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稗史擷趣

名人故事 作者:王榮泰,王琳涵 編


稗史擷趣

隱語諫威王

郭燦金 許暉

齊威王這位國君有一項很奇特的愛好:喜歡說隱語。隱語就是有什么話不直說,非要曲里拐彎地用比喻的方式說出來。這項愛好給齊國的大臣們出了個難題,人人都得學(xué)習(xí)隱語,否則國君跟你說話你卻聽不懂,那豈不糟了?

淳于髡因為個子矮,只好入贅做了齊國的倒插門女婿。跟隨齊威王時間久了,說隱語的本事練得比誰都強。

齊威王喜歡摟著后宮佳麗們徹夜飲酒作樂,白天躲起來睡覺,哪里有處理朝政的時間?上梁不正下梁歪,百官一看國君帶頭不上班,樂得清閑,也都躲在家里尋歡作樂。別的諸侯國趁機入侵,搶占了大片國土。眼看國將不國,又沒有人膽敢給齊威王提意見,淳于髡于是挺身而出,給齊威王來了一段隱語:

京城出現(xiàn)了一頭大鳥,

翩翩落到了大王的墻角,

三年不飛也不叫,

大王您說它是只什么鳥?

齊威王一聽不甘落后,也應(yīng)了一段隱語:

這頭大鳥啊,

不飛則已,一飛沖天,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齊威王于是宣召全國七十二個縣的縣令入朝奏事,賞一個,殺一個,然后出兵向入侵的諸侯宣戰(zhàn)。諸侯一看齊威王這只大鳥竟然飛起來了,趕緊歸還了齊國的土地。齊威王一鳴驚人,從此橫行了三十六年。

幾年后,楚國發(fā)兵攻打齊國。齊威王給淳于髡置辦了一百斤黃金和十輛四匹馬拉的車子,作為禮物,派他去趙國求救兵。臨出發(fā)前,淳于髡看到這些禮物,立馬仰天大笑,笑得眼淚都出來了,笑得系帽子的帶子都崩斷了。齊威王被淳于髡笑得心中直嘀咕,問他:“你是嫌禮物太少嗎?”淳于髡回答說:“不敢?!饼R威王又問:“那你笑什么?”淳于髡強忍住笑聲,回答說:“今天我從東邊過來的時候,看見有個人在田里祈禱豐收,地上擺放著一只豬蹄和一杯酒,向天祈禱說:‘高地上打下的糧食裝滿篝籠,低田里打下的糧食裝滿大車;五谷繁茂豐熟,糧食堆滿糧倉。’現(xiàn)在我想起來他祈禱得那么多,可愿意付出的才一只豬蹄一杯酒,就忍不住大笑起來?!?/p>

齊威王一聽臉都紅了,趕緊重新置辦禮物,增加到一千鎰黃金,十對白璧,一百輛四匹馬拉的車子。淳于髡這才動身。趙王收到這么昂貴的禮物,大喜,二話不說借給淳于髡十萬精兵和一千輛戰(zhàn)車。楚國聽到這個消息,連夜退兵而去。

齊威王這回心放到了肚子里,在后宮設(shè)宴,犒勞淳于髡。酒酣耳熱,齊威王詢問淳于髡:“你喝多少酒才能喝醉???”淳于髡回答:“我喝一斗就能喝醉,喝一石也能喝醉。”齊威王一聽糊涂了,知道淳于髡肯定又在?;ㄕ?,問:“你喝一斗就醉了,怎么還能喝一石?你倒是說說看?!贝居邝照f:“如果是大王賜酒給我,執(zhí)法官站在旁邊,御史站在身后,我膽戰(zhàn)心驚,喝酒的時候頭都不敢抬,不過一斗就喝醉了。如果是父母家里來了尊貴的客人,我作為晚輩,卷起袖子躬身侍奉客人飲酒,客人一高興賞我?guī)妆瓪埦疲e杯向客人祝壽,也不過兩斗就喝醉了。如果是多年不見的好朋友,久別重逢,互訴衷腸,大概五六斗就喝醉了。如果是鄉(xiāng)里之間的聚會,男男女女雜坐在一起,隨便喝,也沒有時間的限制,再做一些六博、投壺之類的小游戲,呼朋引伴,握手言歡、眉目傳情都沒人干涉,哪怕美眉的耳環(huán)和發(fā)簪被我動手動腳地碰掉了也不會生氣,這是我最快樂的時候,喝上八斗也不過才有兩成醉意。天黑下來了,酒也快喝盡興了,把剩下的酒宴合并到一起,男女同席,促膝而坐,醉意朦朧,摟摟抱抱,杯盤狼藉,繼而散席,主人送走了別的客人,獨獨把我留了下來,派一個美眉陪我過夜,這時她已經(jīng)解開了綾羅短襖的衣襟,身上的香味陣陣,只往我鼻子里鉆,當(dāng)此之時,我神魂顛倒,能喝一石酒而不醉??梢娋坪鹊锰嗔司蜁鰜y子,樂極則生悲。世間所有的事情都是這樣,勝極則衰?!?/p>

說來說去,原來淳于髡還是在諷刺齊威王的長夜之飲。

齊威王這回服了,淳于髡的隱語簡直無處不在,爐火純青。于是齊威王從此后就取消了長夜之飲,封淳于髡為接待外國使節(jié)的賓禮官。

楊善決定吹一個牛

當(dāng)年明月

明正德年間的右都御史楊善,是一個只要舌頭在、還能說話,就有辦法的人。在一次出使瓦剌時,宴會的接待人員、瓦剌首領(lǐng)也先的使者突然以傲慢的語氣問了楊善一個極為讓人難堪的問題:“土木之戰(zhàn),你們的軍隊怎么這么不經(jīng)打?”

正在埋頭大吃的楊善聽見了這個故意找麻煩的問題,抬起頭,直視對方那挑釁的眼神,開始了緊張的思索。

為了處理好這一復(fù)雜局面,既不丟面子維護國格,又不跟對方鬧翻,楊善決定吹一個牛,雖然他之前可能吹過很多牛,但這次吹牛是最完美的。

楊善突然愁眉苦臉起來,他嘆了口氣,說道:“有些事情我原本不想說的,但到現(xiàn)在這個時候,還是告訴你們吧?!?/p>

這句話說得對方一愣,連忙追問原因。

楊善這才看似很不情愿地接著說了下去:“土木之戰(zhàn)時,我們的主力部隊不在京城,全部出征了(壯者悉數(shù)南征)。王振率軍輕敵而入,才會失敗,現(xiàn)在南征的部隊已經(jīng)全部回來了,有二十萬人啊。再加上新練的三十萬軍隊,全部經(jīng)過嚴(yán)格的訓(xùn)練,隨時可以作戰(zhàn)!”

聽完這番話,也先使者不由得倒抽了一口涼氣,可他們?nèi)f萬想不到,下面他們聽到的話將更為聳人聽聞,因為楊善先生吹牛的高潮部分即將到來。

六十多歲的楊善此時擺出了老奶奶給小孫子講鬼故事的架勢,繪聲繪色地為瓦剌人描述了一幅可怕的景象。

“我們在邊界埋伏了很多火槍和帶毒的弓弩,你們被打中就必死無疑(百步外洞入馬腹立死),而且我們還在交通要道上安放了很多鐵錐(隱鐵錐三尺),你們的馬蹄會被刺穿,根本無法行動。”

估計楊善還是一個擅長編恐怖故事的人,他最后還煞有介事地對臉都嚇得發(fā)白的瓦剌人說:“實話告訴你們,每天夜里你們睡覺的時候,我們派了很多刺客窺視你們的營帳,來無影去無蹤,你們還不知道吧!”

就這樣,楊善終于結(jié)束了他的牛皮,微笑著抬起頭,看著對面那些嚇得目瞪口呆的瓦剌人。

可光嚇人是沒有意義的,于是楊善繼續(xù)了他的表演。

他臉色突變,換上了一副悲天憫人的表情,發(fā)出了一聲嘆息:“唉,可惜這些都沒用了?!?/p>

瓦剌人剛剛被這位仁兄那詭異可怕的語氣嚇得不行,突然又看他態(tài)度轉(zhuǎn)溫,搞不懂他玩什么花樣,便追問他為什么。

楊善這才說出了他最終的用意:“我們已經(jīng)講和,彼此之間就像兄弟一樣,怎么還用得上這些!”

瓦剌人笑了,他們終于不用擔(dān)心那些火槍、鐵錐和刺客了,雖然這些東西并不存在。

楊善也笑了,因為他又成功地講了一個動人的故事。

結(jié)束了這場飯局上的較量后,楊善動身去見也先。在那里等待著他的將是一場真正的考驗:他只有舌戰(zhàn)辯勝也先,才能把土木堡被俘的朱祁鎮(zhèn)皇帝帶回北京去。

郭崇韜的“貪污”妙法

余顯斌

后唐滅梁后,郭崇韜功勞最大,是他建議奇兵偷襲,才得以滅掉后梁。因而,滅梁之后,郭崇韜被委任為樞密使,也就是國防部長,很得莊宗信任。

進了開封,郭崇韜就變了。

一直以來,郭崇韜以清廉著稱,贏得了世人的尊敬,也贏得了皇帝的信任和同僚的敬佩??墒牵詮倪M了開封,郭崇韜如突然換了一個人似的,讓大家不敢相認了。

他大開府門,公然接受賄賂。

當(dāng)時的后梁官員,人心惶惶。為了探聽新朝對他們的態(tài)度,是懲處還是留用,大家都集攏來商量。有的人提議,找郭崇韜,給他行賄,買個平安。

這個建議,馬上遭到反對:“聽說郭崇韜那家伙十分清廉,油鹽不進。”

大家一聽,灰心喪氣,不知怎么辦好,甚至有人暗思,不行的話,就逃走,或者反抗。

也有人不死心,去了郭崇韜那兒,送了錢財。郭崇韜呵呵大笑著收了,不但收了,還笑容滿面地把來人送出大門,很是客氣。這一消息迅速在投降官員中播散開來。于是,后梁的降臣都看到了希望,一個個再也不用膽戰(zhàn)心驚了,都拿著錢物去了郭府。

郭崇韜門前,一時車水馬龍。

送了禮,這些官員的心靜了下來:有郭崇韜撐腰,大家還害怕什么。

后唐的大臣們見了,都非常不滿,心想,這個郭司令,剛進城,就被敵人的“糖衣炮彈”打趴下了,有的老戰(zhàn)友實在看不過去了,就去勸:“您是朝廷大臣,圣上最信任的人,怎么能大受賄賂???”

郭崇韜捋著胡須笑笑,用外交辭令道:個中奧妙,無可奉告。

老戰(zhàn)友長嘆,心說,貪污,當(dāng)然說不出個子丑寅卯了。

莊宗知道了,也很不爽,找來郭崇韜問:“吃飽了嗎?”

郭崇韜聽了,不慌不慢,告訴莊宗,后梁剛滅,大臣人心惶惶,此時行賄,是買一個平安。如果自己不收,他們就會更加驚慌不安,不知新朝會怎么處理他們,甚至可能激成變故。如今收了他們的錢財,他們不就安定了嗎?

莊宗點點頭,沒說什么。

過了一段時間,后唐慢慢消化了后梁勢力,局勢漸漸平穩(wěn)下來,敵我矛盾也慢慢緩和下來。這時,新的問題出來了,國家初創(chuàng),連年戰(zhàn)爭,國庫一貧如洗。莊宗想想,還是增加百姓的賦稅吧。

郭崇韜攔住了,戰(zhàn)亂之后,百姓一貧如洗,哪有錢糧?他讓人到自己府上去,把收受的錢財全部上繳國庫。同時,拿出一本賬簿,告訴皇帝,這些都是當(dāng)時后梁大臣們所送之物,他這樣做,目的很簡單,就是想解除國家財政困難。

后梁的那些大臣見了,又是慚愧,又是感動,心里真的徹底平靜下來,而且,再也不敢以腐敗官員的眼光看待郭崇韜了。

郭崇韜交出賬本的同時,又上了一道奏折,請求皇帝降自己的職。原因很簡單,作為大臣,私收別人的東西,無論如何都難脫受賄嫌疑。

莊宗聽了忙勸告,你這都是為了國家,至于處罰嘛,我看就算了吧。

郭崇韜謝絕了皇帝的好意,義正詞嚴(yán)地告訴皇帝,國法無情,怎可說算就算?

莊宗無奈,對郭崇韜當(dāng)堂進行了降職處罰。

朝堂上的其他官員一見,大驚失色,自己尤其是過去看見郭崇韜受賄,也效仿受賄的官員,都紛紛拿出自己受賄的東西充盈國庫,個個嚴(yán)格檢討自己,自請降職處分。

朝堂上,一時之間,風(fēng)氣一清。

郭崇韜受賄,一舉三得:穩(wěn)定人心;充實國庫,減輕百姓負擔(dān);肅清貪污之風(fēng)。

有忠貞愛國之心,再輔以靈活的方法、善良的本性、良好的愿望,后唐開局,贏得個滿堂彩,實在離不開郭崇韜的“貪污”妙法。

“不倒翁”高允

王愛軍

北魏歷史上有個著名的“不倒翁”高允,他經(jīng)歷過五代君王,之所以會創(chuàng)造這個紀(jì)錄,除了因為歷代君王的器重與喜愛,另一個重要原因則是他足夠長壽。高允信佛,他曾樂觀地估計自己會有百歲的壽命,結(jié)果活到了98歲。回顧他的一生,他的長壽絕不是因為佛祖保佑,或是他研制出了獨一無二的養(yǎng)生秘方,而是他生性豁達,總是把別人放在前頭,而從不掛念自己,是個典型的利他主義者。

有一天文成帝召開朝會,發(fā)現(xiàn)著作郎高允已經(jīng)27年沒升過職,他本人居然從未提過這方面的要求,不由得大為感慨。他說:“你們這些人雖然每天手拿刀槍弓箭,在我一旁侍候,然后觀察我高興的時候向我乞求官職,這不過是站立的功勞,卻得以封王封侯。高允用一支筆輔佐國家,他的部下已經(jīng)有一百幾十人都官至刺史了,他卻一直在做郎官,你們難道自己不感到羞愧嗎?”

大臣們聽了面面相覷,沒敢吱聲。這時司徒陸麗上前稟告說:“陛下教訓(xùn)的是,高允雖然沒少受皇恩的恩寵,但家中貧苦,妻子兒女沒有家產(chǎn)?!?/p>

文成帝大為驚訝,馬上命令起駕,親自到高允家察看。

進得高允家的大門,只見院落荒疏,僅有草屋數(shù)間。屋里炕上的被褥都是用麻布做成。家人穿的都是用舊棉絮做的棉袍。廚房里只有一點食鹽和青菜。文成帝看過,不住嘆息:“古人的清貧也不至于到這步田地??!”他招手讓高允過來,詢問原因。原來北魏的官吏都沒有工資,他們的生活主要靠皇帝的賞賜,或者經(jīng)營些田產(chǎn)取得收入。高允當(dāng)年隨太武帝南征北戰(zhàn),立下不少功勞,得到的賞賜無數(shù),但都被他分給手下的士兵了,他自己則過得非常窘迫,以致有時無米下鍋,只好經(jīng)常讓兒子們上山打柴采菜,以補貼家用,維持生活。

文成帝深受觸動,當(dāng)即下令賞給高允絹帛500匹,谷米1000斛,任命他的長子高忱為綏遠將軍、長樂太守。高允三番五次地上表推辭,稱其不可當(dāng)此大用,文成帝態(tài)度堅決,不予批準(zhǔn)。

照說人要上了年紀(jì),往往都愛考慮養(yǎng)老無憂和為子孫留點看得過眼的遺產(chǎn),這些對高允來說都是易如反掌的事,但他卻越發(fā)視富貴如云煙,依然一如既往地堅持有飯大家吃,有酒大家喝。孝文帝曾專門為高允頒布一道詔書,說:“高允年逾古稀,但家貧無儲。命令主管宮廷音樂的太樂署,抽調(diào)10名演奏弦樂器和竹管樂器的藝人,每隔五天到高允家中演奏一次,使他心情喜悅?!辈痪糜窒略t令每天早晚為高允供應(yīng)飲食,每月的初一和十五贈送給他牛肉和美酒,每年的春秋兩季贈送給他各種山珍海味,還要按月發(fā)給衣服絲綿和綢緞。高允十分高興,留下鼓樂,因為他特別喜歡聽音樂,其余的賞賜又全部發(fā)給了親屬和故舊。

98歲那年,高允身體略感不適,孝文帝忙派御醫(yī)登門探視,御醫(yī)回宮秘密報告說高允氣血有變化,恐怕情況不太好。孝文帝心里很難過,派使者賞給高允皇帝享用的各種精美食品,從美酒糧米到食鹽肉醬,以及床帳、衣服、被褥、幾杖等,非常齊備,總計有一百多種,都是當(dāng)時的上等產(chǎn)品,把庭院堆得滿滿的。高允喜形于色,摸著這些東西說:“皇上認為我太老了,賞賜這么多東西,正可以分發(fā)給客人了?!?/p>

心中無我,唯有他人最為念:無欲無求,粗茶淡飯自心安。這就是高允的境界吧!高允曾作《征士頌》,回憶當(dāng)年曾一起應(yīng)詔出仕的那些人,感慨“往日的喜悅,變成今天的悲傷”。因為“朝廷中的官員都是晚輩,街坊鄰里也看不到熟悉的面容”。98歲的高齡在那樣一個不甚發(fā)達的時代實在是一個讓人難以企及的高度,但那又何嘗不是對他一生想別人多,想自己少的報償呢?

曹操也是性情中人

易中天

曹操殘忍卻并不暴虐,冷酷卻并非無情。殘忍和冷酷不是他的天性,是他在殘酷的政治斗爭和軍事斗爭中被逼出來的。因為他不殘忍,別人就要對他殘忍;他不冷酷,就戰(zhàn)勝不了一個又一個兇險的敵人。他面對的是你死我活的斗爭。然而,熱愛生命,重于感情,又畢竟是他的天性。所以,他殺人不眨眼,卻并不以殺人為樂;執(zhí)法不講情面,卻又通情達理。

攻殺袁譚后,曹操曾下過一道命令:誰敢哭,連你老婆孩子一起殺!然而冀州別駕王修卻公然違抗命令,趕到袁譚尸身邊號啕大哭,還要求收葬袁譚的尸體。曹操故意默然。王修說:我受袁家厚恩,不能不報。讓我收尸以后再死,我死而無憾!曹操大為感動,說:這真是個義士啊!不但不殺王修,還任命他為司金中郎將。孔融死后,許多原來和他交好的人都不敢去吊唁,只有京兆人習(xí)脂(字元升)去了,撫著孔融的尸體哭著說,文舉呀文舉,你舍我而去,我以后還和誰說話,我活著還有什么意思呢!后來習(xí)脂見到曹操,向他認錯,曹操卻叫著他的字說:元升呀元升,你倒是個慷慨多情的人!又問他住在哪里。聽說習(xí)脂剛搬了家,便馬上讓人給他送去一百斛谷子。

實際上曹操自己就是一個慷慨多情的人。郭嘉英年早逝,曹操悲痛得死去活來。他給朝廷上表,同荀攸等人議論郭嘉,每每痛哭流涕,聲淚俱下。他說:奉孝年不滿四十(實為三十八歲),和我在一起的時間就有十一年。那些艱難困苦的日子全都是他和我一起硬挺過來的。那都是千鈞一發(fā)的艱險呀!我自己都拿不定主意,奉孝卻當(dāng)機立斷。只有他,最知道我的心愿呀!諸位和我都是同輩人,只有奉孝最年輕,我原本是要把后事托付給他的,誰知道他竟先我而去呢?奉孝其實是知道危險的。他身體不好,南方又多瘟疫,因此常說要是到了南方,只怕就不能活著回來了。可是為了和我共渡難關(guān),他還是硬挺著去了。這樣一份情義,如何叫人忘得了!如今,我雖然為他請了功,討了封,可這對一個死了的人來說,又有什么用,有什么用啊!天下相知的人是這樣少,好容易有了一個又棄我而去。蒼天哪,你叫我怎么辦,怎么辦呀!讀著這樣的文字,恐怕連我們自己也要為之感動的。

甚至對于背叛了自己的朋友,曹操也很看重當(dāng)年的情誼。陳宮和曹操有過一段不平常的交往,曹操出任兗州牧,就是陳宮的功勞。后來,因誅殺邊讓一案,陳宮離開曹操,投奔了呂布,而且死心塌地地幫呂布打曹操,被俘以后,寧死不肯投降。曹操便叫著他的字說:公臺,你死了不要緊,你的老母親可怎么辦呀!陳宮長嘆一聲說:陳某聽說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親,老母是死是活,全在明公您了。曹操又問:你的老婆孩子又怎么辦呢?陳宮又說:我聽說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絕人之后,老婆孩子是死是活,也由明公看著辦了。說完,頭也不回,昂首就刑。曹操流著眼淚為他送行。陳宮死后,曹操贍養(yǎng)了他的老母,還為他女兒出了聘,對他們家比當(dāng)初是朋友時還要好。

最能體現(xiàn)曹操之重情的,大約還是在他臨終之際。

公元220年,征戰(zhàn)了一生的曹操一病不起。他留下了一份寫得斷斷續(xù)續(xù)的《遺令》,算是最后的一個交代。然而,這個天才的杰出的政治家,卻出人意料地不談?wù)巍ψ约阂簧墓^得失也只說了一句話:我在軍中執(zhí)法,總的來說是對的。至于發(fā)的小脾氣,犯的大錯誤,不值得效法。余下的篇幅,就是一些瑣事的安排。比如婢妾和藝妓們平時都很勤勞辛苦,我死了以后讓她們住銅雀臺,不要虧待她們。余下的熏香分掉,不要用來祭祀,免得浪費。各房的女人閑著也是閑著,可以學(xué)著編絲帶草鞋賣,等等,頗有些絮絮叨叨、婆婆媽媽。這就很讓后世的一些人看不起。陸機是晉人,說得還算委婉,也說得文縐縐的:“系情累于外物,留曲念于閨房?!薄跋?nèi)顧之纏綿,恨末命之微詳?!保ā兜跷何涞畚摹罚┨K東坡就不那么客氣了。他說不管什么人,只有“臨難不懼,談笑就死”,才稱得上是英雄。像曹操這樣,臨死之前,哭哭啼啼,“流連妾婦,分香賣屨”,算什么事呢?因此他撇了撇嘴說:“平生奸偽,死見真性?!保ā犊妆焙Y潯罚┮馑家埠苊黠@:別看曹操平時人模狗樣的,裝得一副英雄豪杰氣派,地地道道的一個奸雄,事到臨頭,還是露了馬腳。

可是,曹操是病死的,不是拉到刑場上去砍頭,你要他如何“臨難不懼”?曹操并沒有呼天搶地哭哭鬧鬧地不肯去死,又怎么不英雄?老話說:“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曹操雖非就義,但死得還算從容。能絮絮叨叨地安排這些后事,就是從容的表現(xiàn)。不錯,與許多英雄人物臨死前的慷慨陳詞、豪言壯語相比,曹操這份《遺令》一點也不英雄,完全上不了臺面,和普通老百姓沒什么兩樣。但我以為這正是真實的曹操。他本來就是一個人,不是神。他本來就是一個普通人,不是(也不想做)什么超凡脫俗的“圣人”。而且,以他的身份地位,居然敢于把“凡夫俗子”的一面公開暴露出來,并不遮遮掩掩,裝腔作勢,正是曹操的過人之處和英雄本色。如果說,平時為了政治斗爭的需要,他不得不把內(nèi)心世界遮蔽起來(即所謂“平生奸偽”),那么,臨死之前,就沒什么顧忌了(即所謂“死見真性”)。曹操臨終前的“善言”,流露出的是他對生活的眷戀和對親人的感情。

曹操南征北戰(zhàn),戎馬一生,享受天倫的時間不多,因此對家人的感情特別珍惜。他在臨終前還說過這樣的話,他說:我一生所作所為,不覺得對不起誰,唯獨不知到了九泉之下,如果子修向我要媽媽,我該怎么回答。子修就是曹昂,是曹操的長子。曹昂的生母劉夫人早逝,便由沒有生育的正室丁夫人撫育,丁夫人視為己出。后來曹昂陣亡,丁夫人哭得死去活來,又常常哭著罵著數(shù)落曹操:把我兒子殺了,你也不管。曹操一煩,便把她打發(fā)回了娘家,因此去世前有這樣的說法。

后來,曹操親自到丁夫人娘家去接她,丁夫人卻坐在織布機前織她的布,動都不動,理都不理。曹操便撫著她的背,很溫柔地說:我們一起坐車回家去,好不好呀?丁夫人不理他。曹操走到門外,又回過頭來問:跟我回去,行不行呀?丁夫人還是不理他。曹操沒有辦法,只好和她分手。以曹操脾氣之暴躁,為人之兇狠,做到這一步已很不簡單。何況曹操還讓丁夫人改嫁,不讓她守活寡。

曹操臨終前放心不下的,還有小兒子曹干。曹干這時才五歲。三歲時,生母陳姬就去世了,于是曹操又專門給曹丕下了一道遺令:“此兒三歲亡母,五歲失父,以累汝也?!标憴C對此也有一番議論:“傷哉!曩以天下自任,今以愛子托人?!币粋€把天下都背在身上的人,臨死前卻不得不把愛子托給別人(雖然這“別人”也是自己的兒子),說起來是有點令人傷感,但這又確是一個人的真情。

魯迅先生說:“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辈懿賾z子,項羽別姬,他們都是性情中人,也都是真豪杰、大丈夫。

司馬懿智取帥印

振?北

諸葛亮初出祁山伐魏,占天山諸郡,收服姜維,取得大勝,后因馬謖失去重要戰(zhàn)略要地街亭才被迫回川。數(shù)年后,經(jīng)過休養(yǎng)生息,諸葛亮重聚大軍兵出祁山,再伐中原。大軍一路前行,勢如破竹,并再次聯(lián)絡(luò)東吳,共伐曹魏。

在這緊急關(guān)頭,大將軍曹真卻身染重病,魏明帝一時有些六神無主。就在這時,司馬懿主動向魏明帝分析了形勢,他認為蜀漢與東吳的聯(lián)盟是貌合神離,所以這一路兵馬不足為患,所憂的倒是隴西諸葛亮的一路軍馬。現(xiàn)曹軍無主,得派得力之將前往迎敵,等蜀軍糧草供應(yīng)不濟,定可反敗為勝。

曹睿見司馬懿分析得頭頭是道,鑒于曹真有病,就委派司馬懿為都督,總領(lǐng)隴西各路軍馬,抵御蜀漢進攻。他還命人立即去曹真那里取帥印交給司馬懿。

司馬懿卻說:“臣自去取帥印便可?!彼麃淼讲苷娓希忍讲∏?,再告以前方軍情。曹真不禁深感憂慮,便說:“現(xiàn)在國家如此危急,皇上為什么不拜你為都督,以退蜀軍呢?”司馬懿明明已經(jīng)受封,卻仍推辭說:“我才疏學(xué)淺,不堪重任?!辈苷嫘乓詾檎妫腥藢浻〗唤o司馬懿。司馬懿仍是不住地推托:“帥印仍請大將軍掌管,我一如既往,竭力輔佐?!辈苷婷φf:“現(xiàn)在國家正處于危險境地,軍隊怎么能沒有統(tǒng)帥呢?我要抱病去向皇上保舉你?!?/p>

此時,司馬懿才說出實話:“皇上已有恩命,只是我不敢領(lǐng)受罷了。”曹真一聽,高興地說:“有你掛帥,蜀軍可退了?!庇谑?,司馬懿拜謝再三,接過了帥印。

既然皇上有命,司馬懿何必還要自取帥印?其實這正是他的高明之處,他知道魏明帝命他掛帥是在緊急狀況下做出的決定,一旦擊退蜀軍,帥印仍會回到曹真手中。再說曹真正在病中,被人取去帥印,心中必會不快,甚至?xí)尚乃抉R懿從中作怪。現(xiàn)在司馬懿親往取帥印,而且再三拜辭,既可消除曹真的疑慮,也可長保帥印。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大?衛(wèi)

學(xué)過《三字經(jīng)》的都知道“融四歲,能讓梨”,因為在家里排行老小,一家人吃梨時,孔融就知道拿小的吃。千百年來,孔融因讓梨而博得美名。竊以為,以孔融之才智,他拿小梨,未必出于謙讓,因為,梨小有小的好處,吃得快,換得也快。

孔融十歲時,隨父親到了洛陽。時任司隸校尉的李膺名氣很大,孔融很想拜見。到李家門前,傳達室不讓進,他也沒帶神童證書、更沒有名片,遂對看門的說:“我是李大人的親戚?!笨撮T人只好讓他進去。見到孔融,李膺問:“你這個小屁孩,怎么會和我處上親戚了?”孔融眼睛滴溜溜一轉(zhuǎn)說:“老李你真貴人多忘事,過去我的祖先孔子曾經(jīng)拜你的祖先李聃為師,多少輩子的親戚關(guān)系了,可謂世交。”李膺和在座的賓客吃驚不小,過了一會兒,太中大夫陳韙也來李家做客,得知孔融剛才說的話,信口說了句:“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笨兹谀慕o對方辯友喘氣機會,一句話就把陳大夫嗆到了南極——“竊以為,老陳同志小時候一定很牛?!北娊孕Φ梗惔蠓蚝薏坏谜覀€高樓跳下去。在魏晉這個水果攤上,孔融是一只非常優(yōu)秀的梨——倘若不遇到曹操這把水果刀的話。曹操當(dāng)時和袁紹兩雄并立,孔融對這兩只鳥都不大感冒,后來他發(fā)現(xiàn)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就對他沒好臉色??兹诖蟾乓部闯隽瞬懿龠@個軟肋,就唱起了對臺戲,比如曹操下禁酒令,孔融就強烈反對說:“天上有酒星,地上有酒泉,堯不飲干盅,無以成其圣?如果說酒能亂世,那么紂王因色失國,現(xiàn)在為什么只禁酒,不禁欲呢?”這讓老曹很沒面子,考慮到當(dāng)時正延攬人才,孔融是社會名人,影響太大,也奈何他不得,咽咽唾沫,忍了。

曹操把袁紹拿下,他兒子曹丕納袁紹漂亮的兒媳婦甄氏為妃,孔融看不下去,就對曹一哥說道:“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辈懿僖詾榭兹趯W(xué)問淵博,不知此話出于何典,就很虔誠地向他討教??兹陔p肩一聳,兩手一攤:“以今度之,想當(dāng)然耳。”

我們知道,魏晉時代極力倡導(dǎo)以孝治天下,王祥臥冰、郭巨埋兒事跡上了各大網(wǎng)站頭條。但孔融卻與當(dāng)局不合作,他認為,所謂孝道也是不足守的,比如“父之于子,當(dāng)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欲發(fā)耳。子之于母,亦復(fù)奚為?譬如物寄瓶中,出則離矣。”這種離經(jīng)叛道的言論,怕要把他的祖宗孔圣人氣得肝顫。

孔融那張破嘴像個跑馬場,兔子急了都咬人,何況當(dāng)時的江湖一哥曹操。曹操后來找個借口把孔融殺了。孔融被殺后,曹操派人到其家,孔融的兩個孩子正在玩游戲,一個九歲,一個八歲,面對帶血的刀子,非常坦然,竟說出:“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其悲愴、鎮(zhèn)靜,讓曹操大恐,斬草除根,一并殺之。

和那個時代許多耍嘴皮子的名士一樣,孔融在生活上實在糟糕透頂,他在北海做官八年,愣是把那地兒整得民不聊生。袁紹的兒子袁譚攻打他所主持工作的北海,雖然“自春至夏,戰(zhàn)士所余數(shù)百人,流矢雨集,戈矛內(nèi)接”,但孔融卻“隱幾讀書,談笑自若”。后來北海城陷,孔融抱頭鼠竄,竟拋妻棄子,結(jié)果,妻兒皆為袁譚所俘虜。

一個連自己的老婆孩子都可以不顧的人,大概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得出來,孔融遭遇,正所謂現(xiàn)實版之“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聰明大臣飲酒不亂

姜鐵軍?姜書航

東晉時的晉文帝,很喜歡和手下大臣開玩笑。有一個大臣叫魏元孚,長得十分難看,個子矮,臉盤短,還禿頂,其貌不揚。晉文帝就問一個近臣:“魏元孚長得這么難看,怎么能在朝廷里做官呢?他憑什么做的官?”近臣回答:“魏元孚是先帝看中的,據(jù)說他博聞強識,懂得很多。”晉文帝說:“就是說魏元孚很聰明了?”近臣點頭。晉文帝又說:“魏元孚應(yīng)該有點本事,不然他也混不到現(xiàn)在。你知道魏元孚這個人的缺點是什么?”近臣想了想說:“魏元孚最大的缺點是喜歡喝酒,特別貪杯!”晉文帝點頭道:“我知道了!”晉文帝叫人準(zhǔn)備了酒席,請大臣們喝酒,其中也有魏元孚,又讓太監(jiān)準(zhǔn)備了十幾個酒壇子,都是矮粗的那一種,看上去就像魏元孚的臉,還在每個酒壇子上戴了頂帽子,叫人看了忍俊不禁。晉文帝叫人把這些酒壇子放到長條案子上,擺放在大殿中。

許多大臣都給魏元孚敬酒,想把他灌醉。魏元孚雖然不知道晉文帝葫蘆里賣的什么藥,但感覺苗頭不對,于是他當(dāng)面把酒喝下去,過一會兒假裝上廁所,又全都吐了出來,回到酒席上再喝,假裝喝醉了。喝完酒,魏元孚被宣上殿。魏元孚一上殿來,大臣們哄堂大笑,因為長條案子上放的那些酒壇子實在太像魏元孚了。晉文帝也被逗得前仰后合,大笑不止,想看看魏元孚到底怎么辦。魏元孚走到長條案子前,停住了腳步,看著那些酒壇子,大聲說:“哎呀,這不都是我的兄弟嗎?你們真是大膽無禮,怎敢跑到大殿上排隊站著,趕快跟我回家!”一邊說一邊把酒壇子搬走了。魏元孚的舉動把晉文帝逗得合不上嘴,覺得他的確是個人才,把事情處理得滴水不漏。魏元孚把這些酒壇子拿回家后,就叫家仆四處放風(fēng),說皇帝賞賜魏元孚十幾壇子美酒,魏元孚愿意把美酒換錢接濟窮苦百姓,還說這都是晉文帝的功德。這事很快傳進了晉文帝的耳朵里,晉文帝拍案叫絕:“魏元孚實在是太聰明了,人真是不可以貌相啊!”

從此以后,魏元孚便成為晉文帝最器重的大臣之一,晉文帝器重魏元孚的主要原因是“飲酒而不亂性,甚有分寸,九分清醒一分醉”。

劉邦咬牙封雍齒

閆?紅

那時天下已定,劉邦一口氣封了二十多個大功臣,剩下的人就比較難封了,他們白天黑夜?fàn)幭嗾f自己的功勞,讓劉邦很是頭疼,就想先放一放,不忙著揭開這個蓋子。

這天他在洛陽南宮,站在高高的復(fù)道上朝下看,瞅見他的一堆武將坐在沙子里說話,劉邦感到很奇怪,問張良,這些家伙說啥呢?

張良說,陛下不知道嗎?這些人在謀反呢!劉邦聽不懂了:天下這才安定,他們謀什么反啊?張良說,陛下起自布衣,靠著大家才得到天下,您當(dāng)上皇帝后,封親信,殺仇人,現(xiàn)在軍吏們計算功勞,認為即使把天下的土地都劃做封國也不夠封賞的了,他們對能否得到封賞非常懷疑,又擔(dān)心因以前的過失而被猜疑乃至遭到誅殺,就聚集到一塊打算造反了。

劉邦聽張良說得好像有點道理,擔(dān)憂起來,問,那怎么辦呢?張良說,皇上平素最討厭,而且大伙都知道的人是誰啊?

劉邦咬牙切齒地說,當(dāng)然是雍齒這鳥人!他曾多次“窘辱”我,我早就想殺掉他,但因為他的功勞很大,所以才沒下手。

張良說,那就趕快先封雍齒吧,這樣一來,大家就確信自己都能得到封賞了。

劉邦依了他的話,大設(shè)宴席,把雍齒封為什方侯,酒宴結(jié)束后,大臣們個個歡天喜地,說,連雍齒都封侯了,我們還怕什么呢?

雍齒原是劉邦的老鄉(xiāng)。那時劉邦是個吃快餐盒飯的小亭長,而雍齒則是當(dāng)?shù)睾缽姡У萌宋迦肆?。后來劉邦斬白蛇起義,雍齒也追隨他而來,但對劉邦這個人并不是很服氣,也難怪,雍齒太知道他的老底了。

但是沒辦法,雍齒想追隨那樣一種革命風(fēng)潮,偏偏革命選擇了劉邦,這叫形勢比人強,雍齒再心不甘情不愿,也只得暫時在老鄰居劉邦手下做個小弟。

在我們的印象中,故人仿佛是天然的同盟,同學(xué)啦,老鄉(xiāng)啦,可以形成一個看不見的關(guān)系網(wǎng),其實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比如說,同學(xué)分到一個部門,過幾年,一個原地踏步,另一個提拔了,還是那一位的頂頭上司,心氣不平和的,就不服這個氣了,看著對方在臺上指手畫腳,心里想的卻是:嘁,當(dāng)年你還抄我的試卷呢!而另一個呢,也未必能心平氣和。意氣風(fēng)發(fā)夸夸其談的時候,一眼瞥見下面那張似笑非笑的臉,記起自己的“微時”,頓時找不到感覺了。雍齒不知道其中利害,成日陰陽怪氣的不說,關(guān)鍵時候還讓劉邦后院起火。那一年劉邦出門打仗,讓雍齒駐守豐城,他前腳剛走,魏國軍隊后腳就到了,魏軍的頭頭周市帶話給雍齒,你跟著劉邦混個什么勁啊,你要是投降我們,還讓你守著豐城。雍齒一想也是,雖說魏王也不咋的,但總是個陌生人,不像劉邦,原本街坊鄰居的,我還高他一頭呢,現(xiàn)在倒在他手下聽喝,不如投降了事!

那年月軍閥大混戰(zhàn),大家分分合合是常事,投降過來投降過去的,各有各的利益盤算,也都能互相理解,但雍齒這么做,讓劉邦難以理解,他投降的原因并不是不得不這樣,而是瞧不起自個兒,且以故人的身份瞧不起自個兒,怎么能不讓他胸悶到暗傷?

盡管后來雍齒又投降過來了,按照劉邦的說法,還立了大功,但是劉邦一看這個人就不舒服,恨不得殺之而后快。他不是一個擅長掩飾情緒的人,他手下的那幫人又都是那么賊,如此一來,一傳十,十傳百,人人都知道,雍齒是劉邦最討厭的人了。

我很難想象此時雍齒的心情,不管怎樣,他都沒料到,劉邦把韓信彭越他們都給干掉了,居然容下了一個他,還咬牙切齒地封了個侯。

這正是劉邦的成功秘籍之一,竊以為比所謂擅長用人論來得更為重要。單聽劉邦說話,那是非常的性情中人,基本上想哪兒說哪兒,不過大腦,但看他做事,卻是另外一種風(fēng)格。他把大我和小我分得很清楚,大我是一國之君,小我則是一個有著七情六欲的男人,他的小我看似張揚,內(nèi)里卻隨時準(zhǔn)備為大我讓路。

對于韓信、彭越他們,他有感情,但就算那感情再深十倍,他照樣得把他們殺了,因為他們觸犯的是他的大我,使他隱隱感到不安全,這是利益之爭。雍齒冒犯的,則是劉邦的小我,一個普通人被人尊敬看重的需求,這是意氣之爭。

一個成熟的政治家當(dāng)然會把利益放在意氣之上,所謂的仇恨說得很夸張,卻并不真的當(dāng)成自己的底線,雍齒被封侯之后,劉邦也沒找過他茬子,他一口氣活到漢惠帝三年,此時劉邦早已去世。

在追隨劉邦的諸將里,這樣的善終不算太多,個人因被憎惡而意外地獲益,讓人想破頭,也參不透命運的禪機。

呂后很會做老婆

讀書三味

年輕時的劉邦,好色、酗酒,口碑很不好,給人的印象就是個地痞無賴,所以,呂后的父親呂公要把呂后許配給劉邦時,呂后的母親呂媼堅決不同意。

丈夫給人的印象太壞,所以,呂后做的第一步,就是利用人們迷信的心理,為劉邦制造輿論、重樹形象。

呂后的老爹好相面之術(shù),或許從小耳濡目染,覺得這個東西很容易糊弄人吧。呂后找了個老頭,可能就是花錢雇的托,假稱相面的高人,說呂后和兩個孩子將來都是大貴之人,劉邦更是貴不可言。啥叫貴不可言啊?就是能當(dāng)上皇帝。因為一般老百姓要當(dāng)皇帝,那是對現(xiàn)今皇帝的大不敬,是要殺頭的,所以不能說出來。對此,劉邦還真就信了。從那以后,一些人對劉邦還真的就刮目相看了,連劉邦自己都變得自負了。

最有意思的是,有一次,呂后和亡命天涯的劉邦團聚后,劉邦很驚訝地問她為什么能找到自己,呂后竟然說道:“你藏的地方,上面經(jīng)常有云氣,我順著云氣找,就找到你了?!蹦憧?,這不純粹大忽悠嗎?

正是在呂后的忽悠下,劉邦的名氣直線上升。先是沛縣的子弟聽說這種事以后,前來歸附劉邦,后來,四面八方前來投靠的越來越多。所以,溯本求源,劉邦的發(fā)跡,實在也是得力于呂后重視輿論宣傳工作。從這個意義上講,呂后真可謂劉邦志同道合的好老婆。

劉邦做了漢王后,地位早已不是從前那個喝酒欠賬的小股長了,這回?zé)o論干什么都有了經(jīng)濟基礎(chǔ)和政治資本,于是,又討了個小老婆戚姬。要說女人就是女人,她能容忍自己的男人吃,能容忍自己的丈夫喝,但最不能容忍的似乎就是別的女人剝奪丈夫?qū)ψ约旱膼?。有了戚姬以后,劉邦到哪都帶著她,呂后能不吃醋嗎?呂后殺戚姬手段之殘忍,前無古人。在這殘忍的里面,固然不乏政治因素,不過,更多的是因為吃醋。作為老婆,呂后在政治上堅定地支持劉邦,在生活上也是個賢內(nèi)助。劉邦沒出道時,她和劉邦兩地分居,老人、孩子都是呂后照顧,還要下地耕田,僅憑此一點,可見她做老婆賢惠的一面。

劉邦活著的時候,呂后談不到干涉朝政,不過,一個耐人尋味的現(xiàn)象是,她與劉邦的性格互補,對于劉邦政權(quán)的穩(wěn)固,起到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這突出表現(xiàn)在殺韓信上。按照劉邦的意思,把韓信的權(quán)力收回來就算了,不必殺掉,怕落得個殺功臣的不義之名。呂后呢,心細、果斷,再說了,女人嘛,就是把事兒辦砸了又能怎么樣?誰又能和一個女人計較這件事呢?真辦砸了,也有兜后路、擦屁股的人嘛,還有劉邦給撐腰呢。所以,殺韓信除禍根這個艱巨的任務(wù),只有呂后來完成。丈夫不好做的事,老婆來做,這種辦事方式,現(xiàn)在不是有很多人還在用嗎?雖然背上了不義之名,犧牲了自己的名譽,但根治了不穩(wěn)定的因素,維護了老公的地位,呂后做得漂亮,做得值得。

如此看來,呂后確實是個好老婆,尤其是很會做老婆。劉邦娶了這么一個女人做老婆,真是三生有幸。

王安石贏得仇敵欽佩

王青笠

王安石還沒死,有關(guān)他的奇談怪論就沸沸揚揚,要是把這些傳言歸結(jié)到一起,那王安石的造型就像畢加索或者達利的人像繪畫那樣卓爾不群:鼻子長在額頭上,大腿從肩膀上生出來。憑著這些鬼畫符,沒人知道王安石是什么人??墒遣徽撛趺从憛捤?,沒人敢說王安石不是超級強人。

天賦稟異大家都說他能當(dāng)宰相

王安石從出生到死亡,都被編撰成了各種稀罕故事,讓他看上去更像個怪物。據(jù)說王安石降生時,有一只獾跑到他們家,之后就找不著了,因此他的小名就叫獾郎。按照古人的說法,這個異兆暗示王安石就是那只獾。

而且這只獾注定要當(dāng)宰相。有一個叫李士寧的著名星象學(xué)家,節(jié)日期間跑到一個道觀,瞪眼瞅著來燒香的士大夫們,忽然就盯著一個人喊:你不是獾郎嗎?王安石一看是老熟人就過來行禮,李士寧告訴他:再過二十多年你就是宰相了。

另一個叫邵雍的神人,成天無所事事在洛陽游蕩,聽見杜鵑叫喚,馬上長嘆一聲:天下要大亂了。人家問他為什么,這老兄說:洛陽從來沒有杜鵑,現(xiàn)在忽然有了,預(yù)示不久南方人就要當(dāng)宰相,會禍亂國家,大宋朝再沒有安寧了。依據(jù)這位活神仙帶有強烈地域歧視嫌疑的先見之明,王安石還什么都沒干,就早晚是那個大亂天下的主兒。

王安石兒子早夭,有人奇怪王安石為什么絕了后。立刻有萬事通說,王安石是天下的野狐貍,怎么會有后代?宋人的故事里,還有把豬叫做王安石的。這些人不管動物學(xué)上的基本常識,把王安石往各種動物上招呼,原因只有一個——煩他的變法。

但是,對王安石的能耐誰都認賬。他進士考試的時候本來已經(jīng)中了狀元,晏殊女婿的弟弟發(fā)榜前走后門打聽名次,聽說自己排在第四很不爽,借著酒勁罵罵咧咧:哪個家伙把老子的狀元撬走了?誰料皇帝老子看試卷的時候,覺得王安石有一句話犯忌,就把他和第四名調(diào)個兒了。所以王安石沒當(dāng)成考試冠軍,卻是真狀元宰相,不過他自己不把這當(dāng)回事,平生從來不提這個話茬。

當(dāng)了宰相搞變法得罪了天下人

王安石是從地方干部起家的。從二十二歲開始,他先后在江蘇、浙江、安徽任職,中間有人推薦他參加中央政府的干部考試,王安石拒絕了。之后,他又兩次拒絕直接調(diào)任京城。本來這是向上爬的陽關(guān)大道,因此王安石的一反常態(tài)顯得有點邪門,還成為一些人指責(zé)他沽名釣譽、居心叵測的證據(jù)。

王安石提出的理由是家庭經(jīng)濟負擔(dān)沉重,京城物價太貴,自己住不起。但究竟他是怎么想的,沒有人知道。在王安石三十九歲這年,中央再次讓王安石報到,他又推三阻四一番,然后好像很不情愿地到了汴梁城??傻綅彌]多久,王安石就提出了著名的《萬言書》,改革家的面目已經(jīng)清晰了。

不過,這個時候沒有人聽他那一套,王安石只能碰運氣。他的哥們兒韓維負責(zé)太子的教育,太子經(jīng)常覺得韓維講課很酷,韓維就告訴太子,這話是我兄弟王安石說的,王安石就這樣成了太子的偶像。太子就是后來的神宗,神宗一即位,就升王安石為宰相,開始了注定失敗的變法。

變法的初衷就是發(fā)展經(jīng)濟、強國富民,然而放眼望去,王安石看見的全是反對黨。他的對付辦法是把他們統(tǒng)統(tǒng)打倒在地,王安石和哥們兒韓維、朋友司馬光、前輩歐陽修等全翻了臉,把大臣們基本上換了個遍。

王安石變法最奇特的地方,是不光當(dāng)官的一律反對,據(jù)說廣大群眾也都怨聲載道,而且老天也跟著作對,連著不肯下雨,這些罪過全栽在了王安石頭上。神宗都開始發(fā)毛了,王安石依然信心滿滿:甭聽那些歪經(jīng),相信我,沒錯的。最后連神宗的老娘都哭著跟兒子說,能不能差不多就得了?王安石一看玩不下去了,只能拍屁股走人。

不到一年,神宗把王安石又請回宰相的座位上,王安石還想再拼一回老命,但大勢已去,他最終還是下課了。這一場戰(zhàn)斗過于慘烈,王安石不但受到強烈的心靈創(chuàng)傷,唯一的兒子也在激戰(zhàn)中喪生,他徹底蔫掉了。

不修邊幅釣魚卻把魚食吃完了

不洗澡不洗臉是王安石一大招牌,他不是一天兩天不洗,而是一年不洗,衣服就更不用提了。后來王安石的兩哥們兒每一兩個月就帶他去一次洗浴中心,然后在門口放一件新衣服,王安石洗完出來就穿上新衣服,也不問是哪兒來的。

皇帝請官員吃飯,讓他們自己釣魚,釣上來之后交給廚房去做。別人都在釣魚,王安石卻坐在那兒把一盆魚食都吃光了。皇帝問他干嗎跟魚爭食,可王安石心不在焉還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

因為長期不和水親近,王安石臉色黝黑。他家人以為是生病,請來了大夫,大夫說那哪是病,都是臉上的泥。家人給他端來水請他洗臉,王安石黑著臉說:老子天生黑,哪能洗白。經(jīng)常不洗澡,難免會有點副產(chǎn)品。王安石向皇帝匯報工作,虱子爬到了胡須上,皇帝忍不住笑,他自己還不知道,出了門問同事:剛才皇帝干嗎樂?同事告訴了他,王安石讓手下把虱子抓走。同事說:這是宰相臉上的虱子,還被皇帝親自鑒賞過,不能輕易抓走。王安石哈哈一笑也就罷了。

當(dāng)時士大夫里面沒幾個沒有小老婆的,但司馬光和王安石兩個人跟別著勁一樣,都不討小老婆。

王安石老婆給他買了個侍妾,他猛然看見眼前有一個生人,就問小妹妹是不是迷路走錯門了,侍妾說是夫人命令來伺候大人的。王安石就問:你是誰家的妹妹?原來這個侍妾本來是某將軍的老婆,她老公運送朝廷的公糧,糊里糊涂連船帶糧全弄丟了,賣光家產(chǎn)還不夠賠,就連老婆一起賣了還債。王安石把她老公叫來,讓他們兩口子回去,連帶買人花的九十萬全都白送。

脾氣執(zhí)拗常當(dāng)面沖著皇帝發(fā)火

日常生活雖然馬虎得很,但王安石的脾氣卻是出名的不好伺候,他的外號就是“拗相公”。

王安石和他后來的死對頭司馬光曾經(jīng)都在包拯手下當(dāng)差,趕上衙門里牡丹盛開,“包黑子”請弟兄們喝酒賞花。司馬光不會喝酒,但是“包黑子”勸酒是老大的面子,不得不喝。王安石也不會喝酒,不管說什么死活一口不沾,一張鐵面的“包黑子”也拿他一點轍沒有。

皇帝任用王安石變法后,基本是王安石說了算。一次他拿了一份撤職查辦官員的報告請皇帝簽字,皇帝一看:這些緩緩。王安石又拿另一個報告上來,皇帝還下不了決心:這些再議。王安石一下就火了:老子辭職不干了。拔腿就往外閃人,皇帝老子留都留不住。

其實王安石性子雖拗倒也不怎么愛發(fā)怒,別人拿他開涮,他通常都不在意。王安石喜歡講經(jīng)濟效益,有人拍馬屁說:把梁山泊八百里水都放干,湖底就可以成為良田。王安石一聽大喜,一會兒回過味來了:那些水弄到哪里去?著名痞子劉貢父在旁邊插嘴:在邊上再鑿一個八百里的湖,就能裝下了。王安石聽了,一笑就過去了。

王安石下了課住在南京,經(jīng)常帶一跟班騎著驢子在外面閑逛。他早上出門的時候帶幾十個餅,到了飯點就和跟班、驢子一起吃餅。碰到干活的農(nóng)民送點吃的,他們就來一頓綠色無污染農(nóng)家飯。有人好奇他每天去哪里,他的手下說:要是跟班在前面走就聽跟班的,要是驢子在前面就聽驢子的。王安石漫無目的,走到哪里算哪里,但是一直帶著書,有時在驢背上看,有時下來休息的時候看。

有人說王安石一輩子都是裝的,是偽君子,可這樣的偽君子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個。第二次辭去宰相職位的第十年,六十六歲的王安石離開了仍在不斷詛咒他的世界。王安石死后,跟他干了半輩子仗的司馬光上書朝廷,要求給予王安石優(yōu)厚的追悼禮遇。

李廣的性格難封侯

劉義光

漢武帝元光六年,李廣與衛(wèi)青、公孫賀、公孫敖各率部一萬出擊匈奴。結(jié)果是,衛(wèi)青大勝,而公孫敖與李廣大敗,幾乎全軍覆沒。李廣自己也被俘,靠著過人的勇力和膽識,奪了匈奴白馬小將的馬,這才逃回來。依漢律,敗軍之將得處死,幸好漢武帝還有一個充滿人性化的補充規(guī)定,只要出得起錢,可免死罪,貶為庶人。于是,公孫敖和李廣都被削職為民。這樣,李廣就來到離長安不遠的南山閑居,在那打了兩年獵。

一次無聊,李廣出門找朋友喝酒,還至霸陵亭,已是深夜。巧的是,霸陵尉那晚也喝得稀里糊涂,于是大聲呵斥李廣。因為根據(jù)漢律,任何人不得隨便在暗夜行動,否則一律治罪。隨從說:“這是故李將軍。”霸陵尉也是酒壯賊膽:“在職將軍尚不得夜行,何況是故的。”硬是不讓他過去。李廣無奈,只得屈尊在野外露宿一夜。當(dāng)李廣被重新起用為右北平太守時,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即請霸陵尉與俱,至軍殺之?!?/p>

李廣身為將軍,自然應(yīng)該做將軍本分的事。而他竟因一點閑氣,就直取人家的性命,其無量如此,自然也就無福消受侯位。

公元前119年,李廣最后一次隨大將軍衛(wèi)青出征。本來漢武帝不準(zhǔn)備讓李廣出馬,一來因為李廣年老,二來因為李廣的運氣實在太差,屢戰(zhàn)屢敗。李廣軟磨硬泡,終于泡來了個前將軍,他也把這次行動看作封侯的最后希望??墒切l(wèi)青卻把本來屬于李廣的前將軍位置,調(diào)給了對他有救命之恩的公孫敖。被調(diào)為右將軍的李廣,本來就窩了一肚子火,偏偏又遇上迷路失期這檔子事,按律又得貶為庶人。忙活了大半輩子,出生入死,血雨腥風(fēng),到頭來還是一場空。李廣思來想去,覺得冤屈得很,于是選擇自殺。

李廣的不得封侯與自殺,和他的個性有不可分割的關(guān)系,他的心胸確實不夠開闊。南宋的黃震在《黃氏日鈔》中說:“凡看衛(wèi)霍傳,須合李廣看。衛(wèi)霍深入兩千里,聲振華夷,今看其傳,不值一錢。李廣每戰(zhàn)輒北,困躓終身,今看其傳,英風(fēng)如在。史氏抑揚予奪之妙,豈常手可望哉。”這個評價就相當(dāng)中肯。

蕭何的反思

沈?淦

“伴君如伴虎”。這句話既是歷史真實的寫照,也反映了兩千多年封建王朝統(tǒng)治的殘酷。

也許,只有在身陷囹圄之時,蕭何才能對自己進行一番比較深刻的反思?

對于劉邦來說,無論比功勛、比忠誠、比資歷,誰能與相國蕭何媲美?他與張良、韓信同為漢初三杰,然而韓信不久就因“謀反”之罪而伏誅了,張良則聲稱要“從赤松子游”,跳出宦海,學(xué)習(xí)神仙之術(shù)去了。

正因為蕭何的功勛、忠誠與資歷都無與倫比,他才百思難解:皇帝為什么只為一句話,就將自己打入了天牢?

這件事得從公元前195年說起。那一年,淮南王英布造反,劉邦親自率軍征討。戎馬倥傯之際,劉邦還多次派人來詢問留守關(guān)中的蕭相國在做什么。蕭何問心無愧,他和以往一樣,把家財全都捐助軍隊,安撫勉勵百姓,努力發(fā)展生產(chǎn)??墒牵驮谒疂嵎罟?,一心一意要當(dāng)一個“人民的好相國”時,一個門客警告他說:“您滅族的日子不遠了。十多年來您深得民心,如今還是那么勤勉地做事?;噬现詫掖卧儐柲那闆r,是害怕您震撼關(guān)中啊。您何不多買田地,采取低價、賒借等手段來敗壞自己的聲譽呢?這樣,皇上才會安心?!笔捄我宦犛欣?,為了保全自己這個有用之身,日后能更好地效忠皇上,更好地為民服務(wù),他不得不昧著良心地照著門客說的去做。

劉邦平叛回來,民眾攔路上書,說相國低價強買百姓田地房屋數(shù)量極多。蕭何惴惴不安,生怕皇帝追究自己以權(quán)謀私的腐敗行為。哪知劉邦一見到他,卻笑嘻嘻地說:“你這個相國怎么竟與百姓爭起田宅來?”然后把民眾的上書都交給他,說:“你自己向百姓們謝罪吧?!笔捄涡闹械囊粔K石頭才落了地——門客的話果然不錯。然而,他又趁這個機會請求道:“長安一帶土地狹窄,上林苑中有很多空地,已經(jīng)廢棄荒蕪,希望讓百姓們進去耕種打糧,留下禾稈作為禽獸的飼料。”劉邦勃然大怒:“好你個蕭何,一定是接受了商人的財物,竟然想占用我的上林苑!”立即傳旨,將蕭何披枷戴鐐地關(guān)進了大牢。

蕭何反思的結(jié)果,大概是悟出了這么幾條:

既然天子姓劉,天下屬劉,那么身為臣民,無論你資格多老,功勛多大,也無論你如何忠心耿耿,一旦擁有天下的天子對你起了疑心,就該你倒霉了,天王老子救不了你,功勛、資歷與忠誠也救不了你,有時候甚至還適得其反——功勛越大、資歷越深、忠誠度越高,越引起天子的猜忌。

作為皇帝來說,頭等大事是如何維護自己至高無上的權(quán)力,一切對此權(quán)力的覬覦者或者可能的覬覦者,都應(yīng)屬于消滅之列。韓信屬于此列,彭越、英布也屬于此列,自己差一點屬于此列,張良如果不急流勇退,只怕也難逃此列。

作為皇帝來說,未必真正痛恨貪污腐敗的大臣,也未必真正喜愛廉潔奉公的官員。有時候,廉潔奉公甚至?xí)衼須⑸碇?,就像有時候貪污腐敗反而能保護自己一樣。這一點,自己是最有切身體會的。

最后的結(jié)局是:蕭何沒有死。因為幾天以后,有個姓王的衛(wèi)尉勸劉邦道:“陛下抗拒楚軍數(shù)年,又數(shù)次外出平叛。當(dāng)時相國留守關(guān)中,他只要跺一跺腳,函谷關(guān)以西就不屬于陛下了。相國既然沒有趁那些機會為自己謀利,又怎會在今天貪圖商人的錢財呢?”劉邦這才釋放了蕭何。老態(tài)龍鐘的蕭何蓬頭垢面、光著腳板向劉邦謝罪。劉邦不耐煩地揮揮手,說:“相國算了吧!相國為民眾請求苑林,我不答應(yīng),我不過是桀、紂那樣的君主,而你則是個賢相。我之所以關(guān)你幾天,就是想讓百姓們知道我的過錯,而成全你相國的好名聲啊?!惫烙嬍捄巫吆螅瑒钸€會不屑地“嗤”一聲:“王衛(wèi)尉說得不錯,這個糟老頭子還能再活幾年?哪有造反的能耐!嗯,我確實是多慮了,那就放他一馬吧?!?/p>

劉邦帶病征英布時,又受了箭傷,回到長安后不到半年就死了。他確實是多慮了,因為兩年之后,蕭何也一病而逝。

尉遲敬德居安思危

王覺仁

貞觀六年(公元632年)九月的某一天,李世民在他的出生地武功的慶善宮賜宴百官。其時四夷賓服、海內(nèi)晏安,君臣們自然心情舒暢,于是在宴席上奏樂觀舞、飲酒賦詩,一派喜慶祥和之狀。

但是觥籌交錯、歡聲笑語之間,卻有一個人滿面怒容。他就是尉遲敬德。從一入席,尉遲敬德的怒火就往上躥。因為有某個功勛并不高的將領(lǐng),此時此刻的座次卻在他之上,尉遲敬德無論如何也吞不下這口氣!

他越想越是火大,于是借著酒勁發(fā)飆,對那個將領(lǐng)怒喝:“你有何功勞,座次居然在我之上?”

對方懾于尉遲敬德的氣勢,也怕破壞宴會的氣氛,只好低下頭不敢吱聲。坐在尉遲敬德下面的任城王李道宗見勢不妙,趕緊過來打圓場,不住地好言勸解。沒想到尉遲敬德突然怒目圓瞪,額頭上青筋暴起,猛然揮出一拳砸在了這位親王的臉上。李道宗當(dāng)場血流如注,一只眼睛差點報廢。

慶善宮的喜慶氣氛在剎那間凝固。百官們目瞪口呆,搞不清這一幕究竟是怎么發(fā)生的。

太宗李世民龍顏大怒,當(dāng)即站起來拂袖而去。

宴席散后,李世民把尉遲敬德叫到了自己面前。此刻,尉遲敬德的酒早已醒了。他滿心惶恐,意識到接下來要聽到的,很可能是足以讓他一輩子刻骨銘心的話。

果然,尉遲敬德聽見李世民說:“朕過去對漢高祖劉邦誅殺功臣之事非常反感,所以總想跟你們同保富貴,讓子子孫孫共享榮華、世代不絕??墒悄闵頌槌⒚?,卻屢屢觸犯國法!朕到今天才知道,韓信、彭越之所以被剁成肉醬,并不是劉邦的過錯。國家綱紀(jì),唯賞與罰;非分之恩,不可常有!你要深加反省,好自為之,免得到時后悔都來不及!”

身為人臣,聽見皇帝當(dāng)面說這些話,尉遲敬德所感受到的震撼和恐懼是不言而喻的。

就是從這個時候起,這個大半生縱橫沙場的猛將一改過去的粗獷和豪放,為人變得謹小慎微,事事唯恐越雷池半步。

盡管尉遲敬德從這件事后就學(xué)會了夾起尾巴做人,但李世民還是沒有忘記隨時敲打他。

有一天,照舊是君臣間在說話,李世民忽然冒出一句:“朕打算把女兒許配給你,不知賢卿意下如何?”

雖然這次不再是什么壞消息,而是天大的好事,可尉遲敬德所感受到的詫異和震驚卻絲毫不亞于上次。

因為這一年,尉遲敬德已經(jīng)五十五歲了,而太宗皇帝本人也不過才四十三歲,他的女兒能有多大可想而知。暫且不說皇帝的女兒身份如何尊貴,讓人不敢高攀,單純就年齡差異來說,雙方的懸殊也實在太大了,簡直大得離譜!

如此不可思議的恩寵,叫尉遲敬德如何消受?好在尉遲敬德仕途多年、經(jīng)驗豐富,聞言立刻跪地叩首,謝絕了皇帝的好意。他說:“臣的妻室雖然出身卑微,但與臣共貧賤、同患難已經(jīng)幾十年了;再者,臣雖然不學(xué)無術(shù),但也知道古人‘富不易妻’的道理,所以迎娶公主一事,實在非臣所愿?!?/p>

李世民微笑頷首,沒再說什么。此事就這樣不了了之。

尉遲敬德很清楚,皇帝并不是真想把女兒嫁給他。之所以沒頭沒腦地唱這么一出,無非是想表明對他的信任和恩寵罷了。所以,這種事千萬不能真的答應(yīng),而應(yīng)該婉言謝絕。

假如尉遲敬德不開竅,傻乎乎地應(yīng)承下來,那等待他的很可能不是“抱得美人歸”的美妙結(jié)局,而是“吃不了兜著走”的尷尬下場。尉遲敬德當(dāng)然不會不明白這一點,所以他和李世民之間就配合得相當(dāng)默契。

也許,就是在這種反復(fù)的君臣博弈之中,尉遲敬德居安思危的憂患之情越來越強烈,所以到了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五十九歲的尉遲敬德就不斷上疏“乞骸骨”(請求退休),隨后便以開府儀同三司的榮譽銜致仕。

比起歷朝歷代那些“功高不賞”、“兔死狗烹”的功臣名將,他實在應(yīng)該感到慶幸了。就算是跟同時代的人比起來,他也遠比后來因涉嫌謀反而被誅的侯君集、張亮等人聰明得多,也幸運得多。

程咬金的真面目

懷?人

《說唐》里最有知名度的人是程咬金。

即使沒聽過說書沒看過戲曲的90后,也會對“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程咬金的三板斧”這兩句俗諺耳熟能詳。

《說唐》里的程咬金是個諧星,類似《西游記》里的豬八戒,《三國》里的張飛,《水滸傳》里的李逵,性格缺陷或智力缺陷明顯,但勝在純良。傳統(tǒng)傳奇小說里都有此類的角色。

《說唐》里和男一號秦瓊最親密的是三個人:表弟羅成,干弟程咬金,巴弟單雄信。在“說唐”里程咬金和秦瓊從小一起長大,秦瓊的母親也是程咬金的干媽,只是少年逃兵難時,與秦家失散,為了生計,程咬金做起了走私海鹽的地下生意,類似當(dāng)?shù)睾谏鐣念^目。后來干脆上山做了劫道的土匪。由于思維“不走尋常路”,老是“半路殺出”,雖然只會“三板斧”,卻搶了令天下英雄覬覦的“皇綱”,引發(fā)了瓦崗寨英雄的聚義。

正史里的程咬金雖然與演義里身世相差甚遠,但的確一直和秦瓊在一起,不離不棄。

程咬金并不是書里說的貧寒出身,其實他祖上世代為官,父親還出任過刺史,可謂是官二代。少年時善騎馬、使長槊(并不是板斧,槊是專用對付騎兵的長槍),都不是貧寒人家能玩的。

隋末四海鼎沸,程咬金聚數(shù)百徒眾,捍衛(wèi)鄉(xiāng)里,后來就投靠了李密,從此與秦瓊同僚,雖不能與秦瓊的威名相比,但非一般的驍勇。一次程咬金與裴行儼(第三條好漢裴元慶的原型)前去支援戰(zhàn)斗中的單雄信,沖鋒陷陣中,裴行儼中矢墜馬,程咬金搶出,擊退敵人,把受重傷的裴行儼抱上馬,一騎雙人回撤。敵人騎兵追擊,由于馬負重兩人,速度不快,程咬金被追兵一槊洞穿其身(估計不是胸部等致命處),程咬金扭身生生把槊把折斷,順手一帶把追刺他的兵士拉至近前,刀斬其首,后面追騎大駭,誰都不敢再近前,最終兩個人平安歸營。

后來李密兵敗,程咬金和秦瓊一起投奔了西域胡人出身的梟雄王世充,但發(fā)現(xiàn)這位胡人信仰薩滿,決策常要跳大神,覺得不是明主,便在一次對陣?yán)钍烂竦年嚽埃黄饹_出百余尺,突然拉轉(zhuǎn)馬頭,面向王世充行禮,說:“蒙您厚待,極欲報恩。但您性多猜疑,身邊又多小人,不敢在您身邊久留,今謹奉辭!”言畢,與左右數(shù)十人躍馬而奔唐軍。王世充身后數(shù)萬兵馬,因懼怕秦瓊程咬金的勇武,無一人敢躡追其后。

跟了李世民后,秦瓊逐漸病退,程咬金卻參與了玄武門之變,升為右武衛(wèi)大將軍。貞觀年間,改封盧國公,成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在演義之中,程咬金是史上第一福將,而且特別長壽,活了一百多歲,在薛仁貴、薛丁山、薛剛?cè)说墓适卵萘x里,依舊扮演重要角色,直至武則天政權(quán)垮臺,被后世民間冠以福星之名供奉。

但事實是,唐高宗顯慶元年(656年),六十多歲的程咬金率兵討伐突厥時,縱容手下殺降卒數(shù)千,瓜分其財物,最終事敗而被朝廷免職,落了個晚節(jié)不保。

狄仁杰“認罪”度劫難

陳志堅

武則天起用狄仁杰為相,實在是因為朝中無人。就在天授元年、二年的這兩年,被殺的宰相有七個,還有一個被流放。雖然還有武承嗣、武攸寧等做宰相,不過他們都是政治可靠,能力平庸之人。狄仁杰是拉來干活的。

但是這一時期氣氛非常緊張,酷吏政治正是高潮階段,最突出的特點就是羅織罪名,株連成風(fēng),成片打擊。以來俊臣為首的一批酷吏無惡不作、不擇手段、膽大包天、兇殘無比。他們要打擊誰,幾乎沒有理由可言,因為他們只要殺人,就是立功。殺的越是高官,功勞就越大。所以,身為宰相卻又剛正不阿的狄仁杰在劫難逃。

狄仁杰九月入相,次年三月,來俊臣就告發(fā)了一個大案——包括三個宰相(任知古、狄仁杰、裴行本)在內(nèi)的七個高官謀反。眨眼間,這些高官統(tǒng)統(tǒng)被捕入獄。

這不是一般的監(jiān)獄,叫“詔獄”,意思是為皇帝特詔辦理的案件而設(shè)置的監(jiān)獄。實際上,詔獄純粹是酷吏用來折磨人的行刑場。當(dāng)時號稱,“入此獄者,非死不能出”。

被捕之后,來俊臣誘騙他們說,只要老實坦白,可以從寬免死。大家都知道這是鬼話,然而狄仁杰出乎意料干干脆脆地承認自己謀反:“大周革命,萬物唯新,唐朝舊臣,甘從誅戮。反是實!”來俊臣很高興,于是放松了警惕,將他關(guān)在牢里,就等皇帝復(fù)核之后行刑。然而,他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智商。在這個等待的過程中,狄仁杰要了紙硯,偷偷拆了被頭的帛布,寫好了一個訴冤書,然后放到棉衣里頭封好。之后對看守人員說,天熱了,讓家里人來拿回棉衣??词厝藛T也沒有仔細查看。結(jié)果這份訴冤帛書,就順利地被狄仁杰兒子狄光遠送到了武則天面前。武則天立刻召見了他,問他為什么先前承認謀反而后喊冤。狄仁杰回答,如果不承認,早就死在酷刑之下了!于是武則天下令釋放了他,同案的六人也都出獄了。

狄仁杰這次被誣陷,居然能夠全身而退,實在是個奇跡,不能不說他的聰明靈活、見機行事,遠在普通人之上。武則天時候還有一個宰相魏元忠,也曾受誣陷入獄,他一開始死硬,結(jié)果備受折磨,體無完膚,最后還是不得不承認謀反。當(dāng)時人都說魏元忠和狄仁杰差距太大了。

當(dāng)然,狄仁杰絕對不是一個貪生怕死的人。他在大是大非面前,是非常堅決的。就在這次關(guān)押的過程中,酷吏看狄仁杰這么快就認罪,自以為得計,就想利用狄仁杰來陷害別人,于是派了判官王德壽來勸說,希望他能舉報尚書楊執(zhí)柔,指證他也參與了謀反。狄仁杰問,怎么指證呢?王德壽很高興,就說:你在春官(禮部)任職的時候,楊執(zhí)柔也剛好在同部門做員外郎,你就說在這個時候搭上線的。沒想到狄仁杰大喊道:“皇天后土,遣仁杰行此事!”然后一頭撞向柱子,血流滿面。王德壽嚇得跑了,不敢再脅迫。

這就是狄仁杰,善于保護自己,也勇于保護他人。

后來,武承嗣曾多次奏請誅殺狄仁杰,都被武則天斷然拒絕。事實上,狄仁杰是很受武則天賞識的,即使這次狄仁杰沒有自救,相信武則天也不會置他于死地,因為將來她還要大用他呢。

范仲淹劃粥

楊樹森

范仲淹兩歲喪父,其母在生命線上掙扎不下去了,帶著他嫁到一個姓朱的人家。稍大一點,知道了母親的不幸遭遇,而自己也并不姓朱(后經(jīng)皇帝“恩典”恢復(fù)范姓),曾經(jīng)大哭一場。他非常渴望讀書,但是,繼父家也很貧寒,無力供他上學(xué),直到10多歲時,才在眾親友的幫助下到大廟里跟著一個和尚學(xué)習(xí)。他自炊自食,一日三餐,全部是粥。早晨,將一天的粥煮好,吃完早飯,等剩下的粥涼了,凝成坨子,取過菜刀劃成4塊,中午和晚上各吃兩塊。生活雖然艱苦,但是有書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范仲淹也就不覺得苦了。

后來,范仲淹遠去荊州,考入官學(xué),“晝夜苦學(xué),五年未嘗解衣就寢”。一個大官的兒子和他是同學(xué),見他天天喝粥,學(xué)習(xí)還這樣認真,便把這奇事告訴了老子。老子感嘆地說:“這是個有出息的人哪,你可把家里好吃的送一些給他?!边@個同學(xué)便按老子的話去做了。范仲淹實在推辭不了,只好收下。過了幾天,這個同學(xué)又送食物時發(fā)現(xiàn)先前送的還原封未動,心里很不高興,問他:“你這是什么意思呢?”范仲淹解釋說:“我多年吃粥,已習(xí)慣了。艱苦的環(huán)境能磨煉人,現(xiàn)在改吃好的,以后吃不了苦怎么辦?”

范仲淹其人其事

昝萬春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千古傳唱,婦孺皆知。人們由是而知《岳陽樓記》,而知范仲淹。但是,大多數(shù)人只是以文學(xué)家銘之,而很少知道他還是個政績武功累累的良臣名將。

范仲淹是北宋人,幼孤家貧,然“少有志操”(《宋史·傳七十三》),把做學(xué)問與做人統(tǒng)一起來,學(xué)得滿腹經(jīng)綸,也磨礪了自己高尚的情操,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在以后的做官為將中清廉為人,勤勉為政,被人視為楷模。

他在任秘閣校理,從事圖書校訂期間,“學(xué)者多從質(zhì)問,為執(zhí)經(jīng)講解,亡所倦”,不僅不收“紅包”,而且還常留食求教人員,弄得生活十分窘迫,孩子只能共用一件好點的衣服出門,誰有事誰穿。而范仲淹本人則怡然自樂,毫不介意。于是,在他為官的地方“士大夫矯厲尚風(fēng)節(jié)、自仲淹倡之”。

在任地方官時,每到一地,他都實心實意地為百姓辦好事。范仲淹任陳州通判期間,當(dāng)?shù)厥爻加笈d土木,改建與百姓生活毫無相干細的兩座寺廟太乙宮和洪福院。他當(dāng)即制止說,這是“侈土木,破民產(chǎn),非所以順人心,合天意”,是勞民傷財,不得人心的事。江、淮一帶既遇大旱,又逢蝗災(zāi),他奉命去賑災(zāi)濟民。范仲淹到達災(zāi)區(qū)后,一方面“開倉賑之”,又上書減免災(zāi)區(qū)的一些徭役,雜費,還“禁民淫祀”,勸百姓不要把錢物精力花在靠不住的求天拜神上,要用在生產(chǎn)自救上,于是民心穩(wěn)定,收到成效。范仲淹任蘇州知州期間,“州大水,民田不得耕”。他向當(dāng)?shù)厝苏埥?,又實地考察,制定了“疏五河,?dǎo)太湖注之?!钡霓r(nóng)田基本建設(shè)方案,“畢其役”而使百姓受其功。

范仲淹任將領(lǐng)兵中,“號令明白,愛撫士卒”,同時又兼顧百姓負擔(dān)。他在延州(今陜西延安一帶)帶兵時,軍事設(shè)施年久失修,幾成廢墟。而延州又是一個荒諒貧窮之地。為修復(fù)這些軍事設(shè)施,他“大興營田,且聽民得互市,以通有無”,讓軍隊開荒種地,又同當(dāng)?shù)匕傩召Q(mào)易互市,既積累了修復(fù)營砦的資金,又減輕當(dāng)?shù)丶Z賦的“十之三”。他率兵守地,所得賞賜,悉分遣邊將,而且與駐地少數(shù)民族人民“推心接之不疑”,能誠心相待,和睦共處。因此,范仲淹死后,全部分給屬下,身邊不留一分,“羌酋數(shù)百人,哭之如父,齋三日而去?!?/p>

范仲淹為人清廉堂正,做官勤政為民,因而一生活得也很有骨氣。呂夷簡任北宋宰相時,任人“多出其門”,范仲淹認為不公,就拿出《百官圖》,當(dāng)面對呂夷簡說:“如此則公,如此則私?!迸脜我暮喓懿桓吲d,范仲淹也很生氣。三年后,一次宋仁宗親自勸說他,讓他同宰相呂夷簡談?wù)?,以“釋前憾”,范仲淹則說:“臣鄉(xiāng)(以前)論蓋國家事,于夷簡無憾也!”說沒有什么私人糾葛,也就無須前往懇談了。

范仲淹做官為將,將近40年,足跡南北東西,辦了不少好事,而自己家中“非賓客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能自充”。正因為他無求于像《紅樓夢》說的那“十萬雪花銀”,所以不尋貪,不去攬錢,一個心思撲在把百姓的事情辦好上。

嚴(yán)嵩奸計除夏言

佚?名

嚴(yán)嵩是明嘉靖時的奸相。他從一般官僚做起,最后獨攬大權(quán),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排擠政敵的手段。

嘉靖中期,嚴(yán)嵩和夏言同為朝中大臣。夏言地位在嚴(yán)嵩之上,并且寫得一手好文章,深為皇帝器重。但夏言剛愎自用,而且自視甚高,看不起別人。

嚴(yán)嵩并不甘心久居人下,但他不露聲色。他利用老鄉(xiāng)關(guān)系,想方設(shè)法討好夏言,對夏言畢恭畢敬,處處迎合他的意思。

有一次嚴(yán)嵩準(zhǔn)備了酒筵,親自去請夏言。夏言根本沒把這個同鄉(xiāng)放在眼里,找了個借口推掉了。嚴(yán)嵩卻極為謙恭,跪在堂前一遍又一遍高聲朗讀自己帶去的請柬,使夏言極為感動。從此夏言非常器重嚴(yán)嵩,一再提拔他,甚至向皇帝推薦他接替自己的首輔位置。

嚴(yán)嵩逐漸受到重用,心里很高興。但他也十分清楚,必須搬開夏言這塊大石頭,他才能大權(quán)獨攬。

嘉靖皇帝迷信道教。有一次他命人制作了五頂香葉冠,賜給幾位寵臣。夏言一向反對迷信,不肯接受。而嚴(yán)嵩卻把香葉冠戴在頭上,外面還鄭重地罩上輕紗?;实蹖?yán)嵩的忠心大加贊賞,對夏言很不滿意。

又有一次,夏言隨皇帝出巡,沒有按時值班,惹得皇帝大怒。按規(guī)定大臣值班都必須乘馬車,而夏言卻不守規(guī)定,使得皇帝對他越來越不滿。嚴(yán)嵩一看時機成熟,一改往日的謙卑,勾結(jié)皇帝寵幸的一個道士,在皇帝面前添油加醋地說了夏言很多壞話。嘉靖帝一怒之下罷免了夏言的官職,令嚴(yán)嵩取而代之。

后來內(nèi)閣中只剩下嚴(yán)嵩一人,皇帝也覺察到嚴(yán)嵩專權(quán)。于是再度起用夏言,而且位在嚴(yán)嵩之上。夏言復(fù)位后把嚴(yán)嵩撇在一邊,什么事都自己做主。嚴(yán)嵩表面上不動聲色,從不提意見,暗地里卻收買皇帝身邊的太監(jiān),讓他不時地在皇帝面前揭夏言的短處,同時也不露痕跡地說嚴(yán)嵩的好話。

終于,嚴(yán)嵩抓住了一個機會。很早以前,北方少數(shù)民族就侵入河套地區(qū),不斷擾亂北方邊關(guān)。嘉靖二十六年,兵部侍郎曾銑上疏力主收復(fù)河套,得到皇帝贊賞。但皇帝后來又覺得沒有把握,猶豫不定。夏言對皇帝的反復(fù)不知如何是好,干脆上表請皇帝自己裁決,把難題甩給了皇帝,使嘉靖帝很生氣。而嚴(yán)嵩則摸透了皇帝的意思,極力宣揚河套不可收復(fù),并乘機攻擊夏言專權(quán)?;实鄞鬄閼嵟馊チ讼难缘乃新殑?wù)。

嚴(yán)嵩抓著這個機會,散布流言說夏言離朝時心懷不滿,口吐怨言,又造謠說夏言收了曾銑的賄賂,兩人狼狽為奸。話說得有鼻子有眼,不由皇帝不信。第二年,夏言被殺。從此嚴(yán)嵩穩(wěn)坐首輔之位達十五年之久,再也沒有人能和他分庭抗禮。

晁蓋的義氣死結(jié)

李光閣

晁蓋不是死在史文恭手里,而是死在了自己人手里。他的死亡,顯示了梁山政治斗爭的殘酷與悲涼。

晁蓋、吳用、公孫勝、劉唐、阮氏兄弟等七條好漢在黃泥岡智取了生辰綱后投奔王倫。在梁山上,吳用成功地策反了林沖,上演了一場大火并,智多星的綽號,他真的當(dāng)之無愧。給梁山帶來十萬貫投資的晁蓋,毫無爭議地坐上了第一把交椅,成為梁山的第二任首領(lǐng),并由此開啟了晁蓋時代。

十萬貫生辰綱到手后,晁蓋的使命其實已經(jīng)完成。他任梁山“一把手”時的班子,純粹是過渡性質(zhì)的。在他身上凝結(jié)著一個義氣與政治沖突的死結(jié),過度的義氣使他保持著與朝廷的距離,造成了他政治上的短視。等到眾好漢劫法場將宋江迎上山后,梁山的權(quán)力中心便開始悄悄轉(zhuǎn)移,山寨上貫徹的完全是宋江的權(quán)力意志。宋江的上山,標(biāo)志著梁山新時代開始。

晁蓋肯定不明白自己為什么成為過渡性人物,不明白自己怎么就會被架空了。其實他是一個過分講義氣而忽視政治權(quán)謀的人,在梁山上大部分人企圖向朝廷靠攏的情況下,領(lǐng)導(dǎo)梁山事業(yè)的發(fā)展就成了他生命無法承受之重。當(dāng)被架空的晁蓋終于明白了自己在梁山中的尷尬處境、懷著滿腔的悲憤帶兵出征時,我們完全可以預(yù)見此行的結(jié)果。

晁蓋能夠操控梁山,完全是吳用一手策劃的結(jié)果。吳用雖然只是個小學(xué)教師,但卻不甘心做個“老九”。他心里那顆“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種子,一直在尋找萌發(fā)的契機。搶劫了生辰綱后,他看到了在亂世中建功立業(yè)的機會,然而晁蓋的表現(xiàn)使他感到了自己前途進一步發(fā)展的困境。晁蓋和眾兄弟上了梁山以后,為王倫的好吃好喝好招待所迷惑?!安皇峭躅^領(lǐng)如此錯愛,我等皆已失所,此恩不可忘報。”聽了晁蓋的傻話,吳用一個勁冷笑。這冷笑里似乎充滿了鄙視。晁蓋不太高興:“先生何故只是冷笑,有事可以通知?!眳怯谜f:“兄長性直,只是一勇,你道王倫肯收留我們?”吳用對晁蓋“只是一勇”的評價代表了他的心聲,他比誰都明白晁蓋身上的死結(jié),晁蓋只是一個張飛般的勇夫,要想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只有期待劉備式人物的出現(xiàn)。

這個人物就是宋江。宋江具備謀事者所應(yīng)有的厚黑素質(zhì),而晁蓋沒有。在宋江被押送江州的途中,晁蓋把他“請”到了山上,想讓他落草為寇,宋江說什么都不愿意,他說:“小可不爭順了哥哥,便是上逆天理,下違父教,做了不忠不孝的人在世,雖生何益?!彼谓鳛橐粋€能吏,有著和吳用一樣的政治抱負。對這一點,晁蓋沒有看出來,吳用卻是心有靈犀。晁蓋對宋江的遠大志向根本就不明白,他完全按照江湖的規(guī)矩來對待宋江。江州劫法場一役,晁蓋親自帶隊,幾乎率領(lǐng)了梁山泊全部頭領(lǐng)遠征江西九江,把宋江救上山。宋江回鄆城接父親上山,晁蓋不放心,先派戴宗下山打探,然后又親自帶了六個頭領(lǐng)來接應(yīng)。聽到宋江有難的消息后,他派戴宗上山傳令,只留下吳用等幾個人看家,出動了三十多個頭領(lǐng),再一次把宋江迎接上山。

為了報答宋江的救命之恩,晁蓋幾次準(zhǔn)備禪位讓賢。這種胸襟氣度可以說是義薄云天。然而,宋江要的不是讓,他要的是爭。靠自己打拼來的天下,坐起來才名正言順,有滋有味。在吳用的配合下,宋江一步步架空晁蓋,等晁蓋明白過來,大勢已去。憂憤中的晁蓋領(lǐng)軍出戰(zhàn),犯了冒進的錯誤,結(jié)果被史文恭的毒箭射傷,白白丟了一條性命。在臨死前,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留下一份政治遺囑,惡心一下宋江。遺囑只會對道德人物有約束力,對梟雄式人物根本不起作用,否則很多歷史將會以另外的面貌出現(xiàn)。這份遺囑的后果是,晁蓋沒有進入梁山一百零八將名單中,被終身剝奪了政治待遇,只留下了一尊牌位,終日享受著毫無意義的香火。

王倫采取了關(guān)門主義是死,晁蓋采取了開門主義也是死;王倫排斥異己是死,晁蓋五湖四海也是死。無論兩個人采取什么政策,他們的悲劇其實早已注定。我們不必過分責(zé)備宋江,對他進行道德上的苛求。宋江是梟雄,是他的出現(xiàn)才重新開啟了一個嶄新的時代,梁山集團的發(fā)展才有了新的轉(zhuǎn)機。

王倫被林沖所殺,卻被晁蓋坐了首領(lǐng)之位,這是因為晁蓋的勢力最大,并且由于打劫了生辰綱,擁有了劫富濟貧的經(jīng)濟資本;而晁蓋死于史文恭之手,由盧俊義實現(xiàn)了他的政治遺愿,卻被宋江坐了首領(lǐng)之位,這也是因為宋江的勢力最大,有了“替天行道”的政治資本。

武松酒量有多大

劉?仰

武松上景陽岡前,在山腳的小館子里吃飯喝酒。飯館有告示,“三碗不過岡”,但是,武松一口氣喝了十八碗,喝完后,帶著醉意連夜上山,居然打死了一只老虎。

武松的酒量到底有多大?

按照人們的理解,碗的尺寸有大概的標(biāo)準(zhǔn)。對于武松使用的碗的大小,我們一般不會認為是現(xiàn)在飯店里那種專門分湯的小碗,電視劇里的道具也強化了人們的這種判斷。即使是現(xiàn)在最小的碗,一碗裝一兩酒應(yīng)該沒問題,那么,武松的酒量至少在兩斤左右。如果按照普通尺寸的碗,一只碗大概能盛三兩酒,武松的酒量就達到五斤多,確實有點嚇人。

但是,我們必須考慮一下,武松喝的究竟是什么酒?如果只是啤酒,一連喝下十瓶的也大有人在,算不得什么。當(dāng)然,武松那個年代不會有啤酒。那么,武松喝的是今天人們喝的白酒嗎?如果是白酒,別說五斤,兩斤就足以成為酒中豪杰了。

白酒也叫燒酒,有的地方叫“燒刀子”。燒酒出現(xiàn)后,酒具越來越小,以前大口大口地喝酒,變成小口小口地抿酒。從這個現(xiàn)象上判斷,武松當(dāng)年喝的應(yīng)該不是燒酒。

所謂燒酒,是釀酒技術(shù)更新后的產(chǎn)物。蒸餾技術(shù)可以大大提高酒精濃度。燒酒、白酒之類高酒精濃度的酒,也被稱為“蒸餾酒”。按照今天的標(biāo)準(zhǔn),即使標(biāo)明“低度酒”,酒精含量也在三十度以上。在世界范圍內(nèi),蒸餾酒的濃度最高有七十度左右。至于有人喝酒精含量九十度以上的酒,那是找死。

蒸餾酒技術(shù)何時在中國出現(xiàn),目前尚缺乏定論。專家比較一致的意見是,蒸餾酒技術(shù)在中國的出現(xiàn),不會早于元代。普遍意見認為,蒙古人橫掃歐亞大陸,把阿拉伯人的蒸餾技術(shù)帶到中國。2000年,被列為中國十大考古發(fā)現(xiàn)之一的四川成都“水井坊”遺址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它給中國的蒸餾酒技術(shù)提供了一個考古學(xué)上明確的上限——元末明初。到目前為止,考古學(xué)家還沒有在中國境內(nèi)發(fā)現(xiàn)比它更早的蒸餾酒技術(shù)的證據(jù)。

我們現(xiàn)在可以下結(jié)論說,武松當(dāng)年連喝十八碗的酒,肯定不是今天意義上的白酒。

從《水滸傳》小說里的一些細節(jié)描寫,我們也可以判斷,那個年代的人們所喝的酒不是今天的白酒。小時候看《水滸傳》,吳用設(shè)計劫“生辰綱”的故事,令我印象深刻。但是,一直有一個疑惑。晁蓋、吳用、阮氏兄弟等人在炎炎夏日里挑著酒擔(dān),坐在樹陰下喝酒解渴,挑逗青面獸楊志及其手下,他們最終忍不住,上前買酒喝,結(jié)果中了圈套。如果那種酒是白酒,怎么可能用來“解渴”?何況還是在“炎炎夏日”里。因此,比較合適的解釋是,當(dāng)時他們喝的酒,應(yīng)該屬于今天稱為“酒釀”、“醪糟”之類的東西,充其量是一種簡單過濾后的米酒。

北宋時期,人們喝的酒主要是米酒之類的低度濁酒,酒精度數(shù)應(yīng)該在十度左右,甚至更低。景陽岡山腳下的那家小飯店,也許有一點特殊秘訣,能夠在沒有蒸餾技術(shù)的情況下,提高米酒的酒精濃度,這在當(dāng)時屬于技術(shù)創(chuàng)新的新產(chǎn)品。

今天,全國很多地方都有當(dāng)?shù)氐拿拙?、老酒之類的地方特產(chǎn)。這些米酒之類的東西都是不采用蒸餾技術(shù)的,它們的酒精含量各異,有的就像是甜水,有的濃度較高。而景陽岡的那家小飯店,很可能米酒技術(shù)獨樹一幟,很多不明就里的客人還是按照喝其他米酒的習(xí)慣在這里喝酒,結(jié)果,醉酒比例相當(dāng)高,因此,店家不得不提醒各位客官“三碗不過岡”,也算是給自己做一個廣告。

武松以前也沒喝過這種酒精濃度相對較高的米酒,無所顧忌地按照自己以前的習(xí)慣,喝了十八碗。喝過米酒的人知道,米酒醉酒反應(yīng)比較慢,因此,等武松意識到自己喝得太多的時候,已經(jīng)來不及了。在他的內(nèi)心,也許根本沒想到老虎真的會出現(xiàn)。

我推測,武松喝的酒,酒精濃度也許在十五度左右,最高不會超過二十度。如果按每碗三兩酒計算,武松的酒量大概是今天六十度的白酒一斤多。當(dāng)然,這個酒量即使在今天也算相當(dāng)厲害的了。

智勇雙全破敵兵

賀璐璐 林駿

狄青為延州指揮使時,當(dāng)時宋朝剛剛招募了一批士兵,編組了一支號稱“萬勝軍”的部隊。由于缺乏戰(zhàn)陣的演習(xí)訓(xùn)練,士兵不熟悉陣法,又從未經(jīng)過戰(zhàn)火考驗,所以幾次同西夏軍隊交鋒都失敗了。有一次,敵人大舉入侵,狄青將“萬勝軍”的旗幟全部交給最精銳的王牌部隊“虎翼軍”,讓他們出去作戰(zhàn)。西夏人果然中計,他們早已不把“萬勝軍”放在眼里,看到“萬勝軍”的旗幟滿不在乎,認為能輕易獲勝,便毫無顧忌地全軍直撲過來。直到迎戰(zhàn)時,才知道是他們最畏懼的“虎翼軍”,心中早已怯戰(zhàn),結(jié)果被久經(jīng)戰(zhàn)陣的“虎翼軍”打得一敗涂地,幾乎全軍覆沒。

狄青鎮(zhèn)守涇原時,曾經(jīng)遇到敵眾我寡的戰(zhàn)斗,力量懸殊,處于劣勢,他想必須出奇兵才能取勝。他預(yù)先曉諭全軍:所有弓弩都舍棄不用,士兵一律使用短兵器;戰(zhàn)場上改變規(guī)定指揮信號,命令部隊聽到第一聲鉦響時就停止前進、嚴(yán)整隊容,聽到第二聲鉦響時就佯裝后退而實際是嚴(yán)陣以待,等到鉦聲一停就立即大喊著沖殺過去。鉦是古代的一種金屬樂器,擊之而發(fā)出清脆之音,因它是青銅鑄成的,稱為“金”,金諧音“禁”,所以,鉦響就為“鳴金”,是古代作戰(zhàn)時指揮軍隊退卻、收兵、免戰(zhàn)的號令。夏軍看到宋軍擊鉦后突然止步,感到莫名其妙,接著又看到宋軍擊鉦后突然后退,不禁嘩然,認為狄青以寡敵眾、心中怯戰(zhàn),準(zhǔn)備逃跑。便放松了警惕,還大笑著相互打趣說:“誰說狄天使神勇啊?雙方還沒交手,就下令部隊退兵?!庇捎诘仪嘞嗝部⌒阄娜?,威武不足,所以他仿效蘭陵王,每次臨陣作戰(zhàn)都是披頭散發(fā),戴著一副青面獠牙的銅面具,一馬當(dāng)先沖入敵陣、所向披靡,西夏人都以為是天將下凡,不敢交鋒,敬稱他為“狄天使”。沒想到話才說完,只聽鉦聲一停,狄青的人馬突然一齊猛沖向前,西夏軍隊毫無防備,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大敗而逃,相互踐踏致死的數(shù)不勝數(shù)。

還有一次,狄青和西夏兵交戰(zhàn),大獲全勝,宋兵乘勝追擊。夏軍奔逃數(shù)里后,在一座山前突然聚集在一起不再奔逃了。將士們都想奮力沖擊,狄青卻立即鳴金收兵,命令全軍不再追擊,敵人得以逃脫,大家都后悔當(dāng)時沒有繼續(xù)追擊落敗的敵人。狄青說:“不要后悔,亡命奔逃的敵人,突然停下來決心與我軍對抗,前面必定遇到了險阻準(zhǔn)備背水一戰(zhàn)。反正我軍已大獲全勝,即使追殺這些殘兵敗寇也不會增加戰(zhàn)果,何必白白增加傷亡呢?萬一其中有詐,我們因貪圖小利而沒有及時收兵,中了敵人的圈套就悔恨不及了。”事后,副將們前去查看夏軍敗兵突然止步的那個地方,果然前有深淵,如果他們決一死戰(zhàn)的話,宋軍傷亡確實難測。

劉伯溫智藏兵書

張?程

明朝洪武八年的一天,告老還鄉(xiāng)的劉伯溫在青田縣病逝了。劉璉與劉仲景跪在父親棺木前,放聲痛哭。眾賓客也是神色凄然,劉府上下哀鳴一片。突然,劉府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馬蹄聲過后,只見當(dāng)朝丞相胡惟庸率領(lǐng)全副武裝的士兵闖了進來。胡惟庸一邊高喊著替皇上吊喪,一邊將劉氏兄弟拉到一旁,臉色凝重地問道:“皇上想知道,你父親將兵書藏到哪里去了?”

開國功臣劉伯溫尸骨未寒,朱元璋就派人前去逼問兵書。到底是什么兵書,竟然能讓朱元璋做出如此不近情理的舉動?這還得從劉伯溫生前說起。

《百戰(zhàn)奇謀》:劉伯溫嘔心瀝血之作

劉伯溫足智多謀,極善用兵,對世人的心理更是拿捏得極準(zhǔn)。有了劉軍師的相助,朱元璋才能連戰(zhàn)連捷,最終登上皇帝寶座。成為皇帝的朱元璋,擔(dān)心自己的后人無法駕馭諸位開國悍將,于是便大開殺戒,誅殺重臣,替子孫鋪平道路。一輪又一輪的屠殺讓劉伯溫心灰意冷,皇上的猜忌更是令他膽寒。于是,劉伯溫向朱元璋告老還鄉(xiāng),回了青田縣。

然而,身為一代謀臣,總是希望自己的奇謀妙計能夠傳承下去,劉伯溫也不例外。他以自己的戎馬生涯為基礎(chǔ),融入超凡的思想智慧,嘔心瀝血,終于寫出了一部兵書——《百戰(zhàn)奇謀》。

劉伯溫臨終前對守候在身邊的兒子說:“我死后擔(dān)心會給家里留下禍害,我寫的兵書《百戰(zhàn)奇謀》乃我一生心血,可惜沒有找到傳人……本想把這本書獻給皇上,但皇上多疑,就是獻上去了他也不會相信,倒不如燒了可保一家人平安……”第二天他就在昏迷中死去了。

《百戰(zhàn)奇謀》:朱元璋最大的隱患

朱元璋耳目眾多,劉伯溫寫兵書之事自然無法瞞得過他。劉伯溫生前,朱元璋礙于各種原因,不便巧取豪奪;如今,劉伯溫已死,兵書的下落就顯得相當(dāng)重要。

朱元璋的多疑是出了名的。在他看來,自己能夠坐擁這花花江山,與劉伯溫的足智多謀是分不開的?!栋賾?zhàn)奇謀》是劉伯溫親手撰寫,其中內(nèi)容必定非凡。雖說劉伯溫的兩個兒子才智平平,不是理想傳人??蓜⒓矣凶泳陀袑O,孫又生子,子又生孫,說不定劉家哪一代出個奇人,這部為大明打下江山、立過汗馬功勞的奇書,不也會教劉家人從朱家人手里奪走江山嗎?又或者,這部奇書流落民間,為哪個豪強所得,同樣也會動搖朱家的千秋基業(yè)。

因此,劉伯溫的死訊報到京城后,極度猜疑之下的朱元璋立刻讓胡惟庸快馬加鞭,到劉伯溫府上追問兵書下落。

《郁離子》:劉伯溫送給皇上的禮物

面對胡惟庸的詢問,劉璉告訴胡惟庸,父親已把兵書燒了,給皇上留下的是一本《郁離子》和一封信。胡惟庸了解劉璉兄弟,知道兩人都是至誠君子,不會也不敢欺騙朝廷。在安葬了劉伯溫后,胡惟庸就帶著沒有燒完的殘存書稿和軍師給皇上的書本信件,馬上返回了京城?;鼐┖?,胡惟庸把書本信件交給了朱元璋,朱元璋一見是《郁離子》就扔在一邊?;氐綄媽m,朱元璋坐臥不安。他很了解劉伯溫,視兵書比生命還要寶貴,他怎么會舍得燒掉?

朱元璋至死都在找兵書

劉伯溫“三七”那天,胡惟庸再次來到劉家,說是奉皇上之命要取走軍師生前留下的所有書信和書籍,因為那些書信和書籍中有機密。胡丞相像抄家似的,可仍然沒有發(fā)現(xiàn)兵書《百戰(zhàn)奇謀》。

劉伯溫“五七”那天,胡惟庸三到青田縣向劉璉兄弟傳達皇上的命令:因為軍師有功于朝廷,所以皇上決定在劉家老屋的原址上建造“誠意伯府”。這樣,就得推倒劉家老屋,要劉璉兄弟搬到劉伯溫墓旁的臨時小屋里守孝,劉璉兄弟趕忙磕頭謝恩。劉家老屋拆得很仔細,板縫、梁孔、墻洞都認真地搜查過??v然這樣,也沒發(fā)現(xiàn)哪里藏有兵書。

累累作事盡皆徒勞,朱元璋甚至懷疑,也許劉伯溫將兵書早已傳給藍玉、徐達、周德興、馮勝等將軍,于是又萌生誅殺這班功臣武將的念頭。

洪武三十一年,71歲的朱元璋在一場大病中死去。臨終前,他拉著皇太孫朱允炆的手說:“記住,一定要把軍師的兵書找到,不能讓它落到外姓人手里?!?/p>

《郁離子》里的玄機,便宜了闖王

朱元璋歸天后,從明惠帝朱允到明成祖朱棣,一直到崇禎皇帝朱由檢,都沒有發(fā)現(xiàn)《百戰(zhàn)奇謀》。那么,這部兵書是否真的像劉伯溫說的那樣,已隨烈火化為灰燼?非也非也!朱元璋猜得很對,劉伯溫視兵書如命,燒書之事是決計不會做的??芍煸皼]想到,劉伯溫其實早已經(jīng)將兵書獻給了他。

崇禎十七年,李自成的農(nóng)民起義軍打進北京,從皇宮搜出的書籍中,發(fā)現(xiàn)了一本劉伯溫手寫的《郁離子》。李自成讀過這本書的刻本,見了手寫本頓時愛不釋手,就拿起來翻了翻。也許是年代久遠了,或者是經(jīng)過幾代皇帝讀過,翻頁時,有的書頁折疊處自然斷裂,發(fā)現(xiàn)里邊也寫了字,不覺好奇地看了幾行,看后大吃一驚!跟著又撕開幾頁細讀。??!是劉伯溫寫的兵書《百戰(zhàn)奇謀》!當(dāng)李自成看到書中的《料敵》《布陣》《用計》之精彩,更有奇門遁甲、易卜星相之神機妙算,縱是闖王也感動得流下熱淚!劉伯溫忠心耿耿,更是用心良苦,若然歷代繼承大統(tǒng)的朱氏子孫,只需稍微用功翻書,就會發(fā)現(xiàn)這個秘密??上麄兇蠖笺紤懈瘮?,最終得到這本絕學(xué)的,卻是推翻朱明的闖王李自成。

不久之后,李自成受到清軍與吳三桂的夾擊,全軍大敗。最終,李自成在九宮山遇難(有一說是隱遁),《百戰(zhàn)奇謀》從此便流落民間,不知所終。

禮單上沒有楊士奇

清風(fēng)慕竹

明永樂年間,有一次成祖朱棣突然傳召時任左諭德的楊士奇進宮,好像有什么急事。楊士奇沒敢耽擱,趕緊前去報到。不等行過大禮,成祖就遞給他一張紙,楊士奇仔細一看,原來是張禮單。

禮單是廣東布政使徐奇所寫,他入朝覲見述職,順便帶了一些嶺南出產(chǎn)的藤席,當(dāng)作禮品饋贈給了一些朝廷大臣。不承想一時馬虎,自己所列送禮的單子不小心遺失了,又不知道被什么人拾到后,直接上報給了皇帝。成祖對近些年來地方官員給朝官送禮之風(fēng)甚為不滿,卻屢禁不止,于是下令凡有檢舉者,給予重賞。這個徐奇真是不走運,恰好撞到了槍口上,成祖想借此事殺一儆百,嚴(yán)懲那些行賄和受賄的人。

可在看過禮單上的人名之后,成祖更是氣不打一處來,他所信任的幾位重臣,都赫然在列。不過他也奇怪地發(fā)現(xiàn),上面居然沒有楊士奇,這讓成祖感到了一絲安慰。

成祖滿懷嘉許地問道:“朕閱過徐奇的禮單,上面有許多大臣的名字,為何獨獨不見你的名字呢?”

楊士奇卻沒有一點驚喜之色,他平靜地回答說:“啟稟陛下,徐奇受命赴廣東時,群臣都曾作詩文相贈徐大人。為了答謝諸位大臣,徐奇才饋贈了這些藤席。臣因為當(dāng)時有病,未曾作詩文,故此次沒有收到饋贈,不然的話,也難以幸免?!?/p>

楊士奇的話讓成祖頗感意外:“那你如何看待這些人受賄的事呢?”

“臣以為,禮單中所列大臣,并非都是貪贓枉法之輩,何況他們實際受饋贈與否,未必可知。依微臣之見,所贈之物,并不是什么貴重物品,構(gòu)不成行賄罪,可批評教育。不必興師動眾、打擊面過大,否則不利于政局的穩(wěn)定。”

“可我已經(jīng)下令嚴(yán)查,如果不追究此事,豈不顯得有損大明皇帝的威嚴(yán)嗎?”成祖不無顧慮地說。

“陛下想必還記得楚莊王夜絕纓者的故事吧,對王妃不恭的人都能諒解,陛下的胸懷可不止于此??!”

成祖聽了,哈哈大笑,馬上命人當(dāng)著楊士奇的面,把禮單燒了。

“就算你落井,我也不下石!”楊士奇歷經(jīng)五朝,擔(dān)任內(nèi)閣首輔達21年,就是對他的人品與處世之道的最好證明吧。

張居正用人實在

熊召政

張居正用人,打破了君子與小人的界限??偨Y(jié)他用人的經(jīng)驗,最核心的一點就是重用循吏、慎用清流。循吏,就是腦子一根筋,只想把事情做好,把結(jié)果放在第一位,而不會有道德上的約束;清流則不同,總是把道德放在第一,說得多,辦成的事兒卻少。

有這么一個例子,就是對于海瑞的任用。中國的老百姓,幾乎沒有人不知道海瑞抬著棺材給嘉靖皇帝上書的事。即便在當(dāng)世,海瑞就已經(jīng)成了一個民間人物,清官形象的代言人。嘉靖皇帝看了海瑞的萬言書,非常震怒。不過他沒有處死海瑞,但也不放他,就關(guān)在大牢里不聞不問。嘉靖皇帝死了以后,徐階把海瑞從監(jiān)獄里放了出來。

鑒于海瑞的名聲,徐階決定予以重用。他讓海瑞到江南,當(dāng)了應(yīng)天府的巡撫,管南京周圍幾個最富的州府。海瑞在那兒搞了兩年,結(jié)果當(dāng)?shù)氐馁x稅減了三分之二。大戶人家都跑了,沒有了稅源。他自己倒是非常清廉,八抬大轎也不坐,騎驢子上班。這樣,他班子里的其他領(lǐng)導(dǎo)很不滿意,因為他是一把手,既然他騎驢子,那二把手豈敢坐轎?因此都想辦法調(diào)走。富人都很怕他,窮人和富人打官司,不管誰有理,肯定是富人輸。海瑞是一個非常理想化的人物,但他對行政管理的確缺乏經(jīng)驗。工作搞不上去,海瑞氣得罵“滿天下都是婦人”,憤而辭職。

張居正當(dāng)了首輔之后,讓每一個三品以上的大臣都向朝廷推薦人才,其中有不少人寫信推薦海瑞。當(dāng)時的吏部尚書楊博就這個問題還專門找了張居正,希望他起用海瑞,但張居正就是不用他。為什么呢?他覺得海瑞是一個很好的人,做人沒有話說,道德、自律都很好。但好人不一定是好官。好官的標(biāo)準(zhǔn)是上讓朝廷放心,下讓蒼生有福。海瑞做官有原則,但沒器量;有操守,但缺乏靈活,因此有政德而無政績。這一點,張居正看得很清楚。張居正不用他,還有一層原因:海瑞清名很高,如果起用,就得給他很高的職位,比他過去的職位還高,這才叫重用;如果比過去的職位低,那就證明張居正不尊重人才。話又說回來,如果你給他更高的職位,他依然堅持他的那一套搞法,豈不又要貽誤一方?張居正想來想去,最后決定不用海瑞。

張居正有一同年叫汪伯昆,安徽人,和另一位同年王士禎一起成為當(dāng)時詩壇兩大領(lǐng)袖。汪伯昆在湖北當(dāng)了幾年巡撫,張居正當(dāng)了首輔后,把他調(diào)到北京當(dāng)兵部左侍郎,也就是國防部副部長。汪伯昆履任之后,張居正給他一個任務(wù),巡視整個西北的軍事設(shè)施,北京、薊遼、陜西、山西這一帶。汪伯昆的巡邊之旅,第一站就是薊遼。當(dāng)時的薊遼總兵是大名鼎鼎的戚繼光。汪伯昆到了之后,首先不是聽匯報,探討軍事問題,而是和當(dāng)?shù)氐奈娜嗽谝黄鹨髟娮髻x。張居正聽到這個消息后有點不滿。汪伯昆回到北京,給皇上寫了一份奏章,匯報他視察邊境軍事的情況。字斟句酌,是一篇非常優(yōu)美的散文。張居正看了奏章以后,批了八個字:“芝蘭當(dāng)?shù)?,不得不涂。”蘭花芝草,都是最好的花草,但它長得不是地方,長在高速路上,路是走車的,不是花園。既然長錯了地方,就得鏟掉。你汪伯昆是優(yōu)秀的詩人,就到詩歌協(xié)會去,國防部是搞軍事的地方,不是你吟詩的地方。這樣就把汪伯昆免了官。

戚繼光從浙江調(diào)到薊遼總兵的位子上,沒多久就跑到內(nèi)閣找張居正發(fā)牢騷,說薊遼的兵沒法帶。其因是明代的兵役制。所有的兵都是世襲的,老子退下來兒子頂替,這叫本兵制。因為是世襲,鐵飯碗,干好干壞一個樣,所以本兵大都吊兒郎當(dāng),平時也不訓(xùn)練,打仗時就潰不成軍。張居正深知本兵制的弊端,于是鼓勵戚繼光訓(xùn)練一支新軍。所以說張居正的改革是從隆慶四年的兵部開始,從戚繼光開始。當(dāng)時他支持戚繼光,從極為艱難的朝廷財政中擠出軍費來,讓戚繼光從浙江招募五千人,訓(xùn)練新軍。相對于本兵,這支部隊叫客兵。也叫“浙兵”。就這樣,戚繼光在張居正的支持下,組建并訓(xùn)練出一支快速反應(yīng)部隊,能夠勝任拱衛(wèi)京師的任務(wù),并給疲疲沓沓的本兵起到了示范作用。

這里面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軍政首腦的關(guān)系處理,當(dāng)時的總兵是部隊一把手,他上面還有一個總督??偠郊仁堑胤叫姓L官,又領(lǐng)導(dǎo)總兵。過去只要總督和總兵產(chǎn)生矛盾,朝廷一定是撤換總兵,而不會換總督。張居正不一樣,當(dāng)戚繼光這個總兵和總督產(chǎn)生矛盾以后,撤換的都是總督。而且每一個總督上任,張居正都會找他談話,要他支持戚繼光的工作。戚繼光當(dāng)了十三年的薊遼總兵,薊遼沒有發(fā)生一次戰(zhàn)爭,蒙古人也沒有一次進犯,這既是戚繼光的功勞,也是張居正知人善任的功勞。

第一秘書高士奇

劉誠龍

伴君如伴虎,領(lǐng)導(dǎo)的秘書不好當(dāng),雖有高效益,但也擔(dān)高風(fēng)險。而高士奇當(dāng)秘書,卻是羨煞旁人。

高士奇19歲到北京參加“高考”,考完了,也落榜了,但他落榜不落志,立志當(dāng)個京漂族,在北京給小戶人家寫狀子,給大戶人家寫對聯(lián)。一個偶然的機會,高士奇被明珠看上了。明珠是康熙的大寵臣,他把高士奇介紹給了康熙。與最高領(lǐng)導(dǎo)攀上了,一路通,則路路通,“(高士奇)旬日之間三試皆第一,于是簡入內(nèi)廷供奉,旋受內(nèi)閣中書舍人,擢翰林院侍講,薦升詹事府少詹事”。

高士奇知識豐水平高,腦子反應(yīng)快。有一次,康熙調(diào)研旅游產(chǎn)業(yè),來到泰山。當(dāng)?shù)仡I(lǐng)導(dǎo)拜請康熙題詞,隨行筆桿子早就想好了詞,叫“而小天下”,意思是大領(lǐng)導(dǎo)在此,天下都是小樣兒。康熙揮起如椽巨筆就寫,然一落筆,就出了問題。他把“而”字之起筆“一”字,寫得太靠下了,“一”字下面的筆畫無從著筆了??滴跽驹谀抢锊恢廊绾芜\筆,“甚躊躇”。領(lǐng)導(dǎo)受窘了,領(lǐng)導(dǎo)即將出乖露丑了,說時遲那時快,高士奇馬上跑到康熙前面,說:“陛下非欲書‘一覽皆小’四字耶?”一語點醒夢中人,康熙“欣然一揮而就”。

又一次,康熙到杭州靈隱寺去考察,眾僧撲通撲通都跪下了,希望康熙給題個詞??赡苓@次題詞是在議程之外的吧,太突然了。但是地方迫切希望領(lǐng)導(dǎo)題詞,這是群眾的強烈要求,拒絕當(dāng)然不好??滴蹙驼f了,也不將題詞當(dāng)重要指示了,就寫個寺院名稱吧。這寺院叫靈隱寺。康熙展紙揮毫。壞了,領(lǐng)導(dǎo)氣魄大了,康熙起筆寫那“靈”字,“雨頭太大”。“靈”字的繁體字是“雨”字頭,這個“雨”字寫得太大,下面就無法寫下去了,“其下恐難得勢”??滴踉谀抢飳懸膊皇牵粚懸膊皇?。領(lǐng)導(dǎo)尷尬了,高士奇見狀,馬上跑了去,假裝給康熙磨墨,在手心里寫了兩個字“林”,向領(lǐng)導(dǎo)暗示。從此靈隱寺就多了個名字,叫云林寺。領(lǐng)導(dǎo)快出丑時分,高士奇硬是腦筋急轉(zhuǎn)彎,機靈中多見智力。其實這種智力倒在其次,重要的是,高士奇做得不顯山不露水,十分乖巧。

奇詩妙聯(lián)趣解圍

彭秀忠

明朝萬歷年間,晉江有一位才女叫邱應(yīng)儀。一次,她的丈夫黃志清被當(dāng)?shù)啬掣晃陶埲樗侣涑傻母邩菍懾遗啤|S根據(jù)陸游《臨安春雨初霽》詩句“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擬取名“聽雨樓”,但當(dāng)眾揮毫?xí)r,卻不慎誤寫成“聽月樓”。旁邊一秀才打趣道:“自古只有玩月、賞月、踏月之說,何來聽月之謂?”黃志清聽了面帶窘色。這時在一旁看熱鬧的邱應(yīng)儀走過來解圍:“‘聽月樓’取名最佳,‘聽月’二字妙絕,何須重寫?”邱應(yīng)儀笑吟吟地說,“今有《聽月詩》可以為證:聽月樓頭接太清,依樓聽月最分明。樂奏廣寒聲細細,斧伐丹桂響叮叮。偶然一陣香風(fēng)起,吹落嫦娥笑語聲?!北娙寺犃?,紛紛贊嘆《聽月詩》果然絕妙,更為這位才女的機智應(yīng)變所折服。

舊時風(fēng)俗,男女結(jié)婚,要鬧洞房三夜。某老者為兒子完婚,鬧到第三晚,有人提議請新郎出聯(lián)由新娘對。大家鼓掌贊成。只見新郎信口念道:“兩夕為多,今夕何夕?”巧用拆字修辭方法,暗含已鬧房兩夕,不要再鬧下去了之意。其中“今夕何夕”出自《詩經(jīng)》中鬧新房的詩《綢繆》:“今夕何夕,見此良人?!毙履锍烈髌?,對曰:“三心共惢,將心比心。”意謂鬧房太辛苦了,請大家將心比心,適可而止。眾人仍不理會,反而譏笑云:“‘惢’字沒有個草頭,應(yīng)該是‘蕊’字。”這時老人家出來為媳婦解圍:“諸位,已經(jīng)沒有吵(草)頭了,何必再吵呢?”妙語雙關(guān),逗引得賓客捧腹大笑。大家佩服新郎新娘多才多智,更贊嘆老人家幽默機敏,便高興地散了。

“傳國璽”的造假案

胡忠良

“道存于器中”是一句很厲害的古訓(xùn)。在古代,新君王登基,總要想方設(shè)法從前朝上代(最好直接是老天)搞到個祥瑞的禮器,否則便有名不正言不順之嫌。

這種禮器,三代神話時期是“河圖洛書”,商周時期是“傳國鼎”,秦漢以后,便是“傳國璽”。

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朝代更迭,皇帝走馬燈,每一個新皇帝都十分重視前朝“傳國璽”的傳承和授受。但這種“傳國璽”的傳承,脈絡(luò)很亂,東漢以后,基本以造假為主。這種鬧劇直到清初還在上演。

清入關(guān)前,只是山海關(guān)外一個少數(shù)民族軍事化的聯(lián)盟。經(jīng)太祖努爾哈赤及太宗皇太極兩代人的努力,版圖不斷擴大,勢力逐漸強盛起來。由于關(guān)內(nèi)的明朝內(nèi)外交困,氣數(shù)瀕盡,雄心勃勃的皇太極產(chǎn)生了入關(guān)取代明朝的欲望。要取代一個政權(quán),談何容易,除軍事外,還要照顧到政治輿論。皇太極也很有些發(fā)愁,哪里去弄個“天降祥瑞”的“傳國璽”呢?

清太宗天聰九年(1635年)征剿察哈爾的貝勒多爾袞得勝回朝,自稱獲得了一方元代的國璽。據(jù)說這方“制誥之寶”是元順帝被明朝趕進沙漠時所攜帶的宮中之物,后來不知下落。兩百多年后,有人在山中放羊,發(fā)現(xiàn)羊三天不吃草,總是用蹄刨地,牧羊人好奇地在原地挖掘,得到了這塊傳國璽。后來,這方璽寶落入了元人后裔歸化城土默特部博碩克圖汗手中,后又被察哈爾林丹汗得到。這塊璽為玉質(zhì),交龍紐,其文為漢篆“制誥之寶”四字。

清太宗皇太極對此天降符命十分重視,舉行了隆重的受寶大典。

皇太極迎寶受寶的儀式,場面很是宏大:行三跪九叩大禮,燃香吹螺拜天,出師歸來的貝勒將玉璽放在裹著紅氈的幾案上,跪獻皇太極。皇太極傳諭兩側(cè)眾人說:“此玉璽乃歷代帝王所用之寶。”官員們紛紛上奏,說:“汗順天意合人心,獲興師鎮(zhèn)國之寶,禎祥已見,歷數(shù)將歸。”

通過這次受寶活動,皇太極心理上得到了加強。次年,他依照漢族王朝模式建號改制,建國號為大清,年號崇德,并正式采用“皇帝”稱號。此后一段時間內(nèi)他發(fā)布的許多文書上都用此寶。

奇怪的是,這方重要的“傳國璽”,入關(guān)后突然停止了使用,所有文件上都改用滿漢合璧文字的“制誥之寶”。到了清中期,乾隆皇帝欽定宮中二十五寶時,在所謂祖先所傳的四寶當(dāng)中,竟不見有這方“制誥之寶”。乾隆十一年(1746年)被清理出來的原宮中保存的清初寶璽都被送往盛京鳳凰樓收藏。但是盛京“十寶”中也不見有這方元代“制誥之寶”。

那方當(dāng)年風(fēng)光一時的“傳國璽”哪里去了?一時朝野議論紛紛。

不久,乾隆忽又下旨從盛京“十寶”中撤去了“丹符出驗四方”之寶,而換上了一方“制誥之寶”。朝野這才舒了一口氣,原來“傳國璽”還在。

但這個送到盛京的青玉“制誥之寶”,后來被證明只是那方元代“傳國璽”的仿制品,無論大小尺寸及寶文篆法都與那方元代“制誥之寶”大相徑庭。

乾隆為什么這么做?為什么先是“傳國璽”忽然失蹤,而后又使了個障眼法,搞了個贗品欺瞞天下?

實際上,那個皇太極時代的“傳國璽”壓根兒就是個假貨。我們知道,元代皇帝寶璽沿用南宋的“八寶”之制,元代史書上不見有“制誥之寶”名目。歷史上“制誥之寶”的出現(xiàn)是在明代。難怪當(dāng)年皇太極搞“迎寶受寶”儀典時,沒有讓一個漢籍官員參加。

那么,那方當(dāng)年的“制誥之寶”究竟哪里去了?乾隆十三年內(nèi)務(wù)府宮中活計檔中,有這么一段記載:“乾隆十三年五月二十二日,七品首領(lǐng)薩木哈來說,太監(jiān)胡世杰交白玉制誥之寶一方(隨錦盒一件,磁青紙金道冊頁一冊,黑漆描金寶匣一件)傳旨交啟祥宮將寶上字磨去,欽此。于本月二十三日交司庫郎正培持去訖。”

原來,乾隆皇帝將當(dāng)年造假的證據(jù)一勞永逸地銷毀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