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語

石濤傳奇 作者:伍祿香


自語

一九八一年九月,我考入廣西師范大學歷史系就讀,校址就在以山水甲天下而聞名于世的桂林市王城。

青石砌成的高大城墻,紅瓦黃墻的校舍,直插云表的獨秀峰,一泓碧水的月牙池,處處凸顯著皇家氣派。從同窗的閑聊中,曉得是明代的靖江王府。后來學地方史時,才對這座目前全國保存最好的靖江藩王府的歷史有了全面的了解,第一次知道了石濤的名字。

畢業(yè)后分回老家全州縣當教書匠,后幾經輾轉調到縣委宣傳部。由于工作的關系,翻看了《全州縣志》,第二次知道了石濤的名字。特別是數十次游覽縣城西隅的湘山寺,看到石濤刻在飛來石上的蘭花圖,聽到石濤在全州的種種傳說,方為老家能出這樣一位赫赫有名的大畫家而感到自豪。

我查閱了《湘山志》、《壽佛志》,可能是石濤年少時就被迫離開全州的緣故,或者是因石濤隱姓埋名的緣故,石濤在湘山寺為僧的經歷,竟無只言片語的文字記載,僅列在《全州縣志·人物志》中。縣里諸多文人騷客們?yōu)楹霌P前賢、激勵后人,或倡議在寺中修建石濤紀念館,或舉辦石濤畫展。我也蠢蠢欲動,想用文學的形式寫一部全州歷史人物的傳記。但全州歷史人物眾多,尤以明代首輔大臣蔣冕、明末清初畫家石濤、清代御史謝濟世的事跡及傳說最為離奇,也常為邑人所津津樂道。我力所能及的查閱了三位先賢的史料,收集了有關三位先賢的不少傳說故事,但究竟該寫誰為好,遲遲未拿定主意。

一直拖到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我從桂林飛到杭州,想沿著石濤當年的足跡走一趟,親自感受一下石濤的親身經歷與生活環(huán)境。宣城、敬亭山、黃山、南京、揚州,凡是石濤當年禪寄過的寺院,跋涉過的山川,我都盡可能地去走一趟。遺憾的是,由于歷史的緣故,許多寺院已成瓦礫廢墟,能夠搜集到的資料少之又少。近半個月的游歷有得有失,苦樂并存。尤其是在揚州市圖書館,當工作人員得知我是為寫《石濤傳奇》采風時,十分熱情,除幫我查找資料外,還主動幫我聯系到當地以研究石濤而饒有成就的揚州市博物館原副館長李萬才老先生。從李老那里,倒是得到了不少的資料,大致上理清了石濤的生平脈絡。

石濤年幼時即遭國破家亡之痛,被迫遁跡于禪門。所幸天資聰穎,銳志于詩書畫。為逃避追殺而漂泊四方,并為“搜盡奇峰打草稿”而云游了大半個中國,足跡遍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江蘇、河南、山東、北京、天津等地。

石濤氣質兀傲,性格怪僻,不肯俯仰于時勢,以至一生坎坷曲折,命運多舛。先入佛門,后又出佛還俗入道,娶妻成家,人生軌跡多變。

石濤博學多才,是詩人,是畫家,也是書法家,集詩、書、畫、印四絕于一身,堪稱文壇畫界曠世奇才。

石濤題款的書法,行、楷、隸、草、篆、真各具風韻,或遒麗渾穆如東坡,或古秀灑脫如云林;

石濤在畫作上題寫的詩文上千首,或以詩解畫,或即景抒情,哲理妙趣,隨手生發(fā),文字優(yōu)美,文學功底深厚,尤以古體稱善,但他杰出的詩才被他曠世的畫才遮掩住了;

石濤的畫,以山水畫和花卉畫最為擅長,筆墨奔放,無定姿,無常態(tài),構圖善變,意境高奇,風神高雅清雋,其畫風抑郁沉雄,灑脫不俗,跌宕排奡,不落前人窠臼,博采眾家之長,獨自成一家。

石濤在畫技和畫理上,不為凡俗世理所束縛,睥睨當時以摹古仿古為能事的畫壇,主張師法自然,從早期的“我自用我法”,到中期的“不立一法、不舍一法”,再到晚期的“是法非法、即成我法”的大膽創(chuàng)獲,打破禁錮的藩籬,一掃陳陳相因的沉靡之氣。

石濤晚年著書立說,撰寫出中國古代繪畫理論的經典之作—《苦瓜和尚畫語錄》。識見之獨到,論述之全面,引領畫壇風騷數百年。

石濤留下的作品數以百計,但因所署苦瓜和尚、清湘道人、湘源谷人、大滌子、零丁老人等名號三十多個,尤以全州的名號最多,如清湘小乘客、清湘或湘源石濤等,一則寄托著石濤對全州故里的眷戀之情,二則是坐不改姓行不改名的全州人性格使然,但由于名號眾多,從而影響了他在當代畫壇的聲譽。言而總之:下筆誰教泣鬼神,二千余載只斯僧!

逝者長已矣,生者如斯夫。懷著對家鄉(xiāng)先賢的崇敬之情,我于二〇一五年春季開始動筆,但因事務繁忙,寫寫停停,直至二〇一六年底方脫稿,總算給石濤這位前輩老鄉(xiāng)一個告慰。

是為序。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