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嘗君的心理痛點:“渺小丈夫”
逃離了秦昭王的魔掌來到趙國的孟嘗君,心情一下晴朗起來。追憶在秦國噩夢一樣的經(jīng)歷,孟嘗君想起了蘇代當初講的故事,來到秦國以后孟嘗君的人生如此險惡,生死關(guān)頭有高人挺身而出這一關(guān)就過去了;要是沒有高人挺身而出,這輩子也許就過去了?!袄洗蟆钡娜松褪沁@樣激情澎湃、險象環(huán)生,所以說“老大”是天生的,因為一般人根本受不了這份刺激。
一路逃命的孟嘗君和他帶領(lǐng)的食客們此時又累又餓,于是不約而同地想到了另一位以管飯著稱的“老大”——平原君趙勝。在此之前兩位“老大”雖然早就互相仰慕,但是從未見過面,現(xiàn)在排名第一的“管飯老大”落難投奔排名第二的“管飯老大”,這在戰(zhàn)國時期的管飯歷史上稱得上是一件一等一的盛事。于是平原君做東請孟嘗君吃飯,賓主甚歡,要不是后來發(fā)生的一件偶然暴力事件,這次平原君和孟嘗君的聚會將成為齊趙兩國友好往來歷史上的一段佳話。據(jù)《史記.孟嘗君列傳》記載,當時平原君請客吃飯的地方并不是趙國的首都邯鄲,而是一個沒有具體說明的縣城,這有可能是平原君的封地,也有可能是孟嘗君回到齊國的必經(jīng)之路上的一個普通縣城。
那天兩位“老大”相會,雙方都非常興奮,菜吃得不多,酒喝得不少。所以當宴會結(jié)束,孟嘗君走出門來的時候,酒精正在孟嘗君的腦子里發(fā)生著作用。迷迷糊糊的孟嘗君突然發(fā)現(xiàn)縣城的大街上擠滿了人,人們看著孟嘗君一行人指指點點,臉上露出了在動物園觀賞珍禽異獸的表情。如果今天人們用這種眼神看人而不是看動物,那被看的人很有可能低頭檢查褲子的拉鏈是否拉好。在兩千多年前那個娛樂業(yè)非常落后的時代,名滿天下的孟嘗君出現(xiàn)在趙國的一個縣城里在當時是一件非常轟動的娛樂事件,不亞于今天天王級明星來到內(nèi)地城市開演唱會。于是鄉(xiāng)親們一傳十、十傳百,扶老攜幼來圍觀孟嘗君。
孟嘗君對于這種圍觀很不適應,當“老大”又不是當明星,沒有義務接受群眾的圍觀,更何況這些圍觀的群眾顯然不是孟嘗君的“粉絲”,準確地說他們對孟嘗君只是懷有強烈的好奇,在他們眼里孟嘗君只是一個難得一見的新鮮事物。但是現(xiàn)在畢竟是在趙國的地盤上,孟嘗君雖然不喜歡,也只能忍耐,于是他帶領(lǐng)手下食客上了馬車。由于圍觀的群眾實在太多,孟嘗君的車隊走得很慢,走了很久也沒有走出那條縣城的大街。后來孟嘗君酒精上頭,覺得非常燥熱,就推開了車窗,這時一位圍觀群眾對孟嘗君的評論不失時機地闖進了孟嘗君的耳朵:“始以薛公為魁然也,今視之,乃渺小丈夫耳。”(原來以為孟嘗君是多么高大威猛,現(xiàn)在看,不過是個小男人罷了)。從這位圍觀群眾的話里,我們可以想象孟嘗君其實是一個身材矮小、貌不驚人的瘦小男人,這樣的男人如果換上普通的衣服行走在趙國縣城的大街上跟縣城里的販夫走卒毫無區(qū)別。本來這位老鄉(xiāng)的話只是一種充滿娛樂精神的調(diào)侃,跟今天的網(wǎng)民調(diào)侃明星和名人們的發(fā)型和衣著一樣,純屬自娛自樂的行為。但是非常不幸,他這句刻薄的調(diào)侃被自尊心和報復心超強的孟嘗君聽到了。中國男人發(fā)憤圖強說狠話的時候總是愛說“大丈夫應該如何如何”,現(xiàn)在名滿天下的孟嘗君居然被趙國老鄉(xiāng)稱為“渺小丈夫”,這句話極大地刺激了自幼受盡屈辱并立志做偉人的孟嘗君。失去理智的孟嘗君一聲大吼,拔劍跳下了馬車,他身后酒氣醺醺的食客們手中寶劍寒光閃閃。
那天晴空萬里,太陽殺氣騰騰地獨霸一方,光芒萬丈。
炫目的陽光下,血肉橫飛,人們哀號著四處逃散,混亂中到處是被擠倒和踩踏的孩子和老人。趙國縣城的那條大街上,看熱鬧的群眾死了一大片。據(jù)《史記·孟嘗君列傳》記載,當天情緒失控的孟嘗君率領(lǐng)的食客殺死的群眾居然有幾百人之多,縣城的生產(chǎn)、生活秩序遭到了極大的破壞(“砍擊殺數(shù)百人,遂滅一縣而去”)。就這樣,本來一次娛樂事件由于圍觀群眾的刻薄和孟嘗君的自尊心失控而演變成了一次恐怖事件。司馬遷寥寥數(shù)筆,中國歷史上一位著名“老大”的狠毒性格和梟雄形象躍然紙上。(點評:每個人都有心理上的痛點,對于自幼立志成就偉大的孟嘗君來說,“渺小”就是他無法容忍的痛點。)
帶著一身的殺氣,孟嘗君回到了臨淄。齊湣王接見了孟嘗君,想到當初為了巴結(jié)秦昭王差點把孟嘗君送上黃泉路,齊湣王覺得很對不起孟嘗君,于是馬上提拔孟嘗君當了齊國的相國。至此,孟嘗君田文終于實現(xiàn)了當初對老爸靖郭君田嬰“相門必有相”的預言,繼老爸之后孟嘗君登上了齊國的相位。
從孟嘗君在趙國為了一句“渺小丈夫”而屠殺圍觀群眾的事件來看,孟嘗君是一位有仇必報、心狠手辣的“老大”,這種性格也是在中國當“老大”的必要條件之一。當上了齊國相國以后,孟嘗君對秦昭王的仇恨更加強烈,馬上開始策劃對秦昭王實施報復計劃。孟嘗君最初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發(fā)動一場戰(zhàn)爭直接打擊秦國,既然當初秦昭王對孟嘗君動了殺機而又讓孟嘗君活著離開,那么活下來的孟嘗君就決心滅了秦昭王,這就是典型的“老大風格”。不過齊國和秦國之間并不接壤,而且秦國軍事實力強大有目共睹,因此孟嘗君決定聯(lián)合魏國和韓國組成聯(lián)軍共同打擊秦國。在此之前,孟嘗君曾經(jīng)積極推動齊國聯(lián)合魏、韓兩國發(fā)動了對楚國的戰(zhàn)爭,并且使得魏、韓兩國得到了大片的領(lǐng)土,因此孟嘗君認為魏國和韓國有義務幫助自己復仇。
要打仗,軍費是個大問題,如果僅僅因為自己的恩怨就要求老板齊湣王增加大筆戰(zhàn)爭預算顯然有些意氣用事。于是孟嘗君想到了周,他派出了使者出使周,提出了由周贊助軍糧和兵器來發(fā)動對秦國的戰(zhàn)爭。孟嘗君想到讓周作為這次戰(zhàn)爭的獨家贊助商,主要是因為周長期受到秦國的壓制和欺負,孟嘗君認為自己出頭組織打擊秦國就是替周出氣,所以周贊助軍糧和兵器也是理所應當。這就是典型的“江湖老大思維”,孟嘗君向周提出的贊助要求說穿了就是讓周交保護費。
但是周并不想交這筆保護費,此流氓彼流氓都是流氓,幫著誰都有可能受傷,誰也不能保證此流氓一定能滅掉彼流氓,萬一自己贊助的流氓失敗,那么周將付出更大的代價來安撫另一方流氓。更重要的是,眼下孟嘗君要求的這筆保護費不是小數(shù)目,遠遠超出了對秦國忍氣吞聲的代價。在戰(zhàn)國那個混亂而血腥的時代,周早已經(jīng)失去了作為天下主宰的霸氣和責任感,周君臣唯一關(guān)注的就是自己安定、幸福的小日子能過得長一點。于是周請來了著名的縱橫家蘇代,請這位戰(zhàn)國江湖上最負盛名的說客去勸說孟嘗君放棄這個瘋狂而昂貴的復仇計劃。
蘇代是蘇秦的弟弟,曾經(jīng)以一個故事成功地說服孟嘗君放棄了投奔秦昭王的念頭。后來孟嘗君被自己的老板齊湣王送給秦昭王做人情,一開始孟嘗君對此還心存幻想,以為自己將以秦國相國的身份在秦國干一番大事業(yè),但是最后的結(jié)局證明了當初蘇代通過故事總結(jié)的經(jīng)驗是如此英明和睿智。因此蘇代在孟嘗君心目中的分量不言而喻,周找到了蘇代來完成這個使命的確找對了人。因為有上次的成功經(jīng)驗,這次蘇代見到孟嘗君以后,不再曲折地講故事,而是開門見山、直奔主題:“當初您促使齊國出兵幫助韓國、魏國攻打楚國,戰(zhàn)爭持續(xù)了九年,最后取得了宛、葉以北的地方,使得韓、魏兩國強大起來,如今您再次組織攻打秦國,一定會進一步增強韓、魏的力量。韓國、魏國在南邊消除了楚國的威懾,西邊解決了秦國的威脅,那么齊國就危險了。韓、魏兩國強盛起來以后,一定會輕視齊國而畏懼秦國,對于這種形勢我真的為您感到憂慮。您不如讓周與秦國繼續(xù)結(jié)成緊密的友好關(guān)系,您不必進攻秦國,也不要向周借兵器和糧食。您把軍隊開到函谷關(guān)下,擺出進攻的陣勢但不要開戰(zhàn),然后讓周把您的意思轉(zhuǎn)達給秦昭王:‘薛公并不想攻破秦國來增強韓、魏兩國的勢力,他要進攻秦國,就是想要大王迫使楚國把東國割給齊國,并請您釋放楚懷王,然后與楚國議和?!屩苓@樣做就是讓秦國得到了實惠,秦國利用楚國的東國來避免了戰(zhàn)爭,秦國肯定愿意這樣做。楚懷王能夠獲釋,也一定會感激齊國。齊國得到東國自然會更強大,薛邑也就可以世世代代沒有憂患了。秦國并不是一個很弱小的國家,它位于趙、韓、魏三晉之國的西邊,如果您這樣做,趙、韓、魏三國必定會更加重視和依賴齊國。”戰(zhàn)國時期的縱橫家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職業(yè)群體,他們之所以能靠著一張巧舌如簧的嘴巴通吃天下,靠的就是巧妙地平衡各方利益的能力,他們勸說對方接受自己建議的時候總是設身處地為當事人著想。采納蘇代提出的威脅秦國、敲詐楚國的方案,顯然比孟嘗君堅持報復秦昭王的計劃要承擔更低的風險并且獲得更大的利益。秦昭王雖然曾經(jīng)對孟嘗君心懷不軌,但是孟嘗君畢竟有驚無險,兩個人之間并沒有不共戴天的仇恨。在如此巨大的利益面前,孟嘗君必須理智起來,否則就沒有資格當齊國的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