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羅摩衍那》是怎樣寫成的

羅摩衍那的故事 作者:(印度)跋彌 原著;林帕妲 編譯


《羅摩衍那》是怎樣寫成的

住在天國里的神仙們和普通人一樣也有憂慮和煩惱。地球小行星在空中不停地運轉(zhuǎn),片刻也不歇息,失去了極大的歡樂。居住在地球上的凡人,在十頭羅剎羅婆那的不斷侵?jǐn)_下,過著惶惶不可終日的日子。羅婆那是楞伽島國的國王,楞伽島坐落在蔚藍的大海中。這個島嶼里面住著一批兇惡的人,他們聽從國王的指揮,他們精通妖法,他們可以變成種種形狀,到處橫行霸道,肆意傷害善良和無辜的老百姓。牟尼們(1)和隱士們的神壇,也被這些無惡不作的妖魔無情的破壞,神壇是牟尼們和隱士們舉行圣禮的地方。從此,快樂幸福從世界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人們的哭泣和哀求,天國里的神仙們看到這一切,十分難過,這就是神仙們憂慮的原因了。

神仙們無時無刻不在想這樣一個問題:這可惡的羅婆那,到底該怎么鏟除他呢?誰能除掉這個禍害呢?一天,有一位叫那羅陀的神仙,走進了保護神毗濕奴的仙居毗恭多。他是一位天生的音樂家,有著美妙的歌喉和精妙的手藝,他歌唱神的榮譽,維那琴(2)永不離手。那羅陀在毗恭多看見毗濕奴跟他美貌祥和的妻子拉克什米正一同坐在美麗的蓮花寶座上。那羅陀凝視著兩位身放異彩的大神,眼里盈滿了愛慕和崇敬的淚水。突然,他吃了一驚,毗濕奴和他的妻子不見了,蓮花寶座上,出現(xiàn)了四位像神仙一樣光彩逼人的人,他們旁邊,坐著一位美麗絕倫的少女,在望著他微笑。他很驚訝,擦擦自己的眼睛。這是怎么回事呢?這時萬籟無聲,一片寂靜。輕輕搖曳的燈光照著這幾個光芒四射的人,他們用祝福的目光凝望著他。寧靜、祥和籠罩著毗恭多。

毗濕奴作為物質(zhì)世界的維持者,保持物質(zhì)世界的善的一面與惡的一面的平衡是他重要的工作。每當(dāng)物質(zhì)世界中惡的力量大于善的力量時,他就會投身到凡間除惡揚善。毗濕奴常表現(xiàn)為坐在蛇床上的形象,后來的大乘佛教的創(chuàng)始者龍樹菩薩就借用了這一形象。

那羅陀很納悶,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懷疑自己是不是在夢中。而他又十分好奇,他覺得他必須解開這個謎,那么除了去向大神濕婆請教外又能請教誰呢?濕婆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他曾經(jīng)犧牲一切,過著瑜伽行者(3)的生活,在白雪皚皚的計羅娑山上,探索著精神上的種種問題。這位用亂蓬蓬的頭發(fā)擋住恒河女神(4)、美麗的前額上呈現(xiàn)著新月的威武的濕婆,他有著一顆善良博愛的心,對于任何遭受不幸和苦難的人他都報以同情心,并施與援助之手。兇猛的毒蛇也知道他是一個好人。因此它們毫無畏懼、安安逸逸地盤繞在他的脖子上。這些冷冰冰粘乎乎、人們看了惡心、恐懼的毒蛇,他卻像項鏈似地佩戴著,一臉的安詳。那自若的神態(tài),讓每個人看了都心生景仰。他的心是對全宇宙所有生靈的愛,雖然他的任務(wù)是可怕的破壞。所有遭受苦難和不幸的人們都把他當(dāng)作最忠實的朋友。濕婆是一個神通廣大的神仙,他知曉百事。他知道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毫無疑問,濕婆一定會告訴他今天所見到的一切的。那羅陀就這樣愉快地決定了。

物質(zhì)世界的維持者

象牙雕像 印度

毗濕奴作為物質(zhì)世界的維持者,保持物質(zhì)世界的善的一面與惡的一面的平衡是他重要的工作。每當(dāng)物質(zhì)世界中惡的力量大于善的力量時,他就會投身到凡間除惡揚善。毗濕奴常表現(xiàn)為坐在蛇床上的形象,后來的大乘佛教的創(chuàng)始者龍樹菩薩就借用了這一形象。

可是他想了想,覺得最好去找創(chuàng)造神婆羅摩一塊去。那羅陀找到創(chuàng)造神婆羅摩后就一塊到計羅娑去了。大神濕婆和他美麗絕倫的妻子杜伽就住在這座喜馬拉雅山的白雪皚皚的山峰上。

“什么風(fēng)把你們吹到這兒來的?”濕婆微笑地問,“你們兩人,好像都有心事,卻又顯得很快樂?!边@時創(chuàng)造神婆羅摩回答說:“在毗恭多那里住著保護神毗濕奴,可是現(xiàn)在在那蓮花寶座上,不是一個人而是四個光芒四射的人。濕婆,你知道這是怎么一回事嗎?”

“你在毗恭多那里看到的一切,是預(yù)示未來年代即將發(fā)生的事情?!贝笊耦A(yù)言道,“毗濕奴為了拯救人類,他將投胎凡間,殺死妖魔羅婆那。他下凡的時候,將分身為四個人,就是室利羅摩、羅什曼那、婆羅多和沙多盧那,他們都是十車王英俊的兒子。他的妻子幸運女神拉克什米也降臨人間,化名為悉多,生長在國王遮那迦的宮廷中。羅摩,為了遵守父親的誓言,自愿流放到森林中去,跟著羅摩的有悉多和羅什曼那。悉多被劫走后,后來被羅摩救出,羅婆那則被殺死。悉多將有一對孿生子,就是羅伐和鳩娑。托生為羅摩的毗濕奴,將幫助地上的人們堅持真理地生活,甚至一些罪人都信奉他,只要一想到羅摩的名字,就能滌清罪孽。是的,即使是惡貫滿盈的人,只要心里默念著羅摩的名字,就會得到神的饒恕,解脫過去犯下的罪孽。因此這名字具有至高無上的力量。銘記著這名字的人都不會受到悲痛、憂慮、恐懼的攪擾。只要他們乘上“羅摩”這條船,他們就能擺脫無知的枷鎖,可以安然地渡過波濤洶涌的人生苦海。地位卑微,或是生活窮苦的人,只要他們堅持心中的信仰,時時祈禱羅摩,在人生之海中將一帆風(fēng)順?!睙o所不能的濕婆,用預(yù)言揭開了未來的幕布。

印度教的三位大神

石雕 印度 公元10世紀(jì)

物質(zhì)世界的創(chuàng)造者婆羅摩(左)、維持者毗濕奴(中)和破壞者濕婆(右)是印度教體系中的三位主要的大神。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三位大神的地位各有升降,這既反應(yīng)了印度人信仰的變化,也反應(yīng)了各教派之間的激烈斗爭。在圖中這個制作于公元10世紀(jì)的雕像中,毗濕奴顯然已經(jīng)取得了主導(dǎo)的地位。

“可是什么地方有這樣罪大惡極的人呢?”婆羅摩問道。

“聽著,”大神微笑著對他們說,“你們會在‘中道’遇到他,告訴他‘羅摩’這個名字。他愚昧無知,不明事理,因此才沉淪在罪惡的深淵里。你們快去幫助他解脫沉重的桎梏吧。”于是婆羅摩和那羅陀裝扮成兩個托著缽的僧侶,前去試驗濕婆預(yù)知的一切。

且說,在“中道”住著一個臭名昭著的大盜,名叫羅多那迦。他的父母都是虔誠的信徒,然而他們辛苦撫養(yǎng)大的孩子卻無惡不作,殺害了很多過路的人,并將所搶劫的錦衣首飾典當(dāng)換錢養(yǎng)活自己和家人,當(dāng)然也有金銀元寶,但都讓他給花盡了,他已經(jīng)喪失了最起碼的人類本性——仁慈和善良。正因為如此,他的父母每天上香拜佛念經(jīng),請求神明饒恕羅多那迦所犯下的罪行。

有天清早,羅多那迦隱藏在一棵樹冠茂密的大樹上,尋找過路人,想干他罪惡的勾當(dāng),這時他看見了婆羅摩和那羅陀向他走來。

“啊哈!”他興高采烈地想,“又有兩條大魚就要上鉤了。我要殺死他們,把他們的衣服搶來我自己穿?!币虼怂叩剿麄兩磉?,舉起那根曾經(jīng)打死過很多人的鐵棍。瞧:婆羅摩使出法力,把正要打他的鐵棍一瞬間定格在半空中。羅多那迦大驚失色,他咬緊牙關(guān),想狠狠地一棒打下來,可是停在半空中的鐵棍一動也不動,好像被凍在結(jié)實的冰塊的中心,任他怎么使勁仍然紋絲不動。他心目中的犧牲者這時向他笑笑。

“孩子,你是誰?”婆羅摩溫和地問。

“你不認識我嗎?”他大怒,“說了我的名字就嚇?biāo)滥銈儯医辛_多那迦,我要殺死你們,剝掉你們的衣服?!?/p>

“殺人是罪過,”婆羅摩回答道,“尤其是殺害一個無辜、善良的僧人。你沒有看出我們是心懷仁慈的僧人嗎?”

“你并不是第一個,”羅多那迦狂笑起來,“已經(jīng)有許多像你們這樣的和尚死在我的手里,沒有一個幸存過。你們既然來了,乖乖把身上的衣服解開給我吧,否則休想逃出我的手心。哈哈!”

“如果你真要殺死我,”婆羅摩說,“那就請你殺的時候小心點兒。當(dāng)我身子倒在地上的時候,決不能讓它壓死一個螻蟻或蟲豸??墒钦埬愀嬖V我,”他擔(dān)憂又好奇地繼續(xù)說,“你的罪惡有誰為你分擔(dān)呢?”

“怎么會沒有人分擔(dān)呢?你的問題真是太幼稚了?!彼赂业鼗卮稹!拔宜鶕尩玫囊磺校季纸o我們四個人,毫無疑問,他們當(dāng)然肯定會分擔(dān)我的罪過?!?/p>

婆羅摩哈哈大笑?!澳愕淖镞^,”他說,“是你自己的。沒有人愿意分擔(dān)你犯下的深重罪孽。你不信的話就回家問問他們吧。倘若他們毫不遲疑地愿意分擔(dān)你的罪惡,那你就來殺死我,只要你愿意。我答應(yīng)你,在你回來之前絕不離開?!闭f完,婆羅摩就和他的伙伴坐在一棵大樹的濃陰下面。

羅多那迦不禁覺得好笑:“傻和尚,這不過是你的小小計謀罷了。想逃出我的手掌,門兒都沒有。我現(xiàn)在就站在你們面前,看你們怎么得逞?”

婆羅摩向他發(fā)誓,在他回來之前絕不離開。于是,羅多那迦急于想知道自己的家人能否分擔(dān)他的罪過,以此驗證這個和尚所說的話,便匆匆離開他們往家的方向走去。但他還不時回過頭來看看本屬于他的兩條大魚有沒有逃跑。

他的家就在附近的森林里。他首先到他年老的父母面前?!案赣H??!”他說,“請告訴我當(dāng)我用殺人來供養(yǎng)你衣食的時候,我的罪孽你是不是也分擔(dān)呢?”

“這話是誰說的?”他父親怒氣沖沖地回答,“誰聽說過一個父親要承擔(dān)他兒子的罪孽?當(dāng)你年幼,不能自食其力時,我給你吃,給你穿,直至把你撫養(yǎng)大。我這一生有多辛苦有多操勞,但沒有讓你受到任何一點委屈,我當(dāng)時的所作所為,絕不能叫你負責(zé)。同樣,我現(xiàn)在年老了,腿腳不便,不能干農(nóng)活了,也不能打獵了。是你來照顧我、贍養(yǎng)我的時候了。誰叫你用殺人搶劫來養(yǎng)活我呢?你犯的罪,要由你自己負責(zé)。”羅多那迦聽了這話,心情頓時沉重起來。

他轉(zhuǎn)過臉來對著母親,眼淚汪汪地央求說:“母親?。∧阍敢夂臀乙粔K分擔(dān)我的罪惡嗎?”“作孽啊你!”他的母親勃然大怒,大聲說:“我為什么要分擔(dān)你的罪孽?我給了你生命,我讓你看到世界的光明,感受人間的溫情,難道你用這個方式來回報我對你的恩情嗎?你犯下傷天害理的罪行,我絕對不能負責(zé)!”

羅多那迦低垂著頭,前去找他的忠實的百依百順的妻子。

罪孽不能分擔(dān)

印度現(xiàn)代舞臺劇劇照

羅多那迦的妻子拒絕分擔(dān)他的罪孽。

“親愛的,坦誠地告訴我,”他懇求說,“你愿不愿意分擔(dān)我的罪惡呢?”

“我的主,”她回答,“神使我成為你的配偶,和你一同享受生活中的一切。我本應(yīng)分擔(dān)你所有的罪孽,可就是這一件不能。因為你娶我的時候,在見證人面前宣過誓,你保證要愛護我,養(yǎng)活我,不使我受任何委屈,也不使我挨餓挨凍,既然你做到了,我心存感激。但是,你為我衣食所作的一切,只能由你獨自負責(zé)。因為我從來沒有要你去搶劫殺人?!?/p>

祈求求贖

印度現(xiàn)代舞臺劇劇照

羅多那迦向神發(fā)誓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祈求神教給他洗清罪孽的方法。

“我完了!”他的聲音顫栗起來,“我該怎么辦呢?我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誰能救救我???”

他感到恐懼絕望,因為他意識到他的罪惡有多深重,他深陷在恐懼和痛苦的泥潭中不能拔腿擺脫,舉起那根沾染過無數(shù)無辜者鮮血的鐵棍狠狠打擊自己的頭顱,痛得倒在地上。當(dāng)他蘇醒過來的時候,想起了那個和尚說過的誓言,便起來去尋找他們。

“我要去見那位圣人,他也許肯開恩拯救我。”因此他便走到婆羅摩和那羅陀面前,俯伏在他們的腳下。

“神啊!可憐可憐我吧!”他滿眶熱淚地懇求道,“為了養(yǎng)活我和我的家人我才殺人劫貨,剛才我一個一個地問了他們?nèi)齻€人,卻沒有一個人愿意分擔(dān)我的罪孽。我才意識到一個人所犯下的罪行是沒人會分擔(dān)的。我決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因為光明突然在我黑暗無知的世界中出現(xiàn)。神啊!我衷心地請你們告訴我,我怎樣做才能免去過去的罪孽,以求心靈的安寧?”

婆羅摩說:“羅多那迦,你現(xiàn)在去前面的河里凈凈身,洗去一身的罪孽吧!”

羅多那迦去了,可是使他大吃一驚,當(dāng)他悔恨的淚珠一落到淙淙的河水上,河流頓刻干涸了,連一滴水也沒有剩下。魚、蝦以及其他生活在水里的生物躺在河床上,都大口地喘著氣死去。他用哆嗦著的雙手捂住臉,回到婆羅摩跟前。

“師父啊!”他哭泣說,“我已惡貫滿盈了。所有世界上的東西似乎對我很厭惡,我一接觸他們,他們就很快死去,那我還能有救嗎?”

婆羅摩從他募化的缽中,倒出一點圣水,灑在那個罪人低垂的頭上,然后走近他,在他耳邊輕輕地說:“你快喊‘羅摩’這個名字吧!”

可是深重的罪行捆住了大盜羅多那迦的舌頭,使他不能發(fā)出能免除他罪責(zé)的名字的聲音。

“哦!師父?。 彼@恐地叫著說,“我的舌頭好像打結(jié)了,不能念出這兩個字來,該怎么辦呢?”

永世流傳的史詩

《羅摩衍那》舞劇劇照

詩人在詩中曾有這樣著名的預(yù)言:“但有高山還佇立,但有江河地上流,《羅摩衍那》將永在,人世流傳永不休?!边@個預(yù)言得到很好的實現(xiàn),兩千年來,《羅摩衍那》一直被人們頻繁地改寫并以各種形式被搬上舞臺與屏幕。

婆羅摩用無限的耐性和細心,教他怎樣用舌頭說這個神圣的名字,并吩咐他打坐繼續(xù)默念這個名字,于是羅多那迦便翻來復(fù)去地低聲念著它,祈求這個名字能滌除一切罪惡。

“你要像這樣繼續(xù)念下去,直到你的罪惡被時間徹底帶走,到時你就能解放出來了。”婆羅摩向他保證說。

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酷暑的夏,嚴(yán)寒的冬,狂風(fēng)暴雨,雪花飄飄,花開花落,鳥叫蟲鳴,鴻雁來回,時間總是在羅多那迦光禿禿的頭頂上悄悄地走過,他靜靜地坐在那兒,反反復(fù)復(fù)地默念著這個給予他黑暗中一片光明的名字,“羅摩”早已銘刻在他的心底。

數(shù)不盡的年月像這樣溜走了,直到有一天婆羅摩又從這條路上走過。那些流逝的歲月對婆羅摩而言,只不過是一個瞬息。天上一日,凡間一年。婆羅摩向四周看了一下,他發(fā)現(xiàn)有一個由白螞蟻堆起來的小山。等他走近一點的時候,他聽到那里面有一個微弱而清晰的聲音一遍又一遍地念著“羅摩,羅摩,羅摩……”他忽然記起這是他曾讓一個無知犯錯的人坐在那里默禱羅摩的地方,恍如隔世,一切都已經(jīng)改變,忙活的白蟻都已經(jīng)完全把他埋了起來,小山上長滿了茂盛的灌木和吉祥草。四周除了回蕩著微弱的聲音外,看不見有什么人。

婆羅摩叫來眾神之王因陀羅。“要在這座白蟻山上連續(xù)下七天七夜大雨?!彼畹馈?/p>

于是傾盆大雨自天而降,唰唰作響,在七天七夜的時間里,大地上不停地進行著滌蕩背負深重罪責(zé)的靈魂的隆重洗禮,直到把埋著羅多那迦身子的泥土完全沖刷干凈。這個大盜已經(jīng)變成了骷髏,一點肉也沒有了??墒窃谒膬?nèi)心深處依然堅持著信仰,不斷低聲地念著“羅摩”。一切都為了人世的輪回,靈魂的重生,所以完全顧不得肉體被白蟻咬嚼全盡的渾身痛楚了,盡管如此,求生的欲望使他忘卻了一切,戰(zhàn)勝了一切,他在黑暗之路上艱難地摸索希望的智慧的明燈,直至這個神圣的明燈終于照亮了他的內(nèi)心。

這時,一切生命的創(chuàng)造者婆羅摩使法力讓羅多那迦重新活了過來,并賜予他壯健結(jié)實的肉體,他終于恢復(fù)了人樣。他俯伏在他恩人面前說道:“師父啊!由于你賜給了我羅摩這個神圣的名字,你把我從愚昧和罪惡的桎梏中解救出來了。”

“你從前的名字是羅多那迦,”婆羅摩說,“可是從今以后,你要被稱為伐爾彌吉了;你要使那個把你從罪惡里解救出來、凈化你生命的神圣名字永遠地流傳下去,這名字要通過你寫的《羅摩衍那》永垂不朽。你把羅摩的一生寫成書,把有關(guān)他的一切事跡和意義告訴世人?!?/p>

“這怎么行呢?”他不知所措地回答,“我對寫作一無所知,肯定寫不出什么贊美的字句來,更談不上寫什么書了。書中的故事又如何寫呢?唉,我是一個沒有受過教育的粗人,擔(dān)不起這神圣的任務(wù)?!狈枏浖t恭地懇求婆羅摩指點他。

“伐爾彌吉,聽我說,”大神說,“你不再是殺人劫貨的羅多那迦了,那神圣偉大的羅摩赦免了你所有的罪行,過去的一切都已經(jīng)消逝了,全新的伐爾彌吉代替了他。我將賜給你寫詩的才能,在未來的日子里,你會具有種種學(xué)問,寫出完全合乎韻律的詩來,詩句將由你的嘴滔滔不絕地流出來。詩要發(fā)自內(nèi)心的贊美和忠誠,贊美羅摩的救贖,頌歌羅摩的造恩。你將寫一部流傳后世的史詩,把未來的事情先寫在書里。而羅摩的一生和作為,要像你在《羅摩衍那》這書里所寫的一樣。”

受命創(chuàng)作《羅摩衍那》

印度現(xiàn)代舞臺劇劇照

創(chuàng)造神婆羅摩命令伐爾彌吉創(chuàng)作歷史長詩《羅摩衍那》。

說完話,婆羅摩就騰空升起,回到他天上的仙宮去了。

脫胎換骨的伐爾彌吉又一次獨坐在一棵巍峨的大樹下,低聲念著那個把他救出罪惡之海的神圣偉大的名字。此時,隨風(fēng)輕輕搖擺的茂盛的枝葉蔭蔽著他,他身邊流淌著潺潺流水的小河,清涼的,明澈的,甚至歡快的,仿佛在慶祝他的新生。

又是歲月開始悄然流逝,婆羅摩所創(chuàng)造的一切美麗的萬物都在安靜地成長著,安靜地死去,安靜地復(fù)活,伐爾彌吉仍舊坐在那兒念經(jīng),他的心里也是一片寧靜,一切的一切都在安靜中進行著。他不同于以前,因為有了智慧,被人看作修行的仙人。他對住在四周美麗世界上的萬物,心里都充滿了愛。

然而有一天,寧靜深幽的森林來了一位不速之客,打破了這里的寧靜。

一個獵人瞧見一對美麗的仙鶴棲息在樹上,伐爾彌吉就在這棵樹下面打坐。那鳥正享受著生活的愉快,感到極度的歡樂,可是無知的獵人并不理會,他對準(zhǔn)目標(biāo)射出他那殘酷的箭。一只白鶴的心被射穿,它痛苦地拍著翅膀,墜落在伐爾彌吉的膝上,它的那個情侶驚嚇地飛在半空中不住地盤旋,發(fā)出悲痛而憤怒的哀鳴。伐爾彌吉凝視著這只死去的白鶴,它的眼睛滿是恐懼的神情,鮮血染紅了它那雪白的羽毛,多么無辜,多么可憐。伐爾彌吉眼睜睜地看著這件殘暴的行為一瞬間扼殺了一個美麗的生命,不禁渾身顫栗,心里萬分痛苦。他怒氣沖天地轉(zhuǎn)向獵人,厲聲說:“畜生,你知道嗎?你殺害了一個無辜的生命,怎么沒有一點慈悲之心呢?這兩只無辜的鳥兒整天快樂地生活、戀愛,從來沒有離開過對方?,F(xiàn)在,你卻在兩只鳥兒享受極度快樂之時把一只射死了,使另一只傷心欲絕。殺生是不可饒恕的罪惡。一切生命都是神圣的。我詛咒你,因為你使這對無罪的生命遭受了憂傷和痛苦?!?/p>

伐爾彌吉斥責(zé)獵人的行為

連環(huán)畫 當(dāng)代

獵人的行為激發(fā)起伐爾彌吉憤怒與哀傷的情緒,在表達這種情緒時,伐爾彌吉發(fā)現(xiàn)他在不知不覺中創(chuàng)造了優(yōu)美的“頌”體詩。

因為那對鳥兒的陰陽永隔的苦痛離別,伐爾彌吉陷在無比的悲哀里,他的眼睛流露出悲傷,失去了神采,它們所受的苦難深深痛擊他慈悲的心,思潮涌上他的心頭。當(dāng)他注視著這只被害的白鶴時,忍不住用言語輕松流暢地表達了他的悲傷和遺憾。這時他驚奇地發(fā)現(xiàn)他說出的字句,音調(diào)鏗鏘,悅耳動聽,串連起來竟成為一節(jié)極為優(yōu)美的詩。他慢慢地站起來,把這四行詩句寫在一片樹葉上,在心里琢磨他們的涵義。它們到底要表達什么意思呢?最后,百思不解的他決定去請教仙人婆羅伐遮。他一定能把這一節(jié)突然涌上他心頭的詩句解釋給他聽。因此他就到婆羅伐遮那兒去,把一切告訴了他。

吟誦的力量

印度現(xiàn)代舞臺劇劇照

在《帕德瑪往世書》中,奎師那(毗濕奴的化身之一)作為至尊人格首神曾說:“我不住在靈性王國,也不在瑜伽師心中;哪里有我的奉獻者在歌唱,納茹阿達??!我就站在哪里!”事實上,大多數(shù)的宗教傳統(tǒng)都贊同吟誦、歌詠的力量,認為靠著吟誦、歌唱圣名,就可以獲得覺悟,擺脫生死的輪回。

當(dāng)他們兩人正在深深思索著的時候,那羅陀來了。他們站起來按禮歡迎這位天上的音樂家。接著伐爾彌吉就把那四行詩句朗誦出來,向他請教詩句的涵義和緣由。

“聽著,”那羅陀回答道,“你要以忠實的心寫就一本書,用你剛才朗誦這節(jié)詩的同樣韻律來寫歌頌羅摩的詩行。書名叫《羅摩衍那》,你要盡善盡美地在詩里寫羅摩如何生在太陽族的國王的家中……寫他的父王陀娑羅多……寫他的弟弟羅什曼那、婆羅多和沙多盧那……寫在地母的畦溝中出生的絕代美女悉多……寫密提羅的國王遮那迦,他如何把她當(dāng)親生女一樣撫養(yǎng)成人……寫室利羅摩如何得到悉多而又失去了她,又怎樣殺死羅剎王羅婆那,從他手里奪回悉多,之后,又永遠地失去了她。要寫出羅摩這位理想人物的一切英雄事跡……他對真理的熱愛,他的大公無私的生活,而最后,還要寫如何由你來把《羅摩衍那》這本書教給悉多的雙生子羅伐和鳩娑,使他們朗誦給他們的父親聽。伐爾彌吉,羅摩的一生將由你記錄成書,因為一切都是注定好的,所以你要用你的心血真實地寫完《羅摩衍那》,預(yù)祝你成功,再會吧!”

那羅陀完成了他的使命,他彈著他手中維那琴的銀弦,騰空飛去。

————————————————————

(1) 在森林中苦修的仙人。

(2) 一種形似琵琶的弦樂器。

(3) 希望通過瑜伽苦修,達到生死解脫的人。

(4) 在印度神話傳說中,恒河原是天上的一條河流。娑伽羅的六萬個兒子因得罪大仙迦毗羅,被燒成灰,必須得到恒河水的洗滌才能超生,他的后代婆吉羅底就作法使恒河從天上流下來。濕婆怕恒河下流泛濫人世,就用頭把它擋住,使水從他的發(fā)間分成幾股緩緩流下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