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生吃飯
從前,禹州有一莊戶名胡生,很會過日子、算細賬。吃飯很少吃菜,一塊咸菜掛在飯桌上面的梁上,吃一口飯看一眼,因為咸菜老咸。一日吃飯,他孩兒端起飯碗看了兩眼,他就指責兒子說:“一碗飯看一眼就中,你看兩眼不嫌咸得慌!”
那一天,胡生進城,至中午覺得肚子餓了,就在一家館子門前徘徊。這時腰間圍個小水裙,背上搭個毛巾的跑堂小伙子,高聲喊道:“南來的北往的,東走的西闖的,挑挑的,擔擔的,補鍋的,賣蒜的,是吃飯的都到小店里?!?/p>
他看店前來了一個人,連忙向前打招呼:“大哥,吃飯里邊請?!?/p>
胡生應聲道:“你說吃飯里邊請,我信。”過去找張閑桌坐下,跑堂的說:“吃啥?老三樣?”
胡生說:“你說老三樣,我信?!?/p>
一菜一湯一壺酒,外搭三個蒸饃,飯菜端上來,胡生吃完。然后他坐在飯桌前既不算賬也不走。
這時跑堂的過來說:“算賬吧?!?/p>
“你說算賬吧,我信?!?/p>
過了一會兒,跑堂的說:“算賬吧?!?/p>
“???你說算賬吧,我信?!?/p>
又過了很長時間,跑堂的有些生氣:“你光說你信你信,就是不算賬。是咋地?沒錢?”
“你說我沒錢,我信。”
“你沒錢還吃飯?”
“你說我沒錢還吃飯,我信?!?/p>
“你真是個賴皮不要臉!”
“你說我賴皮不要臉,我信?!?/p>
跑堂的心想,今天遇見這樣一個人,不吵不鬧也不生氣,光會說我信。說啥他都信,你不能跟他生氣,不然因小失大影響生意啊,順口說道:“你趕緊滾吧!”
“你說我趕緊滾吧,我信?!?/p>
胡生趕緊走人,心想:這頓好飯算是賺了。
又一日,胡生收到一封請?zhí)?,西十里鋪老表家里待客。六月十五日,十字大街一品酒樓。胡生收到請?zhí)螅斖砭蜎]有吃飯,到了第二天早上,又來了一封請?zhí)?,上說老表家待客日子改到六月十六了。胡生想,昨天就沒吃飯,今天要一吃,那昨天不是白餓了?既然如此,今天也就不吃了。
到了第二天,餓得快暈的胡生老早就去報了到,獻了禮品,然后入席就座。酒菜真豐富,四葷四素,四水果四干果,中間加個大喜糖。主人敬酒,然后陪客敬酒,互相敬酒,邊吃邊喝,再后行令劃拳:一心敬,哥倆好,三園公,四起發(fā),五魁首,六六順,七星照,八大仙,九蓮燈,十全美。接著端上四個熱吃小炒,二蒸二炸兩道飯,囫圇雞子囫圇魚,下邊是八碗八湯,最后上個酸溜青絲雞蛋湯。
酒醉飯飽,大伙散席而去。胡生回家走到半路,一股風刮掉了草帽,去撿草帽,實在彎不下腰,因為吃得太飽了,肚子像扣了一口鍋,沒辦法就用腳踢著帽子走,走一步,向前踢一下草帽。大日頭在天上,把他曬得汗流浹背。這時對面過來一個孕婦,快要生了,肚子比扣一口鍋還大。來人走到跟前,胡生就說:“大姐,幫把草帽給撿起來吧。”
這孕婦拍拍肚子沒有說話。胡生一看,?。慷亲右彩悄敲创?,順口說道:“大姐,不用問,我知道了,你也是吃桌回來了?!?/p>
豆腐李“三八二十三”
李強賣豆腐,日子久了,人人都叫他豆腐李。他家離襄縣縣城十幾里地,因走慣了,趕毛驢車也不覺得遠。豆腐李的豆腐有硬的軟的,白的紅的,方的圓的,好多種。豆腐李的豆腐八個錢一斤,三斤者算賬三八二十三錢,五斤者五八三十八錢。
人們都說,豆腐李真是憨,三八咋會二十三;豆腐李真是傻,五八咋會三十八。
但他笑笑,不說啥。這樣算賬,買豆腐的大多數(shù)都是三斤,也有五斤的。因為能省下一兩個大錢。
這一天,豆腐李賣完豆腐去洗澡,就是毛驢沒頭拴。一抬頭看見西拐街有個小角門。門上有副對聯(lián),上聯(lián)是:南來下棋讓個車;下聯(lián)是:北來下棋讓匹馬。橫批是:象棋之家。
豆腐李高興地說:“有了?!壁s著驢車進了院大門。早有小伙計迎著打招呼,卸了車,拴了驢。棚下坐滿了人,棋室內(nèi)也有兩場,有擺棋勢的,有滿盤殺的,老規(guī)矩勝輸一局十塊錢。小伙計施禮問:“先生怎么個玩法?”
豆腐李說:“棋逢對手,將遇良才。我要與你師傅玩?!?/p>
小伙計又施上一禮說:“先生稍等?!?/p>
不大工夫,老師傅出來,兩人互相說了幾句問候的家常閑話,里邊已經(jīng)擺好了棋,兩人就座,老師傅說:“老規(guī)矩,南來讓車,北來讓馬?!?/p>
豆腐李說:“我雖是村野農(nóng)夫,但也知道兩國交戰(zhàn)互不相讓,哪有相讓車馬之理,勝輸靠的是本事與能耐。不過我?guī)У腻X不多,要是真的輸了,我這車算一局,毛驢算一局?!?/p>
兩人協(xié)議已定,開始比賽。老師傅先來個“投石問路”勝了第一局,接著用“海底撈月”“雙馬飲泉”連勝三局。豆腐李輸?shù)脻M頭大汗,真沒啥說,心服口服出了十塊錢,留下車子和毛驢。臨走對老師傅說:“你等著,待我回家拿些錢,下午再來?!?/p>
老師傅贏了車子和毛驢,心里實在高興,中午吩咐小伙計把車子洗涮干凈,把驢喂飽。
下午,豆腐李真來了。老師傅和他接著下。豆腐李使了個“花心取蜜”勝了一局,接著又用“接車使炮”“老兵湊功”連勝三局。豆腐李說:“老師傅,對不住了,該回家磨豆腐了?!?/p>
豆腐李套上驢車,又領了他的十塊錢,老師傅送至門外問:“上午為啥不贏我?”
豆腐李笑答:“今天生意好,豆腐賣完的早,我想洗澡,驢沒頭拴。我想借大哥一塊寶地,照看一晌午驢和車?!币馑季褪牵心憧匆簧挝珞H。
以后,豆腐李趕集老走這,這路還是那路,樹還是那樹。就是那門上的對聯(lián)換了。
上聯(lián)是:天高云淡天外有天;下聯(lián)是:交流棋藝人上有人。橫批是:象棋經(jīng)典。
洼底斗
山上有石頭,河里有泥鰍。
山下洼底斗,不勝城里頭。
山里頭有一人叫洼底斗,因為這村里就住他一戶人家,所以這村就叫洼底斗村。古老的大山里,人煙稀少,也怪清凈。他們春耕秋收,飼養(yǎng)雞鴨牛羊,日子過得倒也富裕。
農(nóng)閑時節(jié),底斗進城去逛廟會,順便買些日用什具。晌午時分,他來到城里的牲口市上。市上有騾馬牛羊,黑的白的,胖的瘦的,應有盡有。
其中一買家看好了一頭牛,招呼了行戶。行戶過來解放繩子,撩了一鞭,瞅瞅走勢,吃壽,好套。然后喊了聲:“這誰的牛?”
這時賣牛人說:“我的?!?/p>
行戶說:“看好了,買賣兩家說價吧?!彼桶岩路崎_,和賣主他倆把手伸進去摸碼子,說這整這零。然后他又和買主摸碼子。雙方都摸好了價錢,一方付款,一方牽牛,就這算買好。
底斗看后說:“原來城里是摸碼子買牲口的。”
開過眼界之后,底斗繼續(xù)往前走,見一老漢挑個擔子,兩個桶都用白布蓋著口,高聲喊:“一個錢蘸蘸,兩個錢涮涮?!?/p>
底斗想我還沒見過啥是蘸蘸,順便掏了一個錢說:“讓我蘸蘸。”
這時老漢把蓋子掀開,底斗把手伸了進去,覺得黏糊糊的,回手一看,黑乎乎一手泥。這趕會整一手泥咋辦哩?看來還得再拿兩個錢涮涮啦。后面擔子是一桶清水,老漢收了錢,拿出肥皂毛巾說:“涮涮吧?!钡锥蜂毯髿鈶嵉卣f:“騙子!”
再往前走,有個小布棚,一個大門,一個小門,一個漢子在門前高喊:“賣當了,賣當了,一個錢一小當,兩個錢一大當,不買后悔一輩子,看看不要錢,看在眼里就拔不出來了?!?/p>
底斗覺得好奇,一心要看看他賣的啥當。就掏出一個錢給大漢,大漢掀開小門說:“進去吧?!?/p>
底斗進去一看,啥也沒有。出來問:“這里邊啥也沒有。你賣的當在哪?”
賣當?shù)男Φ溃骸斑@叫掏錢上當,一個錢一小當,兩個錢一大當。我喊得很清楚。這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你掏一個錢上了一小當也就是了?!?/p>
底斗氣憤地說:“又是個騙子!”
這時,天已過午,底斗想看不完了,該買東西回家了。他買些油鹽醬醋、炊具雜什,臨走又買了個大鏡子。
日落天黑,底斗到家,媳婦接至門口。媳婦說:“今天買了這么多東西啊?!?/p>
底斗說:“一年去城里一次,把家里缺的全買回來。”
媳婦把東西都掏在桌子上,掏出了那面大鏡子,對著一看,里邊一個大閨女,非常漂亮,于是就哭了起來,婆娘在一旁看見了問她哭啥哩?媳婦說:“你兒子不要我了,今天又領回來一個大閨女?!?/p>
他娘說:“在哪里?我看看?!?/p>
他娘接過來鏡子一看馬上說:“哪是大閨女?明明是一個老太婆!”
父親在一旁感到驚奇,接過鏡子一看說:“你怎么娶了個老頭子?”
底斗一聲感嘆,看來這山里和城里比起來真是差遠了。這真是洼底斗洼底斗,山里不勝城里頭。
擺渡
天下第一家,人人都愛它。
一家數(shù)他小,二月開白花。
襄縣至平頂山南北官道上得經(jīng)過城南七里店,七里店有條河自東向西,水勢兇險正好攔住去路。鄉(xiāng)民們要從南往北或從北向南,只能在七里店擺渡過河,河當中有一個極其兇險的大漩渦,深不見底,因此無法打樁修橋。
據(jù)說在這漩渦里鉆進一只鴨子,能從下游許昌出來。就是行船經(jīng)過也非常艱難,常常會發(fā)生翻船喪命之事。
當?shù)孛耖g有句順口溜“河中洞,波浪翻。十船搖過九膽寒,一條船只勉強過,也要透出一身汗”。有時候就是有船也沒人敢開。
一天夜里,一場大暴雨過后河水漲上來的時候,七里店渡口上,不知道從哪來了一位擺渡老人,一點也不害怕這個漩渦。
這個擺渡人在七里店擺渡了十幾年,已到古稀之年,但仍是白發(fā)童顏,精神抖擻,為人熱情,不管晴雨風雪,白天黑夜來人渡河他都有求必應,從不推托,而且還十分安全。這十幾年來他不圖錢財。富商官僚達貴公子隨意封賞,卻沒向過往百姓要過錢財,只是討些破磚頭碎瓦片爛石頭,力氣大的挑一擔,他千謝萬謝,力氣小的拾兩塊,他也同樣感激,老人小孩拿一小條瓦片他也笑笑收下但從不收錢。
奇怪的是,擺渡老人討十幾年破磚爛石,他一不造房修屋,二不圍地搭棚。今日送來明天就不見了,早晨送來下午就沒了,到底都弄哪去了誰也不知,誰也沒見誰也說不來。
原來這擺渡老人是襄城縣北關人,年輕時和父母、妻兒去南山人祖廟燒香還愿,在這里翻了船,當時河深水急,一船人只逃出他一個人活命,其余全部遇難。
到后來他多次潛入河底探清,河底下有一個深險莫測的大洞穴,因而河面上漩渦湍急,無風三尺浪,波濤翻滾。擺渡老人為了方便過往船只,強忍對父母、妻兒的思念,立志要把洞穴填平。所以百姓過河只收破磚爛石不收錢財。他把討來的磚瓦石頭通通填到河底的洞穴里。
這樣冬去春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河里的漩渦慢慢地減小了。但是不熟悉此地水情的船只仍舊會翻船落水喪命。
城北王洛街有個王老五,干了一輩子莊稼活,手里也攢下幾個錢,就是跟前沒個兒,只有仨閨女。老大叫大秀,老二叫二秀,老三叫三秀。老伴早年過世,仨閨女也都相繼出嫁了,只剩王老五自己過日子。
頭幾年閨女們還隔三差五地來瞧瞧他,順便也借幾個錢回去。時候一長,老頭的腰包就掏空了。那仨閨女連一個也不來了。
天長日久王老五受不了那份孤獨寂寞,只好去找他閨女過日子。
先到大秀家,開頭也不賴,住仨月后就不中了。大秀就把王老五送到二秀家。又過了仨月,二秀又把王老五送到三秀家。來三秀家才倆月,地里農(nóng)活忙了,又收秋又種麥,三秀就把王老五又送回大秀家,大秀對三秀說,不到仨月不能接收。就這樣送來送去,送到最后沒人收養(yǎng)王老五。
王老五沒人收留,腰里的錢也被掏空了,傷心透了,一跺腳又回了王洛街老家。天不湊巧,這天夜里狂風暴雨,翻江倒海,洪水沖塌房屋。莊稼樹木一馬平川,鳥蟲被淹死。王老五的房子被大水沖走,他抱住一根大樹干順水而下。七里店渡船上,擺渡老人一看上游飄過來一人,一個飛身過去救了王老五上岸。
王老五大難不死,下跪拜謝擺渡老人。倆老人一說話情投意合,竟成了好朋友、好兄弟。從此以后王老五也就不走了,跟著老人學擺渡。倆老人也有了伴,行走不離,有吃有喝有活干,有說有笑又熱鬧,日子過得很自在。
有一年高麗國為跟中國皇帝修好,特地派遣高麗國王子率領一只船隊,從海道進入中國,這只船隊經(jīng)過七里店河道時,中國接應官告訴水手,要當心河中間的大漩渦。
高麗王子聞得河中有危險,無論如何也不相信。他說:“東洋大海的風浪何等之大我的船隊照樣安全渡過,這小小的河道漩渦豈能難倒我?”于是他走出船艙,親自掌舵。不料船只剛到漩渦旁邊,已被一股急浪牢牢吸住,眼看著就要卷進去,高麗王子大叫一聲“不好”急忙把舵一扳欲要回旋。這時一位老人躍身跳上船頭,雙手撐住船舵。只見那船猶如插上翅膀一般,幾乎是騰空而起,從漩渦中跳了出來,保住了滿船人的性命。
高麗王子不愧是經(jīng)過大風大浪的人,只因他轉舵時用力過猛,一下子收不住腳,慣性將自己跌入河里的大漩渦中去了。正當船上隨從人員和中國接應官員驚慌失措的時候,只見一人飛身跳入河中,不大工夫,將王子背出水面。大家定神一看,掌舵救人的正是王老五,救高麗國王子脫險的正是那位擺渡老人。
高麗王子和船只脫險后,王子感激萬分,用金銀重重酬謝兩位老人。老人不肯收,笑著說擺渡和救人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況且是異邦貴客,就更加不要客氣。高麗王子又拿出高麗人參贈送老人,又被婉言謝絕。
高麗王子十分敬佩地說:“真不愧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中國有這樣的子民定會富強壯大。”高麗王子又問擺渡老人:“你有什么心愿未了,我原意相助?!?/p>
老人見王子一片誠心,也就不再推托,便說:“說來說去還是因為這個漩渦,不知它喪了多少人的性命。敢在這擺渡的如今也只有王老五俺倆人。而俺倆也都年過七十,要想填它是無指望了。若蒙王子幫襯,調撥人馬填平河底洞穴,在此打樁造橋,造福子孫后代,我就放心了?!?/p>
高麗王子一聽更加感動,一口答應承擔修橋費用,并留下幾名得力官員承辦這件事。自然中國官員也不再怠慢,也調集工匠勞役促成造橋一事。
幾個月后許昌至南陽官道上有了第一座七里店大橋。大橋正式竣工那天都來慶賀,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大家都叫擺渡老人去臺上致賀詞。
擺渡老人滿面春光走到臺上說:“今天我說三個事:第一個是大橋修成,心里高興不說大家都知道,第二個和頭個一樣,第三個還是那個?!痹趫龅娜硕細g騰鼓舞,放聲歡笑。
一年以后,大秀、二秀、三秀走過大橋,見橋南頭一座小廟,廟正殿里供奉著兩尊栩栩如生的擺渡老人坐像。她們姐妹仨仔細一看,發(fā)現(xiàn)是父親,連忙跪下磕了三個頭,啥也沒說,眼淚像斷線的珍珠從臉上流了下來。
黑牛白蹄跏
雞多不下蛋,瞎子看不見。
二婚如剩飯,聾子好打纏。
山腳下有個小村子,不知是水土不好,還是咋回事,村里人都是聾子,說來也巧,常發(fā)家在外地招個長工也是聾子。秋分已到,村里人準備犁地種麥,長工套好牲口,一大早去西坡犁地。長工犁了一大塊了才扎住犁,歇會兒抽袋煙。這時打北邊過來個趕集的人,想吸煙沒有火,看見地里有人吸煙就上前打個招呼:“大哥,借借火吸袋煙。”
長工一聽:“啥?你有病,我這牛明明是黃牛,渾身上下一根雜毛也沒,你咋說是黑牛白蹄跏?”不借給他火。
一會兒來了送飯掌柜婆,長工就對掌柜婆說:“有個人說咱的牛是黑牛白蹄跏?!?/p>
掌柜婆一聽很生氣,說:“你吃飯還挑筷子挑碗,非得使白碗黑邊?這是細碗白邊,沒有白碗黑邊!”說完提起飯菜就回家了。長工一看,這是咋回事?我就說過路人說咱這牛的毛病就不叫我吃飯了?于是套起牲口也回家了。
常發(fā)一大早上去趕集,買了一大籃子菜剛進家,掌柜婆非常生氣,對常發(fā)說:“咱這個長工用不得,今早他吃飯非得使白碗黑邊的碗?!?/p>
常發(fā)一聽,氣不打一處來,說:“咱倆過了大半輩子,你還不知道我啥樣?明明我買了一大籃菜,你怎么說我白跑一圈?”
兩口子在家吵起來,這時長工卸了車拴好牲口問常發(fā):“干了一早上活,為啥不讓我吃飯?”
常發(fā)說:“我趕集買了一籃子菜,她說我白跑一圈。”
長工一聽,火冒三丈,說:“不叫吃飯也就罷了,你家人沒了還叫我扛柳栓?這活我不干了!”于是背起行李走了。
一百零一針
兩半村姓半的多,別的姓老少。村東頭住著一位老婦人,丈夫去世得早,拉扯著三個閨女一個兒子過日子。兒子叫半那申,一人耳朵背叫他半拉針,后來傳開了,都叫他半拉針。老婦人的三個閨女都已出嫁,兒子也已成家立業(yè),娶妻娘家姓筐,都叫她半筐氏,她瘋狗嘴,蝎子心,說話辦事不講道理,和街坊鄰居都不搭腔,四鄰沒人跟她共事。婆婆怕一起過日子會生氣,就早早分家單過,半筐氏不讓她吃水用電,她就去河里自己水,自己做飯過日子。
就這樣,半筐氏還經(jīng)常拉掛著罵婆婆,說婆婆偏心,不干家務,不給她看孩子,東西都倒騰到她閨女家了,等等。半拉針一說她,她就吵鬧著要離婚。有一次,半拉針實在無法容忍便打了她,她就喝了農(nóng)藥,要死,幸虧搶救及時,沒出人命。婆婆心善膽小,害怕惹出事非拆散一家人,就自己搬出去住了。
大閨女出門張莊,離娘家五里地,全家六口人,公公婆婆,一雙兒女,全家和睦相處,生活得很好。大閨女人品好,心地善良,賢惠孝順,平時給公公婆婆洗衣曬被、打掃做飯,要是公婆有個頭疼發(fā)熱小病,她總是噓寒問暖,端吃端喝,把個小家料理得順順當當。逢年過節(jié)少不了去她娘家,平時也不斷地去看她娘,隔些時候就叫她娘來小住,街坊鄰居都夸她孝順。
大閨女家生個兒子叫張順,今年八歲,頭上留個“茶壺蓋”,特別顯聰明。在本村小學上三年級,學習成績好,在班上都是前幾名。這天,學校放了假,張順在家自習,爺爺去看他讀的啥,張順問爺爺:“爺爺,認不認得書上的字?”
爺爺說:“我沒上過學,書上的字都認得我,但是我不認得它們啊。雖然我不認字,但我會出題算賬。”
張順說:“我不信,你說一題我看看?!?/p>
爺爺就說:“一百和尚一百饃,大和尚一個吃仨,小和尚仨吃一,你算算幾個大和尚吃幾個饃,幾個小和尚吃幾個饃?”
過了一會兒,張順對爺爺說:“我算出來了,二十五個大和尚吃七十五個饃,七十五個小和尚吃二十五個饃?!?/p>
爺爺笑了,對孫子說:“還是我孫子聰明,一會兒就算對了?!?/p>
張順說:“這題真美,比書上的都強,再說一個吧。”
爺爺說:“從前一個老奶奶有仨閨女,大閨女七天看她娘一次,二閨女五天看她娘一次,三閨女三天看她娘一次,你算算她們誰去幾趟幾天頭上,她們姐妹仨同一天去看她娘?!?/p>
這道題有些難,但是小張順還是算出來了,對爺爺說:“大閨女七天去一次,去十五次,一百零五天;二閨女五天去一次,去二十一次,一百零五天;三閨女三天去一次;去三十五次,一百零五天,她們姐妹仨一百零五天頭上一起去看她娘。”
爺爺說:“算對了,還是孫子心勁靈。”
張順說:“爺爺說的題書上都沒有,老師也沒講過,還怪美哩,再說一個吧?!?/p>
爺爺就說:“一百零一個針,三個半老婆婆分,還得分公平,還不能去折針。怎么分?”
張順算了老半天都不對,先按三十個分,半個老婆婆分十一個;再按二十九個分,錯半個老婆婆,半個針分不公平,小張順真算不出來,就求爺爺來分。爺爺說:“這題我也分不出來,你舅舅能分公平,你去找他?!?/p>
吃罷飯,爺爺送張順去了舅家,進門見了舅舅,張順就說:“爺爺出道算術題,我不會算,爺爺說你會算?!?/p>
半拉針說:“小孩們的算術題,我當然都會,你說啥題?”
張順說:“一百零一個針,三個半老婆婆分,還得分公平,還不能去折針?!?/p>
半拉針一聽,面紅耳赤。有理不在年少,這是借外甥之口來提醒我哩,也是在教育我啊。就對外甥說:“每人分二十九個針,半拉老婆婆分十四個,搭上我正好分公平,因為我叫半拉針啊。”
這時,街上一群小孩們在唱順口溜:“馬葉雀尾巴長,娶了媳婦不要娘,叫娘住在南山上,媳婦背到大床上,媳婦媳婦吃啥哩,去到街上買香香?!?/p>
半拉針聽見,心如錐扎,關于自己不養(yǎng)娘的順口溜都有了啊,真是吐沫星子淹死人啊,于是痛下決心,任憑媳婦離婚,也得養(yǎng)活娘。
當天下午,半拉針就把娘接回了家。
劉斗賣騾子
襄縣東十八里崗劉村,有一劉英,聰明能干,有能耐會辦事,都選他當隊長,他叔伯兄弟劉斗忠厚老實,干莊稼活是好手,會使牲口,在隊里是騾把,專管套騾子下地干活。兩個騾子一般大,一個兩個價。
劉斗懂得,一看就知道騾子會不會拉套,就知道它值多少錢?,F(xiàn)在隊上的騾子都是膘大肥胖,好吃壽好套,二百多畝地就這三匹騾子,秋收夏種,犁地從不耽誤。
一天,隊長劉英對劉斗說:“咱隊兩匹騾子夠使了,你把這匹余下的騾子去漯河賣了,那里有個大交易市場,準能賣個好價錢。出門住宿要證明,我已經(jīng)開好了介紹信,你拿著保管好?!?/p>
第二天一早,劉斗裝些麩子草料,趕著騾子就上路了,漯河牲口市場上,那牲口可真多,騾馬牛驢,樣樣都有。有大的有小的,有胖的有瘦的,最著眼的就是蒙古馬,個子高大,四蹄如盆,蹄子上邊還有一圈長毛;最出色的是從軍隊上退下來的騾子,紅明肥大,那兩只眼睛呼靈靈真有精神,真說得上是高頭大馬。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劉斗老認為自己的騾子好,到大市場上跟好的一比,倒吸了一口涼氣,自己的騾子真該扔了。
俗話說,瘸子的屁股,真邪門。劉斗這騾子倒有兩個買主爭著要,一個說:“蒙古馬,個子怪大,不會拉套。這個好,我要。”一個說:“軍馬咱喂不上,買回去準得掉膘。論吃還是家常飯,論穿還是粗布衣,我看這個騾子好吃壽好套,我就要這個。”
就這樣,劉斗很快就賣了騾子,賣了以后害怕錢丟,他心想裝在麩子布袋里保險。劉斗吃過飯去解手,城里的廁所干凈又規(guī)矩,大門一次只能過去一個人,進去后還得把每個蹲位的小門關上插好。
劉斗到了廁所,看看蹲位人滿了,就在大門口等,大門前放一個口袋一個包袱。突然一個小門開了,劉斗趕緊把布袋放在門前去占位,進去后關上小門插好。出來的人是買麩子的,解手時布袋放門前了,出來拿著劉斗的料布袋,背起來就走了。
劉斗出來后,一看自己的布袋還在門口,也背起來走了。無巧不成書,兩個人的布袋一樣,而且都是麩子,等到他去市場上買東西去掏錢,一摸,錢沒了,這才著了急,返回來找了半天也沒找到。
這要是回去一說騾子錢丟了,誰信?就這一泡尿一千多塊錢就沒了,咋說哩?當官的貪污還犯法,我要是現(xiàn)在回去,輕者游街示眾,重者判刑坐牢啊。劉斗左思右想,說啥也不能回去了,去山西下煤窯,等掙夠騾子錢再說吧。
背錯麩子布袋的人是襄縣姜店街的,名叫姜永山,兒子叫姜大全,在縣林業(yè)局上班。家里喂頭牛,麩子不夠喂了,姜永山到漯河買些麩子,在回家的路上,一不小心,出了車禍。路警來檢查,一看,他的身體與頭部都碾碎了,看不見面目,無法辨認,這可咋整?
翻看他的布袋,發(fā)現(xiàn)里邊有不少錢,還有一張賣騾子的介紹信,是崗劉村大隊開的,就通知崗劉村大隊了。隊長劉英和劉斗家里的人來到現(xiàn)場,認不清面貌,但東西確實都是劉斗的——大隊的麩子布袋,介紹信,賣騾子錢,八月初十的住店單據(jù),啥都對上了,大家一場大哭。尸體已碾碎,沒法往家里拉,就在當?shù)刭I了口棺材入了殮,回去開個追悼會,入土為安埋了。
劉斗在山西下煤窯,省吃儉用,兩年掙夠了退賠的騾子錢,就回家了。到家時,正是半夜,敲自己家的門,怎么叫就是沒人開。半夜冷得發(fā)抖,進不了家,劉斗尋思著是不是家里人串門去了?不行去大隊長家睡一黑也行。
劉斗就到隊長劉英家叫門。劉英問:“你是誰?”
劉斗說:“我是你兄弟劉斗?!?/p>
劉英說:“好兄弟啊,我知道你死得屈,你活著是好人,死了是好鬼,放心吧,兄弟,哥不會忘記你,以后多給你燒紙錢。你走吧?!?/p>
反正是說啥也不給他開門。劉斗無奈,就去隊里草屋睡了一覺。第二天早上醒來,頭發(fā)蓬亂,渾身沾滿了麥稈,走在大街上,誰見誰跑,大喊著:“有鬼了,鬼來了?!?/p>
大伙聽見喊鬼,都出來看,劉英來了,全村的人都來了,縣上來的護林隊正好趕上,也來看。大家仔細一看,是劉斗,還真是劉斗。劉英說:“好兄弟,昨晚是你在叫門?我還以為是鬼呢,現(xiàn)在看來,你真是活著?!?/p>
劉斗說:“我被閻王爺開除了?!苯又桶奄u騾子的事情從頭到尾說了一遍,全村人都議論紛紛,劉斗又活了,那死的人是誰?
縣里來的護林隊員姜大全也聽得清楚,他過來看看發(fā)票單據(jù),是陰歷八月初十,就對劉英說:“我是姜店街的姜大全,我爹姜永山也是八月初十那天去漯河買麩子丟失的,至今無歸,找了這么多年,按你們說,死者就是我爹姜永山?!?/p>
后來,姜大全把他爹的靈柩起回了家鄉(xiāng)。
《論語》詩文
一條腿地里生,兩條腿叫五更。
三條腿打打戰(zhàn),四條腿鉆窟窿。
胡言考了一輩子科舉,到老年才考得一個進士,在襄縣做了縣令。亂語以為他是少年得志,托媒人為他女兒求婚,打聽縣令有多大年齡。
縣令苦笑一下,提筆復道:讀盡詩文一百擔,老來得志官袍衫。媒人卻問我年紀,三十年前二十三。
胡言判案,《論語》是唯一的依據(jù),他常說“半部《論語》可治天下”,何況我有一本《論語》怎不能做個好縣令?有一天早上他開堂判處三個賊。第一個賊偷了一只雞,胡言一翻《論語》,便判道:“黃昏時分,即將此人處死。”
師爺在一旁暗暗對他說:“這判得太重了。”胡言瞪大眼睛說:“不重,不重,《論語》上說了‘朝聞盜夕死可矣’,就是說早上捉到賊,黃昏就要處死。”
第二個賊偷了一口鐘,胡言看過《論語》說:“放了他?!?/p>
師爺不明啟因,胡言說:“《論語》上云‘夫子之盜鐘怒而已矣’。《論語》規(guī)定偷鐘是可以寬恕的,所以無罪放了他。”
第三個賊是殺人放火的慣犯,他親眼看見偷雞者被判斬,自問必死無疑。胡言一看案卷,他父親也是個大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三年前已被斬首??吹竭@,胡言競馬上離座,對賊人納頭便拜,連聲說:“《論語》云‘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你父親因為偷盜斬首,三年你還繼續(xù)做賊,無改父志,可算當今大孝。公差抓錯,你請見諒,下堂去吧。”
這一天,胡言在大堂看詩卷,自稱對作詩有研究。誰的詩他也看不上,很多詩文他都能雞蛋里挑骨頭。他手捧詩文正在瞅,又是撇嘴又是搖頭:“這樣的詩文也能發(fā)表,純粹是螞蚱拴住頭,瞎胡蹂。不是我胡言挑毛病,也不是我縣令好吹牛。這作者連起碼的知識都沒有,還有臉發(fā)表往《詩刊》里投?!?/p>
師爺接過詩書看過說道:“這是李白的詩句呀。”
胡言縣令一聽,心里火更大,他說:“告訴李白,他是個說謊老手。作詩要有真憑實據(jù),要實事求是不要屎殼郎拴住頭,瞎胡蹂。這詩里邊有一句,鐵臂銀鍬伏龍王?”
胡言提起紅筆就是一勾:“手臂怎么能是鐵的?純粹是弄虛作假,胡亂謅!鐵锨怎能用銀子制?這鋪張浪費也得修。再說這世上根本就沒龍王,這下說明封建迷信又抬頭。這一句‘鐵臂銀鍬伏龍王’,應改成‘肉臂鐵鍬挖泥溝’。”
張達賈生二人同路行走,同時看見一條大魚。二人爭著去撿,都想一人獨得,初則口角,繼而動武,爭執(zhí)不下,只得去縣衙平判。胡言升堂問道:“張達貴姓?”張達說姓張。
“你父親姓啥?”
“姓張?!?/p>
“你爺爺呢?”
“也姓張?!?/p>
胡言道:“《論語》云‘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胡言又問:“賈生呢?”
賈生說:“我家歷代都姓賈?!?/p>
胡言說:“看來你倆都是大孝子了。”于是縣令立刻判道:二人姓張姓賈,因為爭魚廝打,孝子行孝各自安生回去。留下魚送太爺,中午我要油炸。
張達、賈生被逐出衙門,又恨又悔。他倆商量報復縣官,又湊錢買了一口棺材,像爭魚那樣廝打起來告入衙門。胡言問明后,笑了笑判道:二人姓張姓賈,為賣棺材廝打,孝子行孝把棺材蓋抬走,棺材底留下讓老爺我喂馬。
胡言善于畫畫,那一天他畫一幅上山虎掛起來。自己看罷覺得好笑,說是虎有點像貓,說是貓吧又有點像虎。一個差役走過來,縣令問他這幅畫畫的是什么。
這個差役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聰明伶俐能說會道,善于奉承。他看見畫得像貓又像虎,四不像。但還是連聲稱贊說:“真是一只好虎。頭大腰粗尾巴長、項短耳尖毛色黃??谫愌柩蕾惣R粚Νh(huán)眼分陰陽。四只虎蹄似冰盤。一個王字在頂梁,昔日馱過漢高祖,劉秀封它獸中王?!?/p>
縣令聽罷,哈哈大笑說:“我畫得好,你說得也好,賞銀五兩?!?/p>
縣令又問第二個差役。這個差役忠厚老實。有一說一,有二說二,辦事認真從不說謊。他看了后說是一只貓,頭小腰細尾巴短,縮項小耳毛色淺,沒等說完,縣令大喝一聲:“住口,甭說啦,豈有此理,竟敢把老爺畫的虎說成是貓,拉下去重打二十大板。”
縣令接著又問第三個差役:“你說老爺我畫的這幅畫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