價,下一次還是來托元發(fā)行,說了不知多少好話。接納了,客人又賺錢了。因此一班客人認為元發(fā)“旺”,非委托它不可。于是元發(fā)行其門如市。

以上“好運”之說,聽起來有點言過其實,但多少可以說明元發(fā)行的生意隨著香港進出口貿易的日趨活躍而不斷壯大起來,令高滿華家族的財富水漲船高,在香港的影響力也有增無減。至于南北行店面及東華醫(yī)院(即東華三院的前身)在1869年籌建時,高滿華是其中一位牽頭的華人領袖,日后更曾捐款支持這兩個組織的發(fā)展,并參與其管理及領導的工作,這些多少印證了該家族在早期香港社會中顯赫的地位及巨大貢獻。

不可不知的是,像高滿華般自香港開設外貿港口即前來發(fā)展貿易的潮州家族,其實為數不少,干泰隆的陳煥榮家族及榮發(fā)行的陳春泉家族等,便是其中潮州家族在港發(fā)展而常被提及的例子。至于他們自香港開設外貿港口不久即選擇扎下根來,日后又“以鄉(xiāng)引鄉(xiāng)”,互通聲氣,吸引更多潮州同鄉(xiāng)移居香港,在南北行、食米貿易,乃至其他行業(yè)中發(fā)光發(fā)熱,因而更讓潮州人日后成為香港經濟及社會發(fā)展中一股不容低估的力量,時至今日仍極為重要。

香港島中西區(qū)除了有一家李升小學,還有一條李升街,以及一個李升街游樂場。不少香港人猜測,這應該與李升家族有關。以李升名字作稱謂的,雖然有不少,但對此人及其家族在香港發(fā)展與扎根的故事有所了解者其實不多,絕大多數市民可能覺得非常陌生。畢竟,李升生活的年代,與我們現今生活的年代,已相去一個多世紀了。認識有限也不難理解。

李升(又名李玉衡或李璇),祖籍廣東新會七堡,1854年受太平天國運動影響,與胞兄(另一說為堂兄)李良和胞弟李節(jié)等,一同舉家遷港,創(chuàng)立和興號,主要從事貿易及銀錢生意。由于二人在新會時已擁有一定家財與經商關系,到港另起爐灶時自然駕輕就熟,并不困難。

事實上,香港開設外貿港口不久,美國舊金山(即現在的舊金山,San Francisco)即傳出發(fā)現金礦的消息,因而掀起大量華工赴該地謀生的浪潮,而香港則成為華工出洋的“中轉站”,和興號的生意,也與華工出洋數量的增多而同步成長。

除了“尋金浪潮”,美國不久又下決心興建鐵路,貫通西東,因而急需大量廉價勞工,而歐洲列強在中南美洲殖民地的急需開發(fā),同樣對廉價勞工有很大需求。至于經濟狀況凄涼、人口眾多的中國,則成為輸出大量低廉勞工的地方。于是,一批批華工持續(xù)不斷地從香港及澳門地區(qū)前往秘魯、古巴等。后來,澳洲的悉尼及墨爾本等地也先后發(fā)現金礦(俗稱新金山,與舊金山作區(qū)別),而南洋(即東南亞諸國)等地也因推出多項大型種植及采礦工程,對廉價勞工需求日增。換言之,自十九世紀中葉開始,受內外力量的驅使,大量華工取道香港及澳門出洋,形成一浪接一浪的移民潮,這個前所未見的歷史現象,大大強化了香港與世界各地的往來和接觸——包括貿易、匯款、訊息及客旅等,令香港日后可以發(fā)展成國際樞紐。

正因香港連接中西貿易的地位隨著華工大舉出洋而日見顯著,和興號的生意也不斷壯大及興旺起來,業(yè)務除了原來的一般日常百貨貿易、客棧、航運及銀錢兌換,還擴展至安排華工出洋,以及經營鴉片貿易與賭館等,令李氏兄弟的名聲一時無兩,在金山莊(即專門經營對舊金山貿易的行業(yè))的行內無人不知,何東的生父何仕文便曾與和興號頗有生意往來。

一方面是家財日豐、名聲日隆,另一方面則是生意遍及“華洋”,李升家族據說曾招來家鄉(xiāng)人民及政府的一些批評。其中一個說法指李升“曾資助英軍組織華人參與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當時他(李升)向英軍捐資十萬元,受港英政府所賞識,為他在香港的經營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另一說法則指家族曾暗中支持法國侵占當時仍屬清政府藩屬的越南,使越南最終脫離清政府管控,落入了法國之手。

和興號生意蒸蒸日上之際,作為企業(yè)靈魂人物之一的李良于1864年不幸去世,其領導大權因而落到李升一人身上。雖然失去了胞兄的助力,但和興號在李升獨力主持下生意并沒走下坡路,反而是節(jié)節(jié)上揚、不斷壯大。以下是多項有力的證明:

①1869年,華人社會籌建東華醫(yī)院(即東華三院的前身),李升已因財富及聲名大噪成為主要牽頭人之一。

②1876年,在主要大戶(企業(yè))向港英政府繳納稅款的名單中,和興號排第十一位,到了1881年已躍升為第一位,冠絕香港,令時任港督的軒尼詩(Pope J.Hennessy)大感意外。

③1877年,李升牽頭創(chuàng)立安泰保險有限公司,該公司當時的集資額高達四十萬元之巨,一方面顯示李升可以將業(yè)務擴展至保險業(yè),另一方面則顯示他已從洋商中學懂了利用公眾資金發(fā)展業(yè)務的竅門,能夠充分利用股票市場的機制了。

④1882年,李升與何亞美等華商在廣州創(chuàng)立華合電報商,借以開拓電信業(yè)務,該公司日后改組成廣州電報公司。

⑤1883年,李升斥資十萬兩白銀于廣東省中山的大嶼山鉛礦和儋州銀礦,六年后(1889年),又斥巨資與唐廷樞等人創(chuàng)立廣州城南地基公司,購買土地,興筑碼頭及堆棧,連串舉動說明其投資及生意不斷擴大。

⑥同樣在1889年,李升獲渣甸洋行老板占士·凱瑟克(James J.Keswick)及遮打(Paul C.Chater)之邀請,成為香港置地及投資公司的創(chuàng)建董事,另外,李升還獲邀出任粵港澳輪船公司的董事,其地位獲得掌握香港經濟命脈的英資商人的肯定。

綜合而言,趁著華工出外謀生浪潮興起和香港連結國際網的逐步建立之際,金山莊生意不斷壯大起來。而李升則如早期不少其他身家急漲的“華洋”商人一樣,將經商獲利一方面大量投放到香港的土地房產之中,另一方面則以附股方式投資到各種規(guī)模較大、投資前景較佳的“公眾公司”之中,因而令其家族的財富能與香港經濟的發(fā)展步伐同時前進。

1900年,李升去世,其名下可計的遺產多達六百萬元,數量比港英政府該年的總收入(約四百二十萬元)還要多出約一百八十萬元,財富之豐、身家之厚,可想而知。李升死后,其家族后代在香港仍深具影響力,其中尤其以李紀堂及李寶椿最為著名,上一代香港人可謂無人不知。

金山歸僑利良奕家族與莫仕揚買辦家族

在探討家族企業(yè)發(fā)展的問題時,我們更多時候將焦點投放到創(chuàng)業(yè)者的身上,因而忽略了很多在他身旁的人。事實上,雖然不少家族企業(yè)由創(chuàng)業(yè)者單槍匹馬、獨力開辟而成,但更多的是集眾人之力的“團隊打拼”的結果——有些是父子兵,有些是兄弟幫,有些是夫妻檔,有些是一家人的上下一心、休戚相關、同居共財,還有一些是一幫朋友或志同道合的生意伙伴,而創(chuàng)業(yè)者只是其中一位牽頭人,或者說是內外形勢轉變時突出重圍的“幸運者”而已。上文談及的李升家族,與本文談論的家族——利良奕家族(利良奕是利希慎的父親),其崛起之初也屬“兄弟幫”的類別。

在查閱英文檔案及記錄研究李升家族及利良奕家族時,有一點很容易令人混亂或造成誤解:李升及李良兩兄弟的名字,與利良奕及利文奕兩兄弟的名字很容易混在一起,因為大家的英文拼音十分相似,而那個年代的人往往采用多個名字,英文拼音又沒統一規(guī)格,加上兩個家族又同時從事過與舊金山相關的生意,隨后又都在香港謀生、致富及扎根。

綜合各方數據,我們推斷,利良奕與利文奕早年居住在廣東開平市水井坑村(后來移居新會),十九世紀四十年代末美國傳出發(fā)現金礦后,兩兄弟可能是較早一批踏足舊金山的華工。由于先人一步,兄弟二人在舊金山的謀生經歷明顯較好于后去者,沒有受到美國政府的嚴苛對待,并且能夠賺得一定收入,積聚一定財富,之后可能因應環(huán)境轉變而選擇創(chuàng)業(yè),從事起生意買賣來。由于利良奕有“行船”(當船員)的經驗或背景,其生意看來與金山莊有關——即經營對北美洲地區(qū)的進出口貿易。

在舊金山生活及經營一段時間后,于十九世紀六十年代起,利氏兄弟像大多數經營金山莊生意的商人一樣,碰到了逐漸洶涌的排華浪潮。受此浪潮的影響,舊金山的經商環(huán)境變得日漸不利。由于覺得生意難做,利氏兄弟決定于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結束美國業(yè)務,打道回鄉(xiāng)。

自返華后,利文奕回到家鄉(xiāng)開平生活,買田買地,利良奕則選擇搬到新會嘉寮村,并在該村興建大宅,作為祖屋。兄弟兩人分地而居的決定,雖然耐人尋味,原因不明,但生意上卻合作無間,且目標一致。據說在家鄉(xiāng)居住不久后,利氏兄弟靜極思動,深入盤算及考慮后,洞悉到家鄉(xiāng)不利經營貿易和發(fā)展事業(yè),而香港因中西商賈云集,生意貿易自由無阻,有利一展所長,而決定移居香港,再謀發(fā)展。

必須指出的是,無論是早年出洋赴美,或是經營金山莊生意期間,甚至是“行船”期間,利氏兄弟與香港的接觸應該是相當密切的,對香港的了解也十分透徹,所以能夠在評估過后,得出這個影響家族日后發(fā)展的重要決定。回看,由于當時的香港被英國殖民統治,擁有像西方資本主義世界般便利經營貿易的制度與條件,又沒有西方世界般限制華人進出的移民政策,加上與家鄉(xiāng)近在咫尺,一衣帶水,因而成為華商心目中的理想居住地,吸引很多“海外回流華人家族”涌到香港,如上文談及的和興號李升家族和之后將談及的二十世紀初發(fā)跡的先施公司的馬應彪家族及永安公司的郭氏家族、余仁生藥業(yè)的余東旋家族、虎標萬金油的胡文虎家族,再之后的在嘉里建設的郭鶴年家族、信和置業(yè)的黃廷芳家族及三林集團的林紹良家族等,這些都是很好的例子。

順帶一提,當我們在深入探討那些來自內地的移民家族如何推動香港社會與經濟發(fā)展的同時,也應注意那些數量相對較少,卻極富傳奇色彩的海外回流華人家族所做出的巨大貢獻。由于這些海外回流華人家族曾在西方生活多年,對西方的事物與經營頗有了解,也擁有一定資金、經驗與人脈,他們在香港定居下來之后,能較為有效地引入(或吸收)西化的經營與管理模式,提升華資企業(yè)的綜合競爭力。至于他們早年曾在西方生活、經商與工作的背景,又有利于他們充當中介者的角色,拓展海外貿易,日后成為促進香港崛起為國際貿易中心,商業(yè)網遍布世界的其中一股重要力量。

回到利良奕兄弟二人移居香港的問題上。既然選擇由家鄉(xiāng)轉赴(或移居)香港,兄弟二人又在香港從事何種生意呢?曾孫女利德蕙有如下介紹,“日后,兄弟二人赴港……于皇后大道中202號成立禮昌隆公司,曾祖父與曾叔祖經常往返香港與家鄉(xiāng)之間”,至于該公司的主要業(yè)務,據說是“由上海進口藍布,銷售給香港華人”,而所謂“藍布”(blue cotton),則是指“陰丹士林布”,并指該種布料“乃普羅市民用作縫制衣服的主要布料”,銷售情況頗佳。

雖然利良奕兄弟早年有赴美及從事金山莊生意的經歷,與早前談及的李升家族頗有相似之處,但論生意規(guī)模及身家財富,利良奕與利文奕兄弟明顯與李良李升兄弟相去甚遠。可到了他們的子孫后代掌管生意的時期,情況則明顯發(fā)生了變化,不但生意規(guī)模及身家財富后來居上,在社會上的影響力也有過之而無不及,其后代子孫如利希慎、利銘澤、利孝和及利國偉等人,更曾叱咤一時。

殖民地開辟、華工大舉出洋與“華洋”貿易興起之后,不但南北行及金山莊等生意如雨后春筍般迅速而充滿活力地發(fā)展起來,洋商巨賈東來“挖金尋夢”的也絡繹不絕,他們急欲打開中國的貿易大門,從中取利,自不待言。然而,由于大家在種族、文化、語言、宗教,乃至商業(yè)制度上的不同,為商貿往來及接觸添加了障礙。而一群能夠掌握中英雙語、了解各方文化及商業(yè)制度,同時又可在不同社會中往來奔走的人士出現,則成為“華洋”貿易與交往的橋梁,這個群體被稱為“買辦群體”——即我們常說的中間人或中介人。正因他們在溝通各方占據著極為重要的位置(用今天的話是占據了“壟斷”地位),他們成了“華洋”貿易往來中不可或缺的連接點,所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

如果我們細看中國歷代商業(yè)史,無論是元朝、明朝,乃至清朝,朝廷均劃出特定的城市或港口,并給予某些人群“特殊經營權”用來管理這些對外貿易事務。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前的廣州十三行,則是“特殊經營權”的最突出例子。簡單而言,十三行是“華洋”貿易的中介組織,肩負著溝通內外的角色。

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前夕,清政府取消了十三行的“特殊經營權”(壟斷地位),“華洋”商人為了爭取這個突然“開放”的貿易機會和空間,各施其法,早前談及的渣甸洋行,正是在那個時代背景下崛起的。至于那些曾經在十三行任事,或是曾經與洋人有深入接觸,掌握中英雙語的人士,自然可以突出重圍,成為洋行老板急欲延攬的對象。由于受聘于洋行老板,肩負起在華采購貨物(或在華銷售洋貨)、溝通官府的事宜,同時又負責管理所有華人員工大小事務。他們的身份,很多時候被形容為“既仆又主”,甚至指他們對內對外的角色與嘴臉不同,關系復雜。

撇除那些對買辦的負面印象或誤解不談,在那個“華洋”之間相互敵對與歧視的年代,他們奔走各方,爭取突破,為促進中西方貿易與交流發(fā)揮積極的作用。至于他們在這些貿易溝通過程中賺取的巨大財富,更令他們在身處的社會中聲譽日隆、地位日顯,令買辦工作變得炙手可熱,成為不少人熱切渴望加入的職業(yè)。在這個新崛起的群體中,莫仕揚家族可以說先人一步,備受矚目,而且常被引述為突出的例子。

莫仕揚(又名莫彥臣,1820年-1879年)祖籍廣東香山,祖父和父親據說因“富而不驕,好義忘利”而聞名鄉(xiāng)里,莫家不但家境富裕,也有一定商業(yè)網。其中一個說法指青年時期的莫仕揚曾經任事于廣州十三行之一的同順行,因而不但有了經商的“實戰(zhàn)”經驗,也學懂了與洋人打交道的竅門。而同順行行商(老板)吳健彰本是莫仕揚同鄉(xiāng),他在清政府取消十三行制度后轉到上海,出任美資旗昌洋行(Russell&Co.)的買辦,之后更獲政府委任為蘇松太道(即上海道),莫仕揚據說因為與吳健彰關系密切并得到其信賴,獲對方推薦為同屬美資瓊記洋行(Heard&Co.)的買辦,掌管該洋行在香港的大小“對內地”(政府、客戶及員工)事務,于十九世紀五十年代躋身令人艷羨的買辦階層。

由于買辦需要獨當一面地處理各種“對內地”事務,其權力無疑極為巨大,洋人老板對之既忌憚三分,又十分倚重,矛盾的心情不難想象。正因如此,洋人老板在挑選買辦時除了強調人選的才干及對英語的掌握外,還極為重視他們的可靠性與誠信。針對后者的條件,洋行老板不但要求出任買辦者繳交巨額擔保金,更十分重視他們在華人社會的名聲與人脈關系。很簡單,如果買辦在華人社會中擁有較高聲譽及人脈,他們在面對危機,如債務問題時選擇“賴債”(債務違約)的機會成本便會極高。因此就當時社會而言,能夠獲選為買辦者,不但暗示本身家財不薄,還代表著屬于“牙齒當金使”的極有信譽群體。

恰恰正是買辦本身須承擔為洋人老板工作的各種風險,他們平時工作須十分小心,在挑選自己的助手時,同樣也極為重視那些人的誠信。他們將家族成員、姻親、親戚、同鄉(xiāng),乃至同窗書友等(這些人在傳統倫理中可以按不同標準界定為“自己人”,并被視為較可靠)介紹到洋行(買辦部)任職,或是推薦到其他相熟洋行當買辦,甚至充當其擔保人(即今日的“人事擔?!保?,這一行為成為一時風氣,并因而形成一個以家族(血緣)為主體的買辦網。

數據顯示,自莫仕揚出任香港瓊記洋行買辦后,由于工作表現出色,并且深得老板的賞識和信賴,當該洋行擴展業(yè)務,在其他中國城市或港口開創(chuàng)業(yè)務時,均是由莫仕揚介紹及推薦他認為可信賴的人物出任該洋行的買辦,而莫仕揚也如其他買辦一樣,“以親引親,以戚引戚”,將其堂兄莫仕階推薦到上海瓊記洋行任買辦,之后又將莫仕階之子莫冠照推薦到漢口瓊記洋行當買辦,令家族在買辦行業(yè)中日漸壯大,身家財富也與日俱增。

正因個人及家族在社會上的聲譽日隆,當華人民眾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末倡議創(chuàng)立東華醫(yī)院,作為扶危濟困的機構時,莫仕揚也獲邀成為創(chuàng)辦人之一,其后更兩次獲推擔任該院主席之職。然而,據丁新豹分析,令莫氏家族名聲更顯、財富更豐的,并非莫仕揚出任瓊記洋行買辦之時(該洋行于1875年倒閉,四年后莫仕揚去世),而是其子莫藻泉日后憑著父親的人脈關系及社會資本,出任香港英資龍頭大行之一的太古洋行總買辦之職,帶領家族走上更高的臺階。

匯豐銀行與東華三院:“華洋”顯赫家族俱樂部

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在人口漸增,社會結構日趨復雜之時,兩間分別由“華洋”富家大族做牽頭人的重要機構先后創(chuàng)立。到了今日,經歷一個多世紀的挑戰(zhàn)、考驗和發(fā)展,雖然性質不同,但這兩間機構仍然充滿活力,不但沒有在香港的歷史上消失,還持續(xù)壯大,并且仍在香港社會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發(fā)揮著巨大的影響力,這兩個機構即為香港上海匯豐銀行(簡稱匯豐銀行)和東華醫(yī)院(即東華三院的前身)。

香港開設外貿港口后,無論修筑道路樓房、興建碼頭貨倉,乃至購置輪船、引入煤氣等,無不急需大量資本,但當時借貸、融資的機構及平臺極為缺乏。雖然不少外資銀行如阿格拉銀行(Agra Bank)、聯盟銀行(Alliance Bank)、亞洲銀行(Asiatic Bank Corporation)、印度銀行(Bank of India)、孟買銀行(Bombay Bank)、標準印度澳洲及中國銀行(Chartered Bank of India,Australia and China)等,在香港開設外貿港口后陸續(xù)前來設立分行、發(fā)展業(yè)務。但不少在港扎根的洋行逐漸發(fā)現,這些外資銀行所提供的金融服務或產品,不能切合他們拓展中國貿易的需要。

早于1864年7月,那些當時在香港商界叱咤一時的洋人商業(yè)精英,例如顛地洋行(Dent&Co.另譯寶順洋行)老板宋利(F.Chomley)、瓊記洋行(Augustine Heard&Co.)的赫特(A.F.Heard)、鐵行輪船公司(P&O SN Co.)總監(jiān)督修打蘭(T.Sutherland)、太平洋行(Gilman&Co.)的李文(H.B.Lemann)、老沙遜洋行(D.Sassoon,Sons&Co.)的阿瑟·沙遜(A.Sassoon)及禪臣洋行(Siemssen&Co.)的聶遜(W.Nissen)等,聚首一堂,商議組織一家立足香港,并可為他們提供更適合他們開拓業(yè)務的本地銀行,那家匯集一眾洋人家族精英創(chuàng)立的銀行,即今日的匯豐銀行。

籌組過程中,港英政府鑒于香港進出口貿易日漸繁盛,決定仿效英國的做法,在1865年1月就企業(yè)的組成、運作和清盤等問題進行立法,借以規(guī)范商業(yè)行為。該條例名為《貿易公司及相關組織的成立、規(guī)管與清盤條例》,簡稱《1865年第一條例》(Ordinance No.1 of 1865)或俗稱《公司條例》(Company Ordinance),此條例可說是日后香港商業(yè)條例發(fā)展的楷模,也為股票市場的發(fā)展奠定重要基石。

不知是刻意還是巧合,《公司條例》通過之時,籌組工作也告完成,那些老板因而在1865年3月3日(日后恒生銀行也選擇在3月3日的日子注冊)正式注冊成立,令匯豐銀行成為該條例實施后首家成立的企業(yè)(有限公司)。銀行開幕之時,一眾洋行老板與政府高官云集,場面極為熱鬧。銀行設于皇后大道中1號(即域多利大廈,后來改建為今日的匯豐銀行大廈),注冊資本為兩百五十萬元,發(fā)行股份為兩萬股,每股作價一百二十五元。銀行創(chuàng)立翌年,隨即取得港英政府的貨幣發(fā)行權,此權利日后為銀行奠定了它在香港銀行界的龍頭地位。

值得指出的是,匯豐銀行雖是由一批洋行老板的家族牽頭創(chuàng)立,但這些家族或代表只進入董事局,一切營運大權交給了非家族卻擁有豐富銀行管理經驗的人士負責,性質上已粗略出現了現代管理學所說的“控股權與管理權分離”的情況。在董事局中,成員的繼任,出現了父死子繼或兄退弟接的現象。

大約半個世紀之后,一班華人商業(yè)精英以匯豐銀行為榜樣,籌劃一家同樣以促進進出口貿易為主的華資銀行(因覺得洋資銀行未能切合華資商人的金融需要),此銀行的多項設計及體制例如會計制度、管理規(guī)章及銀行組織架構等,雖與匯豐銀行差別不大,但牽頭創(chuàng)立銀行的家族或代表,則并不只是出任董事局成員而已,而是兼任銀行日常運作和管理,將行政大權緊緊地控制在主要家族手中,此銀行便是今天仍發(fā)展蓬勃的東亞銀行。

回到匯豐銀行創(chuàng)立初期的發(fā)展軌跡上。銀行真正運作約一年后的1866年年中,公布上半年的業(yè)績,據報共錄得盈利二十五萬八千二百二十七點零四三元,表現相當不俗,因此董事局提出每股分發(fā)紅利五元,相等于每股的年利率8%??上?,好景不長,接著的數年間,經驗豐富的專業(yè)管理人顧沙雅(Victor Kresser,曾在Commercial Bank of India and the East擔任高職)似乎先后碰到不少問題,其中尤以“不良投資及不良貨幣兌換”令銀行一度出現了嚴重虧損,董事局內欠缺有才干及有影響力的人士加入(創(chuàng)行的老板不少先后離港歸國)為管理層開路護航,也令銀行業(yè)務難以有效展開。

由于顧沙雅沒法帶領匯豐銀行踏上發(fā)展之路,甚至令業(yè)務每況愈下,董事局最終選擇與之解聘,不再聘用,改由經驗同樣豐富的格雷格(James Greig,曾任職Asiatic Bank Corp.)扛起匯豐大旗。然而,格雷格在任的六年間(1870-1876),香港經濟一直十分低迷,銀行發(fā)展不但沒有重拾生機,反而更為呆滯,投資虧損加劇而陷入“創(chuàng)立以來最艱苦的時期”。在那個關鍵時刻,董事局最后將格雷格辭退,改由昃臣(Thomas Jackson,曾任職Agra and Masterman's Bank)出任,銀行從此走出陰霾,隨后更逐步壯大起來。

對匯豐銀行的發(fā)展而言,昃臣無疑是最重要且最具影響力的人物。而昃臣能夠帶領銀行走出困境的最主要原因,是他認清發(fā)展方向及業(yè)務重點,將大量貸款發(fā)放給清政府,配合其洋務運動,并集中發(fā)展與內地有關的進出口貿易。正因這個重大而正確的策略調整,銀行盈利額逐步攀升。據估計,單是其中三批借給清政府的巨額貸款(總值約三百二十萬英鎊),便為銀行1876至1882年的純盈利帶來約六成的貢獻。

日后,匯豐銀行加緊在這方面的業(yè)務發(fā)展,因而成為一家清政府十分倚重的銀行,深得信賴,而匯豐銀行也在這些貸款及中國貿易中不斷汲取養(yǎng)分,迅速壯大起來,在十九世紀末崛起成為地區(qū)的龍頭銀行。作為銀行最高領導,昃臣于1886年獲清政府授予三品頂戴官銜,此情況極為罕見,而他日后退休時,銀行更為他豎立銅像以作紀念,此銅像今日仍屹立于舊立法會大樓的皇后廣場上,與匯豐銀行大廈(總行)相對,他好像變成了銀行的守護者。匯豐銀行雖由一班洋行老板創(chuàng)立,但在銀行歷史上極為顯赫,影響力極大的,則并非那些創(chuàng)辦銀行的家族,而是專業(yè)的銀行管理人,其特質可謂耐人尋味,也很值得華人家族企業(yè)參考。

香港開設外貿港口后,港英政府高舉的旗幟除了自由貿易,讓各地商人、家族各施其法、盡展所長,不作任何干預;還有對華人社會推行所謂“鄉(xiāng)約俗例,一如舊觀”政策。如果前者意味著政府不會提供任何社會救濟與福利扶助,后者則表明華人群體必須自食其力,助人自助,不能祈求政府的任何援手。至于今日仍在香港社會舉足輕重的助弱扶傷、安老援寡的慈善組織——東華三院——正是在華人群體自救自助的信念及原則下創(chuàng)立的。對于那個年代而言,屬于管理華人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緩解社會矛盾,消除社會怨懟,促進社會穩(wěn)定方面發(fā)揮了巨大作用,而出任該組織董事局成員之職,則屬社會地位顯赫的象征,令不少富家大族趨之若鶩。

正如前文曾粗略提及的,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前的香港社會,可謂彌漫著強烈的弱肉強食、道德扭曲的風氣。香港歷史愛好者林友蘭曾不無感慨地指出:“不是崇洋,就是拜金……華人社會依然籠罩在酒色財氣,驕奢淫逸的烏煙瘴氣下,嗅不到清新而進步的氣息?!笔芴教靽\動的影響,自十九世紀五十年代中開始,漸有華南富家大戶及一些有識之士來港定居,社會風氣隨后才逐漸轉變,社會結構也變得層層疊疊,較為復雜。

或者可以這樣說,在那個競爭激烈的社會環(huán)境中,那些白手興家,有幸致富者,看到那些不幸者貧病交加,無依無靠,甚至在死亡的邊緣掙扎,而港英政府又不聞不問,便動了惻隱之心,并秉持傳統社會文化中“富則兼善天下”的理念,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后期計劃創(chuàng)立一所專為那些社會底層民眾提供醫(yī)療服務的醫(yī)院——東華醫(yī)院。

對于華人富商巨賈愿意捐款創(chuàng)立醫(yī)院,自救自助的舉動,港英政府樂觀其成。當時的港督麥當奴(Richard MacDonnell,任期1865年-1872年)除了答應在政策上給予配合,撥出土地興建醫(yī)院,還象征式地捐出善款,支持該院的創(chuàng)建。為了讓該院日后運作及管理有法可依、有理可循,政府還在1870年通過了《東華醫(yī)院條例》,使該院獲得了法定機構組織的地位(或法律保護)。

由于東華醫(yī)院是華商巨賈捐資創(chuàng)立,并獲得了港英政府的肯定和支持,該院又屬當時社會獨一無二專為貧苦大眾贈醫(yī)送藥、施棺助葬的機構組織,因此在社會上享有極高地位。正因如此,無論是港英政府或是市民大眾,對于該機構及其機構組織者(當時稱為“值理”,后來改稱總理,即曾捐出巨款并獲推舉進入董事會的人士)十分重視。至于富商巨賈,不問出身、莫道出處,只要愿意慷慨解囊、共襄善舉、捐出巨款,便能獲推舉為總理,從而能夠提升個人在社會上的名聲與地位,東華醫(yī)院也因此被視作華人顯赫家族的“俱樂部”,是精英云集之所。

如果我們細看該院計劃創(chuàng)辦以及創(chuàng)辦初期的總理名單,則不難發(fā)現,主導早期香港商業(yè)及經濟力量的,首先是買辦階層,其次是南北行商人,再其次是經營金山莊、米行、鴉片及布匹的商人。舉例說,1869年至1871年的籌辦時期,在十三名總理中,五名報稱為買辦,兩名來自南北行,而金山莊、銀號、米行商、鴉片商(那時稱作公白行)及布商則各有一人,余下一人來自教育界,此人是早年曾與容閎留學美國的黃勝,他日后與王韜創(chuàng)立香港首份中文報紙《循環(huán)日報》,并曾被港英政府委任為立法局議員,接替伍廷芳,其女婿為韋玉(即韋寶珊)——韋玉日后也成為東華醫(yī)院主席及總理,并像岳父般獲委任為立法局議員。

如果說那時絕大多數企業(yè)是家族經營和主導,男性為首、家族主義與重視血緣等成為企業(yè)組織管理和運作的核心,那么東華醫(yī)院的組織結構、治理及運行機制,看來也脫離不了此種父權傳統的束縛。雖然這個機構是法定組織,總理的任期只限一年一任,并且仿效西方協商選舉模式,規(guī)定總理的席位必須以推舉形式產生,借以限制個別總理“擴張個人勢力”。但是只要我們細心一點兒看看東華醫(yī)院董事會歷年的名單,則不難發(fā)現,其組織呈現了極為鮮明的男性主導、大家長制、父子(或兄弟)繼承職位的特質。

就以東華醫(yī)院于1872年正式投入服務后的董事會名單為例,早前提及的莫仕揚獲推舉為主席,到了1878年又再任主席,而來自該家族的莫漢章、莫藻泉及莫干生等,日后也曾出任東華醫(yī)院的總理之職,可見該家族在東華醫(yī)院內頗有影響力;至于早前提及的南北行高滿華家族,不僅在倡建時期由高滿華擔任總理,而且隨后高學能(舜琴)、高學溢(鐸琴)也先后擔任過總理及主席之職。

除此之外,在東華醫(yī)院曾出任主席或總理職位的人中有血緣關系的,還包括何東家族(包括何東、何福、何甘棠、何世光、何世奇、何世文,以及姻親羅長業(yè)、羅長肇、羅文錦、黃金福、謝家寶、蔡紫薇等)、周少岐家族(周少岐、周卓凡、周埈年等)、鄧志昂家族(鄧志昂和鄧肇堅)、馬聚朝家族(馬聚朝、馬持?。?、永安郭氏家族(郭樂、郭泉、郭琳爽、郭琳弼),以及蔡興家族(蔡興和蔡昌兩兄弟)等,可見組織規(guī)章上的白紙黑字,并未徹底限制個別家族“擴張影響力”的傾向。

事實上,相對于血緣關系的較易察覺,以同鄉(xiāng)、同行或人脈關系為連接,進而“擴張影響力”的情況也不容忽略,同樣在東華醫(yī)院的早期發(fā)展中發(fā)揮了巨大作用,只是這些社會網和關系相對“隱秘”,不易察覺,我們因而未能全面了解而已,例如買辦群體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前,便一直掌控著東華醫(yī)院的運作大權??偠灾?,如果說東華醫(yī)院是早期華人精英的“俱樂部”,那么這個“俱樂部”不但具有家族色彩,同時也屬社會脈絡的綜合體,對香港社會發(fā)展影響深遠,值得重視。

◆參考文獻

1 Chow,S.,An Octogenarian remembers Hong Kong’s progress and prosperity.In Hong Kong Centenary Commemorative Talks.Hong Kong:World News Services,1941.68~69

2 丁新豹.歷史的轉折:殖民體系的建立和演進.載王賡武(編).香港史新編(上冊).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97.59~130

3 可兒弘明.“豬花”:被販賣海外的婦女.孫國群、趙宗頗(譯),陳家麟、陳秋峰(校).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108~109

4 Norton-Kyshe,J.W.,The History of the Laws and Courts of Hong Kong from the Earliest Period to 1898,Hong Kong:Vetch and Lee,1971

5 馮爾康、閻愛民.中國宗族.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

6 余繩武、劉存寬主編.十九世紀的香港.北京:中華書局,1994

7 丁新豹.香港早期華人社會:1841-1870(博士論文),香港:香港大學,1988

8 可兒弘明.“豬花”:被販賣海外的婦女,孫國群、趙宗頗(譯),陳家麟、陳秋峰(校).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9 Ng K.Y.,Interaction between Hong Kong and Mainland China:The Tai Ping Tian Guo Movement as a Case Study,Ph.D.Dissertation,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2004

10 鄭良樹.新馬華族史料文獻匯目.新加坡:南洋學會,1984

11 黃綺文、郭偉川編.潮人的開拓與國際潮團聯誼會.香港:第八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出版,1995

12 詳見陳樹森.祖籍潮州的泰國華人對泰國米業(yè)發(fā)展的貢獻淺析,載鄭良樹(編).潮州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4.667~684

13 馮邦彥.香港華資財團1841-1997.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97.25

14 The Hong Kong Directory and Hong List for the Far East,n.d.,Hong Kong:Fraser-Smith.

15 劉智鵬.香港早期華人菁英.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1;允成堂.云步李氏宗譜.香港:李太白印書館,1928

16 鄭宏泰、黃紹倫.香港赤子:利銘澤.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2

17 利德蕙.利氏源流.加拿大:Calyan Publishing Ltd,1995

18 利德蕙.利氏源流.加拿大:Calyan Publishing Ltd,1995

19 丁新豹.香港莫仕揚買辦家族初探.載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文物館等(編).買辦與近代中國.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9.170~193

20 King,F.H.H.,The History of the Hong 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vol.1.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281~282

21 林友蘭.香港史話.香港:芭蕉書房,1975.77

22 考冼玉儀、劉潤和.益善行道:東華三院135周年紀念專題文集.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6

23 Sinn,E.,Power and Charity:The Early History of Tung Wah Hospital.Hong Kong.Hong Ko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24 何佩然.源與流:東華醫(yī)院的創(chuàng)立與演進.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9

25 資料來自東華三院百年發(fā)展史略編委會.香港東華三院百年史略.香港:東華三院庚戌年董事局,1970

  1. 據曾任港英政府官員的歐基里(E.J Eitel)在Europe in China一書中引述,1841年5月15日刊登于《香港憲報》(The Hong Kong Gazette)的首個人口調查顯示,港島的華人總人口達七千四百五十人。但據不同歷史學者如蔡榮芳等人的考證,該數字應該是錯的,原因是統計人員誤將一個當時只有數百人口的赤柱鄉(xiāng)村寫成兩千人所致。
  2. 三合會:現在一般用來泛指由華人組成的黑社會犯罪組織。
  3. 據說,到了1858年前后,單是旅居泰國的華僑已達158萬人,其中的絕大部分則來自潮州,此數字一方面間接說明漂洋海外的華人日多,另一方面則反映了潮州人與泰國的關系深厚,也間接說明“以鄉(xiāng)引鄉(xiāng)”的效應。
  4. 引文來自高貞白.從元發(fā)行的盛衰看南北行的發(fā)展.信報財經月刊.第1卷第8期,1997.57
  5. 除此之外,與皇后街及德輔道西交界的高升街,其實也與李升有關,該街道旁原本建有高升戲院(即現時僑發(fā)大廈位置),該房產由李升家族擁有。至于灣仔的李升大坑學校,也是為了紀念李升,但那已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之后的事了。
  6. 由于舊金山于1848年前后發(fā)現金礦,掀起了世界各地人民涌往該地尋金的浪潮,早期華工乃稱之金山。約1851,悉尼及墨爾本等地也陸續(xù)發(fā)現金礦,并興起另一股尋金熱潮,那時的華工乃稱之為新金山,并將原來的金山稱之舊金山。以上的稱呼,年長一代的海外華人今日仍習以為常。
  7. 英國因向華輸入鴉片被禁而發(fā)動戰(zhàn)爭,占據香港實行殖民統治后,鴉片貿易自然被視為合法,并征收專利稅。此貿易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才被定為非法,全面禁止。在1867年至1872年間,經營賭館乃合法生意,其他時間雖立法禁止,但一直禁而不絕。
  8. 何東(Robert HoTung Bosman,1862—1956),香港著名買辦、企業(yè)家、慈善家。原名何啟東,字曉生,生于香港,籍貫廣東寶安(跟隨母系),是香港開設外貿港口后的首富。何啟東的父親是荷蘭裔猶太人Charles Henry Maurice Bosman(粵語音譯何仕文),他母親是廣東寶安人施娣,所以他本身是歐亞混血兒。由于頭腦精明,何東很快成為香港的超級富豪,其創(chuàng)立的何啟東家族是英屬香港時期的香港第一望族。
  9. 自十九世紀六十年代中出現“有限公司”制度之后,以這種模式成立的公司,其股份可以在市場上自由轉讓,即類似今日的上市公司般,因而被視作“公眾公司”。鄭宏泰、黃紹倫,2006,《香港股史:1841-1997》,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10. 堆棧:臨時寄存貨物的地方
  11. 公眾公司:公眾公司是指向不特定對象公開轉讓股票,或向特定對象發(fā)行或轉讓股票使股東人數超過200人的股份有限公司。
  12. 利希慎:香港和澳門的鴉片大王。
  13. 也有說法指他們應是首批因挖到黃金而致富的“幸運兒”。相關討論,請參閱Haffner,C.,1983.“Eulogy”,delivered in Memorial Services for Richard Charles Lee,unpublished,Hong Kong:Private Circulation.
  14. 利良奕曾孫女利德蕙(Vivienne Poy)在1995年出版的《利氏源流》(加拿大:Calyan Publishing Ltd.)一書中,指利良奕兄弟曾在“位于舊金山Dupont街17號的舊金山聯合煙草公司(Union Cigar Company)覓得工作”,又指該公司“在1876年(已)名列舊金山《華人工商名錄》(The Chinese Business Directory)”之內。但此說并沒找到確實證據,似不可信,反而說利氏兄弟與之有生意往來,則可能性較大,而賴際熙(1974)在《茘垞文存》(香港:沒列明出版社)一書中,則提及利良奕“始游美洲,經商致富”。有關此點,日后將會再作說明。
  15. 陰丹士林布:陰丹士林藍是我國出產的一種布料,初產于民國早期,歷史悠久。布為單純的青藍色,鮮嫩而素雅。
  16. 有關十三行在管理“華洋”貿易方面的角色與特質,可參考梁嘉彬.廣東十三行考.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
  17. 各種對買辦的誤解或批評,可參考王遠明、胡波(2010)及林有能在《被誤讀的群體:香山買辦與近代中國》(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一書中《序一》及《序二》的介紹。
  18. 除了莫仕揚家族,其他著名買辦家族還有何東家族、唐廷樞家族、鄭觀應家族及徐潤家族等。有關這方面的更多討論,請參閱前文提及的《被誤讀的群體:香山買辦與近代中國》一書。
  19. 參考上注。
  20. 1869年至1871年間,由于乃籌建階段,主席一職一直由仁記洋行(俗稱劫洋行,即Gibb,Livingston&Co.)的梁云漢(又名梁安,字鶴巢)出任(他日后仍多次出任主席及總理等職,對東華醫(yī)院的影響極深),首任總理則由李升出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