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三削相權(quán)

漢武大帝全傳 作者:林文力 著


第三章 中央集權(quán)施鐵腕


一、三削相權(quán)

為了加強中央集權(quán),除了尊儒尚法之外,漢武帝決定改革官制,拿相權(quán)開刀,以獨攬朝政大權(quán)。

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丞相乃百官之長,是封建朝廷中唯一能與皇權(quán)相抗衡的勢力。

秦朝時正式設置丞相官制,設有左右丞相。丞相掌紫色綬帶金印,幫助皇帝處理朝廷各種事務。表面上,丞相要秉承皇帝的旨意辦事,實際上是整個政權(quán)的負責人。

皇帝在宮廷內(nèi)接見大臣,處理國政,稱為“內(nèi)廷”;宮廷之外的事,都由丞相掌握,稱為“外廷”。丞相參與政事的決策、法令的制定、百官的管理等事務,甚至有權(quán)決定其他官吏的生死。

西漢建立初期,丞相一職大多由開國功臣擔任,如蕭何、曹參、陳平等。對于這些幫助自己奪取江山的有功之臣,漢高祖劉邦向來敬重有加,而百官們對之也是恭謹從命。當時的丞相,實際上是朝廷中掌握實權(quán)的總理大臣。丞相終身在位,必然分散皇帝的權(quán)力。據(jù)史籍記載,文帝有一位寵臣叫鄧通,鄧通在文帝面前很隨便,時常與文帝開玩笑。有一次,鄧通又跟文帝開玩笑,文帝絲毫沒放在心上,但丞相申屠嘉知道這件事后,想要治鄧通對皇帝不恭敬之罪。文帝說:“不用太較真,我很喜歡他?!?/p>

申屠嘉當時沒說什么,回到相府后就命人將鄧通召來,斥責他說:“你這個賤臣,竟然拿皇帝尋開心,真是膽大包天,這是對皇帝的大不敬,按律當斬!”鄧通嚇得一個勁地叩頭認罪,后來還是文帝出面講情,鄧通才免于一死。

漢武帝即位時,朝廷正處于屈君伸臣、君弱臣強的局面中,對于朝中大臣甚至像內(nèi)史這樣的高官,只要丞相認為有過失,就可以先斬后奏。與皇帝商議國事時,丞相的意見也是備受尊重,丞相推薦的官員甚至一出任就可以擔任九卿郡守品級的大官。而且丞相沒有大的過錯,是不能隨便更換的。

漢武帝的第一任丞相是衛(wèi)綰,衛(wèi)綰忠厚老實、謹小慎微,沒有太大的權(quán)力欲,而且他是武帝幼時的老師,與武帝沒有什么矛盾沖突,但竇太后不喜歡他,要免其相職,漢武帝就做了個順水人情,以體弱多病為名免了衛(wèi)綰之職。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漢武帝相繼免去魏其侯竇嬰和柏至侯許昌的相職。6年中連免三相。丞相一職素來是終身制的,漢武帝的做法無疑是對相權(quán)的一次重大打擊。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六月,漢武帝任命武安侯田蚡為丞相。田蚡背后有王太后撐腰,又結(jié)交了諸侯來擴大自己的權(quán)力,使丞相的權(quán)力又一次得到了助長,百官都對他趨迎奉承。

田蚡身材短小,長相難看,為人奸詐貪婪,既無德又無才,他之所以能登上相位,完全是因為他是王太后的弟弟。朝中政務均由他所豢養(yǎng)的賓客為他謀劃。田蚡自恃有王太后為靠山,非常驕橫、奢侈。

據(jù)《史記》記載,每次進宮奏事,田蚡總是講個沒完沒了,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因而武帝只得一一采納他的奏請。除此之外,田蚡還獨攬任官除吏的大權(quán),根本不把年輕的皇帝放在眼里,他所推薦的人,有的甚至從平民一下子便成為俸祿二千石的高官。大小官員都紛紛向田蚡示好,就連在郡國任事的學士們也陸續(xù)攀附他。

田蚡喜好儒術(shù),漢武帝任用他為相,原本是讓他幫自己打理國事,沒想到竟然落了個大權(quán)旁落的下場,這讓年輕氣盛的漢武帝情何以堪?

有一次,田蚡又拿來一大串任官的名單,漢武帝終于忍無可忍,問道:“你要任命的人員說完了嗎?如果說完了,朕也想要任命幾個呢!”

就這樣,漢武帝把丞相“主臣”用人的權(quán)力收了回來。作為朝廷首腦,丞相最主要的權(quán)力就是主臣和除吏。漢武帝的做法使丞相失去了人事任免權(quán),至此,丞相一職就與奉行天子旨意的傳話員、大管家、幕僚長沒什么區(qū)別了,而漢武帝也從一名垂拱無為的國家元首變成了過問一切政事的統(tǒng)治者,成為真正的政府首腦,走上了皇權(quán)專制統(tǒng)治的道路。

迫于王太后的壓力,漢武帝并沒有置田蚡于死地,田蚡最后是病死的,其中還發(fā)生了一件事:

竇太后在世時,竇嬰官居大將軍,封魏其侯,權(quán)傾朝野。當時田蚡只是一個郎官,對竇嬰極力巴結(jié),說話、敬酒時總是跪著,恭敬如父。為此,竇嬰對他也全力栽培。

竇太后死后,竇嬰失勢,以侯爵閑居在家。朝中的官吏、士人都轉(zhuǎn)而去趨附新任丞相田蚡,只有曾擔任中郎將和燕國之相的灌夫仍然和竇嬰要好。

田蚡為相后,再也不把竇嬰放在眼里,還想奪取竇嬰的田地。灌夫是一個軍功卓著、性格耿直、疾惡如仇的老將軍,他見田蚡如此忘恩負義,仗勢欺人,心中憤憤不平。

在一次宴會上,灌夫借著酒勁,指桑罵槐地把田蚡大罵了一番。田蚡懷恨在心,便捏造罪名,串通王太后,逼迫漢武帝于元光四年(公元前131年)冬,將灌夫和救護他的竇嬰處死。而田蚡也以誅殺公卿進一步樹立了自己的淫威。

田蚡害死竇嬰和灌夫后,不久自己也病死了。據(jù)說是竇嬰和灌夫這兩個屈死的冤魂,在陰曹地府仍和田蚡作對,想把他也拉到閻王爺那里。

一天,田蚡突然說渾身疼,身上如被鞭子抽打一般,疼得他叫喚不已。侍從請來大夫,結(jié)果許多名醫(yī)檢查后,連病情也診斷不清,急得他那100多個美人哭哭啼啼,宅府大院哭聲一片。

王太后聽說弟弟患病,許多名醫(yī)診治又不見效,于是請來一位方士。

方士請下神來,神靈附了方士的身體說:“丞相曾殺害兩位大臣,是這兩位大臣用鞭子在他身上狠抽,發(fā)泄他們的一腔怨氣?!?/p>

田蚡聽了十分害怕,懷疑方士胡說,于是命人調(diào)查這個方士是不是竇、灌二人的奸黨。結(jié)果,沒有幾天,他身上果然如鞭抽一般紅腫起來。不久,田蚡便奄奄一息,昏迷之中連喊幾聲:“饒命!饒命!”之后便一命嗚呼了。

田蚡死后,漢武帝不再任用任何外戚為相,開始從“賢良文學”以及直接上書的文士中選拔賢才,又將少府屬下主管文書檔案的機構(gòu)“尚書”作為審閱公文、謀劃政事、起草詔令的日常工作機關,與侍中、中書組成中朝。這里聚集了大批智囊人物,如才華卓著的莊助、朱買臣、吾丘壽王、主父偃、嚴安等人。在他們的本職工作以外,漢武帝又任命他們擔任侍中、常侍、給事中等職,讓他們出入宮廷,隨侍左右,商量朝中大事。漢武帝還任用宦官為中書,掌尚書之職。內(nèi)政官吏掌握著所有文書、奏章、政令等事宜,而丞相只是奉旨行事。九卿不再通過丞相而直接上奏給皇帝,以丞相為首的政權(quán)機關完全成了空架子,丞相的權(quán)力和地位大大削弱,再也不像過去那樣威風凜凜、高高在上了。這是漢武帝對丞相制度的第一次改革。

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十一月,漢武帝對丞相制度進行了第二次改革。

漢武帝這次改革主要是為了改變軍功貴族專權(quán)的情況。西漢建立初期,通常以列侯為丞相,因為列侯有的是功臣,有的是功臣之后,擁有食邑,憑功勞升遷為丞相是很自然的事情。這樣的丞相以自己的功臣勢力為政治、權(quán)力背景,又擁有強大的經(jīng)濟實力為基礎,導致漢初出現(xiàn)了相權(quán)過重的現(xiàn)象。丞相田蚡死后,薛澤擔任丞相。薛澤是高祖功臣廣平侯薛歐之孫,景帝時期被封為平棘侯,景帝對他十分恭敬,不敢頤指氣使。漢武帝對于這種列侯世襲、頑固不化的不合理體制感到不滿,于是決定任用“文德”的儒生為相,而沒有爵位、出身貧寒的儒生公孫弘正是一個理想的人選。漢武帝先任命公孫弘為丞相,然后又封其為平津侯。

公孫弘本是一介貧民,一沒有宮廷、列侯背景,二沒有雄厚的經(jīng)濟基礎,沒有可以依恃的貴族心理,也沒有傲人的功臣氣魄,這種人的地位功過完全由皇帝說了算。公孫弘顯然也有自知之明,因而首先向皇權(quán)低了頭,他一上任,就順從皇帝的旨意,用詩書禮樂的詞句來文飾政事,不與皇帝爭權(quán)。

一天,公孫弘奉漢武帝之命去赴宴。進宮后,他馬上發(fā)現(xiàn)武帝穿著不整,而且沒有戴冠冕,他心里明白自己跟天子遠沒有親近到這種程度,這一定是武帝在嘲諷和鄙視自己。宴會開始后,他坐了一會兒便給武帝敬酒,但武帝假裝沒看見,只和別的官員談笑。隨后,武帝又命宮廷樂手奏樂,舞女們也出來獻舞。

沉浸在聲色中的漢武帝,忘了丞相公孫弘的存在。待到月上中天,他才好像剛剛明白過來,說道:“丞相,你怎么還在這里作陪?”

公孫弘聽了,馬上磕頭告退?;氐礁泻螅敿礆獾每谕迈r血,卻只能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他躺在床上,難以入眠,覺得自己就像一個玩物,任憑皇帝揉捏,什么時候天子玩膩了,就會把他丟棄,說不定還會摔碎后丟棄。

第二天,有下屬的郡國到丞相府來匯報工作,公孫弘看完,嘆息道:“你們先回去吧,過幾天我批后就給你們消息?!?/p>

來人一走,公孫弘馬上穿上朝服,坐轎直奔皇宮,以便把上書親自交給漢武帝。這時的公孫弘已失去了以往由丞相直接控制地方長官的職權(quán)。他覺得自己毫無價值,仕途一片渺茫。他想稱病辭職,回老家過一段安安穩(wěn)穩(wěn)的日子。但是他也只能想想而已,等見到皇帝,他絲毫不敢流露半點內(nèi)心的真情實感,仍然卑微地叩首,恭敬地說道:“卑臣愿在有生之年為皇上效犬馬之勞?!睗h武帝說:“朕看你臉色不太好,是不是想養(yǎng)病了?”“臣沒有病,只是為國事?lián)鷳n?!薄半y得你一片忠心,為獎賞你的功勞,以后有什么重大的文書,就直接送到朕這里好了。”“臣遵旨!”“你可以回去了,但要牢記你的丞相之位是誰封的?!薄爱斎皇潜菹路獾??!睗h武帝聽了哈哈大笑。公孫弘步履蹣跚地回到家,一下子癱倒在地,不久就憂勞成疾,一命歸西了。

可以說,從公孫弘擔任丞相開始,丞相制度便從列侯拜相制,轉(zhuǎn)變成先拜相再封侯,相權(quán)被大大削弱,必須絕對地服從皇權(quán),不能有絲毫逾越。“屈君伸臣、君弱臣強”的局面終于不復存在,變成了“仰君屈臣、君強臣弱”。

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三月,漢武帝第三次改革丞相制度。他在泰山明堂朝見諸侯王、列侯,接受郡國上計。西漢初期,接受郡國上計是丞相的一項職責,如今轉(zhuǎn)變成由皇帝親自受計,可以說是一項重大變革,也是對相權(quán)的一種削弱。由此,漢武帝不但親自掌握了全國的經(jīng)濟命脈,而且可以直接控制郡國長吏及其佐治官吏,這兩方面的權(quán)力原本屬于丞相,現(xiàn)在則由皇帝親自掌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