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姜的情人們
看過《春秋列國志》的人都知道,那是一本很讓人崩潰的書,僅書中各種不同的大國小國、各種不同的人名地名,怎豈是一個“暈”字了得?!洞呵锪袊尽分械拿琅粋€比一個彪悍,和她們沾上關(guān)系的男人,幾乎都會被她們攪得地覆天翻、國破家亡,這絕對是毫不夸張的說法,文姜當然也毫不遜色。
鄭忽,差點兒成為文姜的丈夫。鄭國公子忽,是鄭莊公的長子,也是鄭國的太子。鄭莊公三十八年(齊釐公二十五年),齊國北邊的戎人舉兵犯齊境,齊國向鄭國求助,莊公就派了太子忽率兵前往,幫助齊國打敗了北戎。齊釐公看著太子忽,越看越覺得英俊神武,就決定把小女兒文姜嫁給鄭忽。文姜的美貌當時已經(jīng)是出了名的,誰料想鄭忽并沒有答應,而是說“鄭小齊大,非我敵”,意思是鄭國太弱小,和齊國并不門當戶對。其實就是謙辭,鄭忽并不想娶文姜,也許是已經(jīng)捕風捉影,聽到了些文姜的事情。但是鄭忽身邊的人祭仲勸鄭忽說:“你還是應該娶了文姜的,莊公寵信的人很多,你雖然是太子,如果沒有強有力的援助,你的太子位置會坐得不牢固,三個公子(太子忽,其弟突,次弟子亹)都是有可能繼承的。”但是鄭忽最終也沒有答應娶文姜。
鄭莊公去世后,鄭忽即位為鄭昭公,果不其然,他的二弟公子突的母親是宋國人,宋國強盛,抓了祭仲,逼著他說“如果不立公子突,就殺了你”,祭仲就偷偷地合計要立公子突。鄭忽聽說了以后,知道自己實力不強,不得不立即出逃。公子突回到鄭國,做了鄭厲公。如果鄭忽當初答應娶文姜,有了齊國這個強大的后盾,也許他的昭公之位就會坐得更穩(wěn)固。但這僅是也許,鄭忽避免了被文姜戴綠帽子,卻避免不了王位丟失,魚與熊掌永遠是不能兼得啊!
魯允,文姜的正牌丈夫,也就是魯桓公。魯桓公三年時,娶了齊文姜,文姜過門三年,生了個兒子,因為出生年月跟桓公一天,所以就起名叫同。魯桓公非常寵愛文姜,就把公子同立為太子。本來至少表面上還是很和諧的夫妻、母子關(guān)系,誰知道在桓公十八年的時候,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一年,桓公要去齊國商量軍國大事,文姜聽說了,鬧著非要回齊國。雖然大臣表示反對,文姜最后還是跟桓公一起去了齊國。這時的齊國已經(jīng)不是釐公當政,而是他的兒子、文姜的同父異母哥哥諸兒,是為齊襄公。文姜在出嫁前就和諸兒有染,這次入齊就又舊情復燃。二人偷情被桓公發(fā)現(xiàn)后,桓公怒斥文姜,文姜惱羞成怒告訴了哥哥齊襄公,二人一不做二不休就用計殺了桓公。你想啊,這是在人家齊國的地盤上,魯國又能如何,交涉的結(jié)果是齊襄公殺了彭生(直接殺死桓公的人),算是給魯國一個交代。齊襄公在當太子的時候,就和他的親弟弟公孫無知不和。齊襄公十二年,大臣連稱、管至父伙同公孫無知殺了齊襄公。起因是一年前襄公命連、管二人率兵守葵丘(今沂源璞丘,舊屬臨朐),允諾甜瓜再熟時換防,一年后到期卻仍不換防。連稱、管至父再三要求襄公換防,襄公就是不準。連稱有妹為襄公妾,因襄公只鐘情于文姜而未曾受寵,于是懷恨在心,私通公孫無知等密謀叛亂,最終殺死了齊襄公。襄公的亡故雖然跟文姜沒有直接關(guān)系,但是女人妒忌起來是很可怕的,如果他不是鐘情于文姜而忽略了其他妃嬪,也許就不會被人串通、叛亂致死了。
是奸情還是愛情
文姜和諸兒的孽緣開始得很早。據(jù)說齊釐公年過半百才得到一個千金,孩子一落地就與眾不同,十分惹人喜愛,長大以后更是生得“秋水為神,芙蓉如面,比花花解語,比玉玉生香;真乃絕世佳人,古今國色”。而且文姜天資聰慧、才思敏捷、通今博古、出口成文。但也正是由于釐公的寵愛,使她養(yǎng)成了輕浮放蕩、任性而為的性格。她哥哥諸兒英俊魁梧、儀表堂堂,兄妹二人自幼在宮中一起長大,嬉戲玩耍,同起同坐,形影不離,關(guān)系十分親密。及至成年,也不避什么男女之嫌,諸兒為妹妹的美色所吸引,不久二人即做下亂倫之事。齊釐公亡后諸兒即位為襄公,還是日夜思念自己的妹妹文姜,直到襄公四年文姜歸齊,事情才一發(fā)不可收拾。魯桓公死后,文姜更是頻頻來往于齊魯之間。魯莊公二年,會齊侯于禚(zhuó);莊公四年,享齊侯于祝丘;莊公五年,如齊師;莊公七年春會齊侯于防,冬會齊侯于谷。這樣的頻繁往來,文姜的兒子——魯莊公也很無奈,不得不默認了母親和舅舅的曖昧關(guān)系,還繼續(xù)為諸兒和王姬主婚(王姬在嫁到齊國一年后死去),并為母親在齊魯交界的禚地建立宮舍,并且還親自到禚地與齊襄公狩獵。文姜和諸兒從感情上來說算是長情,在春秋時期,男女大防、天地人倫的約束還很小,雖然大家很不茍同二人的做法,但也并不能說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從這個概念上說,二人也許是有真情的。但真情流露的結(jié)果是密謀殺了自己的丈夫,并且在丈夫亡故后依然如故地來往,這確實就是不能茍同的了,也是大家對文姜詬病最多的地方。
除了對文姜的感情生活做個交代外,還要提一下文姜的“文”字是謚號?!拔摹弊忠话阒覆湃A出眾,屬于比較有作為的君王,如周文王、漢文帝、隋文帝等,這個字是她死后魯國給的,說明了魯國最終對她的認同。齊襄公死后,文姜也沒有離開禚地,就在那里遙遙地指揮兒子魯莊公管理政事。她在處理政務(wù)上展現(xiàn)出敏銳的直覺和長袖善舞的本領(lǐng),沒過多久,文姜就掌握了魯國的政治權(quán)柄,還把魯國這樣原本比較弱小的國家治理成了經(jīng)濟軍事強國,在諸國戰(zhàn)爭中屢屢得勝。
文姜是矛盾的,她以前的風流賬不僅被民間文本記錄下來,而且還放在《詩經(jīng)》里廣為傳唱;但同時她聰慧無比,對魯國有莫大的功勞。文姜去世的時候,魯國為她風光大葬,并大赦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