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此花不與群花比

半生煙雨,半世桃花:李清照詞傳 作者:美芹 著


此花不與群花比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共賞金尊沉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

——《漁家傲》

李清照從來愛花。她品質清潔,格物致知,一生留有多首詠物詞,其中又以花木意象為最。女子總愛拈花自喻,許是因為世間萬物的精靈,唯以花朵最稱心意。女子愛花,這亦是亙古不變的巨大真理。況李清照一代才女,更習慣借花木而造境,以表達自己的人格操守。

“詠梅”,她并非第一人,然卻將內心深處的情思與精髓融于其中,令花朵享受靈魂,與人合二為一,這一點實屬難得。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

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

共賞金尊沉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

古來寫梅者不計其數(shù),晏幾道寫離情:“橫玉聲中吹滿地,好枝長恨無人寄”;周邦彥寫羈旅之思:“今年對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林和靖寫梅之孤高超塵:“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這些優(yōu)秀的作品,使梅花那凜寒的習性深入人心。品梅、賞梅、觀梅乃至頌梅,已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喜好和選擇。漸漸地,梅就成為君子人格的代表。暗香浮動,孤芳傲世,詠梅詞總覺清冷,雖有淡泊靜雅之氣,卻也讓人深感寂寥,不免心生憐愛。

愛上一物,也許同愛上一個人一般,極需講求緣分。李清照愛梅,自是愛出了有別于其他士大夫的一種味道,這是否可說明其與梅素來有著不解之緣?這篇《漁家傲》清朗俊逸,讀畢,非但沒有一絲的凄冷,反而讓人甚覺歡快愉悅,耐人尋味。

“雪里已知春信至”,寫出一個飽含希望的春,清寒與孤寂,一掃而空。一夜的風雪將瘦弱的花枝變得豐腴,似有一些富態(tài)之征。清雅艷麗的臘梅點點盛放,將雪白的世界盡情點綴。那紅,從雪里噴薄而出,帶著新鮮的春色,來報春的消息。銀裝素裹的世界里,因有梅的存在,亦是惹火。放眼望去,紅與白,爭相出鏡,一片冰與火——這正是漫漫長夜之后,大地綻放的所有驚喜。

隆冬的一個清晨,李清照賞花,也賞自己。在眾多的花中,李清照獨愛梅。她是一個聰慧女子,懂得世間的艱辛。最難得的是,她愿意讓自己像梅,堅韌、執(zhí)著,品格高純。梅在她眼里,有著極致的美好。

“香臉半開”“玉人浴出”,它們都是她眼里的美人,國色天香,傾國傾城。蘇東坡詠梅“玉骨那愁瘴霧,冰肌自有仙風”,同樣是擬人,竊以為李清照的更加細膩溫柔,出自女子之手,一目了然。

一直以為,只有女人,才懂得女人的美。一個男人,免不了要用“色欲”“肉欲”的眼光去品評女人,描繪出來的梅,容易流俗于外形。而女人,因通曉梅的內心,則更容易寫得客觀、真實。

古往今來,歷史上有很多女子,生性高潔,清麗脫俗,像極了寒夜風雪中的有著錚錚傲骨的梅。如一代女皇武則天身旁的上官婉兒,她的額頭就曾刺了一朵嬌艷的梅花。據(jù)說,武則天有次冤枉了她,要刺配,后來她發(fā)現(xiàn)自己錯了,因其性格倔強無法收回成命,就在上官婉兒的額頭留下了梅花的印記。

還有梅妃——唐玄宗的寵妃,亦是鐘愛梅花,故在額頭描上。

文人散士對梅花的鐘愛,各有不同。歷史上最愛梅花且極具其品行的,大概也只有林逋,“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一句“暗香浮動月黃昏”使他名垂千古,更將梅花姿態(tài)之絕美呈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梅,若用作稱呼,也多是女兒名。而歷史上的一些美人,也都與梅花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lián)。南朝宋武帝的女兒壽陽公主,據(jù)傳某年正月初七,公主曾于含章殿下邂逅一朵梅花,此花落于公主額上,拂之不去。幾日后,梅花自行脫落,在其額頭印下五個花瓣的梅花印記,遂后宮轟動,爭相效仿,只因此妝令人俏麗生姿,玲瓏剔透。此妝因有梅花,便稱作“梅花妝”。

梅花如此可愛,盛放之際,明月玲瓏,教李清照如何不心醉?窗外夜涼如水,梅花映雪,又逢清朗月夜,花月交融,而李清照自己此時亦有份大好姻緣,這如何不令她愉悅?此情此景,此景此人,此人此心,這般美好的夜色、景色、人色,讓她心潮澎湃,再也按捺不住,想來也只好“共賞金尊沉綠蟻。莫辭醉”。在這有酒有景的時光里,一醉方休罷!

盡管,花色無聲,夜景無情,心潮澎湃的只是觀花人的心情,但“此花不與群花比”,情感迅疾迸發(fā),詞人詩性盎然,借著酒與月,抒發(fā)了一道熱切的喜悅!

這個夜晚,如此沉醉。雖說寫梅,但美到動人的又豈止是花!詞人的心醉了,一支玉筆,吐納芳華。千百年后,當讀到這首詞,在字里行間,人們還能尋覓到李清照彼時的歡樂,深感她的得意、她的氣節(jié)、她的文化精髓!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她像梅一樣,穿行于百媚千紅的世間,孤絕清麗,鎮(zhèn)定自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